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顺】中华文化何以最重视“中”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中庸章句》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11-02 17:11:55
标签:《中庸章句》

中华文化何以最重视“中”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中庸章句》

作者:祝安顺(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九月十二日甲辰

          耶稣2020年10月28日

 

《中庸章句》是怎么来的?

 

《中庸》是古人写的一篇文章,正文3568个字,加标题不过3570字,当下高中生1500字常规作文两篇多一点,本是《礼记》第31篇,从汉到唐,虽略有人加以注解,但绝大多数注解本已散轶。跟《大学》一样,从唐到宋,《中庸》逐渐大显而成“明星”经典,经过北宋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人,特别是南宋大儒朱熹整理而成的《中庸章句》,在1313年成为元朝廷指定的科举必修教材,在1515年的科举考场上成为考试题目的出处之一,解答试题的指南。这一霸主地位一直延续到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为止。朱熹对《中庸章句》文本没有大的改动,但有了明确的章节划分。在《四书》中,《中庸》涉及到形而上学的体认,直接关涉天人之际的命、性、道、教,其文字最繁杂,意思最隐晦,可以说最难读。朱熹也是建议先读《大学》,次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朱熹的《中庸章句》虽不遵从汉代学者郑玄的注解,但经他本人的反复思考、修订,解读自成一体。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四书类一》所言:“《中庸(章句)》虽不从郑《注》,而实较郑《注》为精密。盖考证之学,宋儒不及汉儒;义理之学,汉儒亦不及宋儒。”(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页)

 

当然,具体到朱熹是如何撰成《中庸章句》的,其实有一个复杂的系统和长期的过程。所谓系统复杂、过程漫长,就是朱熹是从搜集前贤注解到删减之、改定之,就有《中庸详说》《中庸集说》《中庸辑略》等,在《中庸章句》撰写的同时,还编撰了《中庸或问》《中庸章句序》,时间跨度从朱熹36岁直至他去世,都一直在准备、撰写、修订。

 

什么是“中庸”?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美德,好到极致了,人们长久以来很少能做到。《荀子·宥坐》有一段文字,或许可以作为孔子对中庸之道领悟的见证。“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欹就是个礼器,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还有它。在这里孔子悟出了中庸之道的苗头——谦受益,满则损,中则是最佳状态。所以,《中庸》里引用孔子的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里出现“中庸”多达十次,可以说是集中论述何为中庸的专业论文了。但《中庸》与“中庸”还是有差别的。“《中庸》与‘中庸’不同,前者是一个文本,后者则不能为此一文本所穷尽,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教、中庸之德等等。”(陈赟,《中庸的思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出版自序”第3页脚注1)

 

中华文化最重视“中”,中国、中原、中华、中正、中和、中医、中药、中餐……据《字源》,该字甲骨文是个象形字,像旗旈的形状,也就是带着彩带的旗子,古人用旗旈测试风向。又有内、里的意思。引申为中央、一半、中介等,做动词又有正、均、适合、适中的意思;庸,据《字源》,甲骨文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从庚,用亦声。形旁“庚”像某种乐器,可以演奏,可以使用。声旁兼形旁的“用”,像木桶状,也是可以使用的,上古,“庸”和“用”可以通用,后来分化为两个字。本义是为他人做事,引申为使用。从两个字的字义来说,“中庸”就是“用中”。

 

然而“中庸”的涵义实在很复杂,古今说法甚多,下列说法较有代表性:1、运用中和之道。东汉郑玄《礼记正义·三礼目录》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2、没有偏差、不可改变的道理。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见朱熹《中庸章句》引)3、无所偏倚的平常日用之道。朱熹《中庸章句》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综合三人的诠释,可以初步简单地认为:中庸就是在事物动态发展中,坚守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立场和方法,尽力维护事物平衡尤其是身心内外平衡、人与人之间合作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庸章句》

 

第一,“中庸”是动态发展思维,倡导共存共享、合作共生,维护天生态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智慧之一。

 

儒家尤其孔子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而又生生不息的。孔子观水而领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观天而领悟“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水流日夜不停,四时运行不已,百物生生不穷,宇宙的状态和本质是运动发展的,是充满生机的。在对立统一的动态发展状态中,为有效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应该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小心谨慎地维持事物正常全面发展而避免发展“过”或“不及”。所以《中庸》竭力防范“过”与“不及”,而大力赞扬舜能“执两用中”,“隐恶扬善”;颜回能执守中道,非众人所能比,并将这种中庸之道推及到个人的修身、国家的治理、天下的安宁上。《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就是极好的生态多样性发展的健康发展观的注解,这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健康发展观,一种超越知识和理智之上的直觉智慧。

 

第二,“中庸”反对静态固守,反对死板教条,反对死的权威,提倡“当为”,必要时大胆进取,锐意革新。

 

