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形态”,第八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07-06 00:35:45
标签:中国人民大学、慈善文化会讲

原标题:第八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办

来源:“人大公益创新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五月廿四日壬子

          耶稣2021年7月3日

 

慈善文化会讲

 

2021年6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举办的第八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439会议室顺利举办,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自2018年12月以来,“慈善文化会讲”已连续成功举办七期,主题涉及儒家、自由主义、道家等不同的慈善文化与实践。

 

本期主题是“公益慈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形态”,尝试对比考察中国传统儒家慈善、社会工作、农村基督教慈善等不同的慈善文化类型及其实践模式。二十余位关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学术界与公益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北京主会场现场

 

 

 

线上参会嘉宾

 

本期会讲的上午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教授主持,下午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刘鹏教授主持。康晓光教授介绍了会讲的缘起,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研究慈善文化,举办“慈善文化会讲”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式,到现在为止已举办七期。今天有三位主题发言人,此前都做了系统的调研和认真准备,他们在各自领域也有非常扎实的研究基础。韩恒教授主要围绕基督教慈善展开研究,杨宝教授探讨的议题是体用框架下的社会工作,罗德博士以明末大儒高攀龙作为代表人物研究儒家的慈善文化,三位都是在“体用范式”的分析视角下来展开观察和研究,今天三位主题发言人会系统地汇报研究成果,然后展开一些讨论。今天参会的都是在这个方面感兴趣,有所思考,学有专攻的朋友,可以围绕着每一个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康晓光教授主持

 

 

 

刘鹏教授主持

 

西北大学讲师罗德博士做题为《传统儒家慈善思想与实践形态研究——以高攀龙为中心的考察》的主题发言。

 

罗德博士的发言从七个方面展开:

 

首先,他在导言中介绍了研究缘起,即有感于当下社会中“割裂的慈善”,传统慈善思想在显性的层面早已被弃之如敝履,传统慈善的实践形态在话语上也处于极其边缘的状态。因此,他的研究致力于为传统之“善”正名:为慈善行为赋予精神、为慈善领域拓宽视界、为“非慈善”注入善魂。第二部分,他以“知人论世:儒者之宗”为题对高攀龙其人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部分,他详细分析了慈善的同心圆结构,引用《高忠宪公年谱·居乡》中的内容,论述了传统儒者为善的典型表现,以及其“仁以为本,亲疏有别,由近及远,超越宗族,趋于普爱”的典型特征,接下来从“家族”、“乡里”、“超越熟人共同体”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在现代狭义“慈善”的视野下,高攀龙的慈善实践。第四部分题为精英主导的道德教化,在这一部分罗德博士提炼了狭义视角下的儒家慈善的两个关键特征:“精英主导”与“道德教化”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五部分为儒者为善的精神动力,在这一部分他从高攀龙的论述中,分析了儒家慈善背后的义理根基,主要表现为:“为善行仁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民胞物与:大身即是同善”,“天人合一:善即天理”。第六部分超越慈善方为大善,他将视野从狭义慈善扩大到高攀龙一生的讲学、从政以及生死抉择,论述其“大善”之表现。第七部分他以“跨越时空的儒者之善”为题总结了“儒者之善”的关键在于其贯通性、弥散性。最后,罗德博士总结认为儒家文化对善的界定充分地强调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它认为一切具体的慈善实践都会有时代特征,最关键的是抓住那不变的“仁”,“仁者”自然会因事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现实。

 

 

 

罗德博士主题发言

 

随后,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守力老师和院长康晓光教授分别做了精彩评议,罗德博士进行回应。

 

 

 

李守力老师评议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宝教授做第二场主题发言,题目为《西方社会工作的“体用框架”:一项溯源研究》。

 

杨宝教授的发言从六方面展开:

 

首先他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缘起,国内的主流观点中,重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忽视了背后的深层次逻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想分析这个问题,要跳出社会工作看社会工作。接下来他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框架,试图回答两个核心问题:1、社会工作作为一套专业慈善行为的正当性或合法性是什么?2、社会工作作为一套专业慈善行为的典型性和特殊性是什么?两个核心问题旨在找出特定文化价值观对慈善行为的影响,也即清晰的呈现西方社会工作的“体”、“用”以及“体与用”的关系。第三部分,杨宝教授从人性论、终极目标、专业价值观深入探讨了社会工作体系之“西体”。第四部分,杨宝教授从认识论与理论、方法与技术、组织体系与场景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体系之“西用”。第五部分,杨宝教授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西方社会工作体系的“体用结构”,社会工作源于宗教慈善,但在福利国家背景下成为世俗的助人体系。即使如此,社会工作体系深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全方位的体现在价值基础、助人目标、专业价值观、专业理论、方法与技术以及组织体系等方面。第六部分,杨宝教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首次尝试以体用框架描述西方社会工作体系,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回归中国现实,逐项分离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的“体-用”及其“结构”,甚至总结提炼社会工作的“新中体、新中用”。

 

 

 

杨宝教授主题发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徐选国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讲师何宇飞老师进行了精彩评议,杨宝教授和康晓光教授进行回应。

 

 

 

徐选国老师评议

 

 

 

何宇飞老师评议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韩恒教授做主题发言,题目是《体用框架下的农村基督教公益慈善》。

 

韩恒教授的主题发言从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他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目标及资料来源。第二部分,他基于文本分析详细介绍了基督教的慈善之体,总结出理想类型意义上的基督教慈善之体:神爱是慈善的源头;慈善主要体现为爱人(爱他人),强调爱人如己;爱人源于爱神,爱人可以荣神,终极目的是与神同在;爱人和爱神源于神爱。接下来韩恒教授基于大量的调研深入探讨了基督教慈善之用,慈善内容包括:物质层面的帮扶救助、社会层面的关心关怀、精神层面的慰藉;慈善主体包括:教会组织和信徒个体;利他对象包括:教内信徒和教外民众。第三和第四部分通过教内慈善、教外慈善分析慈善之用,教内慈善包括日常性的帮扶救助和特殊事件的帮扶救助,教外慈善包括帮扶救助、参与养老救孤、参与修建公共设施、捐款捐物等,他认为教会已经形成自洽的帮扶救助体系,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探访:有价值支撑(信仰教义)、组织基础(同工团队)、经济基础(专项经费)、网络化体系(覆盖所有村庄)。第五部分,韩恒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探讨的问题,他总结基督教慈善之体的源头是神,最终也指向神:荣神益人、与神同在;基督教慈善之用是自洽的、独特的慈善体系。但是否能得出农村基督教公益慈善就实现了体用合一?实践中真实存在的、影响其慈善行为的基督教徒价值观与文本层面的基督教价值观是否一致?基督徒的体是中体还是西体?在他信基督教之后,体的层面改变的是什么?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韩恒教授主题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永超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黄海波主任针对韩恒教授的发言展开了精彩的评议,韩恒教授和康晓光教授一一回应。

 

 

 

张永超教授评议

 

 

 

黄海波老师评议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刘鹏教授表达了对所有参会嘉宾的感谢,对第八期慈善文化会讲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讲极富成效,既高端又接地气,既有宏观层面的思考又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观察,报告人、评议人都贡献了非常扎实的观察、思考和研究,相信参会的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也有所启发,也希望我们的慈善文化会讲每一次都有新的成果、新的突破,在学术上、理论上做出贡献。感谢各位参会嘉宾,希望大家今后继续支持这个系列会讲!

 

 

 

会讲现场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