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葆全 著《论语通译》出版暨前言、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1-10-16 00:44:20
标签:《论语通译》

张葆全 著《论语通译》出版暨前言、后记

 

 

 

书名:《论语通译》

译解者:张葆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内容简介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更有人说“《论语》何用半部,得其一言,受用无穷”。为帮助广大初学者阅读《论语》,本书对《论语》做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译解。书中《论语》原文据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排印,经多次校核,力求准确无误。

 

词语注释力求准确可靠,对有关孔子思想的名词术语,尤其注意做出既客观可信又简明扼要的解释。译文多采取直译并尽量不改变原文词序,故文意晓畅,可读性强。每章之后有“点评”,直接点明章旨。每篇之后出赏析,就本篇涉及的主要问题展开充分研讨。

 

书前导读性质的前言简要介绍孔子生平、《论语》其书及孔子思想,有助于读者了解孔子和《论语》的思想精髓。书后附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全书广泛吸收古今学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作者多年研习《论语》的心得与体会,是一部理想的《论语》入门读本。

 

作者简介

 

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前校长,2002年退休。后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今已转设为桂林学院)终身教授,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或主编)有《诗话和词话》《宋代诗话选释》(与周满江共同主编)《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老子道德经译解》《大学中庸译解》《周易选译》《先秦诸子菁华》《历代诗话选注》《文选译注》等著作多部。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

后记

 

出版说明

 

一、《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文化伟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是一部古今读书人都要读的书,今天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将其列为学生课外必读书。本书对《论语》做了非常明晰的注译和解析,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或用作大学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社会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更是教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二、本书《前言》简要地介绍了孔子生平、《论语》其书及孔子思想特色,有助于读者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三、《论语》原文据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排印,经仔细校核,力求准确无误。为方便读者,每章均加编号,圆点前为篇的序号,圆点后为章的序号。

 

四、词语注释广泛吸取了古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也酌取今人意见,力求准确可靠。注释还力求简明,不做烦琐考证。对于古来异说,不一一列举,重要异说则用“一说”加以介绍。对难读的字和多音字,均注音。解释词语,注意说明字的本义,说明通假现象,说明在古代汉语中的特殊意义和使用规律,以帮助读者了解文意,并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与一般《论语》注本不同的是,对有关孔子思想的名词术语,如仁、义、礼、乐、孝、悌、忠、恕、中庸、天命等等,尤其注意做出既客观可信又简明扼要的解释。为方便读者随时任意翻阅,有的注释不避重复。

 

五、译文一般采取直译,尽量不改变原有的词序。但为了使文意显豁,或使译文更合现代汉语习惯,有时对词序稍做改动,或加上一些词语将文意补足,并使上下文文意贯通,以帮助读者理解。

 

六、每章之后一般有“点评”,直接点名章旨,或引他人意见解说本章意思,有时也引孔子相关言谈或古今中外名人言论进行互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本章内容,并拓展知识,丰富学养。引用的重要材料均注明出处。有的地方,还特别指出后世所形成的成语、格言,这对读者丰富词汇会有所帮助。

 

七、每篇之后都有赏析。内容是就本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展开研讨,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孔子思想的认知。赏析中引用他篇材料,会有助于读者做比较研究。

 

八、书末附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

 

九、本书注释评析者张葆全,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终身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或主编《诗话和词话》《历代诗话选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宋代诗话选释》《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先秦诸子散文赏析》《先秦诸子菁华》《老子今读》《老子道德经译解》《大学中庸译解》《周易选译》等著作多部,曾多次荣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61年起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近六十年。其间兼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十余年。本书融入了他数十年来从事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宝贵心得,相信这些个人心得对读者索解孔子思想会有所帮助。

 

前言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言行,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郰(zōu,又作“陬”“鄹”)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宗室,为殷商后裔,传至孔父嘉时,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被杀。后人为避难,便从宋国逃到鲁国,失掉贵族身份。居鲁国数代后,孔子父亲叔梁纥(hé)才当上郰邑的大夫(非世袭)。

 

