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23:46:10
标签:不善、修辞、性恶、荀子、资朴
林桂榛

作者简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政與東亞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民邦政治」。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作者:林桂榛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八月十三日乙亥

          耶稣2020年9月29日

 

[摘要]《荀子》全书只《性恶》篇有“性恶”措辞,也只《性恶》篇有“性恶”陈义,《性恶》篇及他篇又多见材性资朴、材性不善(实亦不恶)之措辞及陈义。吕思勉1926年所言战国至西汉末长久无人言及或反驳荀子“性恶”高论,实因《荀子》一书原本不言“性恶”而已;而“作书美孙卿”的董仲舒以“性质朴”论驳孟子“性善”论并调和孟荀论性,实是西汉大儒见证与继承了《荀子》“性朴”论的第一明证。据《性恶》篇概念体系、论证逻辑、修辞、语气等及同篇他篇“材性资朴”见解,可完整周密推知今本《性恶》篇正文20见“性恶”字眼实系西汉末年刘向等整理荀书时因篇中“善—恶”范畴对界及时兴“善—恶”对说思潮而擅改“不善”为“恶”字所致;而篇末非“善—不善”明对的“贤师良友—不善人”未改作“贤师良友—恶人”即是刘向漏改之明迹。《性恶》全篇在驳“性善”的起旨下所自立自持的绝非什么“性恶”说,而是“性不善/性资朴/性本始材朴”之“性朴”说;荀子驳“性善”时的“不善”之论即“非善”即“⊄善”(不包含善)或“∉善”(不属于善),语言逻辑上“⊄善/∉善”包含“不善不恶”(=0)、“恶”(<0)两界态,而“朴”正是“不善不恶”(=0)伦理样态。荀子坚定地认为“人性资朴(质朴)—人性不善—人情不美”,然人何以致善致圣呢?荀子说“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且常人于之皆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故可通过伪积而致善致圣,且是可致而非皆可致,能致而非皆必致。今本《性恶》篇“离其朴,离其资”、“不离其朴,不离其资”两句,前句驳孟子“失丧性故(性本)”论调之性本善论/性有礼义论,后句倡荀子自身“本始材朴(质朴)”论调之性本朴论/性无礼义论。今本《性恶》篇言材性资朴基础上“美之利之”,又言“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目明耳聪”云云,亦在讲“材—性—伪”关系,此与孱入《礼论》篇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段落完全一致且应章句原在同篇。《性恶》篇的真相是言材性资朴、性无礼义、人性不善、善恶人为、礼义伪生、文明伪得(心虑之为本作“爲+心”,习行之为作本“爲+人”,见《正名》),此千真万确、清晰确凿,不可回避与曲解,必须正视与面对。《性恶》篇名应校为《性不善》或《非性善》或《性论》,以正作《性论》为宜;《天论》《性论》《礼论》《乐论》四论相关,皆是荀子手著无疑。

 

[关键词]荀子;性恶;资朴;修辞;不善;不直;不利

 


【弁言】荀子(约前336—前236年)[1]持“性恶”论仅见西汉(前202年—8年)皇室学者刘向整理的今本《荀子·性恶》篇(篇题亦当刘向所定),且直至西汉末、东汉初才有刘向(前77—前6年)、王充(27—97年)言及荀子持“性恶”论,之前学者皆不言荀子持“性恶”论。曾“作书美孙卿”的西汉前期大儒董仲舒(前179—104年)实继承荀子性朴论、间引荀子资朴论,并同荀子一样诘驳孟子“性善”论以言教化与度制之要;强调法度功效的荀子弟子韩非、李斯,亦只言人之性情主欲趣私(如《荀子》诸篇论人之性情),绝未言人之性情本恶云云。

 

吕思勉1926年《经子解题》认为言“孙卿以为人性恶,故作《性恶》一篇以非孟子”及言“至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之刘向《孙卿书录》系后人伪作,理由之一即是荀子持“性恶”论则“安得历先汉二百年,迄无祖述之书,亦无反驳之论哉”[2]。吕思勉未思及战国至西汉末的学问界、著作界于荀子“性恶”奇说高论长久无人言及或反驳,实因《荀子》一书原本不言“性恶”而已。今本《荀子》全书只《性恶》篇有“性恶”措辞,也只《性恶》篇有“性恶”陈义,反而《性恶》篇及他篇又多见材性资朴、材性不善(实亦不恶)之措辞及陈义——荀子实认为材性并不偏险悖乱(恶),但材性资朴中有差异或美良与否而已,但有欲求而已,此千真万确。今本《性恶》篇“性恶”字眼,实系西汉末年刘向等整理荀书时因《性恶》篇内有“善—恶”概念对言及汉代流行“善—恶”对说,而擅改了驳“性善”之“不善”字样而为“恶”字所致——孟子时代辩性即“善—不善”对言,非“善—恶”对言,此千真万确。

 

刘向校《荀子》时,必注意过《性恶》篇内荀子驳孟子“性善”论时的“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之“善—恶”概念界定(段10),加之当时“善—恶”对言思潮(汉代已流行“阴阳—性情—善恶”对言与配言),刘向就误以为荀子以“性恶”驳“性善”并校“不善”为“恶”了。而《性恶》篇末尾未曾明确“善—不善”对言的“不善”字样(段20),则未被刘向统一校改为“恶”字,且然该处的“不善人”语境实指“恶人”之类而已。而且刘向有改“善人—不善人”对说为“善人—恶人”对说的先例,见《说苑·杂言》改《孔子家语》同引之孔子语。刘向《说苑·谈丛》还改《周易》明确“善—不善”对言的“积善……积不善”为“积善……积恶”,《说苑·政理》非“善—不善”对言的“敢于不善人”则如《性恶》末段“不善人”一样未改“不善”为“恶”。贾谊《新书》“正人……不正人”对说在《汉书》照抄贾书,但《后汉书》里班彪引为贾说“善人……恶人”,此亦是西汉后改“善—恶”对说之例。

 

