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院精神塑造新时代青少年的德性
作者:陈晓霞(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孔子文化》季刊总第43期
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书院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创新与发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新时代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书院精神塑造青少年德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书院精神塑造新时代青少年德性的重要意义
德性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终极追求,它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履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个人秉性和气质,它使高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溶化到我们的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人格属性(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历史过程中的存在,人总是不断地追求自身多方面的完善,德性既表征着人性发展的状况,又在广义上制约着人的发展;既规定着精神的发展方向,又影响着行为选择(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德性在个体成长、人性化育、国家安治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代书院继承了儒家注重个体德性培育的优良传统,把传道济民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德性设定为书院基本规制的价值导向,严格约束生徒的一言一行,并且非常注重生徒个体通过自省、慎独等自身修养,不断提升德性水准,通过人文教化精神塑造着青少年的德性。书院人文教化精神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文教化精神,注重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书院对士人的人格、价值要求体现在对“道”,即儒家的道德理想追求上,强调士人应该将“道”转化为统治秩序,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即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书院将道德教化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将其制度化为章程、学规等形式,对“道”的追求是在个体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道德的完善。青少年的成长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艺术素质的提高,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动力和得力保障,崇高的品德是个人追求知识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因素。当前由于社会道德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导致青少年在道德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现象,表现为道德判断的两面性和“面具人”“双重人格”等。在学校里,在公众面前,在老师面前表现出宽容、善良,但在家里,在私人空间里,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却表现出狭隘和冷酷。针对这种情况,慎独内省的道德人格养成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青少年青春期性格叛逆,自我张扬个性的愿望比较迫切,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浮躁、骄傲、不懂得尊重、唯我独尊乃至狂妄自大的不健康人格。空泛的大道理和过于完美化的道德榜样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和认同感,他们对伟人的崇拜远远赶不上对影视、体育明星的疯狂追逐,时代特点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向往的道德人格榜样是鲜活而又生动的,以突出个性为美,而不刻意追求完整和圆满,而书院人文教化精神对青少年德性教育则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借鉴遵循儒家道德教育原则
首先要坚持和遵循儒家“德育为先”的原则。用儒家文化精髓,即思想道德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儒家把人的优良品格归结为忠、孝、廉、节、仁、义、礼、智、信等几个方面。“德者,才之帅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青少年人格塑造的目标与内容就是修身、立德、济民、致用;自省自克,严于责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其次是要改善社会教育的道德环境。要从大众传媒、舆论氛围方面入手,要利用其传播快、易接受等优势,适时地传播和宣传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使青少年时时处处都能生活在和谐、美好的舆论氛围里面,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
第三是要改善人际环境。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人际环境对个人成长有显著的影响,处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蓬勃向上的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德就能互相效仿,互相感染,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第四是注重人的伦理道德教育。自孔子始,儒家的教育思想就十分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礼记·大学》提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儒家的明德、新民、止善和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始至终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所以,要联系实际,对青少年要因人施教、及时、自然,要从小道理到大道理,要从情感投资到以理服人,使他们对自己道德的目标追求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用平等精神对青少年的德性加以塑造。《论语》云:“当仁,不让于师。”书院教育家以其虚怀若谷的胸襟叮嘱学生在“仁”面前不要谦虚,要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老师自己也要向学生学习请教,“不耻下问”“学无止境,道之弥深”,书院教师与学生在真理、在“道”面前是平等的,这就是书院的师生平等精神。
三、师生平等精神与怀疑精神对青少年德性的塑造
书院师生平等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坚持平等民主的教育精神。在对青少年教育中既要提倡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尊师重教,又要坚持师生平等民主。老师要求虽严却不压制,注重身体力行、循循善诱,要摒弃“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人”的不良风气,树立“师生的感情甚笃”“尊师爱生”的优良风气。教学过程中注重“质疑问难”。师生之间可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相互问难切磋和互相砥砺,从自家身中沉思默识,或摅所得以求证,或质所疑以求明,师生均平气以相资,虚心以相受。书院师生平等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以“有教无类”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打破青少年贫富贵贱的身份性限制,朱熹在《石鼓书院记》中提出“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有志于为己”和“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而决非“使子群居佚谭,但为决科利禄”或“使子习为言语文词之工”。书院师生平等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师长要以平等身份与青少年交流,使青少年在一种宽严相济、平等友善的环境和氛围中接受教育并健康成长。
