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秉芳】清明节有感——兼论“孝”在中华新道德重建中的地位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1-03-23 08:00:00
标签:

清明节有感

——兼论“孝”在中华新道德重建中的地位 
作者:韩秉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哙炙人口的唐诗,拿来形容1999年北京清明前后阴云密布,微雨时降的气候与人 心,似仍很贴切。只不过由于北方少有的春寒,春花未发,行人们还穿着厚重的冬衣,不仅 魂儿欲断,且有苦雨凄风之感。如今,正是这个清明已到,而天气又不甚清明的时节,却激 起了我内心的几多波澜!

 

回顾我之于1949年之后的清明节,虽然已匆匆地渡过了50个节令,那依稀留下的仅仅是些—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春假植树、为先烈扫墓之类的印象而已。再也没有象小时候在 农村那样,参加同族人聚会,举行隆重地祭祖活动啦!不料,今年却缘于一位台湾朋友执意 要了解首都北京如何过清明节这个题目,更改了我50年一贯的作法,严格按传统渡过了本世 纪最后一个清明节,并引发出一段深沉的思考。

 

我家住京南大兴县庞各庄西的自然村高各庄。据“祖宗单”的记载,本庄是由从山西洪 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的韩宗和韩宇两兄弟开辟创立的。经过几百年繁衍、耕耘开垦,才有 今天四百多户人家的规模。这四百户上千人口,绝大多数为韩姓,异姓如张、王、刘、赵、 高等姓,均为后迁入的散户。韩宗、韩宇死后仿古礼昭穆制,分南北各建一座坟墓。此后, 历代子孙死后就分别按辈分亲疏埋葬在这两座坟地里。南坟植松柏,北坟种垂柳。随着韩氏 家族生生死死,陈陈相因,到我记事的童年时,南北两座坟墓都已形成近十亩地,树木翁郁 的大坟圈。韩氏家族最晚至清代已组成“韩姓清明会”。会中尚有数亩田地和一应的桌椅等 物做为共有财产,以备公祭之用。逢年过节时,各户自家上坟,主祭父母并上溯三辈。到清 明节那天,则是全村韩族人祭祖的盛大节日。这一天由一家做轮值会主,主持操办合族到南 北坟祭祖大典。斯时敬献供品,顶礼膜拜如仪,尔后以共有财产宴请合族人等,以敦睦血亲 同族的感情,增强凝聚力。对高各庄的韩姓宗族来说,清明节是仅次于大年的最隆重的节日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48年底,高各庄解放为止,当时我正好11周岁。

 

此后,从1949年至1998年,我一直在外面读书和工作,再也未参与高各庄韩氏家族和我 家里的清明节任何形式的扫墓祭祖活动。1958年,在大跃进的狂热年月里,为了平整土地, ,向共产主义迈进,村里的南北坟墓同时被推倒夷平,坟圈内那翁郁苍苍的松柏垂柳,也全 部砍光。与此相关的外姓坟地,也一概平毁。尔后再死人,则只好各家寻找偏僻荒废之地埋 葬了事,全村再无公共墓地可寻。在那一大二公的年代里,生亦不易,死亦无地可埋啊!

 

这些年来,政治运动不断,学习和工作忙忙碌碌,人事沧桑,所谓扫墓祭祖之事,早已 置诸脑后,无暇顾及了。其间分明记得,父母先后去世时(母于1973年,父于1986年逝世) ,我曾请假回家料理。其实,当时的所谓料理后事,那也只是入土为安而已,更谈不上什么 立碑勒石,以示追念啦。甚至到了文革以后,农村的嫂嫂几次向我提起“应给父母上坟。可 你一次没去过”,似有埋怨之意,却都未打动我的心!此番因要同台湾朋友讲解清明节扫墓 事,不得不到公墓和私墓实地走一遭,恰似旧事重提一般,蓦然引起我对“如何悼念父母, 如何尽孝道?”即如何做到“慎终追远”问题的再思考。……

 

