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在“进”与“止”之间保持张力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1-07-07 19:52:45
标签:保持张力、止、进
李景林

作者简介:李景林,男,西元一九五四年生,河南南阳人,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及《儒藏》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教化视域中的儒学》《教化儒学论》《孔孟大义今诠》等。

在“进”与“止”之间保持张力

作者:李景林

来源:“教化儒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五月廿三日辛亥

          耶稣2021年7月2日

 

“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

 

“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大家比较熟悉和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哲学中“知止”这个观念,涉及到“文化认同”的问题。因此,我想从“知止”这个观念,引申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讨论。

 

谈认同,就要先对“认同”这个概念作一个界定。认同,是“我”在一种共在的形式中实现并认出自己。个体自我的认同,必然与父母、血缘、家族、社群、职业、民族、国家、文化以至于天人、神人关系等一系列的普遍性、共在性领域相关联,并且在这种普遍化的过程中转变人的当下实存,而使这种禀赋自天的实存内容在升华了的状态中得以保持,人的真实的自我认同才能够得以实现。这是我对“认同”这一概念的一个基本的理解。

 

文化意义上的普遍与个体,不是抽象对峙的两个方面。这个普遍,我把它理解为在差异实现前提下的一种“通性”。同时,个体性亦非一种抽象的私己性,它必须经由普遍“通性”的内在奠基,才能有和而不流、独立不倚的个体的成就。

 

“我”在一种共在的形式中实现并认出自己。请注意“实现并认出”这个说法。“认出”要由“实现”作前提。实现中的认出,并非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它要经历一个实践、教养、教化的过程;而这个“认出”乃是教化成就中的实有诸己和心明其义。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普遍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差异实现的过程。而这教养或教化,既是道德性的,同时又是历史性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认同的问题。

 

目前,“全球化”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其实,从世界范围看,与全球化相伴随的还有另外一个潮流,那就是“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这两个潮流似相反对,但实质上却是并行不悖的。文化的观念总是与特殊的历史传统相关联而具有整体性的生命意义。就文化价值而言,所谓“全球化”,并不是说存在一个既成的、独立的、同质性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样一个抽象的体系并不存在。今日世界具有所谓普适意义的文化价值既来源于西方,亦必先天地受制于其固有的文化特性和其特殊的方向性。非西方的社会和民族亦必经由回归自身传统的文化认同和主体性确立,而超越性地切中我们这个日益全球性的现代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所谓全球性的普适化价值,既经由差异性的内在奠基,而构成文化生命整体的一个内在环节;同时,各异质文化间的多元互动,亦可使源出于西方文化特性的价值取向之偏至,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因此,“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今日所谓的“全球化”,正是在文化差异性内在奠基和异质文化自身认同之“殊途”和“百虑”前提下的“同归”或“一致”。也就是说,在我们所努力实现的现代化与古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知止”,回到你自己

 

中国哲学中“知止”的观念,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点有很重要的意义。什么叫知止?我们可以对它作一个现代意义的简单界定,就是要“回到你自己”。不管是一个文化、一个社群、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个体,都存在“认同”的问题。你首先要回归自己,回到自己合理的本分,找到自己存在的“家”。民族有文化认同的问题,个体也有自我认同的问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了这个认同的基础和“阿基米德点”,这个文化、这个社群、这个个体的实存,也就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一贯之道”,从而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之原创性的内在动源。这就是“知止”。这个“回到你自己”,不同于西方哲学所倡导的“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所强调的是认知,而这里所谓“回到你自己”、回到自己的“家”,其着眼点则是存在,或存在的实现。我把它称作是一个存在“实现论”的立场,以区别于西方人那种认知的立场。

 

具体来说,“知止”这一观念应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

 

“知止”第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回归自然”。《老子》里面经常讲到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意思就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并不是说要抛弃人文、出离文明,回复到刀耕火种的状态。这是做不到的。人注定要长大成人,脱离自然的状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人的存在乃本原于自然。海德格尔讲“语言是存在的家”。在人的存在之本真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套用海氏的话说:“自然是人存在的家”。虽然城市发展得很好,但在休假的时候,城里人更愿意到山林之间去。这就是回归自然。把这种回归自然的精神融入到现实生活里面,人的生活才能充实、饱满而显现出活力。古人讲知进退、一天人,这种精神仍以“日用而不知的”方式为现代人的生活所践行着。