“作书美孙卿”的董仲舒,以荀子式“质朴”论为理论基础(质朴即材朴即资朴,即本始材性无谓善恶,即天生材性无伦理是非),在《深察名号》《实性》诸篇专门力驳孟子“性善”论而谓“性未善”,言孟子式“性已善”论属错误,并加以适当揉合调和孟荀人性论,谓“性质朴”、“性未善”又谓“性有善端”云云。此是刘向之前《荀子·性恶》篇“性恶”本作“性不善”字样即《荀子》原书与荀子本人实讲“性不善—性资朴”的思想史真相之第一历史明证。至于荀子的著名弟子韩非、李斯等不言性恶、性善但言人性有欲、趣利故治国以法,此实荀子思想学说本有之一隅也,韩非政治思想侧重人性好利与制度规范,何足怪哉。

 

存世最早的官刻宋本是台州本、浙北本(浙北本实江西滕强恕刻本)[①][3],此两种宋本《荀子》正文其“性恶”字眼凡20见(不含篇题1见),皆在《性恶》篇段1、2、4、5、6、9、10、11、12内。宋本荀书《性恶》篇内“恶”字凡28见,篇题1见,正文27见。正文27见共计三种用法:①作疑问代词,今读wū,凡3见,如“礼义恶生”、“恶用圣王”、“恶用礼义”;②作动词,今读wù,凡1见,如“生而有疾[嫉]恶焉”;③作形容词,今读è,凡23见。第③类23见中,1见指材质样貌不好义,如“薄愿厚,恶愿美”,同《非相》篇“形相虽恶……美恶形相”等;另22见指伦理秩序上不好义,如“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界定及“是善恶之分也已”判定。毫无疑问,《性恶》篇28见“恶”字多系第③义,系伦理价值、伦理是非判断之用词。——至于今口语读ě的“恶心”之“恶”本应写作“噁”,此用法在《性恶》篇或整部《荀子》里不存在;且今读ě的“恶心”之“噁”,其义或衍自今读“è”的作形容词用之“恶”。

 

根据《性恶》篇概念体系、论证逻辑、修辞、语气等及同篇他篇的“材性资朴”见解,今可完整周密推知今本《性恶》篇正文20见“性恶”字眼实系西汉末年刘向整理荀书时因篇中“善—恶”范畴对界及时兴“善—恶”对说思潮而擅改“不善”字眼为“恶”字所致(先秦流行“善—不善”伦理对说,据《论语》《孟子》等可知)。荀子《性恶》全篇在驳“性善”的起旨下所自立自持的绝非什么“性恶”说,而是“性不善/性资朴/本始材朴”之“性朴”说,且荀子理论于“材—性”关系非割裂的:性取决于材,性乃材之性,材朴必性朴,性朴基材朴,伦理上材、性皆本朴,伦理状况评价皆一也。荀子驳“性善”时的“不善”(原文“直、不直—善、不善”等对说与类比极明显)即“非善”即“⊄善”(不包含善)或“∉善”(不属于善),语言逻辑上“⊄善”或“∉善”皆包含不善不恶(=0)、恶(<0)两界态,而“朴”即是“不善不恶”(伦理价值=0)的伦理样态。——荀子无善恶的“资朴”概念即董仲舒所继云之“质朴”概念,该“朴”本写作“樸”,未雕饰之原木也(樸≠璞,就玉言璞,就木言樸)[4]。好孬评价方面,朴物有质地美恶(良莠)而无伦理善恶(是非),此乃人间事物常理及汉字语言常识。崇尚天赋原本之朴,固是道家观念或理论所长,但也不能说先秦朴概念或朴论乃道家独有(详见校者《“朴”范畴综考》一文专论),就如绝不能说先秦唯有道家是自然天道论、自然人性论一样。天体运行天道论、血气心知人性论实乃先秦诸家之常识[5],儒家道家法家的主流见识亦不例外。

 

总之,《荀子·性恶》篇从疑孟驳孟起论,就孟子“性善”之论反复陈言“人之性不善,其善者伪也”,如云枸木不直、钝金不利、人性不善以及不直→直、不利→利、不善→善,且以人性人情皆有欲(性本身)而致纷争(行本身)致乱恶(伦理状态)来言性不善及反驳孟子性本善论。这种“性不善,善者伪”陈言之背后或随后,则是荀子反复自陈的“材性本资朴,性无善恶,性无正理平治/偏险悖乱,伪有正理平治/偏险悖乱,善恶皆人为做作,人德或习性之善恶皆基资朴人性而起,正向性伪合则导向天下治”之义,曰善恶德性或行为皆系资朴上人伪而得,且已离资朴伦理原点。总体言之,荀子绝没有概念混淆,绝没有逻辑混乱,绝没有论说无理,绝没有道德败坏,从未否定人心善德与社会良序之可能与必要,从未否定圣贤与良制之可能与必要,且完全配得上王恩洋“中国二千年前之经验论哲学大师”之判定[6]。

 

读者要准确到位理解本文,阅读技术上可先暂时遮住《性恶》篇正文20见“性恶”字眼,尤其16见“人之性恶”、3见“为性恶也”句式[②]。如果这样还理解不了今本《性恶》篇“材性资朴”论之清晰思想体系,还以为荀子思想学说是矛盾的、混乱的、是有形而上学的、是有“伦理道德何以可能难题”的、荀子于“性朴—性恶—性善”诸人性判定皆是统合无虞或畅通无隙的,那么说明读者于《荀子》一书尤今本《性恶》篇有文本阅读理解障碍、形式逻辑能力障碍。如果没有这双重障碍,那么再翻开“性恶”字眼,不再遮住“人之性恶”、“为性恶也”句式,再好好思考荀子“材—性—伪”与“朴—善—恶”的概念体系与概念边界,思考《性恶》篇文本中的“性恶”断语及其证明逻辑或说理依据,那么本校注就很好理解了。

 

本校注在本人2015年版《天道天行与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与天道”论考原》一书第三章第三节的基础上[4](277-283),以传统所言宋刻台州本(唐仲友本)、浙北本(滕强恕本)为底本并参照宋本《纂图互注荀子》、宋本《音点大字荀子句解》进行全新全面校注。校注时,凡《性恶》篇原文用繁体,校注文字用简体;正文凡〔〕、【】、〖〗、[]、()内文字为校注时所加,且注释用①②③之类,参考文献用[1][2][3]之类,并另有其他校注符号或特殊标识(加框、加粗、黑体、加底影、着重号、楷体、横底线、波纹线),请编者、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另外,个别古字在一般微机字库里无,且相关电子版、网络版或不能识别显现之,请读者注意。

 

