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顺】多面孔子,唯念君子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21-02-10 18:32:07
标签:《论语》、君子、孔子

多面孔子,唯念君子

作者:祝安顺(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编审、副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庚子腊月十五日乙亥

          耶稣2021年1月27日

 

按照李零先生书中所说,《论语》全书共16022字,含重文(《丧家狗: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统计,《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就全部文字来说,“君子”一词出现频率接近千分之七。如果按照学者所说,“‘君子’与‘仁者’有时可以相通”(吴正南:《“君子”考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由于‘君子’的本质是‘仁',故‘君子之道’事实上即是‘仁道’”(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6页),那么,《论语》中,孔子很多时候是在讲君子。

 

虽然孔子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参照(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后面的“四书”引文皆以此版本为准,不再具体标注页码)“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论语·宪问》)但子贡说:“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即认为孔子就是一个活着的君子。孔子也提到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仪封人求见孔子后,向孔门子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所以,无论从孔门内部还是外部来说,孔子就是以君子人格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的,他就是君子在现实世界的呈现。

 

孔子在《论语》中频繁说“君子”,足见其重视,但君子这个概念早已有之,“五经”中多有论述,各有侧重点,但作为一个儒家人间教化的终极人格型塑,却始自孔子。孔子如何将内涵丰富、具有多样性的君子进行内涵的浓缩和提纯,而且落实到教育、教化的过程之中?这除了他为改造天下而培育为政新主体的深沉希望之外,也与孔子对其自身的宽广、丰富、多样的生命和生活体验有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其生活时代正是春秋晚期到战国前期的时代交替之际,周天子权势衰落,诸侯国争战不已,社会失序,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绝对是多难之秋,绝对是一个悲惨的时代,但对于内心敏感、富有道义感的孔子来说,时代给他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如何让天下安定,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精英有教养,成了他终生思考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系统的思想并付之于教学实践,所以他才成为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儒家学派创始人。但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孔子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因为孔子还有很多的独特面,而这些独特面,从多方面为孔子的君子观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启迪。

 

一、没落贵族后代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297页)但因宋国贵族内部的权势欺压,只好迁移到鲁国,等到孔子出生时,家道已经衰微之极,“孔子贫且贱。”(《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2页)甚至被大夫的下属看不起,“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0页)应该说这一次碰壁对孔子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乃至成年后作为大司寇、代摄相政时,因为鲁国国君没有及时分给他祭祀的肉,他就决定离开故国。《孟子·告子下》记载:“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孟子的辩解是一回事,但孔子对因礼遇而触发的敏感的确是有缘由的。按照当代的说法,孔子是家庭教育资源不丰富的子女,“无爹可拼”。在孔子身上,可以看出,出身对君子养成没有决定关系。

 

二、单亲大家庭儿童

 

父母“野合”(父亲年龄太大,母亲年龄小,不和常规礼仪制度)而生孔子,一出生,头顶不平,中间低四周高,其貌不扬,有九个姐姐,一个跛腿的哥哥,更为悲痛的是,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本姓解》,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55页)”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说法,他是一个贫困单亲大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父爱缺乏,心理健康水平或许堪忧。从孔子身上,可以看出,即使原生家庭不完美,也不影响孔子的人格追求,孔子从生理到心理都无执著、癫狂之象,君子与原生家庭无决定关系。

 

三、职场平凡人

 

青年时,孔子曾当过两个小官职:“乘田”和“委吏”。乘田就是主管畜牧的小官,委吏是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2页)所以有人说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孔子立马极力否决,“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意思是说自己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能干很多粗活,像他这样的“君子”并不多。孔子的“基层公务员”经历,让孔子直面生活的平凡和琐碎,经历了生活和工作的考验,对于一个心怀理想的人来说,可以说职场处逆,但这正是君子修炼的第一现场。

 

四、出“国”(诸侯国)留学人员


孔子有很多老师,同时他还走出过鲁国,去当时的各诸侯国游学。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3页)按现在的说法来说他留学了,是一个心胸和眼界都很开阔的人。要想成为君子,热爱学习,多方学习,开阔视野,确实是君子养成的重要一步。

 

五、成功的“民办公务员培训学校校长”

 

孔子开办了一所学校,很有吸引力,一些贵族都认识到将自己孩子送到孔子学校接受教育的必要,“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三十五岁时,有很多的弟子向他求学。“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3页)关键是他的弟子出仕的很多,子路、子贡、冉有都以政事著称,都是诸侯或大夫的干才,其他弟子也多从政,“子游为武城宰。”(《雍也》)孔子也积极鼓励弟子出仕,“子使漆雕开仕。”(《论语·公冶长》)很多诸侯国或大夫都让他推举人才。“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孔子四十二岁以后,“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07页)。君子不仅可以创业,而且创业也不仅仅为了生存,也可以是君子修炼的重要场所,创业就要创成就君子的大业。

 

六、鲁国高级官员,改革的先锋人物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后又当了小司空、大司寇,代行相政。“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第2311页)儒家是要为天下担当责任,所以他也没放弃参政的机会,一度成为鲁国的高官。但孔子一生主要的政治舞台是在内忧外患不断的弱国鲁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实际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具体在开国。鲁国的国力一般,但是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把西周的礼乐制度基本上完整的照搬过来,所以天下的礼乐制度在西周灭亡之后基本上都以鲁国为代表。这样的鲁国其实是内忧外患的,内忧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卿家贵族掌握着国家实权,而作为诸侯国的国君鲁君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挟持,反而居于次要的地位。鲁君想要改变,所以孔子一度是改革的先锋,他推进了一系列的政策,也曾经帮着鲁君让齐国国君的阴谋没有得逞,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君子不回避从政,只要得其位,就要勇于任其事,敢闯敢干,君子之责。

 

七、生前“丧家狗”,身后“素王”与“先师”

 

孔子在世时,就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闻名,但孔子不离不弃,乃至有“丧家狗”的比拟,虽然孔子也欣然接受,可是,在世时,前有颜渊莫名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后有子贡的真诚捍卫,以“数仞宫墙”“不可阶而上之天”为喻,认定“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后世给他的声誉越来越大,其中一个就是“素王”,虽然他没有当过一天诸侯国的国君,也不是东周的天子,但是他一生下来就是王,所以叫“素王”。他是大成至圣先师,他铸就、引领、倡导了内涵丰富并流传久远的中国文化,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且终其一生坚守。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张载说“死而不亡者可以言性”。不以现世的功名利禄最大化为目的,正是孔子的一生真实写照,所以君子不以现世为限,要追求精神永存。

 

孔子就是在那样一个乱世出生,出生前的家族文化在他身上有所体现,出生后的现实世界也直接左右着他的生活乃至思想,但后天的他,结合现实困境和文化遗产,好学深思,谨守信念,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学仁礼”的儒家信念,终于用他那独特而隽永、曲折而正直、栖栖遑遑而丰富多彩的一生,为后世的中国人确立了一个可以打破出身局限、地域局限、族别局限、文化局限、功利局限乃至知识局限、阶级局限的大写人生,所以后世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人格平等养成观,才能在中国大地上出现。

 

孔子,终其一生,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让其弟子们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也努力让世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虽然成效寥寥,但却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并且为这个空间命名为“君子”。孔子的多面和君子的一念,虽相反而相成。后人致敬孔子,不能抽象孔子,而要体会其超越一切现实局限的人格理想追求;后人学为君子,不是模仿孔子,而是要沿着孔子开拓的丰富多样化的生命境界实现人格的丰富、平等和尊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