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学派与东林书院
作者:王立斌
来源:《儒学天地》2021年第2期
明末东林党人因东林书院而得名,东人党又称为东林学派,以无锡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一大批学子群体里居讲学,主张切中时弊,提高社会地位,扩大书院影响、经常在讲学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积极参与当时的一些政治活动,于是东林书院闻名天下,同时也招来了反对者的忌恨与关注。
当时东林书院是名闻江浙运河沿线的著名书院,更是倾动朝野的政治舞台,被时人称之为运河书院文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明末数十年时间里,东林书院的师友们,站在历史变改的潮头,无锡自古文人荟萃、俊彦辈出,把书院讲学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孔孟之道,传承程朱理学,醇化为建立个人优秀品质的信念。对为官者提出了“做官先做人”的为官之道,达到为官清廉,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不计生死安危,一切从社稷考虑,敢于批评纳谏,正因为这样在明末政治风暴中东林书院对时局的讽议,触动了一小撮以魏忠贤为首权贵们的痛处,而惨遭迫害。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就其旧址重建东林书院,恢复书院制度与高攀龙等主持讲学授课,“大儒顾泾阳,高景逸两先生,远绍道南一脉,讲学东林,一时从游之盛,视鹅湖,鹿洞有加焉”。东林书院,也称龟山书院,当顾宪成,高攀龙从开讲学之时,一年要召开两次大会(学术研讨会),每月一小会(小型学术座谈会),每三日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仿鹅湖之辩探讨学术心得,仿白鹿洞书院学规进行教学规范。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近复加意师儒,阐明性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程、朱之道,灿然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正学明而异学熄,因敦请耆宿于书院会讲,且意在授幕诸子生员。
东林书院所形成为东林学派,基本上是以程朱理学为宗旨,反对阳明王学末流的放诞,任性、不务实学,以及无所归宿的陋习,主张人人提倡气节,个个讲求实学。“相与共图兴复”,“以崇先哲之懿范”,“坐收濂洛关闽之胜”。“坚守鹅湖学术论辩之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宪成亲自制订了《东林会约》,明确提出“伤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损”。并与其弟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以及同郡钱一本、薛敷教,他们都联袂执掌东林讲席。
“四要”为:知本、立志、尊经、审几。“二惑”为:不当惑而惑、不必惑而惑。“九益”指讲学有九大好处,如:以道义相切磋、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广见博闻,预筹未来,起旧图新。“九损”是指人们讲学,治学中所常犯的毛病,提醒学者多加警惕,竭力避免,如:比昵狎玩、党同伐异、假公行私、评议是非、谈论琐怪、文过饰非、多言人过、执事争端、道听途说。
东林书院闻名于当时,不仅因为其学术主张切中时弊,更重要的是它把学术活动同政治斗争密切结合在一起。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提高了社会地位,同时也招来了反对者的忌恨。“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向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也多”。
“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是东林书院树立的新学风,东林书不仅是一个教育团体,学术组织,更是一个舆论探讨中心,政治活动沙龙,所以在当时与东林书院有关系的来往人物,都被魏忠贤一伙强权指控东林党”。后来,甚至与东林书院全无关联,只是与当权者意见不一者,也被视为“东林党”,而遭受迫害。黄宗義在《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中说:“东林讲学者不过数人耳,其为讲院亦不过一郡之内耳……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是乎东林榜标,遍于域中,延于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