全篇现分20个段落,每段前加8字段意提要并以〔〕符及黑底影标出,且段头皆以1、2、3标出段落序号,以便读者查阅核对及彰显荀子原文论述之层次条理。另请注意段7补入了羼在《礼论》篇的“本始材朴”章,段17、18当属《荣辱》篇等,并未删除归其原位)。

 

性惡【性不善】〖案:性论,性不善;或非性善,如非十二子、非相之篇名〗

 

1〔人性好利,纵情多恶〕人之性惡【不善】,其善者僞也。〖案:善不善正反对说,开篇即先亮观点且立意坚而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嫉]惡焉〖案:好利、嫉恶对言〗,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案:此三况皆生性下之行为恶果,非人性本有之恶况。〗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案:从顺连言,下同〗,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③]〖案:行为恶果,非性本恶〗,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導]〖案:將原作■(丬+寽),下同〗,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案:以师法礼义约束人以防恶〗。用此觀之,然则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由论证到结论,并首尾呼应,皆强调人性本不善。此句式本篇凡11见,其中3见略异,亦计入。〗

 

2〔矫扰人情,饰化人性〕故枸木〖案:不直木〗必將待檃括〖案:括≠栝,下同〗烝矯然後直,鈍金〖案:不利金〗必將待礱厲[礪]然後利,今人之性惡【不善】〖案:不善人性〗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案:注意类比论证修辞〗。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案:不正不治皆恶,如后文段10“善—恶”定义,且不正不治系行为无师法礼义之果,非人性本身恶。〗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不善】,以爲〖案:作为意,且非写作為,下同〗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爲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 案:疑也字系衍文,可删〗使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案:约束规范,改造引导〗。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導]禮義者爲君子;縱性情、安恣睢〖案:纵安连言,下同〗而違禮義者爲小人。用此觀之,然则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第三次此句式,强调人性不善,所谓性善系伪所得。〗

 

3〔性伪有别,伪者非性〕孟子曰:「人之學者,(以)其性善也。」〖案:据段11“以其”句式补“以”字,据另三宋本增“也”字;本篇有4见“孟子曰”,见段3、4、10、11,皆间引孟意,且本篇5见“性善”皆在此4见“孟子曰”中。〗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僞之分者也!〖案:乎原作人,从另三宋本改,或作“人/乎”皆衍文[④]。〗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案:孟子谓学能皆因性善之故,预设了礼义本原或本源,荀子非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⑤];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僞〖案:荀子谓学能皆人伪而已,且《正名》篇有心虑“爲+心”、习行“爲+人”之别〗:是性僞之分也。〖案:下段详言“材—性—伪”关系,此数段间条理甚严密。〗

 

4〔人性起点,材性资朴〕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案:见听系目耳天生性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聦不離耳,目明而耳聦不可學明矣。〖案:杨注曰“是乃天性也”。聦即聰,下同。此处阐述耳目与聪明的“材—性”关系即“结构—功能”关系。〗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⑥][7]。」〖案:此“性故”即“性本”义,同段12“本性”义,同段6的4见“故生于”之故。此句意指变坏是失丧了善的本性,乃述孟子观点。〗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⑦]。〖案:“丧之”的“之”指代前文“朴资”,表离朴或资而变坏,非离善性或善本而变坏,乃阐荀子观点。此句绝非论证性恶,正论证性朴,读者若被“性恶”牵引去,则必囫囵吞枣、想其当然而误读,甚至不惜乱搭一通肆意作曲解或曲辩。〗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不善】明矣[⑧]。〖案:人变坏是离开朴资而非离开善性,此正驳“性善”以证“性不善/性非善/性未善”(性资朴),总结句正当曰“然则人之性不善明矣”无疑。〗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⑨]。〖案:进以言人德性变好亦是不离朴资,基于朴资而美之利之的性与伪即正向的“性伪合”。〗使夫資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聦不離耳〖案:杨注曰“此乃天性也”〗,故曰目明而耳聦也[⑩]。〖案:再次以“耳目—聪明”关系着重阐释“材—性”关系即“结构—功能”关系,以强调人性之初、人性之本在资材、为性朴的见解,其论证及结论极其明晰、深刻、准确、到位。〗

 

5〔人性好利,亲戚相争〕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飢,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案:生性好利至亲戚如此相争之境地,则人之性不善明矣〗。用此觀之,然则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证明性不善,其善伪也。〗

 

6〔性本不善,礼义皆伪〕問者曰〖案:同段12〗:「人之性惡【不善】,則禮義惡生?」〖案:恶生即乌生,此表性不善则礼义何生?即如何性不善→礼义?〗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11]。〖案:此故同段4“性故”及孟子“本故”、徐乾“故性”之故,皆“本”义,下3“故”同。〗故陶人埏埴而爲器,然則器生於工[陶]人之僞〖案:据修辞及段12校此工人为陶人〗,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12]〖案:同段12言埏埴、斲木问题〗。聖人積思慮、習僞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案:伪故即为作,《说文》“故,使为之也”〗,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13]

 

7〔材性相关,性伪合治〕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於僞,是性僞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案:段3亦言性伪之别〗。故聖人化性而起僞,僞起於信[於性]而生禮義〖案:性信形讹,另三宋本皆无於信二字,实无之更畅也。另,伪起于朴性而非起于恶性,材朴必性朴,性恶必材恶。恶材恶性必无以顺当生礼义、制法度,荀子思维如此,孟子思想更如是〗,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案:乃人为生造,非物性衍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而]不異於眾者〖案:简牍文其而形近,审修辞而校〗,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僞也〖案:性近习远,性伪各别〗。〖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僞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僞之無所加,無僞則性不能自美。性僞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僞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14](案:〖〗内文字系由《礼论》篇移此。在《礼论》篇里,此段文字与上下文毫无论说关系,据其“性—伪—治(圣人)”之陈述,推其原在《性恶》篇无疑,后脱简错序而孱入《礼论》篇,或散简而刘向整理时错拼,如《大略》篇即多散简或拾遗[含重复见诸他篇者,《论语》亦有类似]。现据两篇各自上下文移于此,详见林桂榛《关于荀子“性朴”论的再证明》之具体考辨[8]。)

 

