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谋道不谋食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卫灵公》通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1-25 00:01:38
标签:《论语·卫灵公》

君子谋道不谋食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卫灵公》通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二十日丙子

          耶稣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11月20日下午,第十五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卫灵公》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与谈人,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二级研究员、国际儒联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点评。数十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及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岳主持。

 

通讲伊始,宋老师指出,孔子与时人对于卫灵公是不是“无道之君”,实际上是存在公议的。只不过孔子对一个人的看法、对政治的看法,更全面,侧重点和一般人的理解不一样。

 

 

 

宋立林教授

 

关于“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章,宋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前面是对话,后面是结果。“卫灵公问陈”的目的是和邻国进行交战,而孔子对此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意思是关于“礼”的学问,“闻之矣”,但是军旅之事、战阵之事,“未之学也”。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不是谦虚,而是“道不同”,不想回答。大家印象中的孔子虽然是礼乐大师,但实际上他对于军事并不是一窍不通。鲁定公时期,“夹谷之会”,孔子做大司寇,曾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是一个战略家。结合与卫灵公相关的一些文献,可以看到,孔子虽然对卫灵公有所肯定,但总体来讲卫灵公本人绝非明君。卫灵公对孔子也存在一些矛盾,孔子到卫国两次,卫灵公对孔子都是想任用,但又不知道怎么用,实际上是不了解儒家是做什么的。这一章放在篇首,实际上是非常有意蕴的,摆明了一种态度,儒家是做什么的。

 

关于“在陈绝粮”章,宋老师认为儒家最核心的东西,就体现在“陈蔡之厄”时,孔子和子路、子贡、颜子三个弟子的对话中,用一个非常妙的故事呈现了儒家的思想,这章截取了其中一点。《史记》和《孔子家语》中都记载“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在绝境中,孔子的弟子们饿倒,“莫能兴”。“子路愠见曰”中的“愠”,实际上是子路对“道”不行的一种忧愤之情。“穷”是穷途末路,没有施展的舞台,和“穷”相对的是“达”,或者叫“通”。“君子亦有穷乎?”子路不理解为什么君子也会遇到这样穷途末路的境遇,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章更多的是肯定君子的“处穷之道”。“穷”往往意味着“贫”,虽然不相等,但相通,没有施展的舞台最后就会“贫”,生活就会处于“贫”的状况。比如颜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们对于“穷”,甚至对于“贫”,都能泰然处之,安于“贫”,也安于“穷”,不会因为“穷”而“滥”,放弃原则、放弃道。

 

关于“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章,宋老师强调关键在怎么理解孔子的“为学之道”,或者孔子的“道”。当时在孔门弟子中,存在着孔子是“多学而识之”的观点。从知识的角度和学习的方法、路径来讲,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多次讲自己好学,“好学”而“多学”,但孔子对此处否定,说“非也”。宋老师进一步说,“多学而识之”这是一个表象,在表象的背后,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孔子的思想、境界、知识的博大,并不仅仅在于“多学而识之”,而在于背后的更高的“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是比“多学而识之”更高的一种“求学”“求道”之路。

 

 

 

陈岳博士

 

关于“由!知德者鲜矣”章,宋老师认为“知德者鲜矣”在古今都是通义。今天人们都在讲“德”,但“知德者鲜矣”,真正把德能理解透彻的人很少。这章可以联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能“行”就不是真“知”。儒家的“知”不仅是一个理性的概念和知识性的东西,“知”是有体知,之后宋儒分出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德性之知”必须在生活、生命当中予以践行,即儒家所讲的“力行”。明理、明道,就是“知”,“知”绝不是一个纯粹知识论上的东西。真“知”不止停留于口,还需“践履”。

 

关于“无为而治其舜也与”章,宋老师认为《论语》中出现“无为而治”并不奇怪,在儒家思想中,“无为而治”和“德治”是同调的。舜在儒家的圣王系统之中,非常特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舜的身份很特殊,能够从社会底层上升到帝王的层次;二是舜能够在最恶劣、最能考验人的家庭,做到“孝”,这样的“孝”具有典范意义。儒家的“无为而治”和道家的“无为”有相通之处,但又有不同,需要仔细分别。孔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来源有两点:第一,与孔子对历史的总结有关;第二,未必不会受到老子的影响,儒家在文献中从来没有讳言孔子向老子问礼。