为了使那位台湾朋友全面地了解北京过清明节的情况,我们还共同商定了实地参观考察 计划:首先我带他到八宝山人民公墓和革命公墓,具体看一下北京人,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 市民各阶层人氏在清明节时是如何去扫墓的,实地真切地感受一下这些人等祭奠先辈和革命 先烈的气氛。然后,再请他陪我到农村--大兴县高各庄,看一看我与家兄一家人是如何给父 母上坟培土,祭奠先辈的,以期在个别和一般的结合上,总体把握北京清明节情状。

 

此次和台湾朋友一起回农村扫墓,是我第一次专程在清明节从北京回农村为父母祭奠扫 墓, 以追念父母养育之恩,不期然使我这年逾花甲的儿子沉浸在父母种种慈爱往事之中, 心中生出崇敬和歉疚之感。因事前已为这件事电话通知了农村的兄嫂,商定清明节的前一天 ,即四月四日到家,然后一起操办扫墓事宜。所以, 当我们驱车回到故乡祖屋时,不仅兄嫂 迎候村头,侄男弟女也都赶来了。稍事休息全家人簇拥着来到父母坟前,郑重地培土祭扫, 行礼如仪。然后回到家里,围坐桌前,举行家宴,缅怀父母恩情,兄友弟恭,亲情倍增,主 客尽欢,其乐融融,气氛十分感人!

 

回城路上,我与台湾朋友及随行而来的陈明先生,不禁议论起大陆与台湾清明 节扫墓种种相同相异,还探讨了如何对待死亡?如何做好死者的善后处理?既对已故先辈表 示充分的孝敬感佩之意,又不过分铺张糜费,让死者拖累生者的生活空间, 等等。

 

中国千百年来一贯最注重人之“生”,即种族的繁衍,延续家族的“香火”。故《易经 》有言“天之大德曰生”,儒典有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意旨无非是着眼于民族 的发达,家族的人丁兴旺,国家的强盛,乃至生生不息,绵延永续罢了。同时,在中国人的 价值取向上,又非常珍视人之“死”,讲究“死得其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古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所以,中国人历来对于人的临终关怀倍加 重视,对于人死后的葬仪和追念十分讲究,绝不可草草从事,一“抛”了之!这,关系到“ 孝道”问题。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在这个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里,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的宗法制度,虽历经朝代的更替,战乱兴衰,仍一直保存下来,从未受到根本的破坏。 故敬天法祖观念根深蒂固。祖先崇拜,则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根本的信仰,道德伦理所系。同 时也是中国任何宗教,不管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还是外来的佛教,最原初萌生或接引 的基础观念,或称之为人心灵最深层次的信仰基质。没有这一基质,一切宗教信仰都很难树 立起来。

 

祖先崇拜源于原始的精灵信仰。古人认为:人死后仍有灵魂存在,肉体只不过是灵魂暂 时存在的住所而已。故祖先乃至父母死后,他们的魂灵--化为鬼--继续存留在天地之间,衣 食起居如生前一样。其中道德高尚者则与神明居,直至与天帝相勾通,并且时刻关注着仍然 活着的后辈子孙们的生活情状!活在世上的子孙必须恪尽孝道,隆礼安葬,逢时祭献,才能 得到佑护,否则,触怒先祖,必降咎灾殃!故上古时人们视祖坟宗庙为神圣,几乎与家国命 运相联属,“宗庙社稷”合称,宗庙不保,社稷亦亡。于此可见祭祀祖先关系之重大。这本 来是“孝”的原初的含义,随着社会的演进,孝的内涵进而又发展出报本返始,感恩戴德之 情。父母既然生了你,养育你成人,乃昊天罔极之恩德。为人子者必须“报本返始”,恪尽 孝道,回报父母。对此,儒家经典,特别是《孝经》作了精粹的总结与发挥。即使今天参详 起来,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发人深思。

 

《孝经》曰:“孝为天之经,地之义,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 本欤!”“夫行,孝为先”。极言孝为生民百姓的头等大事。具体来讲,孝既然出于报恩, 必然要涉及到“养”字,尤其在家庭私有制出现以后,养字就格外突出。所谓“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但是,对父母的临终关怀照拂,死后礼葬 ,按时祭扫,也是孝的重要内容。以至儒家提出“守三年丧”,“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为之宗庙,以鬼亨之”等重要教导。

 

当然,这些言论今天看来不免有夸大或极而言之之意,可是我们联系今天的社会现实 认真推究起来,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先辈哲人确乎是言之有理,道出了社会伦理的真谛 !如果一个人不思孝敬,不知亲爱之义,他在社会上就会丧失道德操守,甚至为非作歹,作 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如今我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那些令人愕然的社会犯罪案例几乎是 目不暇接!追根溯源,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深思和警醒吗?