8〔人性好利,兄弟相争〕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資財而分者〖案:资财前,原有弟兄二字,从下文而衍也,据王解而删,不删则语法与文义不通〗,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怫奪矣〖案:怫拂或异,不宜改拂〗。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案:此段论述在此位置且无“用此观之”总结句式,显突兀,且“且化礼义……让国人矣”句与段5“用此观之”前言父子、弟兄礼让甚匹应(让家人→让国人);此段可移至段5后,或段5移至此(段5在段4、6间亦极突兀,宜段5移至此),皆言及弟兄争让问题,似可掇连为一段。但段8、5算不算有错简、位置移不移,掇连不掇连或另重组,皆无违、不损荀子“性自利—性不善—性资朴—善人为”之文义与思想。〗

 

9〔天性不善,从无至善〕凡人之欲爲善者,爲性惡【不善】也[15]。〖案:为善因性恶?或性恶→为善?此极不通;杨注曰“为其性恶,所以欲为善也”,谬极;下文曰从无到有,则无善→善而非恶→善无疑。〗夫薄願厚,惡願美〖案:此恶非善恶义,乃美恶义〗,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苟无之中者必求於外〖案:心理欲求某物无到有,欲厚美广富贵也。此类比论说指向不善到善,非恶到善,然比喻似不贴切;或理解为负值到正值、性恶到性善,然紧扣原文“无必求外”句则非也〗;故富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埶[勢],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案:“有不求外”之义,表性善则不外求善;孟子的确言仁义非外求,乃固有,乃内求,在存养,在扩充〗。用此觀之,人之欲爲善者,爲性惡【不善】也。〖案:此总结表性不善→善,以合前文“无→有”之论义;若总结表性恶→善,则总体论说逻辑大不通,且性恶者怎以顺当为善?此毫无道理!〗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案:无礼义=不善≠恶〗,故彊學而求有之也〖案:不善→善〗;性不知禮義〖案:性不知礼义≠常人不能知礼义,参段14论述〗[16],故思慮而求知之也〖案:不善→善〗。然則生而已〖案:卢文弨说生作性,非也;此言出生,非言材性〗,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案:无善/不善,非恶,非降生即恶〗;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案:生来有欲无矩则乱悖,如篇首曰作乱问题〗,然則生而已則悖亂在己〖案:生来悖乱在己(作为),如篇首云天生好利多争而纵情必乱;悖乱皆在人非在性,礼义与善亦皆非在性,此理甚明〗。用此觀之,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性不善明矣,其善伪也。〗

 

10〔善恶有别,防恶合善〕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已[17]。〖案:此严申“善—恶”何义,以驳“性善”假说并论性不善。〗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案:性固正理平治指孟子性善说,孟说强调礼义本原或礼义本有,宋代江望《性说》谓之“指性以善”、“指习性而为性也”[4](212-215)〗,則有[又]惡用聖王、惡用禮義矣哉?〖案:此二恶读乌,此句言性有正理平治则社会无需圣王礼义。〗雖有聖王禮義,將曷加於正理平治也哉?〖案:曷读何,下同。〗今不然,人之性惡【不善】〖案:无正理平治,不善也〗,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不善】,以爲〖案:作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案:作恶,为恶〗,故爲之立君上之埶[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嘗]〖案:形近而讹〗試去君上之埶[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天下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

 

11〔人性不善,化治合善〕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案:西汉董仲舒、桓宽等引,西汉名儒最熟《荀子》者系董子〗,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案:王恩洋1945年谓荀子为“中国二千年前之经验论哲学大师”[9],极精辟。〗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案:屡直接驳孟子性善论,同段10、3、4。〗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性惡【不善】則與聖王、貴禮義矣〖案:人性善、不善对说〗。故檃括之生爲枸木也,繩墨之起爲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爲性惡【不善】也〖案:注意类比修辞,为不直、为不善〗。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直木不待檃括而直者,以其性直也〖案:从下文加“以”字〗;枸木必將待檃括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案:直木、枸木[不直木]皆性朴,直、不直皆材朴之情;木之性直、性不直对说,枸木欲直则矫其不直,类比人性不善欲善则化其不善。〗今人之性惡【不善】〖案:注意与前文类比修辞,不直、不善到直、善〗,必將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案:不善、善对说,善非性,不善不恶方是性(朴);人性朴而不善,欲善则化其不善而进乎善。〗用此觀之,然则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此句式若《乐论》篇屡云“而墨子非之,奈何”。《性论》《乐论》各自针砭孟墨,与《天论》《礼论》皆荀子精心手著也。〗

 

12〔礼义非性,化性积伪〕問者曰:「禮義積僞者是人之性,故聖人能生之也。」〖案:与段6“礼义恶生”同看。〗應之曰:是不然!〖案:下驳礼义等乃人性中本有之性善论玄想。〗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則瓦埴豈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則器木豈工人之性也哉?〖案:段6亦论埏埴、斲木之伪问题,此云人造器物皆生于人伪非生于人性。〗夫聖人之於禮義也,辟[譬]亦陶埏而生之也〖案:礼义生自人伪,非生自人性〗,然則禮義積僞者,豈人之本性也哉?〖案:礼义非在人之本性、天性、天生、天赋中,乃在伪得。〗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案:《荣辱》篇亦云“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今將以禮義積僞爲人之性邪,然則有[又]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僞,僞起而生禮義,然則聖人之於禮義積僞也,亦猶陶埏而生之也。〖案:皆人伪而生也,非人性所生也。〗用此觀之,然則禮義積僞者,豈人之性也哉?〖案:人性无礼义、无善。〗所賤於桀跖、小人者,從其性,順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不善】明矣,其善者僞也。〖案:如同篇首即以人性好利多争力驳性善而言性不善也。〗

 

13〔齐鲁秦人,性同习异〕天非私曾、騫、孝己〖案:指曾参、闵子骞、殷高宗太子孝己〗而外眾人也,然而曾、騫、孝己獨厚於孝之實而全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於禮義故也〖案:綦同极,类《王霸》《正论》言五綦;故,所以然也〗。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父[全]者,何也?〖案:杨注改父为文,王念孙改具为共,皆不通;审文义与修辞,父校全,形近而讹;具通俱,“孝具(俱)—敬全”对言连言,文义与修辞甚通,且前文已言全字。〗以秦人之從情性、安恣雎、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案:审本段文义及前后段的问答体例,此段似可随于第7或第5段之后,皆就孝悌事言常人人性不善(性不善则人常乱,然此常乱≠性恶,荀子于“性”、“恶”概念自有严密界定,见段3、7、10等)。〗

