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荣】常怀三心 和谐天人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1-01-03 01:06:18
标签:和谐天人

常怀三心 和谐天人

作者:周学荣(湖北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腊月二十日丙辰

          耶稣2020年12月17日

 

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问题,古人称之为“天人之际”,亦即天人关系问题。这一深邃而神圣的问题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热衷讨论的重要问题。在老子看来,天人关系应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则在答汉武帝策问时,说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司马迁认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便是上智之人。凡此种种,对天人之际的思考已经植入中国文化的基因里。

 

天人关系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关系。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以自然界这个母体为认识对象,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古人认为,人类及其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皆本于天,人居天地之间,依天地资源而生存发展,故将天地自然泛称为“天”,从而确认了人与天地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天人矛盾关系。唐人刘禹锡在《天论》中概括:“世之言天者二道焉”。其一是“拘于昭昭者”持“阴骘之说”,认为天有意志,主宰人类的贫富、祸福;其二是“泥于冥冥者”持“自然之说”,认为天是自然之物,不能干预人类的命运。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亦形成于自然之气的阴阳大化。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故荀子说,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不可以“错人而思天”。刘禹锡则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升华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此即天生之,人成之,各有其致功,二者交相为用。

 

天人关系的本质是中和,亦即天人和谐共生。交相胜,是指矛盾对立的一面;还相用,则是指矛盾依存的一面。这种交胜和相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是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要实现天人和谐,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应常怀“三心”。

 

第一,常怀敬畏之心。老子云:“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宇宙中,唯有天地自然最为久大。它在时间空间方面都是无限的,人类的有限认知能力始终难以穷尽自然天地之道。而且自然天地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类对自然天地之道的认知,始终处于追逐之中。故人不可仰仗工具理性忘乎所以地对待天地自然。诚如孔子所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只有对天地自然心怀敬畏,科学从事,才是正确之途。西方流行一种“人类中心论”,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的利益才是“目的”,价值评判的标准始终掌握在人手中;自然万物只有满足人类的需要才具有价值。他们把自然天地当作取之不尽的“资源库”。这种理论将天人关系看作征服与被征服的对立关系,抹杀了人是天生地养的事实,否认了自然天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因而必须摒弃。

 

第二,常怀感恩之心。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高度,首先,应感恩自然天地的无私赐予。日光、空气、水、山河大地、森林矿藏、飞潜动植,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其次,应感恩我们“筚路蓝缕”的勤劳智慧的先祖,感恩那些观天察地的往圣先贤。是他们开创的文化实践活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们通过代复一代的实践,形成了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我们今天能跟着他们的足迹,利用他们的认识成果,一步步地继往开来。同时使我们自身素质得以在文化实践中逐步提高。古人谓天为父,地为母,是说天地孕育和生养了万物和人类。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又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此所谓感恩,就是行为要“守其母”,不可须臾忘记以自然天地之道为法;就是思想要“尊道贵德”,自觉地遵循自然天地之道以回报它给予人类的恩惠。

 

第三,常怀仁爱之心。“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亦是儒家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念和标准。孔子从多视角对仁的内涵进行了阐发,其本质就是“爱人”。至于爱人的方式方法就是孝悌忠信,立己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施济众等诸多方面。

 

按“仁”字会意为二人同体,涵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和谐关系。孟子又将其生发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后来宋儒又将其扩充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颢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直接从人道与天道合一的高度定义“仁”。也就是说,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之间,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道德行为规范:仁民而爱物。仁民,既包含了执政者对平民百姓的仁政、德治,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忠信。爱物,则是指以仁爱之心去对待天地万物。儒家所谓的忠恕之道、民胞物与之论,佛家所谓的众生平等、利乐有情的慈悲心,道家所谓的重生贵生、和光同尘的长生久视之心,都包含了人与自然万物的一体之仁。仁民爱物的意义还在于有利于人类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对于那些暴殄天物、恶意践踏摧残天地之大美的恶行也是一种有力的批判。

 

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仁爱之心,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它们相互涵摄,相互补充,相互生发。可以说,三心俱足,和谐则生:家和万事兴,国和百业举,天人和则年丰人寿。综上,常怀三心,天人和谐,万物育焉,百业兴焉,本固邦宁,世界大同。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