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治 秦荣光】张载思想的现实意义——张子诞辰1000周年纪念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1-04-15 23:31:13
标签:仁德、儒家、张载、教化、民本

张载思想的现实意义

——张子诞辰1000周年纪念

作者:秦治 秦荣光(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副会长副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西历2020年5月20日

 

摘要:代表孔孟儒学正统的张横渠先生,以人为本,民胞物与,天人合一,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思想,影响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千年而长盛不衰,他为完成正确人生树立了典范,为后世实证了圣贤可学而至的成德、为官、为师正道。

 

关键字:张载 儒家  民本  仁德  教化  引导  大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中和仁义为宗旨的儒学文化,是安人之基,立国之本,开创太平的正道。唐虞、三代、文景、昭宣、光武明章、贞观开元、祖宗真仁,皆以其崇儒士施仁政而致太平。背弃文化正道而擅权,则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均以背弃传统文德政治而败亡。蛮昧擅权八股愚民及罔顾国情的全盘西化,是造成近现代落后和屈辱国运的主要因素。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政府,必以引领、服务为主要职能;寓教于乐的全民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措施。故曰:道中和,兴礼乐,尊孔孟,尚孝慈则家和国兴;举贤能,行仁政,抑强横,正法纪则四海升平;务引领,赏功业,奖创新,励俭勤而民安物丰。知民族复兴,首在复兴优秀文化。中和文化、民本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将逐步引领世界进步,逐步促成天下大同。

 

北宋大儒张载(张横渠先生)创立关学,与周敦颐濂学、程颢、程颐洛学、朱熹闵学构成濂洛关闵理学,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学上承孔曾思孟,远绍唐虞商周,下开宋明国学教化,赓续中华优秀文化,维系中华文明五千余年,至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宋代大儒张载为代表的儒者,是顺应天地,关爱万物,注重人类同生共荣的社会维护者,他们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胸怀天下,心系万民,终生以成德成人为先务,以经纶天下,济世安民为最大追求。理学传承发展了孔孟思想,将促成世界文明,天下大同,具有强劲的现实意义。

 

一、寻大道考圣治促进天下共荣

 

张横渠先生上承古圣前贤,探究宇宙人生大道,考证古今盛衰因由,钻坚入深,融通儒学精义,遂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他的《西铭》《四为》等著述,成为人生信条,激励着人际和谐,激励人们脚踏实地实现人生终极理想,他的哲学思维,被誉为“世界唯物主义哲学之父”。

 

《西铭》之作,拉近了世界距离,让人类亲睦、天下和谐有了明确的依据,让“中和”文化成为引领人类和谐进步的先进文化,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承。

 

张横渠以代表天地理性的乾坤为父母(“干称乎父,坤称乎母”《西铭》),则人与万物同为其子裔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合天地万物为一体而“民胞物与”,痛痒相关,命运与共;是视天下为一家,视中国为一人的仁爱思想展现,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博大胸怀。他的终生志业以正己正人,化民成俗为先务,犹如“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孟子·离娄》)[1]的悯世情怀。他们开启宋明理学,为儒学注入活力,让人们明确认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以共生共荣的重大意义,激励人们和谐共存,团结互助,让社会稳定度进一步提高,让改朝换代的战乱年代大幅度缩短。

 

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2]。大同世界的主要环节在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在人文素养的提升。没有人文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则组织不好精干有序的行政管理体系,选举不出品学高尚德高望重的领导团队,就引导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服务团队,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政府。经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政府,必然具备下列特质:首先要有仁德教化,仁政治理,德主刑辅的政治理念以推动天下大同;二要设立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选举机制以保证任人唯贤率民诚信;三要有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教育机制以提升人民素质;四要有德配其位爱民如子的官员执政以保民爱民;五要有惩恶扬善主持正义的司法体系及震慑侵犯卫国保境的国防力量以维护社会安定。这也是儒家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是张横渠先生潜心研究、终身践行的仁政爱民事业的主线,也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基本准则。

 