 

14〔可以为禹,材理为据〕「塗之人可以爲禹」曷謂也?〖案:杨注曰:“言若性恶,何故塗之人皆可以为禹也?”然实非问性恶而为禹,亦非问性善而为禹,乃问常人性不善何能为禹。〗曰:凡禹之所以爲禹者,以其爲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案:有被人知能之事理,下同〗。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案:此质、具皆指材,下同〗,然則其可以爲禹明矣。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雖]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案:唯改雖,形近而讹,同段10“雖有聖王”之雖〗。將使塗之人固無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而固無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然則塗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不然!今塗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在塗之人明矣。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法正)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理]〖案:仁义本身不谓具,故校作理,从前文“可知可能之理”校作“本夫仁义法正之可知可能之理”最畅达〗,然則其可以爲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爲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案:下段讲积致,论说条理严密。〗

 

15〔可以积圣,未必皆然〕曰:「聖可積而致,然而皆(聖)不可積(致),何也?」曰:可以(聖)而不可使(聖)也[18]。〖案:括注系随前文补出省字,下同,此类随前文而省字现象常见。〗故小人可以爲君子而不肯爲君子,君子可以爲小人而不肯爲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嘗不可以相爲也然而不相爲者,可以(爲)而不可使(爲)也。〖案:或曰此处有矛盾[10],非也,不谙修辞与语法也。〗故塗之人可以爲禹,然則塗之人能爲禹未必然也。雖不能爲禹,無害可以爲禹。足可以徧行天下,然而未嘗有能徧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賈未嘗不可以相爲事也,然则未嘗能相爲事也。用此觀之,然則可以爲未必能(爲)也,雖不能(爲)無害可以爲。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遠矣,其不可以相爲明矣。

 

16〔人情不美,人性尚私〕堯問於舜曰:「人情何如?」〖案:此系假托圣人对话,有意针对孟子之类言“尧舜性之也”即尧舜性于仁义礼智等。〗舜對曰:「人情甚不美,又何問焉?〖案:人情不美≠人情恶,人情不美≠人性恶,且须注意下文段20“夫人虽有性质美”假设句。段20“夫人虽有性质美”处,是假设人即使材性好而心辨智,然不为不靡则依然空然于忠信仁义等。“人情不美”与“人性不善”正是同一修辞类型,并可相互印证荀子立意与论旨,此实是荀子最真实的人性观察、人情判断与人论立场。〗妻子具而孝衰於親,嗜欲得而信衰於友,爵祿盈而忠衰於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問焉,唯賢者爲不然。」〖案:此段以尧舜之名,直言常人之人情不美,唯修为之贤者非是,若开篇曰人性好利不善云云。此假托之言,用意殊为深刻与深长,荀子措辞与笔法精到也。另,《管子》有“妻子具则孝衰矣”句,“孝衰于妻子”则更见《说苑》《韩诗外传》《文子》《邓析子》等,此义是当时常识及常语。〗

 

17〔四知之知,优劣不同〕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倫]而法,若佚[引]之以繩〖案:杨注曰論即倫,佚即引〗,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也悖,其舉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齊[疾]給便敏而無類〖案:《尔雅》曰“齐,疾也”〗,雜能旁魄而毋用〖案:旁魄即今磅礴义,杨注曰广博也〗,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爲意,是役夫之知也。〖案:本段文字与上下文及全篇旨意无关,疑其原在《荣辱》篇或《儒效》篇也。〗

 

18〔三勇之勇,高下有异〕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案:中,正中,标准;直,作动词〗,先王有道敢行其意〖案:道,正道,王道;行,动词〗,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苟免〖案:免于祸难,如孔子说“幸而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案:幸免亦不反省是非情况〗,以期勝人爲意,是下勇也。〖案:本段文字与上下文及全篇旨意无关,疑其原在《荣辱》篇论勇处,详待考。〗

 

19〔美器良材,待伪后用〕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木+敬)〖案:杨注曰辅正弓弩之器〗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大公之闕〖案:大读太〗,文王之錄,莊君之曶,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劎也〖案:以上桓公、大公、文王、庄君、阖闾之良剑名称〗,然而不加砥厲[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案:指以剑断物〗。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前必有銜轡之制〖案:《群书治要》《初学记》引作“必前有”,然也〗,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馭,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案:此段与下段紧密相连无疑。〗

 

20〔交接善恶,靡而进退〕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知[智]〖案:注意《正名》论二“知”。性质美即性材美,心辨知即心识知[智]。此处辨有作辩者,误也。此处知指意识性能良好即智义,如前言良弓、良剑、良马性能好。此处言人之性材、心辨为美智云云,正同前文段4言资朴、心意为美善云云,皆言材性之美良也〗[19],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案:良原误作賢,从下文改〗。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20]。〖案:荀子一贯强调积为积微,如屡曰:积土、积水、积善、积德、积靡、积微、积厚、积力、积伪、积义、隆积、成积、虑积、积思虑、积礼义等。〗今與不善人處〖案:此处“不善”未如前20例“不善”改为“恶”而作“恶人”,当系前文无“善人”字样与之明确对说也,然前文“贤师/良友”实“善人”意,且此“不善人”随下文则实指“恶人”。此处是传书者校改本篇20见“不善”为“恶”字的唯一漏网证迹,此漏改责任当归首述荀子言“性恶”并首校《荀子》之刘向〗,則所聞者欺诬詐僞也,所見者汙漫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傳曰:「不知其子,視其所友〖案:增“所”字,据《说苑》《史记》等同引而校,且此为四字修辞句式〗;不知其君,視其左右。」[21]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跋语】孟子是性本善、性有礼义论者(即性有善/性存善,善即孟子所谓仁义礼智类);荀子是性本朴、性无礼义论者(即性不善、性无善,善即荀子所谓礼义文理类)。孟子主张性善、性有礼义,此于《孟子》及其他先秦秦汉著述的记载是千真万确的;荀子反对性善,主张性朴、性能礼义,此于《荀子》及先秦秦汉著述的记载也是千真万确的。孟子以性有仁义/礼义为是的性善论是确凿的,荀子以性有仁义/礼义为非即以性无仁义/礼义为是的性朴论也是确凿的。——这是笔者20余年来研究人性论的一个基本判断(可参笔者早期论文《“人性”新探》),且在周炽成先生发表《荀子: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一文(2007年3月20日)的同年于《各时期谁真正坚持了孔子的路线》一文明确指出荀子论性“多是指自然之性……‘性恶论’系后人篡改……还需详细质疑考证”(2007年11月19日)[4](338)。

