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1-08-02 17:50:44
标签:儒教
陈明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文化儒学》《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对谈录》《儒教与公民社会》《儒家文明论稿》《易庸学通义》《江山辽阔立多时》,主编有“原道文丛”若干种。

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

作者:陈明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公众号」2021年7月14日





2021年7月13日上午,湘潭大学陈明教授于2021年“古典传统与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做《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讲座。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旁听学员参加了讲座。

 

陈明教授以《易传·说卦》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开篇,阐释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陈明教授认为,一种文明意味着一种整体性、基础性的世界图景和存在秩序以及及据此建立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系统论述。由此,从文明论层次考察家与儒教文明的关系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乃至世界文明谱系的认知,提升我国的文明自觉和文化自信。

 

陈明教授认为,文明的内核是对世界图景、生存秩序的论说,并且主要由宗教所阐述提供,这样,文明论研究就必然意味着宗教视角的研究。这一视角暗含着由父权向君权的过渡的一条文明演进的脉路,通过考察不同文明父权与君权的演变,可以审视不同文明形态间差异的历史源头。陈明教授以雅典娜、波塞冬神话为例,诠释了希腊文明里城邦对部落和父权的替代,认为这种追求和平、财富所体现出来的理性主义、物质主义,实与宗教精神相去甚远。希腊城邦守护神的地域局限性、公共神祇的政治性决定了希腊宗教的功能单一、灵性稀薄且难以普遍化。这也决定了它无法为后来的雅典帝国、罗马帝国提供政治和社会所需的价值资源,无法承担起文化同质性建构的使命,因而难以支撑起某种文明范式。

 

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则恰恰来自于父权与君权的一致性。《易传·要篇》记录夫子自道:“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这里的“赞”与“数” 都属于占卜的巫术行为,“求其德”则是其作为“儒”的文化创造和和信仰追求。由巫之赞到史之数再到儒之德,其间的关系既有连续更有发展,可谓“连续性文明”的完美表述。古希腊的父权在内部经济政治的发展作用下解体消亡,其背景乃是早期文化被改写解构融入城邦的世俗生活导致父权的民权化。以色列则是在外部压力之下父权无法生长成为王权,只能揉入传统信仰,建构成超验神权为民族生存提供政治承诺。中国则是部落在获得军事胜利后,通过封侯建国在新的政治平台上,其父权平顺发育为王权——此乃连续性文明的要义所在。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权与王权的来源的家,其意象被建构为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存在秩序和意义目标的原型,也即《易传》“大德曰生”“乾父坤母”的命题系统,为现实人事提供一种终极性的合理归因。《尚书·西伯戡黎》记载,殷商末代君主纣王听闻周文王的部队战胜自己的属国黎,大惑不解,对大臣祖伊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周公在伐殷成功后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沿着祖伊说纣王“淫戏自绝”天命的分析思路,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的新论述。“我生有命在天”的天(神意)人(权力)联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则在接受天人关系架构的前提下,将连接基础替换为德性或德行,其背后的意义在于,以干支纪年体现的先民模糊的宇宙图景和存在秩序意识被文王引入“易”的文本之后得到系统性提升,从而获得意义赋值。孔子韦编三绝,“后其卜筮,观其德义”,“德行求福,仁义求吉”,解构其卜筮系统,赋予宇宙生命系统以精神和德性,《易传》成为“易”的中心,中国文化内核由此完成由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的飞跃。这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以乾统天,确立天的最高地位。陈明教授从“天地之大德曰生”、“元,亨,利,贞”、“乾父坤母”三个示例散发,解释《易传》建构的儒教文明之世界图景。其次,将人嵌入天地大生命的系统之中,并赋予特殊地位和使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即是此意。“率性之谓道”是成己,“修道之谓教”是成物;既是事功,也是立德,亦即与天合德,“参赞化育”“与天地参”。最后,《易经》在此基础上将六十四卦整合为一个生命的系统、意义的系统,建构起乾父坤母的宇宙图景与存在秩序。

 

由此可知,儒教和西方的世界图景最大不同在于世界的产生形式:中国是“生”,两希是“造”。在“生”出来的世界中,人与天地万物关系具有内在性或有机性,即乾父坤母、民胞物与。而在“造”出来的世界中,人与造物主是创造者与被造物的关系,人与万物是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关系,人与人则区分为“选民”与“弃民”、或“义人”与“罪人”,末日决战则表明二者之间无法妥协。

 

陈明教授总结道,乾父坤母是儒教文明所构建的世界图景。从个人角度来说,它为生命个体确立了精神方向和意义目标:《易传》“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语,体现人生意义的起点与根源皆在于与“天”的互动关系。而从社会角度来说,乾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增进了社会凝聚力,塑造了文化认同感。经过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秦焚书坑儒、汉初无为而治崇奉道家,至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制度、郎官制度以及察举制度等,中国终于建立起社会与政府的流动管道,强化了儒家思想理念在整体意识形态中的权威性,使之成为政治学所谓共同善,这种文教体系的确立与传承也是以现实实践的方式呼应着乾坤“止于至善”的文化理想。

 

在讲座的最后,陈明教授回答了部分学员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