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墙把哲学围起来:设想喧嚣时代的宁静

栏目:他山之石
发布时间:2021-03-20 14:21:30
标签:哲学、石墙

【安东尼·克蒂斯·阿德勒】用石墙把哲学围起来:设想喧嚣时代的宁静

作者:安东尼·克蒂斯·阿德勒

译者:吴万伟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当今世界的特征与其说是噪音无处不在倒不如说安静已经不可能了。不是说我们听不见信号,而是说信号多得让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接收、反思和体验。比如新闻通常都是以一摞纸的方式每天送到你家门口或放在咖啡馆的架子上或每天特定时间段的电视新闻。现在却是一刻也不停顿的信息流:喧嚣不堪喋喋不休---是的---但就像世界本身一样沉重和令人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它都要吸引我们不可避免地伸手去拿智能手机。

 

在很多方面,马克·泰勒(Mark C.Taylor)的《看见沉默》可以说是对此状况的回应,它与“后现代条件”有关但未必是一样的。泰勒认为,后现代,若借用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阐述假象和仿真的著作,是“真实的沙漠”。现在的噪音是真实通过外观咔嚓一声杀回来时必然发生的事情。泰勒解释说,鲍德里亚知道“这个虚拟现实无法持续,故而试图警告我们即将到来的灾难。”因此,

 

在恢复真实的努力中,他驾车进入沙漠---不是拉斯维加斯最繁荣的街道长街(the Strip)的虚假沙漠而是真实沙漠。前者拥有“沙地”、“沙丘”和“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神庙(Luxor)”旅馆,那些不过是“海市蜃楼”,后者则拥有真实的沙地、沙丘和岩石艺术,远比埃及金字塔凿出的象形符号更加古老得多。鲍德里亚在这里发现了一种不再属于人类的狂喜,这种狂喜带你进入总在附近的他处。

 

这句话暴露了《看见沉默》的艺术手腕,那是一种清醒的写作技巧,虽然与鲍德里亚《美国》中闪闪发光的高卢人精湛技巧大相径庭,但同样不乏卓尔不群的特征。书中只是偶尔提到鲍德里亚这位后现代主义名噪一时的警世骇俗之人(The enfant terrible)几次,正如后现代概念本身只是偶尔出现一样。但是,为了应对在YouTube哲学时代已经变得震耳欲聋的“文化战争”悲叹,泰勒的回应不是辩论而是指向他处:在岩石的沉默中发现的狂喜。反对那些从外部判断哲学的人,这些人只是强迫哲学在各种石头和艰苦地方---在笛卡尔的基础主义与贫瘠的实证主义,在沉默和诗学,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不偏不倚与直接政治参与之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选择,泰勒提供了不同的前景: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首先是体验抗拒体验之物的方式。沉默之物或一句话,沉默。

 

泰勒多产的和涵盖范围广泛的职业生涯很难被分门别类地隔成各种小格子,同样,《看见沉默》也很难说是哲学还是精神自传或艺术理论。从文本上说,它是前厅,通向雕塑--或者是环绕雕塑四周的框架,而雕塑在展现这位从哲学家变身为艺术家的人的终身研究工作。作为一本要求很高的书,《看见沉默》不仅要求读者的耐心和关注而且还要有一定程度的承诺。本书用一种优雅但朴素的英语写成,通俗易懂得令人吃惊,除了绪论部分之外,书中并没有到处散落着专业术语或各色人名或概念。这种要求高却通俗易懂得益于标题中揭示的战略“必须严肃对待在沉默面前看见。正如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战后先锋派领军人物约翰·凯奇(John Cage)向我们显示的那样,沉默不可能被听见,或许根本不可能,因为听的行为就意味着对沉默的否定,甚至是背叛。仅仅依靠听来听沉默就是徒劳的练习。资本主义修改每一种抵抗形式的潜能十分巨大,能被听见的沉默是一种能被商品化的沉默。但是,沉默在某种方式上能被看见。就好像声音和视野之间的割裂(各自有不同的直接即时性)让人有可能见证存在遭遇虚无,有限遭遇绝对,同时并不迫使我们走上黑格尔辩证法之路--协商、和解与普遍性之路。

 

看得见的沉默既不是奥德赛式的也不是唐吉诃德式的,而是英格玛伯尔曼电影《第七封印》中返家的圣战者的沉默,泰勒在探索这种沉默时引导我们开始了包括众多启示性遭遇的朝圣旅程,涉及到的当代视觉艺术作品有美国艺术家阿德·赖因哈特(Ad Reinhardt)为美国作家及天主教特拉普派修道士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的修道小房间画的十字架,有美国艺术家迈克尔·黑泽尔(Michael Heizer)的庞大的“双重否定”蚀刻成摩蒙·美萨(Mormon Mesa),有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Rothko)的昏暗的休斯敦小教堂,有美国画家及雕塑家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的光教堂和水教堂。最后,他以自己在伯克郡(the Berkshires)的雕塑公园结束旅程。

 

