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茂】一次转身,遇见最美的风景 ——在南通开放大学“青少年儒学大使孵化班”教学实务分享会上的发言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0-12-01 01:25:29
标签:青少年儒学大使孵化班

一次转身,遇见最美的风景

——在南通开放大学“青少年儒学大使孵化班”教学实务分享会上的发言

作者:陈华茂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西元2015年10月27日 

地点:南通开放大学


 题记那天,女儿看我的眼神,是我花再多的钱,买再贵重的礼物也换不回来的崇拜。为了女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名优秀的义工。



大家好!我是知止堂义学的一名义工老师,在周日班的公益课堂上我们已见过面,所以和大家应算熟人了,今天到这儿也就没那么紧张。说实话,开始接到胡老师的通知,说给开放大学国学社的学生上一堂教学实务课,当时心里还真“砰砰”直跳,有点发憷。


虽然在学堂已三年多,正式上课也快二年,但一直是在自家课堂上,面对的是低龄儿童,还没走出课堂过,我以前也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大家可以猜猜我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会计,天天和数字打交道的。不是体制内老师,可以说和教书育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更别说国学老师了。所以一开始就挺紧张的,想上什么呢?教学方法这些一、二、三理论知识,你们语文老师不是讲的更好,你们天天可以听的到、看的到!这些对于走出校门多年的我,自已还一直处于学习、摸索中。


虽然学堂的老师们一直给我肯定,但我知道她们一直在鼓励我,我的教学其实差距还差着多呢!但听到胡老师和我说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国学社的社员,你们上进、肯学习、热爱传统文化、乐于奉献,以后也会投身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中去。有这样的质量、这种精神,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虽然讲不出像你们专业语文老师一样的理论道理,但我可以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说,我是如何从一名门外汉走上国学公益之路、如何影响身边的人,如何投身教学。谈不上上课,就是和大家分享、交流、我们一起进步,互想鼓励,我可以,你们一定更可以。

 

先说说我是如何接触到国学的,那是2012年春的一次偶然的机缘。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闲聊,朋友说下午要带孩子去上国学课,当时我想学国学都是文言文,对于小孩子是很枯燥的,怎么会有兴趣去上,于是就多问了几句。那位朋友否定了我的想法,而且还极力推荐我也带孩子去读,说自个儿的孩子在那儿已学习很多年了,现在对她的做人和学习都有明显提高。还强调那的老师都是义工,不收学费。当时听了觉的很好,下午就带孩子体验了一回。

 

记得那天知止堂学堂有个活动——共青团崇川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团区委邀请学堂的孩子拍摄一部微电影,看着孩子们整齐的着装,在义工老师及义工家长的带领下,一个个认真十足,配合着摄影师完成录制,真的觉的学堂的孩子特别有担当。至今“读千古美文,做华夏赤子!民族振兴,少年担当!少年强中国强!”这有力的字句还回荡在耳边。



接着又感受了一回课堂教学,当时就被孩子们深深地感染了,那朗朗的书声,好像回到自己的童年。学堂里的小朋友们领读很积极,老师讲的也很丰富,经典原文配合着身边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很形象的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道理。“孝顺父母、懂礼貌、讲礼仪,有教养”是老师们提到最多的字眼。当时我悄悄问女儿愿意学吗?孩子估计也被学堂的气氛感染了,不假思索地回答愿意。自此我和国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都说孩子的坚持其实是家长的坚持,为了让孩子能坚持学习,我首先做到了坚持送女儿去知止堂,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家长”:女儿从加入学堂开始就没有缺过课;为了让女儿能巩固学习内容,我还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

 

就这样坚持着去参加上课、参加学堂组织的活动,看到义工老师忙碌的身影,看到老师脸上那对孩子由衷的爱,看到自已家孩子学习后的点点进步。我就开始想着能帮学堂做点什么。

 

看着别的家长报名做义工,我也报名了,工作内容就是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开展各项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上的义工组织,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公益理念。以前只知道做义工就是不拿钱,可是当我参加义工新人培训时,第一次听到那么多的义工内含,让我重新开始思考。


记得当时,最打动我的词汇是“微公益”——好事很微小,参与很简单。在这里,做义工没有高高的道德光环,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这里,助人与助己并不对立。当时,我甚至还有一点点世俗的想法,孩子在这里免费上课,自己帮老师做点事,也是求个心安。再说了,反正孩子上课我也是要等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就顺便做做吧。

 