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政府,以引领、服务为主要职能,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为第一要务。在其具体的施政过程中,设置适宜合理的发展机制则百业兴旺;沟通协调,促成各业合作并进则国富民强;敬老尊贤,率民以正则百姓亲睦;崇德尚功,使民有所向往而事业和顺。至于科技创新,事业进步方面,富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民,不缺乏敬业精神,不缺乏创新智慧,只要政府给予适宜的发展政策,给予合理的支持措施,他们会全身心投入,井喷式创造。中国近20年的飞速发展,由贫穷落后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足以鉴证儒家文化成德启慧引领事业的强大魅力。

 

回顾近代世界格局转型之际,中国由几千年的世界强国迅速衰落,清廷唯知割地赔款,其后数十年间又与世界发展拉大了距离,主要因素是背弃了中华优秀文化,执政理念谬误导致用人机制悖离正道,争位擅权仁义不施而民生危困。所幸圣人之道尚在民间,民族团结、国人友爱之风尚未尽丧,维护着中国仅存不亡。当执政理念归正,拨乱反正措施实施,中国经济立即飞速发展。在丛林文化应对失衡之际,儒家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展现,中国政府应对世界难题举重若轻,造就了今天趋向民族复兴的大好局面。

 

中国执政精英英明地选择了复兴中华优秀文化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祖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执政为民准则,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管理体制和服务观念进一步优化,各项制度将尽快完善,足以维持好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通过支持正义,鼓励良善,打击邪恶;奖励科技进步,消减精力内耗,支持企业发展;进一步关注民生、扶贫济困,优化发展环境;则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就会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纵观5000年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凡是尚德治、重教化、行仁政的历史阶段,必国泰民安,万邦仰慕;反之则国运日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化成,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人文教育培养美德。世界上的事都是人的事,事业兴旺首在用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兴教化,守孝道,崇仁义,复礼乐,尚功德以化民成俗,则奸邪不生,万民兴行,上下一心,同具悯人情怀,共有担当精神。于是风纯俗美,同心同德,共创事业,以成太平之治,而共济世界安宁祥和。

 

美德传承兴旺事业。讲仁义重礼让是中华优秀文化核心,仁爱教育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亲和力促成人际和谐,互助团结,同心同德创建事业,有利于大团队大生产的分工协作。

 

事业兴旺促进文明。国力衰微,皆因擅权私国(把国家当成个人私产);经济腾飞,源于政策合情合理。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绩酬对等停滞人才外流;私企巨头实为社会创造财富,藏富民间亦可促成高科技研发而防止资本外逃。和衷共济发展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文明,则高速发展可以持续,天下共荣有望促成。

 

张横渠先生用他的终生言行告诉我们:圣贤可学而至,境界由读经提升。把人类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则四海亲睦,天下太平。希望天下太平,首先要做好自己。人人遵循孝悌慈准则,亲其亲长其长,人类社会才能更和谐的发展,人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才能打造出大同盛世。

 

二、兴教化复礼乐构建和谐社会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意义,在于兴礼乐,正人伦,亲父子,和社会。父子不亲,则社会失和,动乱频发哪来经济社会进步?是故张横渠先生以明理积义为先务,听从了范仲淹:“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儒学经典十年,终于领悟儒学精义,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具备应事接物、益政美俗,化人为善等大德大慧,修成承前启后,敬老慈幼,范及当朝,引领后世的一代大儒。为官政绩卓著,官声清正,不愧“父母官”之称谓,成为后世当官理政者效法的优秀榜样。为师则广办书院,扩充教育,门下大贤、高官、幼学聚集,为社会培育出许多治世英才和传道师资,使关中书院文化乡贤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继继承承,历经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关学弟子、关学传承人为儒学复兴民族复兴不懈努力。他历任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渭州军事判官、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等官职。进则尽忠职守,兴利除害,教化民众;退则修学授课,著书立说,开化后世;直至身死,无论在野还是在朝,他始终能够为天下计、为生民计,而不是为个人计,真正做到了清廉奉公,执政为民,永为后世铭记敬仰。

 