 

恰巧在1999年清明节前后,当我正在为扫墓一事感慨万千之时,新闻媒体报导的几则 消息,强烈地打动了我的心弦,促使我对“孝”字作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

 

其一为《作家文摘》刊载的《为金训华守墓三十年》一文,文章中记述了上海知青金训 华和陈健的悲壮故事。1969年他们响应号召来到黑龙江逊克县农村插队落户。当年8月山洪 爆发,冲走村里堆放在河堤上的一百多根木电柱。金训华和陈健冲入洪水中抢救这些大木柱 ,以挽回集体财产损失。不料金陈二人落入旋涡,大浪迎面而来。当此生死危急关头,金训 华向战友陈健猛推一掌,把他推向救护小船,得以生还。而金训华自己则由于反作用力滑入 浪心,被无情洪水冲走,牺牲了年青的生命!后在下游百余里处找到遗体。于是,群众为烈 士隆重安葬,立碑纪念。当年,报纸上曾把金训华赞颂为勇敢救护公共财产并拯救战友生命 而光荣牺牲的青年英雄,号召青年向他学习。而那位被金用生命救活的陈健,则用自己的一 生默默为恩人守墓的实际行动,同样谱写出一曲道德之歌。如今,陈健以耿耿丹心已在北疆 小县为金训华守墓三十年。为此他惋言拒绝了家人劝告,毅然放弃了返回大上海的念头,也 不顾老婆离婚,儿子归母,我行我素,守志不移!忆往昔,他感慨地说:“当时要不是救了 金训华,我就死了。而金训华推了我一把,我活了,他却牺牲了。这种生命之感没有亲身经 历是无法体会的。我活下来,可我内心确一直愧疚于另一条生命,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 因此发誓要永远留在这里陪伴金训华。我对我所做的一切,咋天不后悔,今天不后悔,明天 也不后悔。我不管别人怎样评论我,我只觉得一个人应该重情重义。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 忘。”如此,陈健为了救自己一命而死去的战友可以终生为其守墓,矢志不移,其道德行为 可圈可点,令人感佩!那么,对生我养我而劳累终生死去的父母,后辈儿孙又该如何呢!?

 

其二是《参考消息》登载,前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先生(曾任参谋总长),以80岁高龄 于清明节带领全家人返回大陆,到老家江苏盐城葛武镇郝荣庄,为父母扫墓的连续报导。他 在当地省市县官员陪同下,来到睽违四十年的故乡,受到乡邻亲友、同学的热烈欢迎。郝柏 村率夫人子女来到父母墓前,长跪祭拜,隆礼悲悼,一补孝心。场面肃穆,感慨良多。尔后 又参观母校,游览苏州、上海,直至与中国海协会汪道涵会长会晤,共商祖国统一大业。此 行皆以归故里,为父母扫墓,尽孝道为由。

 

此前,80年代初修复浙江奉化溪口蒋母墓庐,恢复丰镐房蒋氏祠堂,以待蒋氏及其子女 来归。90年代修葺桂林蒋经国如夫人章亚若墓,以待章孝严兄弟回归为母扫墓。凡此种种, 无非都是以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为标帜,促进海峡两岸上层人氏亲善往来,为祖 国统一大目标服务。

 

其三是1999年5月7日《中国妇女报》头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北京19岁高中生朱宇,杀 母碎尸沉湖灭迹而被判死刑的报导和评论。编者在按语中沉痛地说:“一位孕育了儿子生命 ,把无限的爱都给了儿子(独子)的母亲,却最终惨死于儿子之手。这是善良的人们都不愿 看到、不愿相信的,然而这是残酷的事实。这个悲剧说明了什么?教训何在?值得深思。” 而此类骇人听闻的儿子残害父母的凶案,北京地区见诸报端的至少已有三起之多,而且这几 个行凶者都至少受过高中教育,皆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年龄在18-20岁的青年所为。对此 ,我们究竟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对青少年教育中吸取什么教训呢?而且在当今青少年的 道德品格中到底因为缺少了什么素质,才终于酿成如此惨剧的发生呢!?