 

“知止”第二个层面的意义,就是回归于自身的历史源头以建立认同的基础。孔子特别讲究“复古”。孔子评价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又说,要“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孔子的话体现了一种“复古”的精神。这个“复古”实质上是要通过对文化历史的源头的回归,达到社会、文明发展中一种文与质,亦即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协调与贯通。从历史上看、从世界范围来看,每一系文明发展的一个大的阶段的肇端,往往要回归到历史的源头去汲取文化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文明之初创,即《老子》所谓“始制有名”的时代,“质”或自然的内容,以某种定型的方式进入了人类存在意义上的自觉。我用“自然与文明的交错点”一语来概括这个时代的文明内涵及其特质。在“始制有名”这个自然与文明的“交错点”上,保持在初始文明中的自然,取得了它个性化或差异化的意义,人类文明由此亦进入了差别各异的历史进程。这个时代亦成为各系文明经典形成的时代。在思想和艺术等领域,它亦是我们只能仰望而不能企及的一个时代。这样,保持礼制或文明的历史连续,就成为在文明中唤醒人类存在之自然生命整全性,实现自然对文明之制约的有效方式。回归自然以建立认同,其内容应是回归文化的历史源头和经典来建立认同。凸显人的历史性存在的意义,强调回归历史的源头,以建立文化发展的内在基础,汲取文化发展的生命原创力,这正是儒家“复古”观念的精髓所在。它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轴心时代”观念,在精神上也是相通的。“文明与自然的交汇点”这个观念,也是我依据中国文化经验,对“轴心时代”内涵的一种解读。

 

“知止”第三个层面的意义,就是要知本分,培养德性,以建立自我认同的超越基础。《大学》首章论“知止”,接着下文对“知止”的内容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人所处身的伦理关系,不是单面的、直线的关系。人在社会生活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在各个角色里面,“我”是一个处在动态关系中的中心点。在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里,那位最后的土司,那个“傻子”,有句话说得很有哲理——“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反过来说,不该这么干,就不能干。在不同的角色里面,要有所“止”,各处其宜。这个意义上的“知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使命,培养德性,建立起个体存在的“一贯之道”和超越的基础。凡事都有一个理、必然或“天命”。“知止”就要了解这个理、必然或天命,并能够坦然面对,把它在人的生命中挺立起来。孔子讲“君子有三畏”,以“知命”、“知天命”与否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小人猖狂任性,肆无忌惮,在于其未能了解自身的职责和行为的界限,缺乏内在的敬畏之心。君子知命,实即理解存在、事理之必然而坦然承当之。知命、知止与尽性成德,实一体两面,不可或分。在现实生活中,德性正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没有德性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真正行善、有德的人,才能担待得起、消受得了那种大富大贵。这是中国人古老的生活智慧。

 

“差异互通”原则不可忽略

 

要言之,“知止”具体展开的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归历史与成德知本,乃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当然,这“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文与质之间、文明与自然之间、外与内之间、现实与神圣之间、物欲与超越之间——一言以蔽之,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这样,人的存在才能有根,社会和文化的进步才能具有内在的活力和本真性的意义。

 

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与质,即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回归于自然”,非直接性地“到达”意义上的回归,而是自然在文明中的“保持”。这个保持的意义,就体现在一个文明展开的历史的连续性中。

 

在“认同”的意义上,“知止”观念所体现的这种历史的精神,特别突出了一种“差异互通”的原则。回归自然,这是人类文化所本具的一个精神向度。但是,“知止”观念提示我们,人类的存在所面临的并非一个一般性的“自然”。能够构成人的存在内容的“自然”,在“始制有名”或曰理性自觉的文明初创中,已然以一种定型化了的方式进入人类历史,把这种存在的生命整体定型和差异化了。人类必须从他存在的内在生命整体性中汲取思想和文化原创性的动力,但是,从进入人类存在之初始的自觉这个角度来看,回归历史传统及其经典以建立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化的主体性,便成为文化和思想原创性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现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意识的一个核心的理论误区,就是把文化的普遍性仅视为可由各种观念碎片组合而成的抽象的同质性,而忽略了文化认同的差异原则。上述“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所突出的历史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互通原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