没想到这顺便做做义工,竟让我在2012年被学堂评为二星义工。接下来,我出席了一场让我终身难忘且十分寒酸的颁奖仪式。


那是2013年1月的第一堂课。在上课之前,义工老师简短的总结了去年义工家长的出勤情况,然后就宣布2012年度的星级义工名单。没有奖状也没有奖品,颁奖过程就是老师点到一个家长的名字,然后在满教室孩子们热情掌声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走到讲台前。那个仪式不过5分钟,但是那一瞬间,在女儿自豪的眼神中,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以前努力工作,想着赚很多钱,可以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些,可是今天却明白,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体现在物质上,还有精神的追求。


那天,女儿看我的眼神,是我花再多的钱,买再贵重的礼物也换不回来的崇拜。为了女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名优秀的义工。

 


直到有一天,学堂胡老师问我有没有打算加入学堂这个义工老师团队。原来胡老师默默关注我很久了,觉得我爱孩子、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做事脚踏实地,如果有意愿加入这个团队非常欢迎。当时一听,我真是又兴奋又有忐忑。加入这个团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能奉献社会、帮助她人,况且做义工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能力的提升。


但我也深知这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项任务,因我短短的几个月“家长义工”的身份,让我知道做义工不是凭一时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创办人胡老师本身就有着传统文化的功底,学堂在她的带领下风生水起;刘老师是资深语文教师,能力更不必说;李老师年轻有为、正规名牌大学毕业生,意气风发。而我所学专业不对口,会计,又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出于在学堂学到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义工服务理念,我还是鼓足勇气,回复胡老师说愿意试试!

 

于是,我在学堂又进步了一点点,从家长义工升级为义工助教。助教虽不直接教学,但我也提前备课,备好后发给其他义工老师请给予点评,那半年,我的备课讲稿整理起来也是厚厚一叠了。义工老师上课,我就在下面协助课堂秩序,批改作业,观摩老师教学。其间协助义工老师开展每一期活动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各位义工老师的带领下,我也没觉得有很大压力,暗暗形容这就是俗语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不管什么事前面总有其他义工老师挡着呢!我只要做好她们吩咐的事,我很满足这个不拿薪水的工作岗位了。

 


但是这份轻松并不长久,李老师怀孕、休产假了。而学堂的胡老师、刘老师她们也都是在职员工,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有各自的家庭。胡老师在开发区上班,每天来回路上就要花上2个多小时;刘老师是高三班主任,教学任务也很重,孩子还在上初中,大家难免就有时不时要加班啊,单位临时有事等情况出现,这时就显得义工老师安排不过来了。


看过知止堂义学的博客的同学就知道,上面记录着学堂的一切教学及活动,7年来从来没有因义工老师有事而影响了孩子们学习。现在,我觉得是“被逼”着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代课,激动、兴奋、但至今留在我记忆中的还是那份窘态。

 

虽然自接到上课任务后的一个星期里,我都在准备着这节课,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其他义工老师上课的情况,按照她们的模式,把流程一一设计好。请一个孩子领读,然后其他孩子跟读,这样三遍读下来,小孩子对文章也有了大体的印象,然后再讲解这篇文章。这其中胡老师会同时把本周上课内容和教学提纲发至我们的邮箱。拿到提纲后我就看要讲解的篇目,然后对照讲义,这个大家可能也知道。


我们虽然是义学,但不比正规学堂教学轻松,像我现在主要讲的是《诗经》,这个如果要看参考书在计算机上百度一下,五花八门的讲解全都有,随便参考一篇就可以,但仔细一看全是采用的新的解说,如果照那样讲,不是传播经典,而是误人子弟。胡老师一向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说我们虽然是义学,但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打造成专业化,正规化,实实在在的学习、教学。


我们的教学大纲就是《毛诗正义》,读过的同学知道里面全是文言文,如没有前面几个月的学习,看起来还真费劲,就是有了前面的基础,真的拿到手一看就能讲,我也做不到,这就需要一遍遍的看,反复的看,不懂的再查资料,向其他义工老师请教,真正往古人的意思上靠,从儒家经义出发,“以史解诗,以诗证史”,像诗经如我不看《毛诗》,以前我也一直以为都是民间歌谣、描写爱情的诗,也被经常引用在自已的生活中。


但学习了我知道,《诗经》确立了“诗言志”的诗歌写作原则和标准,因此,读《诗经》的重点,在于体会圣贤君子之志,然后使人能立圣贤君子之志。确立“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儒家诗教”原则。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大的方向把握好,然后就是备我人生中的第一课。这包括写讲稿,我可是把要讲的话全写在稿子上了,包括哪里提问哪里互动,哪里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甚至要注意语速、注意面带微笑,孩子可不喜欢听一个面无笑意,死板僵化的老师的课,在家里也对着镜子讲了好几遍,甚至拉着女儿做我的小听众,讲给她听,怕时间多,还多准备了几个故事,也想到了同学们会有什么问题,我该如何管理班里纪律,这里要说的是,胡老师教我,我们这听课的都是年龄小的孩子,我们的讲解一定要注意不能像学校里一样,讲解字词意思,一段段分析课文,我们要注重孩子们感兴趣的容易理解的事例、身边事、身边人来讲解。准备好了这些总觉得不会有问题了吧。迎接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课。