 

其四是《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他们为何忘掉恩人》的一篇报导。内容是沈阳沈河 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而遭到所助学子的冷落的实事。王儒臣一生笃信教育可以兴国 。而这一信念虽屡遭打击却未有半点消退,1978年平反后更趋强烈执着。于是拿出退休补发 的工资和积蓄开店经营,将所得的利钱全部用来捐助贫困少儿入托入学。1986年以后,开始 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而到了1988年则更进一步成立“华夏儒臣育才赞助社”,全力资肋遭 遇困难的大中学生求学。13年来,王儒臣老人先后共资助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其中就 有10名大学生(文章公布了这十名大学生的名字及所上大学名)。如今老人双目失明,卧病 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惠助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不要说来探望恩人了!令人惊 奇的是,这些当初在接受老人节衣缩食省下的血汗钱资助时,曾信誓旦旦地说“一定好好读 书,报效祖国,报答您的恩情”,一旦学成之后却将诺言忘得干干净净,将恩人丢诸脑后, 从此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这种结果特别令王儒臣老人寒心齿冷,虽然至今仍无悔当初助 学之义举,但确实心存疑惑:象如此只图自己解燃眉之急,成功之后却全然忘掉施恩之人的 青年学子,能期望他们报效祖国,回馈生他养的父母和桑梓吗?!

 

最后一例是《新民晚报》转述杨澜访问荣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的实录。崔琦出生于河南,父母是务农且文肓。家庭生活清苦,可他妈妈却胸有远见,咬紧 牙关,省吃俭用,供崔琦上学。在他12岁时,送他出外读书。但崔琦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 却成永诀,父母皆在三年困难时期死去了。当杨澜问道:“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 果会怎样呢?”杨当时自己猜想回答一定是:“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 地呢!”不料崔琦却既然答道:“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不会死!”说到这 里,那位大科学眼泪滚滚而下,内心的痛苦和悔恨可想而知,感人尤深。孝敬父母,是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这位远离祖国,漂泊海外多年,事业有成,且在高科技领域中作出举世公认 的辉煌成就的大科学家,仍念念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赤子情怀仍未或减,该是多么难能可贵 啊!

 

中国历史发展有其独特性,其中之一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氏族社会形成的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关系,自然而然地成长过渡到阶级社会,并且在尔后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从未受到根本的改革,一直绵延下来。而不象古希腊那样, 在奴隶社会中曾经历过著名的梭伦改革,冲破了氏族血缘支配关系,建立起以地域为基层单 位的国家,从而发展形成一整套与中国迥异的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所以,在中国植根于宗 法制基础之上的儒家学说,及其制定出来的一套伦理道德,却一直在社会上占居着无尚的支 配地位。尽管我国历史上曾不断的发生改朝换代,社会巨变,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 况。

 

《尚书·康诰》中,就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几种行为规范定 为上天赐予的“民彝”,作为地上民众必须尊奉的法则,不可逾越!《诗经·大雅》又曰: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这证明远在周朝时,家庭伦理秩序就已经严格地规定好啦。而一 直尊奉“吾从周”的孔子,只是对此作了总结和进一步的发挥,从而创立了流传百代的儒家 学说。在宗法制社会中,家庭是社会最基层的单位,是构成整个国家的细胞,同时,也是国 家的雏形或缩影。“小者为家,大者为国”。故以入世治世为目的的儒家学说,即以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形成了一整套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用来规范上下等 级有差的社会秩序,藉此保持国家的稳定,维护社会的良性循环。

 

实际上,纵观中国的大历史,也确实是依靠了这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适演化的儒家 学说,才使中华文明抵御住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经受住了几番割据、战乱和外族入主中原的 考验,顽强地传承延续下来,构成了当今鼎立于世界几大文化圈之中的重要一元。

 