中庸之道倡导“叩其两端”以取“中”,用“中”,力戒“过”,勉励“不及”,但坚决反对静态固守,反对因循守旧,反对坚守固有的理论成果或已有的经验。在事物发展的内在对立两极之间进行调节,不随意乱为,要认真调研后,抓住主要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敢于担当,敢于出手,顺势而为,解决问题,维持事物发展的整体平衡,所以荀子提倡“不苟”,但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该作为时一定及时出手,所谓“唯贵当”而已。所以,《中庸》中赞叹君子的“时中”,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执中达权。所以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杜绝“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中庸一方面要求维护平衡,将矛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方面又要看时空、人力条件变化,不死守固有范围、制度、规则,处理事物要有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第三,“中庸”以平等而普遍的自然人性为基础,倡导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律、自修,尽其在我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践行中庸之道,养成君子人格,提升人格境界。

 

《中庸章句》包括朱熹写的《序》,当中的话语要进行转化,可以用当下的常用语言去对接,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比如,朱熹在《序》中说:“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肯定了人的先天自然之性是人人具有的,智愚不分,没有人天生就是高贵的,也没有人天生就是低贱的,能否得“道”,关键都要看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在《章句》注解中又说:“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朱熹反复强调“体备于己”,在承认先天命定之性的同时,又把后天的努力主动权交给每一个人。强调中庸之道的普遍平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每个人只要自觉、自律、自修,就可以投身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推崇“反求诸身而自得之”,同时又不过分神圣化,过分理想化,追求不可实现的乌托邦,“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实体的天已经把所有的可能性赋予了每一个人,关键就看每个人能不能觉悟,能不能抵抗外在诱惑,“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做到“无入而不自得”“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忠恕之道,从身边的亲人做起,一言一行,尽其在我,成就君子。“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第四,《中庸章句》是传统经典中最具励志功效的宝典之一。

 

其实,儒家学说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持久生命力就是一部分民族的脊梁,终其一生,执著抗势,敢于违逆,勇于处逆,善于奋斗,力求取得成功,其言说没有比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那段有名的文字更能说明问题:“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最不济的,也是要求一个儒者不同流合污,不合作,赍志而隐,即“穷则独善其身”。中庸之道同样是这样要求人,鼓励人,成就人的。古往今来,不是每个人都出类拔萃的,尤其在当今的社会大分工合作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无所不能,只有“择善而固执之”(专题化)这一条路了,只有“致曲”(专业化)才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日积月累,专注专心,必能有所成就,渐进式地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如何深度理解《中庸章句》

 

如何换一种角度来理解“中庸”与“诚”?

 

《中庸章句》的第一章,通过天人关系、君子慎独、中和理想来阐述中庸的思想,从第二十章到第二十九章则重点阐述“诚”,非常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理解。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其实它反复阐述的道理,就是在说,天地人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推天道以明人事,行人事以复天道。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所谓抬头三尺有神明,都是这个道理,都是这个要求。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没有类似西方的宗教。国家要安定,社会要稳定,各行各业要合作,就需要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共识和互助,而用天人同气(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天地之气化合而生人,人具有天地的清浊之气)、天人同构(阴阳二气聚散升降)、天人同律(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等)来统一天人,为人间的政治找到自然根基,为人间的伦理安排找到合理性。按照现代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求人的世界观、社会观与人生观高度一致,把自然与应然实现高度一致,为人生的必然提供合法合理性。所以“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子,一生经过“志于学”道、“立”于天地之间、“不惑”于阴阳变易、“知”天命之自然、“顺”人道之应然,到七十岁才终于实现对必然的了解,终于获得自由,获得解脱,“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何理解所谓的儒家心法十六字箴言?

 

《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说这是尧禅让天下给舜时的重要政治嘱托,特别是“允执厥中”四个字。到了后来舜把天下禅让给禹的时候,则加了三句,成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这十六个字,就是儒家道统的心法,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担忧道统不传,特地拎出来的。如何来理解这一说法呢?

 

一,朱熹为了重振儒家学说,用“道统”来与佛教、道教相看抗衡,是有当时的不得已的。二,人既具有动物性,也具有社会性,如果我们把动物性对应于人心,把社会性对应于道心,大体能理解朱熹的思想:如果放纵人心的私欲私利,过度竞争,确实会危害社会,乃至个体自身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树立人的社会性,确保人能合作共生共享,也会影响人类的自身生存。如何在人的社会性与动物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一直是智者的忧虑所在。三,朱熹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君子要效天法祖,靠自修来解决,而古希腊哲人是靠教育来解决。在《理想国》中,古希腊苏格拉底也遇到过这个难题。他说在一个城邦林立的国家,必须要有合适的战士,就应该具有对自己人温和和对敌人凶猛这两种性格,但按照形式逻辑来说,一个人拥有两种相反的品性是无法理解的。对话到这里差一点进行不下去,还是苏格拉底用类比的方法化解了这一形式逻辑的矛盾,他说狗天生具有这种对主人和熟人温和,对待陌生人凶猛的性格,所以人也可以有,但需要用音乐和体育去培养他。可见,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思考的问题,并不是那么脱离实际,也不神秘,也是针对实际难题的。

 

总之,中庸之道,本于天道自然而落实于人道参赞,特别是人的自我觉醒,自我体悟,自我节制,自我奋斗。它,既是个人修养的境界追求,也是为人处世的指导方法;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合作共生的指导原则之一。

 

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中庸章句》的缘由。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