但不幸的是,在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母亲颜征在带着他迁到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居住。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孔子非常好学,除了帮助母亲干些杂活外,还坚持学习礼乐文化。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孔子不得不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做过“儒”(“儒”是一种从巫史中分化出来的社会职业,任务是在贵族人家举办婚丧祭祀等活动时担任“相礼”。后来,孔子创立的学派也被称为“儒家”),也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管理牛羊畜牧)。

 

大约在30岁时,由于学业有成,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开始收徒讲学,直至终老。据说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二人。

 

大约在35岁时,因鲁国内乱,孔子来到齐国,但齐景公不用他,两年后返鲁。

 

51岁时,孔子任鲁国中都(在今山东汶上西)宰,后来又任大司寇(掌管刑狱)并“行摄相事”(代理宰相),很有政绩。但当时鲁国政权由三家贵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把持,孔子与他们在政治上时常发生冲突。

 

55岁时,孔子愤然辞官离职,带着数十名弟子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希望能得到“明君”任用,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不但希望落空,还吃了不少苦,如在匡地被匡人围了五天,在郑与弟子们一度失散,在陈也断粮七天。

 

68岁时,他回到鲁国,除继续从事教育外,还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被后人称为“六经”的《诗》《书》《易》《礼》《乐》《春秋》,都曾被他用作教本,并都经过他的整理。

 

73岁时,孔子辞世,鲁哀公写了诔文吊唁,弟子为他服丧三年。

 

孔子没有留下系统的论著,当时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及编纂的《论语》,却保存了关于他的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料。东汉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这就是说,《论语》中的每一章都是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在不同的时间记下来的。《论语》的意思就是论纂起来的言语。而编纂成书的人则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据一些学者考证,认为是曾参的弟子)。

 

《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这时孔子已去世近80年,历史已进入战国时代。

 

《论语》全书15000多字,近500章,分为20篇。编者在编纂时取每篇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作篇名,篇名并不反映全篇内容。每篇各章之间,在内容上也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有少数几章,前后还有重复。《论语》为何会呈现出这般面貌?这大概是因为编纂者非常尊崇孔子,生怕有所改动(如重拟篇名,合并章节,调整次序,加工文字)会失其真,因此才留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从编书上说虽然不够完美,但却真实地保存了原貌,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的第一手资料。

 

从文章体裁上看,《论语》为语录体,以记言为主。所记之言应是当时口语,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今天读起来还是明白易懂的。《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虽多为只言片语,但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尤其是一些被后人视为格言的警句,既包含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又有优美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形式上的对称、修辞上的对照等等),含蓄别致,耐人寻味。《论语》的文章,是先秦散文的典范。

 

由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是孟子和荀子。战国时代,儒家是显学,影响极大,但在后来秦代焚书之时,《论语》却遭到厄运,几乎全被焚毁。汉代初年,《论语》重新在社会上流传。当时传授《论语》的主要有三家——《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大同小异。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将鲁、齐二本融合为一(篇目则据鲁论),号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从此,《论语》便有了定本。

 

东汉时,《论语》《孝经》与原来的“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并列,称为“七经”。唐宋之时,经扩充又有所谓“十二经”“十三经”之称,《论语》均在其中。南宋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后来的科举考试,都要考“四书”,因而《论语》也就成了读书人的必读书,孔子的思想,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历代《论语》注本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东汉郑玄《论语注》,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两千年前,《论语》就传入了朝鲜,后来又传到了日本、东南亚。16世纪末,经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翻译介绍,更传遍了西方各国。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多年以来,孔子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

 

孔子思想极富人文色彩。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这时,社会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一说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却充满着贪欲、掠夺和暴力。恩格斯说:“以这些制度(指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引者注)为基础的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动机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禀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3页)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如铸刑鼎、三公分室、田氏代齐等)所具有的意义未能充分理解,因而今天有人认为孔子的政治态度偏于保守。

 

但是我们应看到,孔子当时感受最深的是“天下无道”“礼坏乐崩”,是新旧统治者的贪婪暴虐,以及民众所饱受的饥饿与战乱之苦。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大力宣扬仁爱,极力尊崇道德,坚决反对暴力,呼吁社会稳定,并提出了明确的“爱民”“利民”“惠民”“教民”的政治主张。在统治阶级中,孔子是一位最能对民众给予人文关怀的有远见的思想家。