然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初,倍受西方 列强欺凌的中华帝国,也先后爆发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者是政治上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后者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 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 向儒家学说发起猛烈的进攻,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旧道德, 要求树立新的人生观、世界观,标榜新道德。

 

其中旧道德的核心之一——“孝道”,当然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那位五四运动前即 大声疾呼“非儒”,首倡“打倒孔家店”的四川猛士吴虞,专门撰文《说孝》,激烈地声讨 “愚孝”!在批判了“忠孝并用,君父并尊,教立于家,效著于国”的“孝道论”之后,勇 敢地提出了他的主张:“我的意思,以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 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甚么恩,也没有甚么德。要承认为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 向‘人’的路上走。从前讲孝的说法,应该改正。”同为五四时期风云人物的周作人,更提 出“废除祖先崇拜,改为自己崇拜——子孙崇拜。”

 

这些在当时几乎是骇人听闻的抨击“孝道”的激烈言论,受到守旧营垒的围剿,却得到 先进者的赞偿和同情。这些主张,尽管有校妄过正之偏,但在旧道德桎梏仍牢牢地禁锢着人 民思想的情况下,确实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反响,冲击了封建旧礼教,特别是旧家长制对人 身的束缚,促使青年男女纷纷走上社会,参加到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运动中来,引导着社会 新潮流。

 

新中国成立,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树立马列主义新的世界观,决心与一切与旧的私有制 相连系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创造社会主义新天地。在处理家庭 和人与人的关系时,讲究阶级分析,“亲不亲,阶级分”。当然, “孝”字则再无人敢提起 。与此同时,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直到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达到顶 峰!十年浩劫中,高举着“造反有理”,“一反到底,就是胜利”大旗的红卫兵运动,扫荡 中华大地,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而又违背伦常的悲剧!

 

恶梦醒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国的老百姓才恢复了为柴米油盐而奔忙的正常的平 民百姓的生活。这时,经历过狂风暴雨之后依然是社会细胞的家庭的价值,再度在每个人的 心目中高扬起来,不管是广大农村的几世同堂的大家庭,还是城镇居民两三口之家的小家园 ,都需要父慈子孝,全家合睦,渴望天伦之乐,响往着有一个“安乐窝”、“避风港”!与 此同时,海外侨胞及台港澳同胞的导根访亲热,也使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关系重新引起 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久违了的“孝”字,对40岁以下的中国人来说,却不甚了了,淡漠 得很!现有,《深圳风采》周刊1999年初《中国孝心调查》可以作证。由此,引发社会上种 种道德伦理方面的严重问题,造成家庭破裂,干扰社会安宁!无怪乎净化人们心灵的“老祖 母”——作家冰心,早在1992年就写了《‘孝’字怎么写》这篇警世文章,对日渐淡忘了的 “孝道”发出大声呼唤,目的是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正确理解和对待“孝道”,以便 调适好新型的伦理关系。

 

从五四运动激烈批判“孝道”,到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孝道”,再到如今的重提“孝 道”,这绝不是简单地向旧的观念的复归,而是在更高基础上剔除不合理的愚孝,再付予“ 孝道”以新的内涵。

 

推本溯源:婴儿呱呱落地,初到人间,就沐浴在父母慈爱的海洋中,同时也就感受到人 与人“亲爱”的培育,懂得并养成被爱与爱人之情性,正所谓“立爱自亲始”,遂使混沌无 知的幼婴终于被养育成为“人“!据科学家考证,婴儿在最初的三年(包括胎教在内),即 从落草而生始,到一、二、三岁伊呀学语,受到父母精心调护,是其大脑发育和接收外界信 息最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成人与养性最关键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一生的成长发育 。现有印度“狼孩”和中国“猪孩”的实证案例,可作为活生生的典型,足可为鉴。幼婴在 狼或猪“妈妈”的哺育下及在狼群、猪群中三五年的生活所获得的动物性,是回到人群社会 中以后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很难改正过来的!何况父母对子女是从小到大,数十年的养 育情深,耗尽了父母的精力和心血,真是恩重如山,无以言表。所以,总而言之,任何为人 子者都理应恪尽孝道,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庸置疑!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何 况人乎!