 

理解《性恶》全篇,要吃透与尊重由“材—性—伪”、“朴—善—恶”两组六字概念建构的篇内概念体系及论说逻辑,今人理解与衍说之不能搞成概念游离、逻辑混乱。《性恶》开篇以人性好利、性情无束则常有行为恶果来证“性恶(性偏险悖乱)”是不成立的,此只能证明“性不善”并合其驳孟之论旨,且“性恶(性偏险悖乱)”结论与后文反复申说材性本是资朴无善恶的、淫乱与礼义皆是人为的有显著冲突。今校“性恶”为“性不善”后,段2“今人之性不善……然后正……然后治”句正与前文“枸木(不直木)……然后直,钝金(不利金)……然后利”的类比论证完全吻合;校后的段11“……为枸木也……为不直也……为性不善也”及“……性直……性不直……性不善”,其精心类比论证方才修辞畅通及说理严密。

 

荀子按人间基本常识及事实坚定地认为“人性资朴(质朴)—人性不善—人情不美”,然人何以致善致圣呢?荀子说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及人有可知可能仁义法正之质/具(段14)。正常人有资质、有能力去辨别社会是非曲直,至于辨不辨、做不做是人为的事(资质与能力实皆消长状,常人的许多能力并非天性天生,注意段3、4、6、7的“性伪分—性伪合”)。荀子说人人可以为禹、可以积圣与人人皆能为禹、皆可积圣是两回事,然少见之尧舜禹等的善圣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非从善致善(如孟子理论),亦非从恶致善(如传世讹本),乃从资朴即从不善不恶以致善,且善圣皆是人为的结果,是所谓正向“性伪合”的结果,不是人性的本然或派生之故(段15、14、12、7、6)——同理,人类恶象恶况也不是恶性的本然或恶性派生之故,而是人“性伪合”负向作为的结果。一言以蔽之,荀子认为“仁义法正(礼义法度)”有“可知可能之理”且常人于之皆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故可以通过伪积而致善致圣,当然这是“可”而非“必能”或“皆必”。

 

段4“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句,解释人生后变坏是离“朴资”而负向作为,此是驳人生后离善而变坏的孟子性善说;而“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句,解释人生后变好是“朴资”基础上美之利之而正向作为,此是扬荀子性朴论的正向“性伪合”说。但在荀子视域里,无论人朝伦理正值或负值积伪发展,人的材性原点、材性起点都是伦理评价、伦理价值为0(=不善不恶,=无善无恶,=资朴)。段4“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及“目明而耳聪”云云,则是在相当科学严谨地阐释“材—性”关系即“资材—性能”关系即“结构—功能”关系,此是先秦儒家论“材—性”的最高认识水平或最高科学水准。

 

现《礼论》篇谈“材—性—伪—圣人”的“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待圣人然后分也”段与上下文无关,必原在《性恶》篇谈“性—伪—圣人(礼义法度)”关系的后面作为该章总结之论无疑,即当在《性恶》篇段7“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句之后。现《性恶》篇段17、18谈四智、三勇两段亦与前后文完全无关,当原系《荣辱》篇或《儒效》篇之文字,至于具体在何篇何章,此需另加考辨。

 

[参考文献]
 
[1]林桂榛﹒荀子生卒年问题新证——以《盐铁论》两则记载为中心[J]﹒邯郸学院学报,2014,(1)﹒
 
[2]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22﹒
 
[3]刘明﹒我与宋本《荀子》结缘[N]﹒光明日报,2014-07-18(12)﹒
 
[4]林桂榛﹒天道天行与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与天道”论考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42﹒
 
[5]林桂榛﹒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与精义[N]﹒光明日报,2018-12-08(11)﹒
 
[6]王恩洋﹒中国二千年前之经验论哲学大师荀卿[J]﹒文教丛刊,1945,(1)﹒
 
[7]林桂榛﹒《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辨正[J]﹒孔子研究,2014,(4)﹒
 
[8]林桂榛﹒关于荀子“性朴”论的再证明[J]﹒临沂大学学报,2018,(1)﹒
 
[9]王恩洋﹒荀子学案:上卷(线装本)[M]﹒内江:东方文教研究院,1945:1-3﹒
 
[10]东方朔﹒“可以而不可使”——以荀子《性恶》篇为中心的诠释[J]﹒邯郸学院学报,2012,(4)﹒
 
(原载《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荀子研究专栏,全文2.1万字,查阅请据原刊)
 
注释:
 
[①]《荀子》首次雕版印刷为北宋国子监本,完版于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后中原板荡,监本散失。宋室南渡后,宋淳熙八年(1181),江西漕司钱佃依庐陵学官(今江西吉安)所藏北宋监本刻江西钱本,浙江唐仲友又亦依监本刻浙江唐本(所据监本为何处何人所藏未言及)。南宋宁宗庆元(1195-1201)之初,中枢罢朱熹、禁理学,批孟子的江望等著述亦禁毁,庆元末年朱熹病殁(1200)。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江西漕司滕强恕翻刻钱本,是为今国图大字宋本《荀子》。今《古逸丛书》影台州本并非真宋本,实日本狩谷望之藏台州本→岛田篁村影摹狩谷本→杨守敬影刻岛田本(综合高正、刘明研究成果)。北宋监本、南宋钱唐强三家刻本,皆刻在党争时期,可能当时对《荀子》需求较大之故。
 
[②]余1见为“性善—性恶[不善]”对言句式,即段11“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不善]则与圣王、贵礼义矣”句。《性恶》篇提及“性善”凡5见,除了这见对言句式,就是段3、4、10、11里4见“孟子曰……性善”句式。
 
[③]俞樾《诸子平议》曰“犯分乱理”之“分”当从上下“文理”句之“文”。然此“犯分乱理”之“分”实当无讹,荀子重分理,此“犯分乱理”与《正论》“求利之诡缓而犯分之羞大也”、“流淫汙僈,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之“犯分”同,“犯分”并非“犯文”之讹。《白虎通·情性》曰“礼义者有分理”,颜师古注《汉书》曰“闇于分理”,《淮南子·说山训》曰“通于分理”,《灵枢经·卫气行》曰“各有分理”,《说文解字序》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郑玄注《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曰“伦,犹类也;理,分也”,孔颖达疏则曰“乐得则阴阳和,乐失则群物乱,是乐能经通伦理也,阴阳万物各有伦类分理者也”,此等皆是说事物分理。《荀子》一书重分,用“分”字118次,其中“大分”7次,另有“分职”、“分义”、“分界”、“本分”等词。
 
