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为美”——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里仁》篇通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23 18:17:44
标签:《论语·里仁》、里仁为美

“里仁为美”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里仁》篇通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七月十二日己亥

          耶稣2021年8月19日

 

2021年8月14日下午,第四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里仁》通讲如期进行。为配合疫情防控,本次读书会采取线上模式。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儒学爱好者们参与了活动。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昭主持。

 

 

 

主讲人宋立林教授

 

 

 

主持人刘昭博士

 

在正式的通讲之前,宋老师先对《里仁》篇做了概述。宋教授指出《里仁》篇是《论语》中的第四篇,全篇的主旨便是“仁”。其中前七章全部涉及“仁”,八到九章谈“道”,此“道”实际也是“仁道”,与“仁”密切相关。十到十三章与十六章分散言义利之辨,深析义利之辩之“义”,这与仁也关系密切。十四、十五、十七章谈忠恕、内省之道,十八到二十一四章连续谈孝,二十二到二十四章谈的都是和言行有关的,二十五章谈德,二十六章谈处世之道,实则皆是与仁有关。可以说,《里仁》篇的主题是围绕“仁”来展开的。

 

宋老师认为,从《八佾》篇谈礼,到《里仁》篇谈仁,从篇目结构上来讲,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礼是外王之学,是制度架构的体现,但是如果没有仁作为内在的根据,礼就会成为一种空壳与形式,就会失去它内在的活的源泉。不同于西方哲学家,东方思想家往往没有给概念下定义的习惯。《论语》谈“仁”的地方特别多,全篇不足16000字,“仁”字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出现的频率之高,但是孔子并没有对“仁”作明确的定义,而是随机来谈仁的。虽然有学者认为某些地方近似于定义,但实际上与我们今天以思想史、哲学史的角度来解释“仁”字还是不同,这是读儒家经典必须要注意的。所以不要祈求在儒家文本当中寻找一个概念的定义,它是依托于一种情景与体知的生命之学,而非一种思辨的、可以用逻辑或者定义来限框的概念。

 

关于“里仁为美”章,宋老师指出,“里仁为美”有两种解释。第一与孟子讲的“居仁”同义,就是要心存仁德,将“仁”作为人心的“美宅”,所强调的是内在心性的问题。第二指居住的地方,有仁风仁德,是强调外在环境对人的修养的重要影响。第一种解释更为深刻。但是第二种解释也有据可依。后面的“择”字带有主观能动性的意思,不论是内心还是外在环境,都需要人的“选择”,表明一种“自觉”。本章体现了“仁”和“知”的关系问题,也涉及美与善的关系,对儒家的审美观有很大影响。

 

关于“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章,宋老师特别指出,此处的“乐”与“孔颜乐处”中的“乐”不同。此章所讲的是指世俗之乐,并非“孔颜乐处”中那种精神性的“乐”。他还对“仁者”“知者”二者进行层次细分,二者虽都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但是智者显然达不到仁者的层次。关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宋老师由好、恶展开,结合程子所说的“得其公正”,指出好、恶有一个中不中的问题,根子还在于仁不仁。

 

 

 

宋教授线上讲解

 

关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章,宋老师强调这一章对于理解儒家的义利观、儒家的仁学非常重要。由本章可知,过去所谓儒家反对利的说法是错误的。孔子特别明白地指出,人类具有追求利益的共性。但是,儒家又强调“利”要合乎“道义”。下面谈“仁”,可以说是给“君子”下了定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只不过是反着说的。所以,君子就应该“以仁义行”,而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这与《孟子》开篇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可以呼应。

 

就“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章,宋老师认为,“好仁”和“恶不仁”二者并不全然分离,实际上是一体的两面,好仁者一定恶不仁,恶不仁者一定意味着好仁。就“人之过也”章,他认为,“过”的问题,是儒家君子修养论、工夫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有过有恶,无心为过,有心则为恶。人犯的错误,和人的习性关系密切。这也成为儒家观人术的一部分。“知仁”的“仁”,很多人认为是“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仁的程度。

 

“朝闻道,夕死可矣”章虽短,但分歧很大。就此章,宋老师提出,这实际上是孔子自身的感叹之词。对于“闻道”二字,宋教授结合《论语》中“夫子之文章”一章进行解读,指出这里的“闻道”不是指听到,而是指明晓道、把握了道。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这句话不是孔子对信徒的要求,而是一种对“闻道”之难且重要的感慨。

 

对“士志于道”章,宋老师指出,“士”本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阶层,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产生深厚影响的“士大夫”的“士”,实际上是由孔子“志于道”的表述界定的,“志于道”是士之为士的内在原因,“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为“道”关乎天下后世,而衣食则属于一人之私。儒家认为士大夫入仕的目的,即在于行道。

 