 

到我的《诗经》环节时,发现同学们都很配合,课堂纪律挺好,没我想象的乱糟糟,其实我知道这与胡老师帮助分不开,她已暗暗帮我把纪律先整治好了,心里十分感谢胡老师。我站在讲台上,深呼吸,调整好情绪,但当我开始给同学们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出奇的安静,我就是和她们互动,她们都没任何反应,一点也没有前一课胡老师上《孟子》时师生互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就听到我一人“”叭拉叭拉”的讲,完了,我的课让孩子不感兴趣了,越是这样越紧张,最后我是像背书一样完成了我的第一课,其间还有打顿的地方,只能以轻笑来掩饰我的尴尬。

 

胡里胡涂的上完了这节课,大脑一片空白,面部僵硬,二腿发麻,都不知怎么讲完的,从胡老师的眼神中我也感到了这课是不成功的。


课后胡老师先是给我了鼓励,说我能迈出第一步就是好样的,慢慢锻炼会有进步的,然后给我指出,首先语气太平就像读课文,没有高低快慢;声音太低,在后排的同学根本听不到;讲课时有太多的“嗯、啊、呀”这些词;讲时还是太注重讲解个别字的意思了,这对于全篇课文不是太重要的,关健是我讲了半天,小孩子越听越糊涂;完全是照本宣读,全程没有和下面眼神交流,课堂不灵活。


课后女儿也低低的和我说:“妈妈,你讲课时怎么只看前面的几个同学啊!我一直看你,你都不看我。”呵呵,我不是紧张吗?一紧张把备课时想的要提醒自已的全忘了,只想着快点讲完。

 

上完这节课,我心里感慨万分。终于知道了老师的辛苦,不仅仅是平时备好课,要上好一节课,里面要学的太多了!而且有时候还要面对一些调皮的学生的捣乱,要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在这短短的30分钟时间,我学到许多,感受到了许多。也由衷地体会到老师这个职业的神圣的魅力。



有了第一次失败的上课经历后,我就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慢慢领悟上课要领。要做好一名老师,首先自己要对讲解所涉及的东西胸有成竹,我开始给自己补课。因为是在职员工,单位一周只休一天,孩子那时在上小学,而父母公婆也都不在身边,不可能去上什么培训班,于是,我就利用纲络的便利,参加了纲络学习班。


结识了纲络上公益开班的北京朱畅思老师、认识他的人还知道他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盈视,你在微信上或计算机上搜一下盈视就可以听到他幽默生动的教学;


兰州嘉文老师,温文而雅的一个理工男正在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讲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京小雅老师,公务员,古灵精怪的80后小姑娘,利用业余时间也在热心传播传统文化,当然还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义工在网上无私的付出,我也曾在纲络上有过一个暑假的公益领读,后来因为精力实在不够退出,但在那里我学习到的认真态度和公益精神确是受益终身的,我实在是佩服大家那从灵魂和骨子里散发的对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眷恋、热爱,还有公益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课前集体备课、磨课、课后评课,大家的努力和睿智,给我一种学习的动力,看到别人的优秀,便知道自己可以怎样的去努力。所以说在座的同学不要觉得我没有时间去学习、我没有钱参加培训机构的全天候培训,你只要想学、那就可以有多种途径。正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句话“制心一处,不忘初心”。


正如我开始加入知止堂义学时,我知道了“知止”出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知道自已的目标所在,然后义往无前的前行。我们学堂的目标就是传播传统文化,胡老师正领着我们身体力行的做着。


生活中值得我学习的人很多,引领我入门的胡老师、身边的义工老师、义工家长,还有只知道一些网名,不知姓自名谁的纲络朋友,她们都是我前行的伙伴,没有他们,我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

 

另外,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


在这里,我还想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次,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人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谁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的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很多踌躇满志、信誓旦旦的时候,有许多美好的设想和计划,许下很多做什么事的决心?可清点自己的收获时,往往更多的是遗憾和悔意,因为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最终弄得一事无成。

 


在纲络暑期公益班上结实了一位朋友,我只知道孩子们亲切的叫她紫云老师,聪明豆妈妈。她呢,一直叫我茉莉姐,她,能力强,乐观、积极做着公益传播传统文化,后得知她本是小学优秀教师,后因身患癌症不得不休假在家,二年经历了三次手术,每次都是从鬼门关爬出来,但如你不知她这种情况,真想象不出在纲络前不拉一节课教着孩子们的,鼓励着孩子们的紫云老师,背后承受着如此病疼之躯。


