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樯】武训:八大“对立统一”集一身

栏目:教规义训
发布时间:2021-09-12 23:29:33
标签:对立统一、武训
常樯

作者简介:常樯,本名常强,男,西元1983年12月生,山东临清人,现任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与普及应用。著有《问道三人行》《孔子学堂微访谈》《孔子百问》《儒此便好》《走近孔子,发现自己》等。

武训:八大“对立统一”集一身

作者:常樯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书屋》2021年第9期

 

 

 

山东冠县柳林镇武训词

 

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在《孔子与人格世界》(载《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书)一文中,把“人格”分成了六种,其中有两种为“圣贤”:一种为“超越的圣贤”,一种为“圆满的圣贤”。他把三大宗教领袖耶稣、释迦摩尼、默罕默德和印度“圣雄”甘地,以及中国晚清的乞丐武训并称为“超越的圣贤”,而把孔子及受到孔子教化的诸圣贤称为“圆满的圣贤”。

 

如果单纯从文明史的标准看,以上几位历史人物中,大多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思想文化巨擘,耶稣代表着基督教文明,释迦摩尼代表着佛教文明,默罕默德代表着伊斯兰教文明,甘地代表着印度教文明,孔子代表着儒家文明。那么,我们不禁要发问,诞生于今山东冠县柳林镇、一生主要以乞讨为“主业”的武训又代表着什么呢?唐先生缘何把武训抬高到和宗教领袖并列的位置呢?依照唐先生的观点,武训与其他几位“超越的圣贤”一样,都具有“宗教性之人格”,他特别指出武训“只有一绝对牺牲自我忘掉自我之宗教精神”。可以说,与孔子一样,武训同样为儒家文明的典型代表,只不过,孔子因其高明性和中庸性而显圆满,武训因其高明性和绝对性而显超越。

 

在中国诸省份中,山东最“盛产”圣人,“文圣”“兵圣”“科圣”“工圣”“智圣”“算圣”“农圣”等不胜枚举且声名远播,但还应加上武训这个知名度有待提升的“丐圣”。我们称武训为“丐圣”,倒不是出于他为乞讨者树立起什么“行业”标准,或对乞讨本身有什么系统思考和高深见解,而在于他于乞讨者群体中,灵魂最为高洁,胸怀最为博大,自找的苦难最为深重,最重要的是,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最为突出!武训乞讨兴学,以最卑微的姿态和最艰辛的生计来经营最高尚的事业,展现出了“穷亦兼善天下”之伟大的儒家风范。

 

回望“超越的圣贤”武训之一生可见,在其身上,共有八种彼此“对立”的现象和品质,竟然能够完美地“统一”在一起。通过审视此八大“对立统一”,武训之“超越”境界及精神便完全地凸显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是目不识丁与尊师重教的对立统一。武训是唯一在“二十四史”中拥有传记的乞讨者。据《清史稿·武训传》所载,他7岁丧父,后与母亲以乞讨为生,对母亲特别孝敬。母亲去世后,他“且佣且乞”。据说,他儿时曾到学堂旁听,被教书先生赶了出来;做雇工时,他因不识字又遭人算计。性本善良的武训并未因遭人薄待而怨恨他人,却恨起了自己,“自恨不识字,誓积资设义学。”这正体现出儒家的反躬自省之精神。倘论知识与学问,武训无疑属文盲;倘论觉悟与境界,他不愧为圣贤。叩首行礼是他表达尊师重教的直接体现。在开学典礼上,他先叩拜先生,再叩拜学生,宴请先生时,他却以“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为由站立门外,待食残羹冷炙。如此举动,为儒家所推崇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之说作下最佳注脚。

 

二是箪食瓢饮与乐善好施的对立统一。在物质水平上,武训与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相差无几;在精神境界上,武训与颜回简直一脉相承。孔子夸赞颜回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与颜回一样,武训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是极其差的,但他却能因求道而乐,因奉献而乐,可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与颜回不同的是,颜回家境贫寒,本身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极少,而武训则因乞讨而积累下在当时看来也算不菲的财富,并且他非常善于理财。但难得的是,武训却丝毫未将个人财富用于个人生活享受,而是将其全部用在了兴办义学上。武训的质朴善良,表现在诸多方面,除兴办义学外,他还乐于扶危济困。据《清史稿·武训传》记载,与他同县(时为堂邑县)的妇女张陈氏因家贫而割肉奉养婆婆,后武训将十亩地送给了这位孝妇;他遇到其他孤寒之人,也会慷慨地接济他们。正因如此,当时任山东巡抚张曜向清廷奏请给与武训“乐善好施”评价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

 

三是卑躬屈膝与贤身贵体的对立统一。据传说,为了能够讨得钱财,武训抛弃掉个人尊严,常年打扮成一副小丑模样,逢人便卑躬屈膝,甚至做滑稽表演,他头上只留着一撮头发,以丑角形象来换取他人的亲近与支持。这与说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的孔子,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契的。武训其实是个聪明人,不仅懂得戏彩娱人,还会自编顺口溜。幽默形象加之真诚感人、易于传播的顺口溜,为他赢得了大批良善之士的同情和支持。“我积钱,我置田,修个义学为贫寒。”“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无不是武训劝人向善和用以自勉的金玉良言。武训只活了59岁,短寿应与其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卫生之生活有关。虽然武训整日污手垢面,身体是肮脏的,但他却担得起“真君子”“伟丈夫”之盛名,受得起“贤身贵体”之美誉。这世上,外表光鲜而内心肮脏的人,还少吗?

