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古典教育论坛暨华夏古典教育研究奖颁奖典礼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17 00:48:15
标签:古典教育论坛

第三届古典教育论坛暨华夏古典教育研究奖颁奖典礼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初一日壬辰

          耶稣2020年12月15日

 

 


为推动古典学与教育学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古典资源滋养教育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倡导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扎实研究,在湖南华夏投资集团与敦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师范大学古典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杂志社、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于2020年12月12、13日在湖南师范大学至善楼至善讲堂举办第三届全国古典教育论坛暨华夏古典教育研究奖颁奖典礼。大会开幕式暨颁奖典礼由湖南师范大学汪植英书记主持。

 

湖南师范大学纪委书记唐贤清教授致辞。唐贤清书记对与会专家学者及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唐贤清书记介绍了师大建校以来的历史,阐释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师范大学根植湖湘大地,岳麓文脉承继于斯,大师与古籍、名人的事迹交汇于此。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要求重视古典教育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论语》作为承载斯文的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教育意蕴。

 

湖南华夏实验学校陈婧校长致辞。陈婧校长指出,古典文学是精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不仅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去色彩,而且在当下不断唤醒教育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文化担当。陈婧校长由衷感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教授及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上的心血与努力。在刘铁芳教授的指导下,华夏实验学校秉持“传承经典,以我为主”的办学方针,开展小古文校本课程,旨在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传统文化的基底。

 

敦和基金会曹玉骞主任致辞。曹玉骞主任认为,古典教育是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以古为新;古典教育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桥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崇洋媚外;古典教育是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推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教育科学不断发展。曹玉骞主任指出,敦和基金会的使命乃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曹玉骞主任祝愿本次会议能够成为有志于古典经典与优秀教育的高校、团体合作的良好开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致辞。刘铁芳教授真诚地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中心刘小枫教授;感谢一路支持的各位教育学界、古典学界的朋友;感谢与会的陈明教授、刘良华教授、卢晓东教授、陈贇教授、程志敏教授、李长伟教授、孟琢副教授、谢延龙教授;感谢台湾屏东大学简成熙教授;感谢因故无法参会的林志猛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朱晟利教授;感谢湖南华夏投资集团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的支持。刘铁芳教授引用海德格尔名言,“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诗意的发生乃是因为我们居住在这块大地之上,依托于这块大地,爱这块生养我们的大地;诗意地栖居究其根本而言,正是劳作地栖居,是心怀爱意地劳作的栖居。虽然辛苦,但我们内心充实,因为我们心中有大爱;因为充实,我们将更有力量。忙碌不会打倒我们,击溃我们的乃是意义的空虚。重温古典传统,正是寻求意义的生命实践。

 

 

 

 



大会进入华夏古典教育研究奖颁奖环节。由湘潭大学陈明教授公布本次征文与评审情况。本次征文共收到来稿119篇。经过评委会认真考虑,评选出10篇优秀奖和10篇提名奖论文。陈明教授对获奖作者表示祝贺。

 

 


大会进入专家报告环节。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主持。首先由湘潭大学陈明教授做题为《什么是格竹子的正确方式——从一段公案说<大学>之格物》的报告。陈明教授认为,“格物”作为儒家修身条目的起始,具有进入儒家思想的基础性意义,今世学者多以朱子注本,虽用但是不做。为此,有必要从阳明格竹的公案进入,重新思考“格物”的意义。陈明教授认为,郑玄将“格”解为使动用法,朱子则将“格”视作动词:致,穷尽也。阳明用回到五经的方式证伪朱子,认为“格”乃是感通。物为何可格?因盈天地唯万物固受之以屯,显现出四时草木盈衰不息的生命时序观,天地大生命便呈现为四时草木的升息循环。在“格物”的基础上,所致之“知”乃是天地生生之德,显万物一体之仁,是乃成贤成圣之道。因此,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当于物之上体会天地生生之德,物我一体之仁,乾父坤母、民胞物与,情感心知,持而谨守。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致也。天是万物的起点与归宿,而天地之大德既是性、也是爱、更是文源,也即人文教化的初始图景。

 

 