东林学派对贵族大地主集团及其党羽的斗争,主要是依靠组织的力量和舆论的力量。东林书院,就是他们学术活动的中心,召集士绅讲学,尤其是吴、皖、赣、浙四省士贤,几乎无一不属东林之士,也有不少学者,慕东林之名,走数千里来参加会讲论道,这种不远千里,“泛舟问学”的“听教”对象,就是“草野齐民”,百姓农夫,这种民主的教育思想,与官学相比确实是书院教育的一大进步。
东林书院的会讲、通过讲演、讨论、质疑、辩难等,可使“累岁月而不得解”的问题,得以“相悦以解”。这就证明“一人之见闻有限,众人之见闻无限”。自古以来的所谓“圣贤”,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众人”中学习来的。是“群一乡之善士讲习,即一乡之善皆收而为吾之善、而精神充满乎一乡矣。群一国之善士讲习,即一国之善皆收而为吾之善,而精神充满乎一国矣。群天下之善士讲习,即天下之善皆收而为吾之善,而精神充满天下矣”。故所谓“圣贤”,如果是代表一个人的智慧的话,不过是通过“善学”好问,把“众人”和师友的智慧集中他一人而已。因而又证明了“自古未有关门闭户独自做成的圣贤”的,而“圣贤”的学问不过是“众人”学问的集大成,所以讲学必须“联群”。因为自古“圣贤”未有离群绝类孤立无与的学问“只有如此讲学,才能使学者:碍者通,混者析,故者新,相推相引,不觉日进而高明矣”。
东林学派是探学理求治道的一群爱国师友。是讲学于东林而心向国家,从“破格用人”治理国家出发,十分关心国家科举的问题。因为科举在当时来说,是参加政权经常的和必要的途径,当然在政治斗争中是不可放弃的,因为科举制度的改革,是政治革新和教育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一环。
东林学派,在主张“破格用人”的同时,反对走私门、务奔竟,提倡走“公门”,行“公典”,凭才学。高攀龙说:“童儒试于有司,奔竟成风,孤寒往往摈于府试”。而顾允成在《上边郡侯论童儒考事书》中,要求他们“惜朝廷之公典,惩末俗之私情抑奔竟之颓风,恤贫寒之隐痛,鉴空衡平,奸媸轻重,听其自取而廓然无所与!”要朝廷从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依“公典”惩办那些走私门的人,选送德行才学,“衡平”的人才参加政权,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末政治危机。
东林学派认为国家政治,经济好坏都是由培养出来的“人才”决定的。高攀龙说:“政事本于人才,舍人才而言政者,必无政;财用本于政事,舍政事而言财者,学术者、天下之大本”。这种意识决定论,显然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学术或科学文化,对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应该于以足够的重视。东林学派集志同道合者者共同讲学、培养人才、不是“门户”之见,更不是“朋党”之争,而是为朝廷国家的利益出发的。顾宪成死后,刘宗周恳切地说,东林并非结党,而是忌之者“以为党人,果东林何罪哉!”不过是“冷风热血”的“一堂师友”罢了。
东林学派溉主张“学术”是“天下的大本”、教人的“常道”。那么教学者就从《四书》、《五经》、濂、洛、关、闽之学而讲,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纯正,社会安治。他们所说的“崇正学”即是“尊六经、崇程朱、在《东林会约》中规定《五经》、《四书》为常道而尊之”。
正因为东林书院坚持“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的学风,遂招致一些当权者的忌恨。也是无可厚非的。天启年间(1621-1627),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腐败,屡兴冤狱,制造东林党案,杀戮左光斗等,遂殃及东林书院,进而魏忠贤更视所有书院都与东林书院为同党,一律严令禁毁。史称:天启五年八月“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实际上天启六年(1626)“御史徐复阳再请毁讲学书院,以绝党根”。东林书院遭受禁毁,已是明代第四次禁毁书院了。早在嘉靖十六年和十七年(1537-1538),正当书院蓬勃发展之时,御史游居敬上疏,指斥南京吏部尚书谌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建议禁毁其所创书院,以正人心。次年(1539),吏部尚书许赞再次提出:“抚按司府多建书院,聚生徒,供亿科扰,丞宜撤毁,”朝廷准其奏,令拆毁书院。
嘉靖十六年、十七年、两次连续禁毁书院,均因当时朝廷执政者多尊朱学、反对王、湛之学,遂对王、湛等广建书院、聚徒讲学、怀恨在心,妄加罪名、严令禁毁,开启了以政治手段压制书院学术发展的恶例。
