【余樟法】异端有害论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1-02-22 08:00:00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一切异乎仁义之端、外于孔孟之道的所有主张、思想、学说、“主义”、信仰、文化等等,对于儒家来说,都是异端外道。其中又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象杨朱利己不损人的利己主义、墨子“摩顶至踵以利天下”的利他主义,都属于良性异端,法家马家则属于恶性异端。

凡是异端,真理度都有限,其宇宙观生命观人生观社会观政治观或偏或错,都会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恶性异端不用说了,作为个人信仰难免自误误人,作为国家思想必然害民害国。就是良性异端,一旦“盈天下”或政治化,也有可能产生很坏的结果。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付诸大规模的政治性、社会性实践之后,普遍虚伪化,而且恶迹滔滔恶果累累造成了文革禽兽世界。孟子当年痛批墨学,不愧有先见之明。

各种异端往往都能自成体系言之成理,具有其相当影响力煽惑性。象法家的性恶论,马家的唯物论,都貌似比儒家的性善论和仁本主义更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一般人很难认识到它们的错误,很难认识到儒家的高度真理性。

论人性,恶尽管根深蒂固,善却是更加根本性的;论第一性,物质和意识都属于现象,都不是生命和宇宙的本质。作为乾元道体、良知道心的“仁”才是第一性的。物质和意识都不过是“仁”生生不息、新新不已的产品而已。

借用荀子的话说,法家政治上是“蔽于法而不知贤”,“蔽于势而不知智”,人性论是蔽于习而不知本,蔽于恶而不知善;马家是蔽于物而不知本(人类之本心、生命之本性、宇宙之本体), 唯心主义蔽于心(意识心)而不知本。



古今中外各种异端学说,只要有过一定影响,就必有一定合理性。即使邪教也不会完全没有道理的。从另一方面说,任何异端的道理都是有限的,各有其不足、偏差、错误和弊病。用荀子的说法,各家学说皆有所蔽。荀子指出: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

荀子意思是说,墨子重实用,却不知礼乐的重要性;宋子倡寡欲,却不知正欲的合理性;慎子重法律,却不知道德的根本性;申子重权势,却不知智慧的关键性;惠子重言论,却不知事物的实际;庄子重自然,却不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对各家的不足,一语中的。然而荀子不知道他自己也有所蔽,只知习性之恶,不知本性之善。兹指出其他异端之蔽如下:

神本主义蔽于神而不知人;自由主义蔽于法而不知贤(只知道法律制度的重要,对道德的根本性缺乏必要的认知,与慎子类似;同时,自由主义蔽于人而不知天,与庄子相反。)国家主义蔽于国家而不知个人;功利主义蔽于功利而不知道德;集体主义蔽于集体而不知个人;个人主义蔽于个人而不知集体;现实主义蔽于现实而不知理想;理想主义蔽于理想而不知现实……统统蔽于一曲之见而不知“道”。

即使最良性的异端如佛道两家,各有其弊和蔽,佛家蔽于空寂,道家蔽于虚静,故只能作为辅统。如果它们转辅为主,凌驾于儒家之上,政治社会就会出问题。

佛道知“道”,但不够全面、透彻而圆满。《易经》三原则,也就是“道体”的特征:简易、变易(生生之谓易)、不易(不变、不灭)。佛道两家证知了简易与不易,唯独儒家的证悟最为圆满,无偏无蔽,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形上形下,内圣外王,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恶人之害易知,恶官之害易知,恶制恶法之害也易知,唯异端之害不易知。象法家和马家这两大异端,早已遗祸天下造孽无数,可是还是有不少学者教授正人君子为之辩护、助之卸责甚至作之信徒。

殊不知制度法律官吏及人民之恶,与异端邪说有很大的关系。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出问题。西哲说得好:没有邪恶的人,只有邪恶的思想和观念。孔子早就说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这句话众“解”纷纭,粗略统计一下,有下列几种:

《论语集解》云:“皇疏云:攻,治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籍正典而杂学于诸子百家,此则为害之深。”

《论语通释-释异端》训“攻”为攻错之攻,训已为止,意谓与异端诸学相互切磋而不执着于一端,那么其悖害就止绝了。

朱熹《集注》云:“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

焦循注:“盖异端者,各为一端,彼此互异,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

孙奕《示儿篇》云:“攻,如攻人之恶之恶攻……已,止也,请攻其异端,便吾道明,则异端之害人者自止。”

李炳南译:“偏执一端,或不能执两用中,则皆有害。”

钱穆解译:“专向反对的一方用力,那就有害了。”

杨伯峻译:“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李泽厚译:“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邪说,那反而是有危害的。”

关于“攻”字,何注、皇疏、朱熹集注都将这个“攻”字解释为“治”。“治”可以解为批评、责备、批判,也可以训作研究、钻研。仅从字面去解,各种相互矛盾的解析都讲得通。

我原以为孙奕、杨伯峻的解释比较合乎儒家义理并符合“言论问题言论解决”的现代文明规范,唯李泽厚错。现在看来,李炳南、钱穆、焦循的解释更正确,更符合孔子之意。



只有具备了儒家真知正见,建立起各种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拥有一双法眼即择法之眼,认识异端外道之错误和害处,不受迷惑。在此之前,攻乎异端确实是有害的,会走上歧途,小则自误误人,大则害民害国。

异端惑世浓於酒,古学违时冷若灰。看到国人前仆后继地投向各种异端的怀抱,令人既悲且忧。有一位前辈多年编读东海文章,对东海其它观点都颇为赞赏,唯独不能认同我对马家的批判,对我“浪费着你自己、乐此不彼地长期挑战着风车深感惋惜”,劝我不要执迷不悟。

该前辈认定,中国走的从来不是马克思的道路,前三十年的极左不是,后三十年的“权贵资本主义”,更加不是。中国的问题,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关系。这让我十分伤心。

可是,批不倒异端就弘不起真理,就推不开野蛮树不起文明建不成中华。为此,东海不能不继续批马斥毛反鲁驱“神”(神本主义)。外人眼里是执迷不悟,儒眼看来则是择善固执。

一些人以为狭隘不宽容、偏激不中庸,殊不知这正是大仁大爱的体现,也是中庸之道的要求。中庸不是平庸、庸俗、折中主义,不是不问是非、不讲原则、更不是苟同邪说、纵容邪恶。真正的中庸,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孔孟之道不动摇。见义勇为当仁不让,择善固执守死善道乃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才是中庸精神的体现啊。

2011-2-15东海儒者余樟法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