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点滴,汇聚成自己的江海
作者:宋瑶瑶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九月初三日乙未
耶稣2020年10月19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耳熟能详。学习《论语》从小就开始了,但对于《论语》的深刻学习,在我踏入兰州交通大学校门后才真正开始。
初来乍到,对研究生生活还没有清晰思路的时候,我的导师杜华伟老师便邀请我加入“明明德读书会”,要求我与其他成员一样每天诵读《论语》。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让我去做看起来与专业课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因为内心存在困惑与不情愿,于是一开始在读书会群里打卡时,我并没有认真对待。
但是逐渐地看到学弟学妹们不间断的打卡记录,听着他们流畅自然、颇有气势的诵读,我被感染了。看到让我尊敬的老师每天认真地诵读打卡,一丝不苟地指出每个同学哪怕很小很小的瑕疵,我心里有点惭愧。于是我反思,并不是满腹经纶的我为何没有一颗热忱的心,一个认真的态度去做好这样一件小事?我下决心要像老师、像其他同学一样用心去读经典。
《论语》的确拥有其独特魅力,后来的日子我越读越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每次诵读时就会想起老师所强调的“心怀敬畏诵读经典,读书修身提升自我”。这一个月的坚持让我学到了很多,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个句子的断句、朗读的语气,大到理解其意思、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当然,这么说也还是浅显的,因为能够流传千年之久的经典,一定是蕴含着无穷力量的,需要我们慢慢地、长久地去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在的我,距离千里还很远,也还没汇聚成属于自己的江海,需要做的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接触《论语》诵读之前,对于我的研究生生涯该如何度过,我还是比较迷茫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诵读积累以及与导师的多次交流,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
既然已经是研究生身份,就要站在这个身份该有的高度,做属于这个高度的事情。我应该像坚持诵读《论语》一样,每天去完成我需要完成的任务。研一时学好所开设的课程,同时还要多读书、多积累专业知识,对日后的论文研究方向要有思考。还要不断练笔,写一些小论文,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然,做好这些事情的前提依旧是不能偷懒,要用认真的态度,一点一滴的积累、进步。
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已经学习了四年,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但自己好像并未发自内心地去热爱所学专业。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只是因为课程枯燥而不喜欢,直到诵读《论语》后我才意识到,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我的学习态度。课程枯燥乏味只是在给自己的不认真找借口,我责问自己: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本专业书,有多久没有带着问题仔细去听一堂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严谨、规范、系统性,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我在学习中所缺少的恰恰就是严谨与规范。所以,我很感谢杜老师在我研究生的开始阶段带领我诵读经典,给我学习、生活与做人方方面面的指导,使我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日后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所蕴含无穷智慧,这样的内容将会永不失其价值。诵读《论语》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在此其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我懂得去珍惜朋友、践行所学之理论;“子曰: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教我如何孝顺父母;也在我遇到困难时告诉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仔细斟酌,认真体会其中的道理。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要想做大做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借鉴,一定是少不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做好其他事情的有力保障。所以,我们有责任积极传承弘扬,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永葆青春,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宋瑶瑶,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爱好读书、唱歌等。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