 

但是,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远不止此。在孔子思想中有不少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超越地域,而属于未来、属于全人类的东西。

 

讲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是“仁”的重要内涵之一。他认为一个人的爱心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中就应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孝悌),长大了进入社会要爱他人(忠恕),“仁”的最高境界则是爱广大民众(仁民,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对他人宽容、厚道、仁慈、忍让,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处处为他人着想。

 

讲伦理。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上,应当处理好也不能不处理好各种关系。

 

孔子在当时就提出要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贫富、贵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其道德准则就是仁爱、忠恕、礼义,等等。对于这些关系,孔子不但没有片面地强调居下位者的服从(“三纲”是汉代儒生提出来的),反而更多地强调在上位者的责任和在上位者的自律。

 

讲修己。孔子所倡导的“仁”,除有“爱人”的含义外,另一重要内涵就是“修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修己”。《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并且尤重严于律己。他的言语和他的弟子的言语中有许多修身的格言,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等等。

 

孔子是反对骄奢淫逸的,他主张“富而无骄”。他宁可自甘于“饭疏食饮水”的淡泊生活,也绝不去追求“不义而富且贵”的荣华。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固守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并且能够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大大提高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讲道义。孔子最看重精神的价值。他说:“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义”放在“利”之上,把精神放在物欲之上,以“见利忘义”为耻。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把对道的追求,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他以救世为己任,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人能弘道”,为了行道,他坚忍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他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

 

讲诚信。孔子“主忠信”,十分看重“诚信”。对待职事,主张“敬事而信”,对待他人,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基础受到了破坏,人将不“人”,整个社会也将会崩溃。

 

讲理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其弟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的思想并未把人引向宗教,引向“彼岸”,去盲目服从非理性的权威,而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对一切人、事、物都持理性的态度。例如对世人的物欲、情欲,孔子既不主张禁欲,也不主张纵欲,既不主张扼杀,也不主张放任,而是主张以理智来引导,用礼义来节制,处处表现出十分清醒的积极进取的理性精神。

 

讲中和。中庸哲学是孔子的认识论,是他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思想方法,也是他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实质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毛泽东认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

 

讲学习,重教育。学习活动或教育是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代代相传的唯一途径,是人类特有的并促使人类远离动物界、不断走向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孔子不但自己好学,而且终身从事教育。在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时期,他首创私人办学,让平民子弟也能受到教育,意义愈显非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博学切问、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注重道德修养,等等,至今仍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两千年来,孔子的思想,已经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对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审美趣味、精神风貌,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总之,孔子的思想,极富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历时愈久愈显光彩。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孔子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主题是“面向21世纪”。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197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明确地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以汲取孔子的智慧。”

 

后记

 

《论语通译》一书,是我在多年研读《论语》以及其他古籍文献的基础上写成的,最早由漓江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由于社会反响热烈,销售情况良好,出版社一再重印、再版,至2015年5月,已发行至第5版。最近几年,我又做了修订,改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相信仍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习近平同志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思想及《论语》一书,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全民的关注。

 

在《论语通译》修订本即将出版面世的时候,我还必须说一说我的指导教师冯振先生。

 

1957年我考入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即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修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当时中文系设在叠彩校区,系主任是冯振先生,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冯老”。

 

冯老过去曾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国学功底深厚。由他主政的中文系十分重视传统国学有关课程的建设。在我读本科的那几年,由于社会因素,教学秩序不正常。但老师们都十分敬业,只要有机会走上讲台,就会把课上好。

 

当时系里云集了一批国学功底十分深厚的教师,他们讲起课来虽然风格各异,但都能尽显其长。彭泽陶先生讲孟子,秦似先生讲唐诗,沙少海先生讲音韵学,陈振寰先生讲古汉语,曹淑智先生讲宋词,周满江先生讲《诗经》,陈飞之先生讲“三曹”,胡光舟先生讲《左传》,黄素芬先生讲《楚辞》,在学生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

 