北京师范大学孟琢副教授做题为《中国古典教育精神的奠基——“温故而知新”的古典学阐释》的报告。孟琢老师从教育由贵族走向大众的古今之变与孔子教育的思想进路两条主线展开报告。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可以为”的指向。他认为,“可以为”指的其实是符合师道的标准,强调的是教师的修养而非对求学者的砥砺。孔子并非勉励求学者,而是要为师者划出立由小人至成人乃至于君子的修身进路。孔子身处礼崩乐坏、文化下移的春秋时期,教育向士人的转变同时也是古今之变背景下师者身份的转变。而作为为师进路的“温故而知新”,同样也需要放置于古今之变的视域下加以思考。温故之“故”体现出的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故”与古、诂同源,“故”涵盖了语文与历史的视界,来源于六艺、拓展于六经,并且在日后形成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延续了儒家乃至中国上古教育精神的核心旨趣。在“故”的基础上,古典教育的方法特点与情感内涵具有时间与情感的双重特点。其中,时间特点是长时间的浸润涵泳。情感特点则是“温”在经典传习中浸润生命的热度。在孔子开启的古典教育中,作为文化传统的“故”既是客观的认识对象,更是具有内在生命的文化主体,是学者不断融注生命体验的栖居之地;通过“温故”,古人与今人、历史与当下进行着亲密的对话,形成了真切的人文情感与价值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做题为《庖丁解牛与古典教育》的报告。陈赟教授解读了《庖丁解牛》的文本,重点提到其中从所见无非牛、到目无全牛、再到不以目视而以神遇,这三部曲相当于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在第一层中,人的视野没有摆脱直观实在的遮蔽,因而所见无非牛而已。而在第二层中,技艺的精湛使得人对所操持事务的每一环节均谙熟于心,故目无全牛。最后,技艺的精通上升为心神向天地生生的开启,故不以目视而以神遇。因此,一把刀子才能在十九年来的解牛生涯中解牛数千而刀不伤,一如生命游走在从蓄养不断走向耗散的天地结构与社会机制中却能形累而神不伤,庖丁解牛所要回答的问题便在这里。庖丁解牛所告以世人者不仅养生,而且指向在矛盾与冲突交织而成的人间藩篱中行于无碍,即在没有间隙的地方开辟可以保持游刃奏刀的余地,就是道技相倚。

 

 


宁夏大学谢延龙教授做《庄子“忘”的教育图景阐释》的报告。谢延龙教授指出,“忘”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与记、忆、知、学、教等概念有着十分密切的勾联,由此成为蕴含丰富、极具独见且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范畴。为什么谈“忘”?如果简单地把“忘”视为一个贬义、负面、消极、破坏性的语词,那么与遗忘作斗争便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命题。然而,现代教育正因为不忘,所以有负担,而且越是减负,负担愈重。而庄子恰恰反对“诚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庄子之“诚忘”有两层意涵,一是没有忘掉该忘的,二则是忘掉了不该忘的。而庄子之“忘”意指的,便是那些沉浸于琐碎机械的事务而对自身与心神的忘却。因此,教育不仅应当有“忘”,还要有“兴”。“忘”掉那些于学生无趣的、使学生分神的、令学生劳形的,“兴”起那些使学生聚精会神的、让学生充分沉潜与浸润的,这才是教育的使命。

 

 


北京大学卢晓东教授做题《劳动教育与创新:从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的报告。卢晓东教授指出,劳动是人得以成人所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工具在人的事件中具有双重意蕴。就显性而言,劳动工具是随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而不断递进的。而就人与工具的交互而言,工具的使用不仅仅是对象性的,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感受与人的意识。海德格尔对此有过精妙的论述,即工具的在手与上手,实际上描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的默然更化。劳动工具的上手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人在世的操持与自我的显白。因此,从工具视角看劳动教育与创新,实际上是在讨论人的生存问题的机制深入与意义深化。人的生存是在与某种“工具”的上手与隐言中渐次浮现的,这对人与工具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一方面,工具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对象化存在,而是构造着人之生存的基础性场域;另一方面,人的生存既不是抛却工具,更不是为工具所异化,而是在对工具上手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表达。

 

 


四川师范大学朱晟利教授做题为《论“学”》的报告。朱晟利教授指出,“学”是古典教育的核心。《说文》解释道:“学,觉悟也。从教。”《学记》云:“教学相长”也说明了“教”“学”的关联性。古文的“敎”“學”都包含爻,也即《周易》之卦构,这就使教学具有了本体论色彩,学之“觉悟”亦包含爻象,因而,“学”之本义乃是“觉悟天地运行之道”。这样,“学”不仅表达了学的内容、学的过程,也表达了学的结果。至于学的方法,《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四书章句集注》解道:“学而又时时习之”。谢氏曰:“无时而不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将“时”扩展为春秋四时与岁月日刻,时者,是也。因而,“时”之本义也是要求人的行为遵循天地运行之道。“習”者,从羽从白,意指观白鸟跃起而飞。综上所述,“学而时习之”,实际上乃是要觉悟天地运行之道,并且遵循天地之道而实践。实践的路径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道:“仕,学也……事其事择日就其觉悟也。”可见,实践与觉悟乃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最后,学习的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学的本意出发,亦可作解:大学之道,即在于觉悟天地运行之道,把天道运用于人事,培养新人乃至化民,最终达成至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