 

关于“志士仁人”章,宋老师认为这章代表了儒家极高的一种精神风范。“杀身成仁”是最能代表儒家的那种大义和激情的一个词语,并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一起,成为儒家精神的一个传承谱系。文天祥的《绝命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散尽家财以疏国难,被俘之后成仁取义,留下的《正气歌》,激励了无数人。文天祥正是凭借在人生最后一个节点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高亢的真精神,得以配享孔庙。

 

关于“吾尝终日不食”章,宋老师认为这里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强调“思”和“学”的关系。现在讨论明末心学末流,一直强调内在心性,只谈“尊德性”,不讲“道问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阳明先生本人并不这样认为,而心学末流却出现了“伪”“浮”,原因在于不学,所以儒家认为“学”是非常基础的。象山一系,高唱孟子“尊德性”一学,从道德本身的角度来讲并无问题,但从儒家的整体性上把握,它离不开学。李泽厚先生讲“信是基督教的第一义,学是儒家的第一义”,不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人格的修养,都离不开一个“学”字。

 

 

 

现场听众

 

关于“有教无类”章,宋老师认为这章代表了儒家、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打破了周代贵族教育垄断的局面,让文化可以下移、普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和“仕”挂钩,这是历史的进步。贵族宗法社会强调世袭制,而孔子打破了这种制度。北大的何怀宏教授提出从“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关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章,宋老师认为这里强调的是“道”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意义。“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与“君子和而不同”联系起来,中国文化讲包容、和谐、儒释道汇通,很多人讲《论语》会用佛家解释。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有边界,可以“和而不同”、吸收交流,但是一定要保持“道”本身的边界性,如果没有边界,“道”就不存在了。可以合作、交流但不可被消灭、瓦解、结构。

 

关于“师冕见”章,宋老师认为这章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能够展现出孔子圆满的人格和内在。孔子为何能持续两千年让人感动?常人见尊者、地位高的人,毕恭毕敬。见“敌”者,敬意会减损。见“贱”者,傲心会出现,这是因为常人修养不够。而圣人待人,不论高低贵贱,都自然流露善性、德性。儒学不是玄妙的,而是平实的,平实之中见伟大。徐复观先生解《中庸》的时候做过一个标题“平常即伟大”,这就是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

 

讲读结束后,魏衍华老师就通讲内容作了点评和补充。他说,《卫灵公》篇围绕立身处世和为政主体展开,具体讨论了做人、处事、为政中的个人取向问题。“行”是整篇的主旨,无论孔子“明日遂行”,“子张问行”,还是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从字里行间里,能透露出“行”是整篇的核心。首章“明日遂行”,这一章表面谈“行”,实际上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的行为实际上不符合孔子的为政之道,此章也隐含了孔子之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人与道之间的关系。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而不是道使人宏大。“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和道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魏衍华老师在线上点评

 

随后,在主持人陈岳博士的组织下,现场的听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讨论与发言,交流互动。宋老师对听众的感想、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活动最后,杨朝明先生对《卫灵公》篇作最终总结。他说,下半部《论语》的篇章安排都很用心。本篇以《卫灵公》命名,让人一下联想到卫灵公所代表的世道。这篇可大致分为四部分。前8章为第一部分,谈的是身处无道之世,能不能做到笃志、修道、立德;第9到第24章为第二部分,谈的是仁德君子的标准,如何去做一个仁德君子;第25到第34章为第三部分,谈的是要深思熟虑,细辨明察;第35到第42章,谈的是仁德至上,以仁德教人。末章“师冕见”谈的是要将做仁人君子具体化,真正的君子一定会体现在切实的日常行为举止之中。

 

 

 

杨朝明先生

 

“慢庐经典读书会”是洙泗书院新推出的公益经典阅读活动,书院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读书理念,围绕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文会友”,力争将学习继承儒家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挖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接下来,书院也会继续敞开大门,保持每周一篇的进度,继续邀请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共读《论语》。

 

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共品经典。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悦·读”经典书会、“思·享”雅集等活动,在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国学传承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