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的转变与明清儒学的思想突破
作者:吴思寰(北师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耶稣2021年5月19日
儒学的教化·教化的儒学
2021年5月15日19:00——21:00.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辅仁国学研究所、辅仁读书会举办的京师哲学系列讲座在线成功举办,本场讲座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吴震教授主讲,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主持。校内外学生及学界同道200多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吴震教授便指出了这次讲座的一个核心概念,即由东京大学岸本美绪教授所提出的“后16世纪”。“后16世纪”,并非单单是一个时代概念,更主要是一种研究后16世纪的方法论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了中国社会当时的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还包含着东亚乃至世界范围的问题。吴老师指出,在后16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转变。具体到明清转型时代而言:第一,在哲学上,出现了反理学的思想,包括对广义理学的天理观、人性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批判与反思。第二,在学术史上,开始主张回归汉代以前的儒家经典,包括对经典的系统性的重新解读和一些学术史的整理,并对历史、文化进行一系列的反思。第三,在治学方法上,后16世纪的学者大多主张字义明才能通向义理明,这就涉及到经学诠释与哲学诠释的方法论反思等问题。
在简要界定了后16世纪概念后,吴老师回归正文,指出在16世纪阳明心学以及多元思想的背景下,后16世纪的时代,经明清思想转型而逐渐形成了一股学术新思潮,这股思潮由理学、心学乃至气学等多重思想合力推动,主要表现为对广义宋明理学的反思与批判。这种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儒家人性论乃至孟子的性善说。接下来,吴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考察来向我们展示这种对理学传统的质疑的思想转变,以引导大家重新思考明清思想中的有关人性问题的新论述。
在第一部分的考察中,吴老师首先梳理了哲学史中的人性问题,并指出宋儒人性善论证背后的理本体必然为善的预设。然而这种由“理善证性善”意义上的性善说作为宋明理学的共识,在明清思想转型之际却遭到人们的质疑。首当其冲的则是理学理气论,因为理与气构成共属一体的原初存在方式,包括人在内的任何事物均无法摆脱既有理又有气的存在事实。而阳明学对气的思考便异质于朱子学,如阳明曾提出“性即气”“恻隐之心,即气”等命题。接下来,吴老师通过列举阳明后学代表人物邹守益、王畿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心学反对理学的人性二元对立。另一方面,心学又并非气一元论的立场,而是以良知心体为本位的人性一元论。与此不同的则是气学家如王廷相、王夫之的论述。吴老师指出,气学家由“气之生理”或“生生之理”言性成为隐伏在人性论述中的一条重要思路。因此,吴老师在此处重点介绍了王廷相的气一元论,以揭示气学家对人性二元论的批判。这样,通过这一部分的梳理与考察,吴老师向我们展现出“后16世纪”的思想家在观念上的重大改变,这一转变表现为以人性论为突破口,转化为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批判。
在第二部分中,吴老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陈确的思想。吴老师认为,同以“气”为出发点,比起王廷相,陈确的观点更显激进,最终滑向了自然主义人性论。在陈确看来,“气、情、才”都是由天命“推而广之”的不同名称,这样气质之性同样也是善而无恶的,至于恶则是由于人类行为的外源性因素——“习”所导致的。在陈确看来,性善并非一种存在论预设,而是出于社会教化意义上的“欲人为善”的目的。最后,吴老师总结到,陈确推翻了理学的理气二元论与“性即理”传统,并突出气质在人性中的首出地位,进而甚至反对“变化气质”这一宋明儒的重要工夫论主张,在人性问题领域提出了诸多反理学形上预设的新观念,并对“本体”概念加以拒斥,在明清思想转型中,无疑是对宋明理学本质人性论的思想突破。
接下来,吴老师指出,入清以后,高扬气质、贬抑天理,反对“变化气质”的观点逐渐成为一股社会思潮,而在第三部分中,吴老师主要向大家讲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颜元的思想。在这部分中,吴老师首先指出陈确与颜元在“后16世纪”视域下的思想偶合与学术关联。颜元的思想与陈确相类,同样也是自然主义人性论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位“道德严格主义”者,他主张气质一元论,只承认气质之性的实存性。除了包含身体官能等等人物之性,颜元甚至认为气质的内涵可以无限扩大,在文化上也有具体表现,不仅包括“六艺”等内容,甚至“制礼作乐”、“太和宇宙”皆是人性气质的必然展现。之后,吴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颜元对于朱子的思想批判,尤其是列举其《朱子语类评》以窥其批判之激烈。不过,颜元痛斥朱子更多是因为朱子重视讲学而忽视“习行经济”等社会现实问题,然而他的这类批判无法触及朱子理学的理论根基。
而相比颜元来说,戴震的理学批判更有理论力度。因而在第四部分中,吴老师重点为大家讲解了戴震的思想。戴震的人性基本预设与陈确、颜元大致相同,同属气质一元论,只是他的思考更有整体性的理论关照。吴老师重点分析了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对“理”的解释。戴震认为:“理者,察之几微而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与这种“分理”相对的则是理学家所谓的“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的“天理”。在戴震看来,宋儒的“天理”不过是一种观念上的虚构,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空洞名称。而唯有经验性的自然实存的“分理”才是真实而具体的法则,这种法则是离不开具体实存物的。
接下来,吴老师为大家梳理了戴震所总结的具体事物:从物的层面看,无非是阴阳五行;从人的层面看,无非是血气心知。两者构成“人物”一词,并以“气”作为总的根源。戴震根据分殊之理的思路,提出了“成性各殊”的说法。吴老师指出,“成性各殊”是戴震人性理论最为突出的标志性观点。吴老师在此处引用戴震对《大戴礼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的解读,深入讨论了戴震的“有之不齐”、“成性各殊”的人性论。在戴震看来,事物是实在的,必是可分的,也必是不齐的,也必是各殊的。而“性”的“各殊”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有情有欲”,据此,戴震提出了“达情遂欲”乃为社会普遍要求的重要主张。而宋儒的学说恰恰忽视了人性“各殊”这一差异性基本事实。而戴震推翻宋儒的抽象同一的形上学天理观,所欲建构的则正是这种以“成性各殊”、“达情遂欲”为标志的切合人类“实体实事”的具体伦理学。
通过以上四部分的具体考察,吴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从16世纪到“后16世纪”所发生的一系列思想异动现象。在这两百多年间,不断孕育乃至成熟发展出一套与儒家传统性善论不相协调的气善、情善、才善以及对情欲作直接肯定等各种人性学说。相应的,由理善证性善的理路也被彻底推翻,宋儒的天理观由此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最后,吴老师将阳明心学、王廷相、陈确、颜元与戴震的思想重新放到一个长时距的历史文化视域中,更为概要地向大家展示了明清儒学中的人性论转变及其伴随而来的一场思想突破,让大家对明清儒学的诸多哲学思考与思想文化史的关联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主讲部分结束后,许家星老师对吴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讲座最后是提问环节,参与讲座的同学与学界同道十分活跃,在讨论区中踊跃提问,分享观点,积极讨论。吴老师耐心解答、悉心讲解,不但使大家对此次讲座中的诸人物的思想义理以及思想史关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还使大家了解到了这次讲座未重点提到的如刘宗周、焦循、程瑶田乃至清代荀子学等诸多思想,进一步扩充了大家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使大家对明清思想与思想史有着更广博的认识。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赵永春】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下一篇】【陈来】“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