这就是纲络上结识的一位元朋友,正如她所说“虽未曾谋面,心的距离却很近”我们一起做着公益、一起传播着传统文化,就这样边授课边学习,教学相长,我也因自己出色的表现提前转正为正式老师。

 

现在我上课已没有开始的窘迫,这和长期的课堂实践有关,这要感谢胡老师给我机会上课锻炼,我和刘老师没特殊情况是轮流上《诗经》,有时如胡老师、刘老师都有事,我就一人接手一下午的课,虽辛苦,但确实锻炼人,我总结了我公益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1、认真备课是必须的,要想课上的丰富、有内容就要了解课程的知识,现在的小孩知识面宽,脑子灵,她们会出其不意的就书上内容问出其他什么问题,那我肯定备课时不能光局限大纲上内容,也要有所拓展。不是有一句话“给孩子一杯水,自已要有一桶水”。

 

2、要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她们积极性。这在我们课堂开始读三遍书环节体现出,对小孩子要表扬,平时不举手的今天举手了表扬,平时纪律不好的今天举手姿势好表扬,读书流利的表场,读书流利的今天特别有感情更要表扬,总之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在表扬中孩子会更加充满自信,更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

 

3、照顾到课堂上全部同学,使他觉得你在关注他,这可以是眼神看着她,也可以是点名时点他,点名时也要照顾到教室四个角落的同学,不能只局限于一个角落,那别的同学就想你反正不叫我,我就不认真了。

 

4、面带微笑、声音要有起伏、不要像读书。

 

5、要把握课堂时间,不要提前太多,不要拖课太长,这就需要对自已讲解的东西熟悉,才能做到灵活控制课堂。

 

6、要注意课堂学生都是小孩子,讲解不要太高大上的道理,要讲她们感兴趣的,如小故事,身边小事例,要有互动。

 

7、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8、像我这种半路出家平时语言表达又不好的人,讲课前一定要多把自已要讲的内容大声多讲几遍,记得刘老师以前给我的评价就是课堂内容准备充分,但衔接、表达的就显得生硬,就是不会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我看了老师们上课及自已上课的一点体会,也是胡老师教过我、一直提醒我的,这只是其中,胡老师还教了很多,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不能很圆满,主要还是自已能力不够,要多多学习,多多实践。



这期间,我还和刘老师接任了南通电台财经频率“空中国学课堂”每周五晚一次的电台直播节目,每次2名学堂小朋友去做节目嘉宾。为了圆满的完成直播任务,我不记得多少夜晚在书桌旁挑灯选文、删选、编排、定稿,最终将10多页的直播稿发到孩子们手中、发给电台主持人。


整整二年了,当通城的天空回荡着孩子们清脆的声音,看着她们由初进直播室的紧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看到节目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廉耻礼让使越来越多人熟知。


更可喜的是义工老师们、义工家长们所做的一切孩子们都看着,现在她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公益,传播传统文化!这一切虽然辛苦,但收获的全是快乐!这时,我明白当初培训时,义工老师告诉我,做义工,就是奉献社会,成长自己!

 

就这样一路走来,经过三年来的煅炼,我的课明显少了一份忐忑不安,多了一份镇定淡然。现在每周一次的和孩子们的相处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人还没走进教室,就可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叫着“陈老师来了,陈老师来了”,因一个小家伙的叫声常常引起一帮小朋友的叫声,此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义工老师的自豪。


记得有一次下课,一名家长跑过来说:“陈老师,对不起,我们要先走一下,但孩子不肯走,喜欢听你讲的《诗经》,说要听好了再走,但那边的事情也很急,所以来请个假,提前走。”我听了有点惊诧,学堂是义学,所以每次都有不同的面孔出现,其中有的孩子名字都叫不出呢。没想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心中有些惊喜,但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孩子不是就这么被爸爸妈妈带着坐在教室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们心中已经开绐扎根了,将会在她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没有多少教学实例,更多的是闲聊,只是想给大家分亨一些我的心路历程,一件小事做一次容易,但坚持下来不易,是创办人胡老师的信任把我引到了这条温暖的充满生命意义的路上,她用博学与智慧一直引领着我;学堂的其他老师也用各自的方式默默帮助着我;学堂的家长对我更是无比信任。这些,都激发了我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激发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这个身份的自豪,激发了我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信心倍增。

 

一次转身,让我的人生出现了另一道风景:与经典同行,生命有了厚度;与爱同行,生命有了宽度。有大家的陪伴,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在传承传统文化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