关于“君子之于天下”章,对“适”和“莫”二字有至少三种不同的解释,宋教授统而言之,表示不管是亲厚、疏薄,反对、爱慕,还是专注、不肯,都有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含义,关键在于“义”作为一种内在准则。对“君子怀德”章,宋老师认为,这里既可以作“位”来解读,也可以从“德”的角度来理解。尤其是,“君子怀刑”之“刑”,通“型”,指模范之意,君子所考虑的应该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就“放于利而行”章,宋老师将其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章对比讲读,认为其中“怨”字,当指己心对外言。就“不患无位”章,宋老师突出强调了关于儒家“位”的态度,指出儒家并不排斥位,反而认为位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儒家更强调,关键在于德能可以配位。儒学是实践的智慧学,此实践既有修身的实践,也有治世的实践。为己之学并不只是修身之学,而是与“求为”紧密联系。

 

就“吾道一以贯之”章,宋老师以儒家“道统”为切入点,指出此章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巨大。孔子的“一贯之道”,指的便是仁道。而曾子所说的忠恕就是仁的一体两面,从积极角度讲就是忠,从消极角度说就是恕,而恕相较于忠更为重要。从对孔子思想的把握上,曾子虽然年轻,但是确是“独得其宗”的,后世的孔颜曾思孟的道统说是可以成立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体现义利之辩最为显著的一章。对于其中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德还是位,宋老师则从两方面分别讨论。若从位而言,体现了儒家对于老百姓权利的肯定与尊重,是一种民本主义政治哲学。若从德而言,亦可通,这样的话,君子是人人都可以追求的,与位无关,其关键在于所志,即对于“义”的追求,那么这就是一种道德修养论。关于“见贤思齐”章,宋老师认为,虽然其中并没有出现“君子”,但讲的却是君子之道。他将此章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章参读,指出“贤”与“不贤”都可以作为自己向上成长,和经由反思而迁善改过的契机。而且这里的贤与不贤者,不应仅仅限于同时代的人,而且可以“上溯”,通过读书可以将我们的交往面无限拉伸,可以与古代圣贤对话。

 

就“父母在不远游”章,宋老师认为,孝其中应该含有忠恕的问题,如何去“以父母之心为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家要整体把握,不能仅看前半句,其实后半句证明儒家不绝对反对“父母在而远游”,只是需要条件:“方”。这个方,不是方向和方位,而是张诒三教授考证的“合理的理由”,即有正当性的理由比如游学游宦等都是可以“远游”的。对于“三年无改”章的理解,他则由“三年之丧”谈起,并指出理解《论语》,要从人情的角度出发。就“父母之年”章,宋老师则从亲身体验出发,指出经典的动人,往往是切中身心的真情实感的,而不是仅仅靠着一种逻辑力量。儒家昌言孝而罕言慈,他指出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慈是本能,而孝是人性,需要后天的教化。这四章“言孝”,其实都是强调人子的“心情”,内心的真情实感,这个“心”非常关键,这是孝与仁的绾合处。这个“孝心”就是“仁心”的自然流露,也是真正的发端。

 

就“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章,宋老师谈到,“敏”和“讷”二者是相对的。做事要敏,要敏于行,说了就去做。因为容易反而要讷,不要轻易出言。行因为难以落实,所以反而要强调敏。因为人都有惰性,这需要靠道德意志去克服。所以,儒家往往强调“行胜于言”,真正做到“言行合一”才能将这句话落到实处。关于“德不孤”章中,对于其中的“邻”字,他指出,不要单独从字面上来理解。其中的邻,未必就是指现实中的邻居。从普遍的角度来讲,有德,必会赢得人的“亲仁”,近者悦远者来,而且这种“邻”才是长久持续的。

 

随后,宋教授再次强调,《里仁》篇26章,可以说几乎每章都与“仁”密切相关。毫不夸张地说,《里仁》篇总体上就是来讲仁的。

 

 

 

与谈人魏衍华老师

 

通讲结束后,魏衍华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点评。他认为,《里仁》篇无论是谈孝、义利观、朋友关系、还是好恶,其实背后所支撑的,还是人的修养问题,它的主题思想就体现于“仁”。仁和礼是儒家的重要基础,《八佾》篇谈到国家治理,以礼来治理国家。而对于仁,儒家用极具描绘性的语言,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事件来展现,虽然没有确切地表明儒家的“仁”是什么,儒家的孝是什么,儒家的忠信、礼义、廉耻是什么,但全在体悟之中。对自己的修养和自己的人生信仰能够有所体悟、有所感悟、有所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后,在主持人刘昭博士的组织下,各位听众积极发言,提出问题,交流互动。对于听众的疑惑,宋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听众做了深入交流探讨。

 

 

 

杨朝明院长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杨朝明院长做了总结。杨院长从三个层次对《里仁》篇进行了总结。第一个是人性本身的问题,第二个是人的价值问题,第三个是如何成就一个人的问题,从人性本身到人的价值,再到如何成就一个人的仁德,三者紧密连结,层层深入,最终归于“仁”这重要一环。《里仁》全篇实际上就是在谈人道与仁德,谈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于为人之道,关于如何树立仁德,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仁”是内在的一种心性的追求,希望我们心怀仁德,学成仁人!

 

“慢庐经典读书会”是洙泗书院新推出的公益经典阅读活动,书院始终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读书理念,围绕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力争将学习继承儒家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挖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接下来,书院也会继续敞开“大门”,保持每周一篇的进度,继续邀请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共读《论语》。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共品经典。

 

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悦·读”经典书会、“思·享”雅集等活动,在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国学传承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