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婚庆,拿多少新婚夫妇、双方父母辈当猴耍?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1-05-10 15:03:37
标签:婚庆、当猴耍、新婚夫妇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婚庆,拿多少新婚夫妇、双方父母辈当猴耍?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三月廿三日壬子

          耶稣2021年5月4日

 

【一】传袋

 

看到一条海南乡下婚礼视频:新娘与婆家门口下车,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婆家几个妇女急忙用蛇皮袋子铺垫,前后倒换着让新娘踩着一步一步走。

 

抖音视频下面,几百条评论留言,很多人嘲笑新郎家铺不起红地毡。

 

现在的人真是不读书、没文化还不知谦虚请教,反不知羞耻地以自己为标准,轻易发问,浅薄愚蠢,无知骄横。

 

如果我老家农村人看到这种视频,即便是有相同的疑问,也通常不会公开提问,多傻啊!而是先看看,看清楚,实在不行再悄悄地问。这就是知羞耻,不敢以自己的无知、少见多怪示人,招人笑话。

 

视频中婚礼的这种做法,才是正宗合礼的风俗,这叫传袋,也叫传席,是古礼,取传宗接代之意。白居易有诗:“表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新知录》载:“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令新妇步袋上,谓之传袋。”《东京梦华录》记:“新人下车檐,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

 

中土大陆,文化渊薮,反过于自负,遂失文化礼仪。而海岛孤悬,视文化如久旱望甘霖,虔诚珍重,不移不易,得以秉承礼仪真谛。可见,谦受益,满招损。正所谓:礼失求诸野。

 

【二】送女一

 

见一婚秀视频,婚秀——现代人的所谓婚礼和丧祭之礼都不能称为礼,因为他们无礼,只能称为秀,婚秀,用香港人的话说:婚骚。

 

视频上,盛装浓妆艳抹的丈母娘双目圆睁,洪声坚词命令新郎:你要永远对我女儿好!她就是你的手里的宝。

 

这丈母娘真是胡扯淡!为什么要对你女儿好?就因为是你女儿?从前,皇帝都不这么说。皇帝也只能教训女儿到婆家行妇道秉妇德,没有这么无礼的。

 

民间婚礼有托咐女儿礼节,娘家妈只说我们没把女儿教育好,请多担待……我亲眼见我姑姑出嫁,堂祖母代表我祖母给姑姑婆婆托付女儿:“亲家母,你坐下,我给你托付咱娃呀:她妈把娃没教好,迟睡早起你要教……”决不提一句你们要对我女儿好。

 

现在的人怎么了?你女儿都是婆家的人了,谁家人不会对自己人好?你女儿在婆家为人媳、为人妇、为人母,一生谦柔圆和、孝顺端正、勤谨持家,将来死了就是人家子孙的先妣,受后代香火血食之祭,人家为什么不对她好?丈母娘为什么这么焦虑不放心?

 

【三】送女二

 

婚礼视频上,某岳父被整哭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别人看着吧知道怎么样,我觉得挺别扭的。

 

婚礼上,岳父岳母不应该上台讲话。

 

旧婚礼俗早就预估到有这种失态,允许岳父岳母尤其是岳母不送女出席婚礼。婚礼应该以婆家娶亲为主,而嫁女之人不免黯然伤神,情绪控制不住,会失态。所以一般情况下,传统婚礼,虽不规定父母不送女,娘家妈通常当天不送女,而是委托同辈妇女长辈代送。

 

今天的所谓婚礼不是礼,大多无礼,所以不能称之为婚礼,只能称为婚秀,耍猴一样。

 

现在的人无礼仪意识,平时藐视礼仪、弁髦习俗、草芥规矩,满腔反叛、一头侫骨,无拘无束,以我为中心,意必我固。等到自己家办婚丧嫁娶庆寿祭祀之事,一脑袋浆糊,懵了。于是委托婚庆公司,婚庆公司意在铺张糜费,从业者多乡愿之徒,悖礼坏俗以求利谋财,所涉及谋划,害旧礼、坏成俗,无根臆想,篡夹私货,言语动作,渎犯神佛,误同奸恶,篡改因果,敷衍其说。而事主无知无知,不能察其非,一任其牵着鼻子走,阖族亲友,如中邪魔,丑谬荒诞,类同贱娼。

 

【评论链接——

 

王启立:“耍猴”二字太准确,为许老师点赞,婚庆公司为了所谓的“感人”,放得催泪音乐,没经过简单训练的人扛不住就流泪了。

 

刘凯:我们老家枣庄的婚礼习俗:除非闺女远嫁或双方协商好在酒店一起办之外,至今都是女方家长不可以去男方家参加婚礼(婚宴),闺女在自己家发嫁,母亲是万不能够送出门的,就得在卧室里抹抹眼泪,只能是女方家主事的人和年轻男丁送上车,仅此而已。

 

这段视频里,都觉得感人了、动情了,其实是丢人了、失礼了。我就觉得给女方家丢了大人。很简单,人家觉得女方家的男人拿不出门;男方家会觉得:你们什么意思,闺女嫁到我家吃亏丢人受气了吗?

 

魏光鹏:关中过去风俗嫁女当天女方母亲是不去新郎家的,只有到了第二天女方回门再回新家时,娘家妈才去女儿家,陪同的女方的母亲的有舅妈,姑姑,姨等至亲,最多去一到三桌,多了怕新郎家人笑话自己跟没吃过什么一样。第二天还来那么多。女儿是娘的心头肉,第一天女儿出嫁女儿会有离娘泪,古人说这样好,不像现在的人满面春风,结婚当天丈母娘就去姑爷家。自己的女儿出嫁别人家自己一点矜持都没有,倒好像是早都像要把女儿嫁出去一样,不去,让人感觉到母女情难割舍,怕母女控制不住心情影响大喜之事,女儿在娘家流泪叫别娘泪,去新夫家哭哭啼啼那就大失体统了。

 

慕梁:我们是只有女性长辈送嫁,母亲、伯母、婶母送嫁,女方的姑姑、妗子、姨妈只在上头(催妆)这天去女方送礼。但是父亲、伯父、叔父都不送嫁,也不参与催妆,由女方的弟兄送嫁,是当天最尊贵的男宾。

 

姐姐出嫁时,父亲一再叮嘱我,早饭亲家男主人敬酒时,要说一句“大爷,给你道喜了”。

 

母亲和妯娌们在家吃了早饭再来,中午饭后临回家时,婆婆会专门来“会亲家”,说一句“谢谢你教育孩子这么多年”,母亲需要回一句“该是那边的”,意思是女孩来说,婆家才是归宿。

 

2021年5月3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