[④]宋台州本、宋浙北本皆作“而不察人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前一“人”字或是衍文致重复“人”字,或前一“人”字当是“乎”字之误。南宋宋音点大字本《荀子句解》作“而不察乎伪之情者也”,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曰南宋纂图互注巾箱本、南宋坊刻纂图分类题注本、南宋坊刻本元明递修本皆作“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清抱经堂丛书卢谢校本及思贤讲舍王先谦集解本皆作“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故校作“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为胜。
 
[⑤]“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顾千里议改“人”为“天”,以与“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构成天人对称,呼应前言“凡性者,天之就也”等。顾论谬甚,性终极言之固可言“天成”,然性实在人非在天,是人之性非天之性,假“天”言之不过言其本固如此而已,焉真存于“天”乎?梁启超1920年《孔子》一文引皇侃疏《论语》“五十而知天命”之句子,云“天命”等不过是孔子托词而已。其实就“天”言“天性”亦然,非真在天,而在人也,荀子之说正确无妄。人之自然而然的普遍之材性,谓“性”;人之学事而后得后成者,谓“伪”,此是荀子“性伪之分”之义,亦是孔子“性近习远”之义。
 
[⑥]此“性故”即《孟子·滕文公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徐幹《中论·考伪》“丧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也”之“本故”、“故性”之义,即本性、性本的意思,杨注“失丧本性”正确。详见林桂榛《〈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辨正》一文详考“故”字有本初、原本之义(《孔子研究》2014年第4期)。此处“性故”之“故”的用法或用意,即段6中4见“故生”之“故”,段6“非故生于”即“非本生于”之意。
 
[⑦]此句与《礼论》篇“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句,是推定荀子持“性朴”论的最直接依据。然此句后世人未得其解,多认为荀子是在论证“性恶”,如锺泰《荀注订补》云:“生而离其朴、离其资,谓生则离之也,故曰必失而丧之。既生而离之,则即谓之性恶也可,此荀子之意也。”其实此解实谬,据上下文仔细琢,当知荀意是:最初德性变坏时所“失丧”的非孟子所谓“善性”而是荀子所谓“朴性”,此所谓“离其朴—离其资”,离其朴资正云其材性本朴而已!朴是质朴,资是资材,生后变坏是离朴而去,非离善而去,此即“性朴”论与“性伪”论也。
 
孟子以为“恶”人是失丧善性所致,荀子以为“恶”人是离朴资而为所致,字句清晰,文义晓然。1940年版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解曰:“孟子以人之性善,失其性而后为恶,荀子则以必离其朴资失其性而后恶。”此解近杨倞注曰:“人若生而任其性则离其质朴而偷薄,离其资材而愚恶,其失丧必也。”此等解释皆未明言人之本性恶,贴近荀文本义,然他句却又认为荀子是在论证性恶。锺泰则对杨倞“生而任其性则离其质朴”之注不理解而反云杨注“意欠分晓”,此正是锺泰不解《荀子》原文而导致订补出谬之处。读者当明荀子云“离其朴资、失丧朴资而后恶”正表明荀子持性本朴论,所谓恶系离资朴负向发展所成(所谓善是离质朴正向作为发展所成)。若认为荀子此处在论证“性恶”,不过不审文义、不秉逻辑而碍于原“性恶”字眼而无奈作曲解辩护而已。所以,不明文义及上下文而想当然地妄解是错误与有害的,导致谬种流传、贻祸学界。
 
贯通文义,此句大意是: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变坏是失丧善性所致;荀子说人变坏丧性,所谓丧性是离朴资而已,失丧的是朴性,故人的本性不善是明摆的。转成今口语:“你孟子说人本性是善,变坏是失丧善性所致;我荀子说人变坏丧性,所丧只是离朴资而已,所丧的无非是朴资之性,所以嘛,人的本性不是善的(人性的本始/本初/原点/起点不是善,而是不善不恶的朴状),你孟子错了!”
 
[⑧]王念孙《读书杂志》于“明矣”后校增“其善者伪也”,然前文只论性不善情况,并未论伪之善等,故王增实误,此条锺泰已明辨之,见锺泰《荀注订补》。
 
[⑨]所谓的“性善”乃基于朴资而正顺方向为之,所积是善类之德性习性。此即以资材为基础、以人伪为过程地伦理正向性发展德行,此同于羼入《礼论》篇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之义。“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意指孟子所谓“性善”是人性资朴基础上人为地美之利之所得,此类北宋江望批孟时曰“指性以善”、“指习性而为性也”(见笔者《天道天行与人性人情》页212-215所录宋本江望《性说》原文)。此段(段4)是以人性资朴真相驳孟子性善论,下下段(段6)正面立论阐释人性不善的相关问题,故“问者曰”云云。
 
[⑩]此段前后句反复申言“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实言功能(性)离不开结构(材),性基于材,原初材性皆是资朴。德性恶化是在材的基础上,德性善化也在材的基础上,恶化是背离原本的材性初貌(朴状)负向发展,善化是正顺原本的材性初貌(朴状)正向发展。材性本有性(功用),然状态(性能)不过本朴而已。此处是性朴论下驳性善论,亦论基于资材的德性、心意可美善(实亦可不美善),此正是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的论性之义,同时亦是公都子所引“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之义(《孟子·告子上》)。——事实是:人之天性不以善不善或善恶言,习性又多作善不善或善恶分流。故以善恶论性,正是宋江望《性说》指出的:“自孔子没,诸子之言性甚众,未曾有一言及正性……自孔子没,诸子之言性非正性也,指习性以为性也。”[4](212-215)
 
[11]此句意为:“礼义系由贤圣人经人为而生,非由普通人在人性而生。”人性如何生礼义?何况悖乱无理之恶性生礼义?此明显不通!荀子认为善恶皆系人为后的伦理情况、社会评价,非人性所有、所生之独立存在物,详见段10清晰界定“善—恶”概念。以“善—恶”言荀子人性论之是是非非者,尤须尊重《荀子》明确的“性—伪”与“善—恶”界定,不能概念跳跃、逻辑混乱,不能随心所欲、嘴跑火车搞哲学阐释或学说圆融并还自以为甚聪明或高明。
 