第三次禁毁书院是在万历七年(1579),《明史》载:张居正执政时,“七年正月戊辰,诏毁天下书院”“自应天府以下,凡六十四处尽改为公廨”。更说明了禁毁的缘由。《明纪》记载稍详:“七年正月戊辰,诏毁天下书院,先是因原任常州知府施观民,以科敛民财,私创书院,坐罪褫职。而是时士大夫竟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书院,共六十四处”。张居正禁毁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肃和强化思想控制。“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谈。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以应他日之用。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张居正在《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书》中说得更加明白;“夫昔之为同志者,(指当时在书院讲授理学者)仆亦尝周旋其间,听取议论矣。然窥其微处,则皆以聚党贾誉,行径捷举。所称道德之说,虚而无当。庄子所谓其嗌言者若哇,佛氏所谓虾蟆禅耳。而其徒侣众盛,导趋为事。大者撼摇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群聚党徒”,“空谈废业”、“徒侣众盛、导趋为事”,是给书院妄加的罪名,“科敛民财”更是一个借口,其实是担心书院讲学会撼动朝廷,爽乱名实”。魏忠贤制造禁毁东林书院,是明末第四次禁毁书院并扩及全国书院,更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明代书院由明初多年沉寂到明中期的空前兴盛,又到明末的连续遭受禁毁,这种忽盛忽衰的曲折历程正好说明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政局不稳已潜伏着深层的危机,很值得深思。
崇祯元年(1628)东林党冤案平反,次年书院重建,后增有燕居庙,再得草庐筹建筑形成日后之格局。明末清初,高氏后裔高世泰,再开讲会于东林,前后达三十年,四方学者相率赴会,中州之方包,关中之李颙堂千里来游,传为佳话。复兴程朱理学、又成盛势。“吾锡故未有讲学者,有之自宋龟山杨先生始,东林其皋比处也”。但此时的讲会,以“勿谈时事”相标榜,已无万历年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旨趣。
清顺治十年(1653)之秋,常州知府宋之普率领文武官员亲临书院讲学,当时尚无学舍,于是就在东林遗址上临时搭盖草棚,以解决官绅参与会讲需要。会讲期间,宋之普曾对高世泰指示并建议说:“此地急宜振兴,后死者不得辞责”。重申官府修复书院决心。在地方官府及各方关心、支持、促进下,顺治十二年(1655)春季,高世泰捐资修建了燕居庙以及三公祠、祭器室、典籍室、再得草庐,同时修复道南祠与丽泽堂等。经高世泰此次修复后,东林书院除依庸堂这一重要主体建筑尚未修复外,其余大部分明末被毁建筑均得到恢复,书院在恢复旧貌的基础上,高世泰又重新申订东林讲会规则。入主讲席,集远近同志,恪遵高攀龙遗训遗规,坚持春秋会讲,长期进行。当时在江南乃至国内影响较大,“四方学者相率造庐问道”,从各地前来东林书院探讨切磋学问。高世泰生勤奋,“性严肃,见子弟如宾客”。他以主持东林讲学终其生。高世泰去世后,东林书院由其子高菖生、高芷生负责洒扫管理。但主讲乏人,修葺无资。
从康熙至乾隆的五十余年间,在官府重视及地方士绅积极赞助下,东林书院进行过四次重大修缮。其中康熙二十六(1687),由无锡高世泰之子高菖生、高芷生兄弟发起,会同里中戚朋友好,并呈报官府后,广行购募,筹措经费,用一个多月时间,对书院讲堂、学舍进行修缮。使其规制较从前更加完备,邑中诸生又以时讲学其中,恢复了旧时景象。清代末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制学堂。“当地绅士陶云组因受举办新学思想的影响和启示,率先呈报上级官府批准,正式改为东林学堂,并由陶云组任东林学堂总董,陶云组去世后由其次子陶世凤担任东林学堂总董,他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课士育人上,陶世凤一生推崇服膺东林前贤高攀龙的学问人品。陶云组、陶世凤父子继承弘扬了东林书院历来的爱国务实的讲学遗风,以东林先贤关心社会,志在世道为榜样,精心组织学校教育,认真培养社会人才,他们确定的教学宗旨与思想堪称后人楷模。他们的革新教育之举与开创学校之风是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景仰的”。书院改制至今年已120周年。