书院的怀疑精神就是不唯书,不唯圣贤,唯是是从的精神,正如朱熹所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方始是学”(《朱子语类》)。书院怀疑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倡导“精思善疑”“求之于心”,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怀疑不是简单地否定,更不是盲目地排斥,“疑”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主观臆造的,是博学、审问的结果。有了“疑”,并不是仅仅“存疑”而已,而是要“慎思之,明辨之”。“慎思”“明辨”是“去疑”“求是”的过程,是在“博学之,审问之”的基础上而生疑。就是不同学派之间各抒己见,学派自由争辩,倡导百家争鸣,不同学派共同讲学,打破自我封闭,坚持开放式学习与研究。允许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择师,中途仍可易师换校,不受地域、门户派别的限制,来去自由。怀疑精神对青少年德性的塑造体现在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就是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获得新的观点、思想,不断学术创新。
四、道德践履精神对青少年德性的塑造
书院道德践履精神就是倡导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首列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教”纲常原则,其也是道德主体的践行准则,就是强调道德修养、如何做人。书院道德践履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德育以“行”为其出发点,靠“行”来检验,勿以善小而不为。青少年要成才,就必须身体力行;只有能够经世致用,才是堪为国家所用的人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书院道德践履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重践履、务实行”:考察名山大川,体验风俗人情,“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注重日常教化,践履日常生活礼仪,注重从生活细节做起。
朱熹根据个体发展特点把一个人一生的道德践履划分为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两个阶段。“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道之于事,无乎不在,故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岂不易哉。”(方孝孺:《幼仪杂箴》)无论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言行举止。传统的伦理道德不仅蕴涵在儒家经典理论中,更体现在人们的日用伦常中。“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细节、待人接物之道做起,“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宜。”(朱熹:《朱子全书·卷十四》,《总论·童蒙须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穿衣戴帽、说话走路,以及读书写字这些日常生活小事,都是儿童很容易学会,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且也是个体进一步立志修身的根本所在。所以,道德践履先教这些具体的日常事情。在此基础上,进而教授进退之节、待人之道。
书院道德践履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重视人的自觉性,重视在实践中的思想转变,明实理,做实事,强调知与行并重。把修身看作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按照社会的要求,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之逐步接近社会所要求的标准,通过道德教化来实行“正心”“修身”。书院道德践履精神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投入社会大环境中去阅读生活,体验社会的强烈竞争、积极合作,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兼顾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性。
五、仁爱贵和精神对青少年德性的塑造
书院仁爱贵和精神就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其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在家爱父母为“孝”,爱兄弟姐妹为“悌”,在学校爱老师为“敬”,在社会上爱朋友为“信”,再扩大开来,爱民族、爱国家为“忠”。“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和”的意思是把两种以上的事物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对立的两方面相辅相成,不致对抗与冲突。《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在行事处世中,反对“过”与“不及”,主张“中庸之道”,“允执厥中”。当然,这种“和”不是简单地调和矛盾,而是事物的辩证统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这个意思。仁爱贵和精神不仅对家庭人员间有极强的聚合作用,对同乡、同民族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具有凝聚作用。没有爱心的社会是一个没落的社会。相反,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心,互相爱护,人人都有一份爱心,那么世界总是会充满希望的。
书院仁爱贵和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启示:第一,以孝悌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从善良、忠诚、信义的角度出发,对他人予以充分的肯定。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第三,要具有忠恕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不愿干的事,或者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这是做人的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关注道义,追求道义通达,小人关注利益,唯利是图。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个人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其直接后果是人际关系恶化甚至违法犯罪。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家庭溺爱和社会环境的因素,有些青少年形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价值定位和心理倾向,有的人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青少年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为人处世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理解和善待别人;严于律己,乐于帮助成全他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将集体利益放在前面。第四,建立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由人、社会推及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形成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和谐环境。第五,提高真“爱”的辨别能力。青少年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和利益冲突不断,各种不道德行为熏染着他们,加之自身心智不成熟,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弱,他们很难分清什么是真正的“爱”,而常常把讲江湖义气、哥们儿义气当作最真的“爱”,为朋友两肋插刀,罔顾道德和法律。应当清楚明白地教育青少年认识到,正确的“爱人”是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为准绳的,而不是无原则的“滥爱”。要不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