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在传承中推进书院革新
作者:张謇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九月廿四日庚戌
耶稣2021年10月29日
私塾、义学与书院是中国传统文教的公共载体,作为传统士人、科举时代的状元,张謇受益于义学和书院教育。张謇曾在南京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求学,师从钟山书院山长李联琇、惜阴书院山长薛时雨,并且向凤池书院山长张裕钊问学。张裕钊后至北方保定莲池书院任职,张謇还曾专程拜访。1893年,张謇三兄张詧在江西贵溪任职时,修缮、扩建象山书院,张謇积极献策,为书院作《移建象山书院记》。张謇先后任赣榆选青书院、崇明瀛洲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安庆经古书院等书院山长。其中任职时间较长、倾力较深、有鲜明个人特征的无疑是江宁文正书院。
儒家士人有设学教人、承前启后的传统。书院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教的有力载体,恰恰在于儒家士人事业有成后,会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延聘优秀学者,设立书院,通过教育回馈社会,承前启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各地设立的书院除了传授孔孟之道,往往也是当地杰出士人、文人的纪念场所。比如张詧重修贵溪象山书院时,就新设陆九渊、谢叠山的祠堂。谢叠山是贵溪人,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在中国历史上与民族英雄文天祥并誉为爱国主义的“二山”。张謇认为,设立纪念祠堂的意义在于使得在此处读书的士人“尚友古贤”。江宁文正书院由江宁布政使许振祎于1890年在八府塘建立。据张謇记述,“自布政使奉新许公以湘乡曾文正公再造江南,而在江宁尤久,建立书院,俾邦人士永无穷之讴思,于是江宁有文正书院。”
重在经世致用
文正书院虽然建立较晚,但是张謇携新科状元之望加盟,又由晚清重臣张之洞(以两湖总督署理两江总督)延聘、力挺,江宁文正书院自然名震一时。状元张謇执掌书院吸引了不少士人前来就学,其中著名的,据张謇自述有:江谦、江导岷、束曰琯、陆宗舆、郭鸿诒、郭文彻、潘世杰、沈书升以及张謇的从子张亮祖。张謇当时还应安徽巡抚沈仲复(秉成)之聘,兼任安庆经古书院山长,沈氏曾以安徽巡抚署理两江总督。
文正书院坚持科举应试的辅导功能。“制艺、策论、诗赋不必不得人”“制艺验其所学而非所以为学。”张謇认为,科举考试是考察学识的方式,却不是学习的目的。张謇是科举状元,并且科举之路很是坎坷、经历丰富,坊间对其状元之路也颇有传说。江宁文正书院吸引众多学生报考,其中大概不少是冲着“应考”而来。当时科考“无用”的弊端逐渐显现,科举政策在制艺、律赋之外试用策论,但是政策也摇摆不定。张謇并未摒弃制艺、律赋,定文正书院的课艺“以一制艺、一律赋及七言十二韵长律诗为格”。张謇认为课艺是科举之本,因此他在课艺方面用力较多,勤勉批阅课卷,有时一天竟然校阅一百五十本之多,自言“生平校阅之苦无过于此”。
书院教育应回归经史,夯实基础。清朝从行省到州县都有书院,稍具规模的书院都有学生读书的场所,有经费、有藏书,并且在学术上强调效仿古贤、不拘一派,在科举制艺方面则采用官学朱学。张謇认为,“学莫先于经,而史次之”,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是功利的,急于求成,不过是摘一些辞藻、典章修饰自己,炫耀于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张謇认为光建书院是不够的,书院的学习要回归经史,弱化科举的功利化目标,夯实学问基础才是本质。
1897年,张謇为革新书院教育,在文正书院新设西学堂,在汉文之外,增设英文、翻译、算学三门课程。文正书院也逐渐拓宽课程范围,“至每次课题,分时务、算学、兵、农、矿、化各学”。为解决江宁文正书院的经费不足问题,张謇曾呼吁在江宁城内外山上造林,补贴书院经费。
推动书院革新
有清一代,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南京的钟山书院改为大学堂,江宁文正书院则改为中学堂。此时,张謇也曾参与江阴南菁书院改革风潮,建议将其改为文科高等学校。张謇是书院革新、新式学校的倡导者,他认为,在改书院为学堂的过程中,不能简单以科举教育对应大学教育,有些书院学生没有达到高等学堂的要求,但是因为所在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学生也水涨船高。张謇认为,办学者得有主见,办学就要堂堂正正,不能扶墙摸壁,用脚后跟走路。
1901年,张謇辞任文正书院山长,回乡专门管理纱厂事务。文正书院于1902年改成府学,即江宁府中学堂。1927年,江宁府中学堂与原钟山书院、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的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中学。
张謇出之于书院,然而在“三千年未有”之变革时期,张謇是书院改革的呐喊者、推动者。他大力推动现代学校教育,并且身体力行,“父教育、母实业”,一生创办了近400所学校,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拓荒者和开路先锋。张謇对学校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恰恰是基于“为往圣继绝学”的士人担当,承继了中国传统文教的精髓;他创办学校,广兴教育,秉承了儒家设学教人的精神和理想;在他的改革中,书院精神有了更有生命力的表现和承载,而其目的是在国文之外,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使国人适应工业文明,护国保种。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李文文】朱熹怎样讲“四书”
【下一篇】【许超雄】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