民国时期的1946,国共对峙面临深重危难时刻,“吴稚晖、唐文治、钱基博、钱基厚等30人出自对家乡人文历史与名胜古边的真诚热爱以及强烈的保护意识,出以公心,迎着困难,积极呼吁,共同发起,对无锡著名历史文化古迹东林书院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全面修缮。集议发起修缮东林书院这一善举人物中,有国民党元老、著名教育家、资深学者、开明土绅、地方名流、社会贤达、工商实业家、金融界同仁,以及与东林书院有关的杨氏,顾氏、高氏等子姓裔族热心人士等。发起者以联名的方式给无锡社会各界发出《重修东林书院募捐启》。同时,给当年临锡莅任的徐渊若县长致专函请示划拨义租以便协助书院修缮之事。在无锡地方贤达的共同热情呼吁下,全县各界以及有关人士闻风响应,积极行动,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形成一个以保护无锡文化古迹、恢复东林书院旧观的募捐热潮。经费募集大体到位后,当年八月,由长期在东林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前任校长辛柏森与陶达三两位先生总负责,把关指导东林书院按明清原来布局风貌进行全面修缮,重现旧观,至三十六年(1947)春完工。人们现在见到的东林书院建筑风貌,就是经过这次较大整修后延存下来的实际状况。总体上依然保持明清以来书院建筑风貌,布局上没有大的改动”。
解放后,政府非常重视历史古迹的保护,1957年,东林书院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至1983年间,修复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道南祠等,参照鹅湖书院修旧如旧的方法。恢复部分文革中被毁匾联,并正式对海内外观众开放。1992年至1994年间,又修复来复斋、晚翠山房、重建大门、石桥、泮池、西廊等。2000年至2004年,无锡市政府协调搬迁东林小学,并拨专款对东林书院进行全面修复,使它由原来普通的小学教学场所,恢复成为举世瞩目,海内外众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胜。2006年东林书院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东林书院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天,修复后的东林书院显得严整、端庄,从建筑到整个院落,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院内粉墙黛瓦,屋宇粼粼,曲池小桥,长廊短亭。院前石坊高耸,祠畔松柏常青。整体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各堂斋厅室内,包括各亭柱间,长联横匾,墨香四溢,格外引人入胜。在书院依庸堂内,可以见到廖沫沙同志书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名联。人们参观东林书院时,常会默诵这副名联,并联想到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恐怕就是东林书院这一传统文化古迹存在的永恒主题了。
无锡东林书院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经典文化,2014年起书院举办了“东林国学讲堂”。该活动以讲授国学、传承传统文化和东林精神为主要内容,以“以史为鉴”为宗旨,深入剖析国学经典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义精髓,开办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东林国学讲堂”这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在无锡也稳步提升。2015年,东林书院参照书院讲会制度及文社传统,策划组织了“东林雅集”,以微讲座、古琴、昆曲等艺文交流为雅集主要内容,旨在弘扬“德自为邻、文常会友”的东林精神。2017年,东林书院积极响应书香无锡建设,借鉴江阴图书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书院“东林庵"打造成无锡市“吴韵书香”城市阅读联盟阅读点和无锡市图书馆分馆,以阅读为主题,以书为媒、以茶为介,营造别具特色的阅读场所和读书氛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认真做好读者服务和图书借阅工作外,书院还推出了“东林书声”国学经典品读会和“一本书一杯茶”读书分享沙龙。将人文场馆和全民阅读的热潮相结合,引领更多人热爱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自我’终生向学。2018年以来,读书活动已经举办过8场,书院还结合茶艺、茶道类书籍阅读分享开展成人、少儿茶艺体验活动,体会茶礼,辨识茶品,学习泡茶,最后敬茶感恩父母的给予,在高雅有趣的茶艺识礼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如今东林书院俨然已成为书友们的驿站,未来将吸引更多爱好阅读的市民,帮助无锡人养成阅读、分享的好习惯,走进书院、亲近阅读、形成新风尚。今年是无锡东林书院建院910周年,同时又是书院改制120周年庆典,为此特作此文庆贺!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李旭】朱熹修撰《仪礼经传通解》编年考辨
【下一篇】【吴钩】宋朝足球,比欧洲杯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