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在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闭幕式的总结发言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1-07-19 15:22:44
标签: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在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闭幕式的总结发言

作者:宋立林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六月初十日戊辰

          耶稣2021年7月19日

 

 

 

宋立林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各位师友:大家下午好!经过一天紧张而有序的研讨,由曲阜师范大学主办,孔子文化研究院承办,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和山东邹鲁礼乐团共同协办的“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即将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有20多个机构、50多位学者参会,提交并报告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我们礼乐所能够协办此次会议,得益于张帅兄的信任,非常荣幸。张帅兄命我做一个总结发言,我自感学殖浅陋,力有未逮,故而诚惶诚恐,实在难以总结,下面就略陈一点聆听各位师友宏论、拜读各位同仁大作的心得体会。

 

 

 

宋立林教授做闭幕式发言

 

礼学是中国经学的大宗,丁鼎老师写过一篇《六经皆礼》的文章,对此做过很好的诠释。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脉,更是学界的共识。如柳诒徵先生说:“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是对中华文化各层面、各领域最具概括力的汉字。窃以为,如果从整体上理解中华文明、儒家学说,礼比仁还更重要。因为,礼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更体现在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之中,尤其是关涉终极信仰,可以说是将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维度囊括无遗。也正因为礼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故而历代大儒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疏解、阐释、研究与转化,产生了浩若烟海的礼学文献,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学术体系——礼学。当然,同样因为这一点,礼在近代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才首当其冲地被批判、否定乃至妖魔化。新文化诸位冲锋陷阵的大将,无不将矛头对准礼学与礼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中国人摆脱了近代衰败的厄运,正以昂扬自信的姿态站立在世界舞台之上。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知也被提升日程。从教育系统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行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礼乐文化也由此重新以正面的形象走向社会。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复苏复兴潮流这一动向很早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近年来,一大批礼学研究机构的诞生、礼学重大课题的立项与重要著作的撰著出版、传统礼学文献的整理问世,各种有关礼学的会议的召开,以及遍及全国的各种礼乐活动的举办,无不昭示着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作为中国文化主脉和基本特征的礼文化不仅没有被百年的批判之绞杀而消亡,反而因深深扎根文化沃土而显现出生机活力。

 

 

 

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全体编辑回信时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领导人的讲话,对于人文社科的学者而言,意味着有了更加重大的责任,同时也意味着人文学术工作将会有更多机遇、获得更大支持,这对于我们穷兮兮的人文学科而言应该是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我们礼学研究而言,很多领域都算得上冷门绝学,研究工作困难重重,取得重大突破殊非易事,我们的各位前辈在这一领域里取得骄人的成就,就是甘坐冷板凳,埋首故纸堆所换来的,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典范。但是,除了这样的学人风范、治学精神必须保持以外,当然也需要学术条件的改善,团队建设的加强。所以,我个人觉得,未来的礼学研究,除了学者们根据自身兴趣而继续进行保持独居个性的研究之外,更应该加强协同创新能力,通过礼学研究社团、刊物、团队、会议等加强资讯交流、信息沟通,总结已有的成果,盘点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不足,策划一些重点重大的研究选题,进行协同攻关,创造不负时代、经得住考验的学术成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在后人那里保留一些颜面,在未来的学术史上留下一些应有的印记。

 

 

 

同时,窃以为在继续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同仁们也应该关心留意礼学的普及与传播工作。说到底,礼不仅是一种“学”,而且是一种“道”,不仅有“体”,而且要有“用”,道学并重,体用兼备。相较于儒家的仁义等“观念”,礼显然更具有实操性、实践性。

 

今天,传统的礼乐文化是不是仅仅作为一种“遗产”存在,只能存在于学者的书斋、论文或者博物馆之中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脉及特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未来的中国,也无法抛弃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根脉所在,我们所要做的,根据“礼时为大”的精神,是根据“因革损益”的原则,根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做好时代转化工作,以现代文明为基础,以现代价值为取向,让现代价值转换传统礼乐,让传统礼乐滋养现代文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往往以为儒家文化中,仁义观念具有现代转换的可能,是积极的,要赓续发扬;而礼则是反动的,消极的,必须予以否定。其实,这样的看法未免偏执。礼乐的精神与现代精神,当然有扞格难通之处,需要加以扬弃。但是,礼乐作为中国文明的基因和特色,其中所彰显的“中国性”,仍需加以呵护。尤其是,礼乐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足以纠正现代精神之偏,补救现代文明之弊。我们通过“两创”的工夫,综合古今中西,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未必不是一种可期的文明之路。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需要一点骨气和底气,需要一点文化自信。当然,文化自信不能演变成文化自负,那样只能导致封闭。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向社会宣传普及礼乐文化常识和基本精神,让国人改变自从近代以来一直流毒不断的负面的礼乐文化观,去积极发现礼乐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生命的内在关联,在接受现代价值洗礼的同时,也能沐浴传统礼乐的辉光,让古今的文明精华塑造气质、养成人格,切实提升国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改变世界对中国人素质低下、行为粗野的恶劣印象,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之“文明”所在。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国人对于礼乐文化有迫切需求,但是学术界却没有提供高水平的供给,“供给不平衡”,于是各种谬种流传、邪说纷作,各种沉渣泛起、妖孽横行,这是我们学术界的失职,我们也要做一次“供给侧改革”。所以,我曾呼吁,在某种意义上说,礼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比研究更迫切。“学术研究”是“小众”的,“文化普及”是“大众”的。从“小众”走向“大众”,文化才有生命力。儒家本有悠久的教化传统,而教化的阵地就是教育,武器就是礼乐。今天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这一传统和职责,应该赓续转化这一传统,肩负起这一使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自不免浅薄与疏漏,在此提出,向各位方家请教,也希望能够得到共鸣和支持!期待大家经常来曲阜,来曲师大讲学、交流、指导!

 

 

 

参会专家学者于曲师大孔子像前合影留念

 

在此,对山东邹鲁礼乐团的倾情礼乐展演表示感谢,让我们能穿越时空,感受古典雅乐与传统礼仪之美。还对会务组的各位老师、同学的辛勤劳动,周到服务表示感谢之情,筹备会议实在是十分不易。感谢曲师大领导、孔子文化研究院刘院长对会议的举办给予了极大支持,在此谨表谢忱。感恩孔夫子保佑,上天作美,让我们既能享受酷夏中的一丝清凉,又没有预报中暴雨的侵扰,让本次论坛更加圆满!

 

最后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学问精进,万事顺遂!谢谢!

 

宋立林

2021年7月17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