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光孝寺方丈明生建议将教师节日期改在孔子诞辰日

栏目:教师节改期
发布时间:2011-03-06 08:00:00
标签:


代表委员建议:将教师节日期改在孔子诞辰日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1年03月05日 


■代表建议 

光孝寺方丈明生建议修改教师法 

将教师节日期改在孔子诞辰日 


(特派记者/周志坤  陈邦明)自1985年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我国已经度过了26个教师节。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规定,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教师节。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在此背后,是近年海内外掀起的“孔子热”——— 目前,全球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美国等国家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今年1月,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在2月份召开的广州“两会”上,广州有人大代表建议在广州亚运开幕式场地海心沙建孔子像。


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技师学院校长刘雪庚认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圣先师”,将9月28日设为教师节有利于增强教师节文化底蕴,体现中华民族尊重传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精神,同时还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和谐发展的形象。



附录一:【海内外54位学者】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致全国人大建议书

附录二:【海内外学者再次发起联署】尽快启动《教师法》修订,改教师节为孔子诞辰


附录一:


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致全国人大建议书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血脉,而孔子则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也是人类文明史载以来的第一位教师。在此,我们郑重向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建议:以孔子诞辰,即9月28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

 

孔子本乎仁爱之心,志于济世救民,一生弘道不辍,其德其行彪炳千古,其言其文泽被后世;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祖述前哲,昭启后贤,创立了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雍容气象与中和特质;孔子敏而好古,整理典册,删述六经,推行大道,中国上古文化赖是以传,中国后世文化赖是以立,中国文化赖是五千年而一贯;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门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被古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导师。

 

“建国莅民,教学为先。”教育是强国之要津。我们充分肯定现行教师节设立二十多年来对中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它唤醒了全社会尊重教育的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氛围,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了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我们认为,现行教师节缺乏必要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而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不但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而且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重光、中国社会的和谐,特别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持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化大国。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凝为一体、互相涵育,荣辱与共、生生不息,已有五千余年。我们确信中国文化自有其内在的、合理的、恒久的价值。我们反对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忧虑西方文化大行其道而中国文化渐行渐远。我们呼吁国人对中国文化采取温情和敬意的立场。我们主张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光大中国文化。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必然会走上复兴之路。我们认为,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可以增进国人,尤其是作为中国未来之希望的大、中、小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和同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皈依,进而增进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礼仪缺失、人际疏离、生态恶化、贫富分化等不和谐因素,正在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强调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把培养和塑造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全的完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追求全社会的团结友爱、同舟共济、风俗敦睦、礼仪规范,以及天人合一、贫富均衡、政治清明、天下大同。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这些价值理念,是化解中国社会乃至人类世界各种危机与冲突的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不但是以节日的形式来缅怀与追思这位文化巨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唤醒和促进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价值担当和身体力行,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为人类文明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利于对广大教师、学生以至整个中国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公平;少数教师学术腐败、品德堕落;师生关系疏离化、庸俗化,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它败坏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侵蚀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肌体。我们认为,天下为公首先要教育为公;教师应德为人表、行为世范,师德先于生德,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应尊师敬长、崇学尚德,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艺,更要学好为人之本和做人之道。而这些,都是孔子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启发和宝贵经验。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时至今日仍值得大力提倡和学习一事,尽人皆知,无须赘言。

 

世界正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国。令我们尴尬的是,早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把孔子诞辰作为法定的教师节,而孔子的母国却迟迟不得实行之。难道需要等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再把孔子诞辰抢注为“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之时,我们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吗?

 

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顺乎时势,合乎人情。当然,作为不治而议的学人,我们只是也只能发表一通呼吁,提出一个建议。至于应否这样做,社会各界可以讨论;而可否这样做和如何这样做,则有司存。

  

签名学者(序齿排名):

 

汤一介(北京) 庞  朴(山东) 余敦康(北京) 方立天(北京)

林毓生(旅美) 汤恩佳(香港) 楼宇烈(北京) 张立文(北京)

成中英(旅美) 刘述先(香港) 曾钊新(湖南) 蒙培元(北京)

郭齐家(北京) 牟钟鉴(北京) 霍韬晦(香港) 杜维明(旅美)

罗义俊(上海) 蔡德贵(山东) 束景南(浙江) 潘公凯(北京)

郭齐勇(湖北) 杨东平(北京) 张祥龙(北京) 陈  来(北京)

蒋  庆(贵州) 李明辉(台湾) 杨泽波(上海) 盛  洪(北京)

李景林(北京) 王晓明(上海) 胡晓明(上海) 廖名春(北京)

杨儒宾(台湾) 林安梧(台湾) 陈昭瑛(台湾) 张汝伦(上海)

黄玉顺(成都) 景海峰(深圳) 陈少明(广东) 黄  勇(旅美)

汪  晖(北京) 梁治平(北京) 韩  星(陕西) 赵汀阳(北京)

高全喜(北京) 任剑涛(广东) 陈  明(北京) 范瑞平(香港)