 

故古《孝经》中所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曰:“夫孝,德 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是道出了初民时对孝的本质的深刻体悟。“孝”是道德的根 本,道德教育应由此入手,到了今天,仍然是至理名言,无任何疑义。

 

对父母尽孝道,当然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但细分起来,还包涵事奉生、老、病、 死几种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儒家对此也说得很透辟,《孝经》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 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而且,特别要求子女对父母在“致敬、致乐、致忧、致哀、致严”之时,要做到怀着感恩、 亲爱之意,心甘情愿。即动之于衷,发乎于情,表里如一,切不可心怀怨尤,面带笑容,或 哭声虽大,心无哀戚!故孔子答弟子问:“行孝道最难的是什么时,曰:‘色难’”。这确 实很难。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进孝道而又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恭顺亲和态度,尤其是 当儿女与父母发生矛盾或父母疾病缠身,辗转于床屉之时!正如“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民 谚,就是反讽“色难”的。

 

那么,时到如今,即20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像早在古代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曾 参所推崇的“孝”,还仍然有现实的价值吗?还仍然需要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大力提倡吗 ?回答无疑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是昨日中国的发展,社会根基虽有变化,但却末 彻底改观。广大农村依然是以乡村为社会基层组织。农民们的生存状况,仍是“兄弟析烟, 亦不远涉,祖宗庐墓,永以为依,故一村之中,同姓者至数十家或数百家,往往以姓名其村 也”。 转引自《同治苏州府志》。

 

城镇居民则以小家庭为单位,独门立户而。因而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的古貌今天仍大同小异。故若保证家庭成为和睦幸福的“安乐窝”,就必须摆 脱过去几十年间被奉行为口头禅的“亲不亲,阶级分”的极左的行为准则,而提倡尊重调节 家庭有序关系中最关键品质——孝道。“家和万事兴”,社会有序,国家才能安定团结,兴 旺发达!

 

婴儿乃至孩提之时的子女,无不知依恋亲爱其父母,此爱意是婴幼儿在父母悉心关爱下 自然生出的感情。而亲爱孝敬父母又是亲爱其他人之基础或发轫点。换句话说,孝心是爱人 的前提。试想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不敬、不孝,何谈爱朋友、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 !?而况,今天的父母,都属于工薪阶层或自食其力者,甘苦备尝,子女不孝敬何以为人!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个“仁”字,而仁者爱人也。对父母有爱心“行孝道”则是对人发生 爱心最初情感之源点。所以孔子肯定地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明代哲人王阳明用 树之抽芽来形象地比喻孝与仁的关系。他说:“譬之于木,其始抽芽,便生意发端处,然后 有干有枝叶。父子兄弟之爱,是人心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如木之 有干有枝叶也。”王守仁《传习录》。近代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指出: “人之令德为仁,仁之本为爱,爱之源泉,在亲子之间,而尤以爱亲之情发于孩提者为最早 。”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推而广之,只要是一位 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是在社会上道德自律程度比较高的人。因为“教民亲爱,莫大于孝 ”。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由此,逐渐形成了“万善孝为 先”的谚语,并早已在我国民俗中形成不敢违拗的传统。设想,一个诚心孝敬父母的人,他 时刻惦念着家中需要他奉养的父母,怎么敢在社会上为非作歹,乱纪违法呢?!甚至于有孝 心的少年儿童,也不敢在外面打架斗殴,害怕惹下事非令父母生气恼怒!孟子有五不孝说,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五不孝有:不顾及父母之养,赌博酗酒、贪色好财、好勇斗狠危及父母 等。凡此种种,皆为虔心孝敬父母的孝子绝不敢想不敢干的事项。甚至当一个孝子死到临头 之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无人奉养的父母。众所周知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场戏,感人 至深处就是:当马谡被推出问斩之后又转回来,向丞相提出“家有八十老母,死后无人奉养 ”这牵挂心头的大事。在得到诸葛亮“定然如你生时一般照看老母”的回答后,马谡则从容 就死!戏演至此,观众无不动容落泪!