 

四是精于算计与慷慨大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否认,武训是个理财高手,他精于算计,懂得利用民间金融工具和地权市场来整合社会资源,他曾通过与同乡的开明士绅杨树坊、武进士娄峻岭合作,实现了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武训靠乞讨等方式,共获得田产230亩,对于这些财产,他当然不是用于自身享受,而是将其作为校产进行出租,以租金来维持义学的正常运转。对于义学,他会根据具体花费来出资。倾其一生,共成功兴办了三所“希望学校”——堂邑柳林庄义塾(堂邑时为县,柳林现属冠县)、馆陶杨二庄义塾(杨二庄时属馆陶,现属临清)、临清御史巷义塾。兴建堂邑柳林庄义塾,“费钱四千余缗,尽出所积田以资塾”;对于馆陶杨二庄义塾,他是在其主要创办人僧了证资金不足时,才“出钱数百缗助其成”;而对于临清御史巷义塾,则靠他“积金千余”而成。(《清史稿·武训传》)可以说,在财产运作及个人生计上,武训精于算计;但在资助义学上,他却慷慨大方,毫不吝啬。

 

五是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对立统一。对于出身贫寒的武训来说,能够填饱肚皮便非易事一桩,但他却把人生目标确定为最难看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却又不失为最伟大最神圣之事业的捐资助学上。武训之志向是远大的,而他的脚步却是坚定务实的。他认准了兴办义学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奋斗达三十年,期间,他打工、讨钱、节衣缩食、发起募捐、存钱生息,足迹遍布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份。武训的办学资金,用流传在鲁西北的一句俗语讲,是靠汗珠子砸脚面换来的。难怪张学良把他评价为“行兼孔墨”。在当时,有人说他犯了“义学症”,张口闭口都是“义学”,想的做的都是“义学”,他用一生的坚实脚步,书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义”字!当他在临清御史巷义塾病危时,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诵读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六是孜然一身与景从云集的对立统一。武训一生未曾娶妻,是个十足的光棍汉;不仅如此,他也不曾用钱财来帮助本不富裕的兄弟姊妹。他舍了小家,顾了大家。据传,武训年过半百后,曾唱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娶妻。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尽管武训在家庭生活上是孤独的,但他在事业上却并不孤独,他生前身后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义学的钱财,多是无数善男善女捐赠的,这些以绵薄之力默默支持武训的人,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姓,但同样值得我们敬佩!武训去世后,社会各界贤达纷纷高调赞誉他、宣传他、效法他,可见,他并不孤单寂寞。武训的成功,可谓是一群人、几代人的成功,更是受孔孟之道影响甚深之中华民族的成功!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一切武训精神宣扬者,都是他的同道中人和精神意义上的“子孙后代”。

 

七是凡夫俗子与民族楷模的对立统一。武训出身穷苦人家,最初连名字都没有,因排行老七,故名武七,因兴办义学而稍有名气后,才被政府赐名曰武训。在当时,尽管他晚年曾受到各级政府褒奖,但仍不失为一凡夫俗子,如其他与之同时代的贤良人士一样,他们都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形式和方法,默默贡献着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力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把武训精神总结为“三个无、四个有”:无钱、无靠山、无学校教育,有合于大众的宏愿、有合于自己能力的办法、有公私分明的廉洁、有尽其在我坚持到底的决心。“三个无”表明武训是平凡的、普通的,甚至是卑微低贱的,而“四个有”则又把他推上了民族精神代言者的尊贵之位。1949年以前,武训之誉,超越社会阶层和职业,为众人所共同尊崇,他本人被冠以“丐王”“千古义丐”“丐圣”等称号。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一书中曾言:“在道德方面,及理智方面均完全底人,即是圣人。”照此标准来看,凡人武训是担得起圣人及民族楷模之称的。

 

八是佛道生计与儒家事业的对立统一。就个人生活而言,武训节衣缩食、颠沛流离、终生不娶,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其一生可概括为佛道生计。但作为扛起义学大旗的义丐来说,他的一生又是主动践行儒家价值观念的光彩一生。一个“义”字,承载了太多太重的道德蕴涵和人文素养。依照儒家的解释,“义”含两大原则——正当性、适宜性。观舍生取义之武训的言行可见,他完全符合这两点。那么,武训捐资助学的精神到底从何而来呢?如唐君毅先生所言,“是从孔子之圣贤教化、对人类教育文化之绝对尊重之教而来。”作为中国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儒学价值观,不一定靠刻意教育而得来,往往因人之耳濡目染而深入人心。换言之,儒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书本里、口头上,更在行动中、人伦日用间。尽管武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奉行的崇文重道、舍生取义之儒家精神价值,早已根植到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心灵家园之中,故而武训之崇高精神觉悟,不教而自成,无师而自通,恰如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一书中所言:“一个人的‘做人’,不靠‘教’而靠‘化’,至少可以说,不大靠‘教’而大靠‘化’。”

 

人只有按照儒家所规定的价值原则全力践行,才能为生命涂上一抹精彩的亮色,才能缔造出一个有意义的美好生命。武训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八大“对立统一”,其灵魂正是唐君毅先生所说的“绝对忘我之无限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思想源泉,就是儒家核心价值理念。所以我们认为,武训由行动的儒化,而最终带来了其生命的美化。作为“超越的圣贤”,其在本质上与“圆满的圣贤”并无差别,他们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他们的事业是一脉相继的。

 

笔者祖籍在冠县柳林,生长在临清,与武训是十足的同乡,自认为与武训有“缘”。除特殊的地缘外,笔者亦是在以儒者之底色,扬善者之风范。只不过,“武训”这座高山,实在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值得吾辈小生终生追奉。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