古代教官入乡里,振木铎,宣教化,张横渠先生遵循并发展古代宣教做法,在作云岩县令时,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会于县庭”到县衙聚会[3],设酒食款待,使人知养老事长大义。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的规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乡老贤俊讲习,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教告,即使不识字的人和儿童都没有不知道的。促进了家人亲睦,人际和谐,孝老爱老敬老成风。他为官清廉,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仁德教化在其县内有效推行。张横渠先生的教化措施很有借鉴意义。当前,要让党的方针政策及行政措施能够彻底贯彻落实,就要通过广泛宣传,入户教育,才能让所有人了解明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意图和具体实行方法,达到上下联动,从而做好各项事业。

 

人不学,不知义,青少年教育工作,仅仅依赖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且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只有教育好家长,才有第一任好老师好榜样,让子女从呀呀学语之际,就开始学习模仿家长有品位的举止仪容和进退应对范式,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习性,才有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婴儿说中国话,英国婴儿当然不会说中国话,但如果让英国婴儿一出生就完全处于中文环境中,必然也能学会说中国话。由此可见,模仿效应于语言中展现无遗。家教家风当然源于婴儿日常模仿,家人的一举一动言行语默,无不被婴儿看在眼里,会于心田,自觉实施于其言语行动之中,至三岁则性格基本定型。常言说“三岁知老,从小看大!”家长作为合格的第一任老师的示范效应,才是真正的家风家教,是德容善举的感化,而不是耳提面命的训导。

 

所以,人不能是老样子,大人小孩都要与时俱进,要学习知识,提高素养,增进品性,积德启慧以和睦家庭,兴旺事业。要在生活日用之间,在洒扫应对进退之中,体认事理,培育亲情,涵养情操,磨炼本领。进趋谦恭,退息端庄,言语柔和,举动安祥的涵养目标不可一日或忘。

 

现代学校教育,仅仅是工匠教育,工程师教育,欠缺品格素养培育、智慧启迪开发、应事能力塑造、担当精神培养;因此造就出了一些只知有己,不顾他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加之现代全民成人教育基本空缺,导致社会公德下滑。以张横渠先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教育理念,具备德智体能培养与真善美兼顾的全面教育机制。虽家长亦在终身学习提高之中,每日“不用力乎南亩(农田耕芸),则从事于礼乐之际(学习践行礼乐应对进退);不在其家(奉亲教子),则在乎庠序(学校)之间(践习礼乐射御书数,从事进德增艺启智的健康活动),耳闻目见,无非仁义,乐而趣之,不知其倦。”[4]并有木铎宣化(定期组织村民宣讲道德礼义、子女教育、政令法律等,以化民成俗),围猎习武(农闲围猎训练协作精神)等等教育活动,故能人人知礼义,风纯俗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让迷茫惶恐远离生活,让人们在温馨、欢快、安祥、优雅的环境中,幸福地度过人生。此乃寓教于乐的全民教育不可或缺。

 

在教育改革方面,应当注重读经教育、育德启智教育,革除学分教育,减少学无所用的全民英语教学。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语译设备先进程度不断提高,汉语逐渐向世界普及,语言障碍已在普通的国际交往中逐步解除,消耗大量学时的全民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过时,应尽快调整教育结构,大量培养国学启智师资,改变学分教育弊病,以国文代替语文,改变语文教学的碎片化及语法修辞教学模式,加强中小学时期的读经教育,启智教育,人格养成教育,社会担当教育,使其“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为分科设教的高等教育打好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因此,改革教育,重建礼乐,培德启慧是当今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必须立即改变应试教育代替智力开发,逐利教育冲淡家庭责任,追求名校高薪淡化人格担当的弊病,让教育回归全民德智体能教育,以提升国民素质。

 