康晓光(北京) 林宏星(上海) 杨  阳(北京) 干春松(北京)

秋  风(北京) 韩德强(北京)

 

 

本建议书由以下学者发起:

 

庞  朴(pangpu28@sina.com)

张立文(wzhongren@163.com)

郭齐勇(qyguo08@gmail.com)

蒋  庆(jq5301@163.com)

陈  明(ctxf@163.com)

 

本建议书起草人及对外答辩人:

 

王达三(chinarujiao@163.com)

 

本建议书由以下网站联合发布:

 

 

儒学联合论坛http://www.yuandao.com 

孔子2000网http://www.confucius2000.com

原道网http://www.yuandao.com

儒学研究网http://www.rxyj.org

中国儒教网http://www.zgrj.cn    

当代儒学网http://www.cccrx.com  

华夏复兴论坛http://www.hxfx.net/bbs/index.asp    

简帛研究网http://www.jianbo.org

    

2006年9月28日

 

说明一:本建议书之发起人,负责对建议书之说明与答辩。

说明二:本建议书将持续邀请学者签名支持该建议。

说明三:本建议书将于孔子诞辰日即本月28日上呈全国人大、教育部。



附录二


敬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教师法》修订程序的建议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拟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将原来的“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修订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这一天是约定俗成的孔子诞辰日。


这一建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受到海外华人的普遍赞誉。尽管有所争议,但网络和纸媒组织的多项民意调查显示,至少七成以上受访者支持这一修订案。据此,把教师节日期由原来的9月10日调整到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是合乎多数民意的。


我们注意到,自就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讲话,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于当下中国之决定性意义。他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他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来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专门来到曲阜考察,在中国孔子研究院发表讲话时明确地说,“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也注意到,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大中小学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认为,确定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对推动此一教育之更化,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和基础作用。


我们,一群身在海内外各地任教、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和学者,始终关注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也关注儒家文化于今日中国与世界之重大价值。我们相信,修订《教师法》,确定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有助于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助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从而培养健全的国民、合格的公民。我们确信,确定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尊德重教的风气,增强国民凝聚力。我们坚信,确定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与台湾地区教师节接轨,有助于强化两岸文化共识,以中国文化凝聚两岸人心。我们也确信,确定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价值观,提升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据此,依据《立法法》,我们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法律修订程序,修订《教师法》,将孔子诞辰日法定为教师节,以便为各学校组织好第一个新教师节,留出充分准备时间。我们相信,这一法律修订之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一批联署人(序齿排名)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参事。

张泽石,志愿军老战士,三十年教龄中学老教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离休干部。

陈鼓应,台湾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文化大学专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讲授。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杨达荣,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金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刘德隆,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退休教师。

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黄光国,台湾大学国家讲座教授。

严寿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授。

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陈启生,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会长。

梁文丰,印度尼西亚巴淡读经促进会会长。

王庆光,台湾中兴大学教授。

朱杰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终身教授。

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创办及荣誉主任。

姜广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海阳市沛溪书院院长。

邓思平,澳门人文科学学会会长。

张新民,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教授。

蒋国保,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刘梦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教授。

蒋庆,民间儒家学者。

袁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胡治洪,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杜钢建,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阎啸平,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学系副教授。

盛洪,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孟广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国良,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

林安梧,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元亨书院院长。

陈弘毅,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景海峰,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石佳音,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晋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舒大刚,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院院长、古籍研究所所长。

范忠信,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董平,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颜炳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

杨先国,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语文特级教师。

欧阳祯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教授。

刘京希,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副主编。

李宗隆,嘉义大学(台湾)电子物理系教授。

许章润,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

郭沂,(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院教授。

范瑞平,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

杨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

唐辉,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

林金源,台湾淡江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余纪元,(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执行长。

余东海(余樟法),民间儒者,现居南宁。

姚春鹏,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

王杰,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支振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容海,《光明日报》评论部编辑。

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沈海平,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田雷,北京新英才学校高中部语文教师。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王瑞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周北辰,孔圣堂(深圳)主事。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吴启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叶航,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端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何仁富,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韩德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黄明雨,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校长。

郭海鹏,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助理教授,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

陈幽泓,中国人民大学社区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蔡家和,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杨海文,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李怀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魏甫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曾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华炳啸,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

韩焕忠,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副教授。

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张明,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周海春,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李守鑫,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刘强,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副教授。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任文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宁,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讲师。

柯小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声柏,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及宗教学教授。

孙铁骑,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

慕朵生,哲学博士、旅美学者、文化评论家。

陈勇,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

何光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刘根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博士后。

陶有浩,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

马永翔,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任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马吉照,俄罗斯贝加尔国立经济法律大学中俄系,公派汉语教师。

高会霞,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杨蓉,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戴志勇,《南方周末》评论员。

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副教授。

孙齐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助理,助理研究员。

刘伟,安徽工程大学讲师。

 

起草人:秋风

 

                             西历2014年4月4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