我毕业留校之初,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冯振先生主政的中文系,更是重视夯实青年教师的传统学术基础。系里有计划地请老教师给青年教师上课。上课的地点设在叠彩校区中央的中文系办公楼。这是一座两层的楼房,下面是中文系资料室,上面有一大间为会议室,上课时就用会议室作教室。在这个铺着木地板的教室里,记得彭泽陶先生讲过《说文解字》,王永华先生讲过“杜诗韵律”,沙少海先生讲过古汉语语法。冯老也讲过《说文解字》,还讲过古典诗歌的格律与作法。至今,他们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冯老、彭老讲《说文解字》,以原《说文》部首为纲,挑选若干部首,每一部首又挑选若干字来讲,重点讲字的形和义,从本义一直讲到引申义、假借义。

 

冯老讲古典诗歌的格律与作法,是以方回的《瀛奎律髓》作教材。冯老挑选了其中一些篇章,油印出来发给大家,作为讲义。所讲的都是唐宋名家的诗,引导我们理解和欣赏。

 

听课的主要是古代文学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但也有其他教研组的青年教师,还有外校来进修的教师。

 

这些课讲的虽然都是“古”字号,但对中文系所有青年教师来说,实在具有“打基础”的意义。至今我仍然认为,在文学院无论从事什么课程的教学,都得有古典文学或者国学的修养。近二十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倡导“经典进课堂”,我想这就是一项对弘扬传统文化极有意义的举措吧。

 

为了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系里还开展“老带青”,即安排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当时,系里安排冯老作为我的指导教师。冯老指导我的方法主要是:告诉我读哪些书;看看我的读书笔记;和我谈话,要我汇报读书的心得体会。

 

由于我酷爱先秦诸子,认为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和源头,所以在这之前已经非常认真地读了先秦诸子的若干典籍。冯老指导我读书,便从这里开始。在冯老的指导下,那几年,我系统地、扎扎实实地通读了若干国学元典,主要是先秦诸子:论、孟、老、庄、墨、荀、韩,以及尚书、诗经、礼记、说文、尔雅等。

 

除冯老对我耳提面命外,我从冯老的著作中学习如何治学,也获益很多。如冯老的《老子通证》,本经互注,“以老证老”,别开生面。后来我写《论语通译》《老子道德经译解》,就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本经互注的方法。冯老的《诗词杂话》《七言律髓》《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等诗学论著,不但激发了我研究诗话词话的兴趣,也帮助了我后来深入研究并出版《诗话和词话》《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历代诗话选注》等著作。

 

作为青年助教,那几年我常向指导教师冯老请教,冯老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解惑。冯老的工作室在中文系办公楼楼下资料室旁,也是一个小小的房间,我常常到他的工作室去汇报读书情况。所谓“汇报”,其实是交谈。冯老十分和蔼,对青年人更是热情关怀,奖掖扶持,同他谈话从未感到有什么拘束。那时谈得较多的是孔孟和老庄,也谈荀子、韩非子,有时也谈诗词和诗话。

 

师生之间似乎很投缘,谈得很融洽。冯老说话不是很流畅,吐词也有浓重的乡音,但谈论问题,析理精妙,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他简明扼要的点拨常常使我有豁然贯通之感。听冯老谈话,正合了一句古语,“如沐春风”。当我谈到一些自己独有的心得或见解时,冯老总是点头赞许,褒扬有加,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使人感到鼓舞和温暖。

 

冯老治学十分严谨。在他的工作室里,书桌旁,有一个特制的小木架,放着一部丁福保编的《说文诂林》。这是一部线装书,共有82册。这个小木架分成左右两边,每边上下各间隔成41层,每层放一册,取用任何一册都不必挪动其他各册,十分方便。

 

当我问到一些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时,冯老不仅立即作出口头解答,还常常顺手从架上把《说文诂林》的某一册拿到书桌上,翻到有关的那一页,向我说明那解释的依据。冯老对《说文》的熟悉,对文字训诂学的精通,令我十分惊讶和佩服。而他治学的认真和对后辈的热情,又使我十分感动。

 

冯老已经离开我们38年,我想,今天出版《论语通译》修订本一书,也算是对冯老的诚挚纪念吧。

 

《论语通译》修订本的出版,得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虞劲松、刘隆进、和永发同志出力尤多。他们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辛勤劳作,不遗余力,其精神令人感佩,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张葆全

2021年7月11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