三、“实验井田限制兼并”与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验井田、正径界、限制土地兼并,保证耕者有其田是张横渠先生关怀民生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国上古几千年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基本制度。鼎盛于商周时代的井田制,八口之家划拨百亩井田供一夫耕芸以保证衣食无忧,其余男丁各增拨二十五亩,以满足大户家庭需求。用大小道路配套灌溉渠系固定经营边界(土地边界),使中华农耕文明长期稳定发展。但到周朝后期,列国战事频发,井田十分收取一份税收制度不能满足战争经费需要,于是纷纷废弃井田制度,扩大农税比例,从而开启了土地兼并,断送了农民生存条件,使富人田连阡陌,穷人无地立锥,丧失土地的农民转化为一无所有的贫苦人群,社会动荡由此启动,战乱事件常常发生,战争难民流离失所。

 

为改善民生,阻止土地兼并,张横渠先生曾把自己精心研究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购置土地,在今陕西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实地试验井田耕作法,与学生们按照《周礼》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灌溉渠道“验之一乡”[5],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施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政策,一举解决了国人温饱问题,稳定土地经营权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让农民安心创业,投身于城市经济建设或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精神,一旦其他经营失意,拥有的居住条件和固定的承包土地,亦不至于流离失所,可以补贴基本生存需求。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最新修正版】,进一步明确“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又为农民吃了定心丸。让各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并行不悖,让有限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经营成果,满足农产品供应,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因此,稳定地权,灵活经营方式是保证三农稳定,促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张横渠等历代士人君子维护民生向往的最理想途径。

 

四、立心命启德慧开万世太平

 

弘扬“四为”宏愿,确立精神价值,奠定命运根基,回归中正仁义,开拓太平伟业,应是我们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张横渠先生以成圣为教学目标,主张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论》、《孟》为法,达到知礼成性、变化气质[6]。横渠“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出儒者的襟怀、器识与宏愿,是人类最高向往。

 

“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万物化成”,是建立信仰体系。教人以天地生生之仁为心,确立社会精神价值;使符合天理人情的仁、孝、礼、乐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精神价值系统,被社会自觉接受,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安其生。

 

“为生民立命”是奠定民众命运根基,引导民众通过道德努力,自行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使民众孝慈仁爱,和睦共荣,身有所安,命有护持,从而确立生命意义。

 

“为往圣继绝学”,是接续孔孟道统,讲习义理精义,努力恢复中正仁义正道。建学立师以彰显人格典范,尊圣敬德以树立精神领袖,使人学有楷模,行有标的,心向仁善,行归和谐,以促成四海亲睦。

 

“为万世开太平”是为天下后世开拓太平基业,为儒家理想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以促进人心中正,社会和谐,物丰民安,四海升平。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德教化,仁政治理,德主刑辅的政治理念推动天下太平。

 

“横渠四为”是张横渠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概括,是人类生命诉求的最高向往,为儒学为社会再次确立了经世致用的价值标杆。是让大家去一步步的实现人生终极理想,建构出推己达人、修己安人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以缵述道统、经世济民为己任,以优秀文化引领民族复兴。张横渠先生以"民胞物与"的胸襟启发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张横渠先生及历代前贤弘扬光大的孔孟之道(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以中正仁义为宗旨,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目标,以选贤举能讲信修睦为前提,以仁德教化仁政治理为措施,导民向善,化民成俗,使之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以亲和家人,兴办事业,共创经济社会文明。然而反儒批孔余毒至今还固化在一些国人脑海,追捧全盘西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尊崇儒学的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经济腾飞,仍不能排除许多人对儒学的怀疑。当今西方物质文化、科学主义已暴露出极大缺陷:无限度物质追求导致生态失衡,个人主义膨胀导致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人成为财富的工具而阻碍着持续发展,霸权主义威胁着人类安全,凡此种种,急需优秀文化归正。

 

中国实施拨乱反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决策,让贫穷落后的中国高速崛起,成为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的世界强国,有赖于中华民族传承着诚信勤俭的文化基因。追求秩序与和谐的中华文化,促进着现代化机制良性运转,政府工作导向的转变激发了儒家文化整合价值作用的发挥——“用天之道(合理利用经济环境),分地之利(最大化创造可行条件),谨身节用(创新技术创造财富节俭以扩大积累)”[7]的致富理念被充分展现。但愿政府倡导、民间推动、上下联运的文化复兴机制不断有所突破,引导中华民族尽快走上全民参与的复兴大道。