 

然而,我国几十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的宣传教育,不间断的政治运动,追查上三 代,提倡与一切私有制相联系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树立全新的道德风尚。而一向被视 为封建旧道德的“孝道”,当然也逃不脱受到批判的命运。那蕴含在“孝道”中的合理内核 ,也往往弃之不顾,遭到冷落。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大潮排岸而起,个人利益突 显出来,金钱崇拜在社会漫延发展,自然也就影响到作为社会基层单位--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贪图个人私利,不愿瞻养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则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 此在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也日渐增多。

 

最近陕西省又发生了一件一位县长儿子(名王继武),竟把50多岁老母王花蕊逼上绝路 ,冻饿而死的轰动新闻。当这件事在《南方周末》上披露后,令读者大哗!这位母亲含莘茹 苦,费尽心机培养两个儿子上中学读大学。一个儿子从政,当上了付县长;另一个儿子从教 ,成为中学教员。正是这受过高等教育的兄弟二人,不知孝敬报恩,却禽兽不如地逼迫母亲 惨死在古城西安街头!这一骇人听闻的惨剧,已不是过去所谓“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 爹和娘”的教育制度的缺陷可比,而应该深刻地反省我国现行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训,并找出 漏洞。这个漏洞是什么呢?依我看,就是在我国青少年乃至全民道德教育中,缺少“孝敬教 育”!今后,应郑重地明令补上这一课。因为,青少年对父母孝敬,是爱心最初的萌芽,是 其后养成爱亲友,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基石。抽去爱父母的“孝敬”这块基石,对祖国和 人民的爱就会悬空,就无从落实!“教民亲爱,莫大于孝”这句古训,确是至理名言。近年 来,不少有识之士已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美德,是社会主义新道德重建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近年来拍摄的电影有《良心》、《背着爸爸上学》等,讲的就是 孝敬父母的故事;歌曲则有《家信》、《常回家看看》,则早已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更有 的地区,如温州,在99“国际老人年”之际,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孝敬教育”活动,颇受社 会群众欢迎。但是,零打碎敲还不够,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从全民重建新道德的大战略角度 着眼,在教育大纲中增添这个项目,深入开展“孝敬教育”,才能取得持久的好效果。

 

著名女作家徐小斌在答记者问时,谈及中国人心灵缺憾时,深有感触的说:“我所说的宗教 精神就是爱人,要学会爱。现在这个社会说这些好像神话似的,太古典了,实际上对一个民 族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潜藏着好多隐患,这些隐患就跟缺乏信仰太相 关了。”《北京晚报》1999年6月9日。

 

徐小斌在这里说的:“宗教精神就是爱人,要学会爱”,而“孝”正是“教民亲爱”,两者 就自然而然地挂上了钩。我们一提起宗教,往往都作负面理解,其实这里说的宗教精神,指 的却是一种最崇高的信仰--即虔诚执着的爱心、爱人而已。本来,在中国民间传统的孝道教 育中,就带有明显的宗教精神,包含某些神秘色彩。诸如孝行感天动地呀,不孝逆子遭天谴 之类。这种神道设教式的孝道故事,千百年来就在民间流传,曾对知识无多的下层民众起到 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如果我们今天能用新观点,编一部《孝道故事新编》,语言通 俗,故事感人,一定会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产生良好影响。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对父母养老送终的问题。“慎终追远”是尽孝道 十分重要的内容。而1999年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老人年”,目的是警示世界人民关注愈来 愈突出的老年人问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亿,上海、北京已经或者将要步 入老龄化城市。中国有如此众多的老年人,他们自然特别关注着与自己切切相连的养老送终 问题。妥善解决好老人问题,即养老送终,使他们渡过安乐的晚年,死后受到应有的尊重和 追念,对老年人来说是最大的安慰!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当然更是 关系到子女孝与不孝的大问题。“生事敬爱,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 子之事终矣”。也就是说,儿女尽孝道,除了众所熟悉的对父母应爱、应养、应敬之外,还 要做到死哀、礼葬、祭以时,才算周全。

 

