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博物馆 编《一代儒宗钱大昕》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1-11-15 18:05:35
标签:《一代儒宗钱大昕》

嘉定博物馆 编《一代儒宗钱大昕》出版

 

 

 

书名:《一代儒宗钱大昕》

编者:嘉定博物馆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内容简介

 

《一代儒宗钱大昕》以图录的形式网罗钱大昕本人以及乾嘉时期学者的碑帖、书画、信札、刻本等文物120余件(套),分三个部分展现,首次集中呈现钱大昕的学术、书法成就及其家学传承和交友的历史面貌。第一章钱大昕手迹陈列了钱氏书札及绘画题跋,以及钱氏学术著作;第二章钱大昕师友弟子手迹则为乾嘉学者群像,展现以钱大昕为中心编织的学术网络,他们与钱氏的通信以及彼此之间的书信探讨,丰富了乾嘉学者训诂考订的讨论细节;第三章钱氏家学传承则列举了钱氏一门后辈的学术、诗文、书法成就。展现了钱大昕对门人的深远影响。

 

编者简介

 

2020年末,嘉定博物馆整合馆藏资源,并与上海图书馆、北京观雪斋、上海翥云堂等公私收藏机构推出了“一代儒宗——钱大昕”专题展览及相关学术研讨会。本书除了全部呈现展品面貌之外,还对作品进行逐字释文,不仅弥补读者未能亲自观览之憾,亦可方便公众阅读清代学人墨迹,理解书札所思所感。

 

嘉定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3年6月,地处嘉定区中心区域的博物馆新馆建成对外免费开放。目前,嘉定博物馆下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定孔庙、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法华塔以及嘉定竹刻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嘉定历史陈列、馆藏文物陈列;还有设在嘉定孔庙内的科举陈列、设在嘉定法华塔院内的中国近代外交家顾维钧生平陈列、胡厥文生平陈列馆以及嘉定竹刻博物馆内的嘉定竹刻陈列。

 

【序言】

 

乾嘉风尚——钱大昕的书法与交游

 

林介宇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首次南巡,钱大昕迎驾献赋,得到赏识,特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钱大昕是清代第一流的学者,当时几乎所有的学问,如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历算、音韵、训诂、金石等,他无不精通。因此,当时的学者称他为一代儒宗,又说他“品如金玉,学如渊海,国之仪表,士之楷模”。

 

 

 

嘉定之学大体兴起于明嘉靖、隆庆年间。是时,归有光移居嘉定安亭,讲学论文,交友授徒,一时从游者甚众,文风大畅。嘉定士人有崇尚古学,讲求气节的文化传统,对钱大昕多有沾溉和濡染。

 

乾隆十四年(1749),嘉定知县保送钱大昕到苏州紫阳书院读书。在紫阳书院,钱大昕得到王峻、惠栋、沈德潜等著名前辈学者的赏识。时有诗名,与书院同学王昶、曹仁虎、王鸣盛、吴泰来、赵文哲、黄文莲合称“吴中七子”。

 

乾隆十九年(1754),钱大昕应会试,中式第十九名,同时成为新科进士的还有王鸣盛、王昶、纪昀、朱筠等人,“皆称汲古之彦”。

 

 

 

(左)纪昀书札(右)王昶致王鸣盛书札

 

乾隆二十二年(1757),钱大昕参加御试于正大光明殿,钦取一等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七年(1772)补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迁少詹事。三十九年(1774),出任广东学政。

 

 

 

《家书册》之一

 

我自起身以后,上下俱平安,九月初三日出榜,定于十二日起身进京。今于十一日下午接到部文,知蒙恩差广东学政,即赴新任,不必来京请训,随即在此略办行装,俟有兵部勘合,即起身赴广矣。此时已交冬令,且山东路上亦难行,今岁断乎不能接家眷矣。拜匣上钥匙,昨已遗失,即可另配开出,箱内存银,随时取用,用去即记一总帐,庶不致遗忘。我到广后,有人赍折进京,汝等再商量起身,不可造次。起身已有定局,然后将房子转典,元价及修理,须得四百两,典期三年为满,方可成交。万一典局不定,起身时与曹大人慕堂借二三百金,其房即算典与曹处亦妙。此时路上盘缠短少,幕宾或到江西,或到广东,再行延请,若在京中请去,我不能有盘缠多帮也。今遣胡升进京递折,带回汴绫五个(元青二,红紫、藕褐),绵绸一个,搭包四个,手帕八条,逐一点收可也。十一日字(钱大昕《家书册》之一)