[12]杨倞注第1处“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曰:“故,犹本也。言礼义生于圣人矫伪抑制,非本生于人性也。”此两“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王念孙各从前句文字而校为“非故生于陶人之性也”、“非故生於工人之性也”,锺泰《荀注订补》非之,笔者以为锺说甚是,勿各增“陶—工”一字。此段前后4见“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是在统一强调“非本生于人之性也”之义而已(即强调礼义法度与工艺产品同理,皆出自人为创造而非人性派生),该“故”字即“本”义无疑。
 
[13]礼义法度非本生于人性,乃人之伪所造生或创造,一如陶器、木器非本生于匠工的人性,乃匠工的人为所造生,此实同《孟子·告子上》里告子以“杞柳→桮棬”之变类比“人性→仁义”之变,言仁义系人为所得,非人性所本有(孟子则驳告子曰仁义皆有人性为本原也,故曰制桮棬得“顺性”非“戕性”云云)。实际上,人性与礼义法度绝非同质之派生关系,乃异质而由人基其性、用其材、经其伪而造就所得;且造物时经乎伪的材性包含物与人之材性,人造器具则更是如此。
 
[14]另须注意,《礼论》篇“待圣人然后分也”后还有紧连的一句曰:“《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该引《诗》句子当本属《礼论》篇原文,因该句在《礼论》篇与前文说“谨于治生死”、“足以为万世则”的说礼文字有密切的关联或契合,见林桂榛《关于荀子“性朴”论的再证明》一文之详辩(《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15]“凡人之欲为善者”竟是“为性恶也”之故?如杨倞注曰“为其性恶,所以欲为善也”?此超级不通,逻辑与事实完全不通!如何“性恶→善”或“性恶→习性善(德性善)”?“性恶”则人何以知善行善?何以产生圣王、礼义?正确的逻辑与事实当是“不善(朴)→善”!至于“不善(朴)”如何到“善”,“朴”性如何知“善”为“善”,详见后文“塗之人可以为禹”章的详细论证,此即“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以及常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的问题。正常人皆有如“目明耳聪”一样的可辨别仁义法正的材质与性能,此如段20所谓“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然此“性质美而心辨知”之良好材性亦非“性善”之故,仍为“资朴”材性之性能或功能,且朴资下“美之利之”就是“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性伪合而天下治”。
 
[16]读者须再三注意:人性不知礼义≠常人无能知礼义,若段14“塗之人可以为禹”即陈言人有可以知善、能善之质具,此即本篇言正常人的“资朴心意”、“性质心辨”及他篇的“材性知能”、“知虑材性”之可以知善恶、辨善恶之义。
 
[17]此系本篇讨论“善—恶”问题的概念基础。关于“性恶”论,必须坚守“性恶”即荀子自界的“性偏险悖乱”义且“性”是不学不事而能的“材性”,否则于本篇“性恶”论的理解与讨论必然走偏,变成了各自机巧自便的哲学滑头甚至学术无厘头。荀子坚定否定善恶是戴震驳“理—性”时所谓的“如有物焉”之别立存在,以此观之,言人性本为善或恶,皆十足谬说玄想也。性非善、性不善,自然性亦非恶,衡以段11所言“辨合—符验”,荀子绝不会在驳孟子性本善说时依葫芦画瓢高标性本恶说,性恶说与性善说实“五十步笑百步”甚至“百步笑五十步”而已!
 
[18]于此“可以而不可使也”原文,杨注曰:“可以为而不可使为,以其性恶。”杨注补“为”字是错误的,解以“性恶”之故则更错误。此处是接前句,言圣可积而致但不可皆积致,原因是人可以积致圣而不可使皆积致圣。现括注的“圣—致—圣—圣”4字系补出原文所省之字。“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可以而不可使也”句不好懂,甚至有人认为“圣可积……皆不可积”是直接相矛盾的,如东方朔《“可以而不可使”——以荀子〈性恶〉篇为中心的诠释》说“理论上人人可积而成圣,而现实上人人皆不可积而成圣,这显然是一矛盾的判断”(《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兹补出各随前文省却之字(这是古人省字常态)而作“圣可积而致,然而皆(圣)不可积(致)……可以(圣)而不可使(圣)也”就畅白无误了,且与后文“小人—君子”、“塗之人—禹”等喻完全旨义吻合与贯通。(1978年版《日本儒林丛书》中有日本古儒正确得解此句)
 
[19]“性质美而心辨知[智]”指材质性能好而心有辨别是非等的能力。《荀子》屡称“性质美/金锡美/山林川谷美/万物之美/其质非不美/资朴之于美/相美恶辨贵贱”等,皆是就“材性”尤其是“好材性”而言。《性恶》篇曰“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塗之人明矣”,又曰“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法正之可知可能之理”,《正名》篇曰“性之质也……性之具也”,《宥坐》篇曰“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又曰“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荣辱》篇曰“材性知能—知虑材性—知能材性”等。《荀子》“材”字凡29见,“材性”3见,“材伎”与“材技”各2见;“才”凡4见,其中“才性”1见。(《孟子》一书12次言才皆才能义,3次言材皆木材义,详见林桂榛《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与精义》,《光明日报》2018年12月8日)
 
[20]“靡”字在《荀子》凡14见,荀子强调“积靡—积微”。《强国》篇曰:“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性恶》篇曰:“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大略》篇曰:“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著]。”《儒效》篇曰:“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塗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
 
[21]有一段与此类似讲“不知其子”及“与不善人处”的孔子语录,《孔子家语》作“与不善人居”,而刘向《说苑》作“与恶人居”,亦是“善人—不善人”对言中“不善”变“恶”。《孔子家语·六本》:“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刘向《说苑·杂言》:“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另外,刘向《列女传》曰:“不知其子者,视其父;不知其君者,视其所使。”审文义与修辞并参刘向《说苑》,此“视其父”当本作“视其所友”,所字漏,友讹父,且可印证荀子《性恶》段13“孝具敬父”实“孝具敬全”之讹。全→父,友→父,形近而讹,一也;“善—不善”对言之中,不善→善,义近而改,一也。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