虽然他的叙述有时候似乎太容易落入旅游叙述的一致性节奏中去,但这里有确切的战略在发挥作用。既不是宣称艺术品的神秘“意义”,将其简化为概念,也不退回到单纯的经验性论述之中。泰勒将概念性、感知性、情感性与具体历史和事实结合起来,同时提供了更多或无法简化的东西:作品作为特定时间的含义,在每个案例中,沉默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成为清晰可见的、越来越震耳欲聋的沉默。这不是这些场所的实际体验的替代品,而是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体验范式。

 

这方面的重要指南是海德格尔,他的文章“艺术作品的根源”用希腊寺庙来揭示“真理女神”阿蕾苔亚(the alētheia)的剧本,真理是隐蔽和不隐蔽之间的博弈。泰勒避免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最大缺陷:狭隘性,这使这位德国哲学家很少看到希腊-德国幻想文化之外东西。海德格尔对希腊寺庙的解读基于抽象和反向性(polarities),并没有嵌入在实际场所中的艺术技巧的丰富美学体验基础。通过带领读者游览若干真实的寺庙---现在边缘的艺术水准很高的寺庙《看见沉默》避免了落入刻奇复活的陷阱。看见沉默意味着在场与不在场,隐蔽与不隐蔽的博弈。这种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单色画。在从黑白开始的朝圣之旅驿站中,圣战者骑士在与死神下棋---与自己下棋,这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颜色。在终身无神论者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的奥斯汀小教堂的多色空间中,“光线与色彩的反叛”,受咒诅的耶稣去钉十架,满身斑斑、撕裂、流血、背上布满鞭伤,步履蹒跚的崎岖漫长“苦路”(the Via Dolorosa)变成了“欢庆”(the Via Jubilosa)。“既没有外也没有内,既没有上也没有下,既没有限制也没有被局限在分开的地方,这个被视为神圣之地就在我们周围。”

 

《看见沉默》分为15章,包括被标记为0章的绪论。三章几乎是空白:三个点和一个省略号。除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其余各章按顺序被命名为“没有”、“在之前”、“从”、“之外”、“反对”、“在内”、“之间”、“朝向”、“周围”、“带有”、“内”等。最后一章“内”只有所有章节标题和省略号,再次重复了一遍,只是顺序稍有调整。就像“真实沙漠”不是可以被占领或被捍卫的领地而是人们可逃逸进去的地方,只是在逃逸过程中暂时呆一下的地方一样,看见沉默也是介词性的、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命题性的、抽象的、绝对的。它不是表明沉默是“什么”,而是把自己置于和它的某种姿态形成照应关系的地方。每个有标题的章节都体现这些态度之一,每个态度都构成接触这个无法接触之物的模式,通过不同艺术家的终身著作展现出来。这种暂停要求我们在此期间稍微喘喘气。

 

《看见沉默》开始于作者在父亲去世之后收拾从前房子的小阁楼时发现了一盒照片,此事久久萦绕心头,没有办法贴标签,也没有办法命名。就在本书的弧形走向终结时,人们认识到他在新世界的这些新发现中穿行的蜿蜒曲折之路---带领我们从现代到后现代到后后现代的道路---带领泰勒返回到他自己身边,回到他的雕塑花园:他终身作品的象征。如果小时候,黑白照片已经教导他哲学传统的最基本教训,即从康德到海德格尔的澄清和德里达的“场域”(khora),那么,现在老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肉体的脆弱性,他再次学到了新东西---和无法衡量的蛮荒古老:建造一堵上面没有任何青苔的石墙来填补鸿沟。

 

石墙艺术,分割和融合和填补空荡荡空间的艺术成为他写作艺术的完美形象标志,它没有姿态或辩论,实现了某种轻率举动和从众多坟墓般严肃的片断中爬出的快乐。但是,生命作品---连同其快乐---也是死亡作品。小时候的那皎洁房间变成了沉默的石头墓穴。泰勒提醒我们意识到子宫就是坟墓。不是要放弃思考生活,建造石墙的过程是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时刻。小时候是非分明的世界的单色画,其施虐受虐狂的玩乐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只是产生了上千种灰色阴影,如今已经变成了在最古老和最沉重作品中才能发现的颜色,如在伯克郡和委内瑞拉之间的神秘割裂开的片岩(the Crowsfoot Schist),从这里他取下自己石墙的拱顶石:

 

颜色来自似乎无限的调色板---黑色、白色、灰色、蓝色、黄色、橙色、深褐色、粉红色。就在我将石头放在椭圆形石墙的围场中间时,我知道工作已经完成了。看看片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确是艺术品,看来毫无疑问。

 

 

 

伯克郡石丘,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

 

安东尼·克蒂斯·阿德勒(Anthony Curtis Adler),在韩国首尔的延世大学昂德伍德国际学院讲授文学理论和哲学,著有《明星城市:媒体文化与创意神器商品生活现象学》(2016)。

 

译自:Stonewalling Philosophy:Envisioning Silence in an Age of Noise By Anthony Curtis Adler

 

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stonewalling-philosophy-envisioning-silence-in-an-age-of-noise/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