 

在己亥庚子之交,新型肺炎疫情雷霆来袭时,由于我国坚守以人为本理念,视生命高于一切,故能上下联动,举国同心,短期内即取得抗疫成功,为世界抗疫工作创建了最佳模式,展现出优秀文化支撑下的制度、体制优势,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进而成为供应全球抗疫物资,协助全球抗击疫情的主要阵地。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文素质的持续提升。随着科技发展,生产能力提高,物质条件充足,让人们的精力从谋生中解脱出来的条件和可能日趋成熟,现代人类越来越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精神生活。为此适时引导国民从事读书学问以提升素质,增进亲情,构建和谐秩序等议题,应列入政府工作的主要日程。

 

综上所述,代表孔孟儒学正统的张横渠先生,以人为本,民胞物与,天人合一,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思想,影响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千年而长盛不衰,他主张的顺应自然,关爱生命,成德成人,达己达人,济世安民的儒家情怀,为完成正确人生树立了典范。为后世实证了圣贤可学而至的成德、为官、为师之道,成为当今社会借鉴效法的宝贵遗产。成德以读书明理、笃行孝悌、亲亲仁民和家国;为官以选贤举能、爱民如子、尊老慈幼、育正抑恶,敦本善俗兴政教;为师以广办书院、培德启慧育君子。教人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学为好人,必以经典为宗,以孔孟为法,育成有德君子以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中和仁义为宗旨的儒学文化,是安人之基,立国之本,开创太平的正道。唐虞、三代、文景、昭宣、光武明章、贞观开元、祖宗真仁[8],皆以其崇儒士施仁政而致太平。背弃文化正道而擅权,则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均以背弃传统文德政治而败亡。蛮昧擅权八股愚民及罔顾国情的全盘西化,是造成近现代落后和屈辱国运的主要因素。

 

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政府,必以引领、服务为主要职能,与时俱进,设置适宜合理的发展机制;沟通协调,促成各业合作并进;敬老尊贤,以正倡率百姓亲睦;崇德尚功,使民有所向往而事业和顺。抑强扶弱,维持社会秩序安定,扭转陋习,维护民生权益不受侵呑。限制凭空索取,禁售彩票,严禁赌毒,打击阴谋算计,取缔股市(现行股市实属公开赌博以盘剥股民),鼓励投资入股,支持企业融资发展,打击股票炒作,鼓励正当经营以促进物质文明,持续弘扬优秀文化以促进民族伟大复兴。

 

故曰:道中和,兴礼乐,尊孔孟,尚孝慈则家和国兴;举贤能,行仁政,抑强横,正法纪则四海升平;务引领,赏功业,奖创新,励俭勤而民安物丰。由此可知民族复兴,首在复兴优秀文化。中和文化、民本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将逐步引领世界进步,逐步促成天下大同。

 

适逢张横渠先生1000诞辰纪念,诚恳地向先贤张子致敬,亦是向维系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致敬。让我们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激励、教正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迈向世界和平的新征程。

 

作者简介:

 

秦治,男,甘肃崇信人,有师承的儒学传承人,优秀文化传播者,中华儒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整理出版先父遗著《周易卦解》等书均被首都图书馆和许多大学及省市图书馆收藏。多次参与国内学术会讲活动。

 

秦荣光,男,甘肃崇信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平凉传统文化网站站长,在线教学教授,研究课题获甘肃省2016全省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1.《四书经注集证·孟子·离娄》(光绪26年版)朱熹集注
 
·2.《五经合篡大成·礼记·礼运》(光绪26年版)
 
·3.宋张载着《张子全书·张横渠先生行状》(关学文库)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四五六页
 
·4.《经史百家杂钞<欧阳修·本论>》(清·曾国藩着)
 
·5.《宋史·道学传》(卷四百二十七)
 
·6.《宋史·道学传》(卷四百二十七)
 
·7.《孝经·庶人章》
 
·8.指唐尧虞舜太平盛世、夏商周三代盛世、西汉文景之治、西汉昭宣中兴、东汉光武明章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开创的盛世。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