 

据史学家陈垣先生考证:此封家书系乾隆三十九年钱大昕由河南乡试考官转任广东学政期间,写给家中浦夫人者。家书记录了钱氏南下的行路奔波,并嘱托家人转典家宅,为举家动身前往岭南的计划。然次年(1775)钱大昕父丧丁忧,守孝期满,继丁母忧,加之多病,不再复出。

 

乾隆四十三年(1778)起,钱大昕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其在紫阳书院的时间最长,共计十六年,“一时贤士受业于门下者,不下二千人,悉皆精研古学”。嘉庆九年(1804)十月二十日,钱大昕在苏州紫阳书院的寓所去世。翌年十二月初十,与其妻王氏合葬于嘉定外冈镇东练祁塘畔。钱大昕挚友王昶撰墓志铭,伊秉绶书丹,钱坫篆盖。对于自己的一生,钱大昕曾在自题像赞中说:

 

官登四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籍,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幸民。

 

 

 

 

 

钱大昕墓志铭拓片

 

钱大昕一生著书三十五种,合三百余卷。江藩《汉学师承记》一书中记述钱大昕学术成就:“若先生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在写给李文藻的信中,钱大昕品评了旧史之弊,也表达了自己精于重修《元史》的宏愿。

 

 

 

钱大昕致李文藻书札(局部)

 

《元史》之举,虽晨夕不去手,而汗青尚未可逆料。愚意欲竭一生之精力成之,不拟速成也。来札问《元史》无传而今有碑可据,卓有可述者,不识可补入否。此正仆之所亟欲得者。

 

足下如有见闻,务期示教,以佐不逮。旧史之病,在略于后妃、诸王、世戚、功臣,致一代事迹不完具。今所编葺,意在详于蒙古、色目,略于汉人、南人;详于政事,略于文学。至于氏族、国语及西北地理,尤在详晰考证,不独删烦就简,斧藻其文词已也。其稗官所述琐碎事不可入正史者,拟另为一书录之。(《钱宫詹帖册》之一·节选)国内公立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藏机构收藏的钱大昕墨迹至少在三百件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作品还没有展出或出版过。此外,北京观雪斋、上海翥云堂等民间收藏机构也收藏有较多的钱大昕书法作品,前文提及的《钱大昕先生手简十五通》(又称《家书册》),此册原由钱大昕之子钱东壁收藏,后归尹炎武收藏。尹炎武对陈垣的史学成就十分崇敬,并知道陈垣对钱大昕的学问非常推崇。1952年,他将这批家书交到陈垣手里,请他考释。二人曾就此册反复讨论,历时十年余。陈垣最终写成《钱竹汀手简十五函考释》一文,发表在1963年第5期《文物》杂志上。

 

钱大昕不仅学问一流,其性情宽和,为人处事也是有口皆碑,誉满朝野。他不以做官为荣,而以学术为志业,曾说“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知富贵之有尽,不若文章之长留矣”。当时官僚士大夫和名士宿儒多喜与钱大昕交往,本书还收录有很多难得一见的乾嘉时期学者的书札,如沈德潜、袁枚、纪昀、阮元、毕沅、伊秉绶、黄易、翁方纲、陈鸿寿、王昶、王鸣盛、瞿中溶、李赓芸等一大批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的书札。细细品味这些广泛的交游与学术切磋,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乾嘉学术风尚的无限魅力。

 

 

 

 

 

钱维乔致钱大昕书札

 

 

 

翁方纲致丁兆隆书札

 

 

 

伊秉绶致黄海书札

 

 

 

 

 

袁枚致汪大榀书札

 

书影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