回顾历史,早在延安时代,当时的边区政府对革命队伍中不幸牺牲的烈士,不论职位高 低,都非常重视,隆礼对待。普通烧炭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早就尽人皆知。毛泽东参加追 悼会,并发表了演讲——《为人民服务》。在 这篇悼词中,提出:今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对人民的事业有贡献,就要开个追悼会,寄 托我们哀思,使人民团结起来。这本来是非常好的革命传统,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却 逐渐发生了令人遗憾的变化。对待高层领导人的逝世,似仍隆礼对待,按规格分等级,降旗 、开会、修墓。而对于一般民众,特别是农村的丧葬仪式改革,却未得到充分重视,也没有 建立起一套符合变化了的新时代的新的丧葬制度。随着尔后不间断的政治运动,破旧立新, 祖宗坟墓、祠堂家庙,大都被平毁或移作他用。至此,简化丧葬仪式,骨灰火化等,渐渐使 死人变成了私人家事,往往草率从事,美其名曰:莫让死者拖了生者的后腿。

 

实际上,这种草率丧葬的办法,是对先辈死者不尊重,或曰不孝。对于后辈子孙则失去 了在郑重其事的哀伤中追思先人功德、恩惠,缅怀其优良品德,以便赓续前贤,励志创业的 机缘。况且,人世上的每个人最终都必然死亡,对死者的草率,就是对生者的不尊重,对社 会风气将发生不良的影响。古训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我们的祖先历史经验的总结 ,切不可等闲视之。追悼亡人,葬之以礼,郑重其事,是每个后辈人的应有之义。我认为整 个社会,特别 是各级政府,都应重视检讨和重新认识丧葬这件大事,要像关怀群众生活一样,关怀他们的 死亡问题。每个村庄的当事人,理应推举德高望重的人,组织专门料理本村丧事的委员会, 处理丧葬事宜。并且要慎重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辟为公共墓地,安葬死者,使之成为后辈 祭扫的陵园。而且,还应该对陵园妥善维护,使其成为全村人民心目中的“圣地”。

 

当然,我提出郑重处理丧葬事宜,决不是倡导过去那种糜费厚葬。恰恰相反,应改革以 厚葬父母作为孝子主要标帜的陋习!在过去,社会上曾流传过不少不昔倾家荡产隆礼厚葬父 母,以报恩进孝的传说故事,乃至搬演戏曲,表彰卖身葬父而得到善报的“孝星”。实际上 ,这是不足为法的,也是与儒家原典背道而驰的。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说得多么肯切。他的弟子子路言,: “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 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还是这位快人快语的子路问孔子:“伤哉贫也,生无 以养,死无以为礼也。”那该怎么办呢?孔子答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 足形还葬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意思很显然,即,对下层贫家子弟,体恤有加,尽 孝心即可,不能与富人攀比。人情人性,古今不异。两千年前孔夫子的看法,到了今天,仍 足以为训,值得效法。对死去的父母,葬与祭,能尽敬致哀,按本人财力状况,量力而行, 就算尽“孝道”了。

 

总而言之,我在本文中反复申述了“孝道”的重要意义,是从树立中华新道德的根本涵 义出发,阐明了子女对父母敬爱之义的“孝”,在人生道德元点上的重要地位,追溯“孝” 的最素朴的“教人亲爱”的原义,为的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开展“孝敬教 育”,切实弥补以往道德教育的缺撼。绝不是让已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扫荡过的束缚个性 解放的封建主义的“愚孝”卷土重来,绝不可复古。不言而喻,我们所提倡的“孝敬教育” ,对古训厚典当然要有所取舍,好的精华要吸收,择善从之。既使对今天的长辈父母,也不 是只能一味地俯首贴耳,言听计从的“孝顺”而已。关于这一点,冰心老人在那篇《‘孝’ 字怎么写》的文章中,说得非常好。她写道:

 

翻了《孝经》,看到了,〈谏诤章〉,我心里廓然开朗,特此恭录如下: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 何言与,是何言与(重复一句,极言其不可也,冰心注)!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 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 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 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抄完了这一段,我真是“心悦诚服”了。此孔子之所以为“至圣先师”也!

 

冰心《‘孝’字怎么写》,载于《随笔》1992年第2期。

 

冰心老人赞叹的是何等的好啊!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特郑重地要求把“孝敬教育”以国家政府的名义,明文列入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大纲上去。 

  
 原载于《原道》第六辑(贵阳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