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平作者简介:梁治平,男,西元1959年生于湖北孝感,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释》《清代习惯法》《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观与思——我的学术旨趣与经历》《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等。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
作者:梁治平
ISBN:9787510894046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11
【内容简介】
法治,关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
在本书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的眼光,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概念,“法治” 为什么会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重要政治议题? “法治”议题的提出和强化,在当时和今天是为了应对什么挑战,解决什么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法治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它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么认识和评估这场持续不断而且不断升温的运动?被层层限定和包裹起来的“法治”还可以恰当地名为“法治”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能的?
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从某种外部立场出发,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条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是从中国现实出发,把中国的法治运动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观察和理解,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通过梳理相关观念、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脉络,发现这些主张内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隐藏的紧张,进而深化我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及其政治和法律进程的理解。
【作者简介】
梁治平,生于“大跃进”之年,上学于“文革”之中,后入工厂习艺凡三年。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从此以读书、教书、著书为务。研究多围绕法律史、法律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展开。
著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1991)、《法辨》(1992)、《法律的文化解释》(1994)、《清代习惯法》(1996)、《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2013)、《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等,并有两卷本自选集:《法律史的视界》(2013)和《法律何为》(2013)。
其中,《法辨》获评“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首奖。
【目录】
法律的信和信仰(代序)
上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可能?
一 法治运动之发展阶段
二 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三 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可能?
下篇 文明史视野中的德治和法治
一 德治
二 法治
三 礼法秩序的解体
四 既往治理模式
五 当代德治的三个主题
六 文明三波
法治: 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
— 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
一 “法治”,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内在视角”
二 法治的两种概念
实质性的法治概念
程序性的法治概念
本文采用的分析性概念
三 移植的法治?
清末的法律改革
历史的断裂与重续
四 传统与现代性
作为一种规则体系的法律
传统的延续和演变
文化变迁
五 国家悖论
法律为国家所用
引入社会之维
六 法治的正当性
民主的法治
法治的民主
七 结语: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
从礼治到法治
走出名义法治的困境
申冤与维权—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法治秩序
立法何为?— 对《劳动合同法》的几点观察
在中国,法律是什么?— 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展开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