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论语·卫灵公》 —— 修道立德,躬行仁义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02 15:12:29
标签:《论语·卫灵公》、修道立德、躬行仁义

《论语·卫灵公》

—— 修道立德,躬行仁义

作者:杨朝明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廿三日己卯

          耶稣2021年11月27日

 

作者简介

 

 

 

杨朝明,原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下半部《论语》,前面几篇是《先进》《颜渊》《子路》《宪问》,然后是《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这样的篇章逻辑,从篇名看就很用心。如果说颜渊、子路、原宪在“先进”的孔子弟子中分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也在社会政治中分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篇篇名是《卫灵公》,提到卫灵公,我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卫灵公所代表的世道,想到在这样的世道如何处世、如何做好自己。大体而言,本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身处无道之世,笃志修道立德

 

第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如何才能笃志、修道、立德呢?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战阵之事,那么孔子怎么说?孔子曾经与许多国君打交道或评论他们,有的直接向孔子请教。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很多,例如他向孔子问天道的问题,孔子觉得鲁哀公这个问题很好。在《孔子家语·大婚解》中,鲁哀公向孔子问“人道孰为大”这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认为哀公有此之问是鲁国百姓之福。本章有所区别,卫灵公“问陈”,孔子的回答中提到“俎豆之事”和“军旅之事”,这两件事所代表的一个是“王道”,一个是“霸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事之类固然很重要,但是治国要知道什么才是根本,实际上民众的信仰问题很重要。“俎豆”代表祭祀之器,也就是礼器。礼器是礼的承载,礼是用来培养“敬”的,人们祭祀谁就会对谁产生尊敬,如果国家重视祭祀,那么民众就能有爱有敬,就是个有道之国。相反,如果每天都在商量如何打仗,如何去争,就会产生严重问题。第一章谈了一个很大的事,正如做人要务本那样,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者来说,“本”是指“俎豆之事”。孔子之所以“明日遂行”,就是因为卫灵公在治国方向上已经有问题了。

 

第二章,“在陈绝粮”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穷”和“达”是相对的,如果要做一个优秀的人,但还不能通达,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要做到“不能改其节”,应该坚持正道,笃志而行,穷而固守其志,这一点很重要。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相互衔接的。

 

第三章,“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前两章提到要固守正道,那么该如何去做呢?这就需要恒定地坚守。所谓坚守,就是孔子所说的那个很重要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可不得了,重要的很!它是指做人做事要有一个整体的思维,处理君臣、父子、夫妻等各种关系都要有“一”的思维,有了这个思维,就能做到修己安人、推己及人、“择其两端用其中”。人在社会上有“穷”有“达”,如果“穷”,就看能否独善其身,这就需要不改其志。

 

第四章,“由!知德者鲜矣”。上一章中所记孔子说的“一以贯之”,能够真正做到是很难的。是呀!真的能有人做的这么好吗?孔子对子路说:“知德者鲜矣。”意思是真正能够达到仁德、努力追求仁德的人是不多的。这就像《孔子家语•王言解》所记载的,孔子对曾子说:“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意思是,现在的国君只可以听到士与大夫的一般言论,至于治国安天下的君子之言,听到的就很少了。

 

第五章,“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既然真正做到仁德的人不多,又如何去改变这种现实?能够改变现实的人,历史上的榜样有很多,这里谈到的是舜。舜能做到“无为而治”,其实这里的重点不是“无为而治”,而是“恭己”,就是自己要做好自己。儒学讲修己、克己、“君子敦于反己”,就是如何做好自己。从为政者的角度来看,舜是历代圣贤中儒家尊崇的楷模。要做好自己,尽管像舜一样“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样就可以了。“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不为,而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小处着手,从根本处着手。为政者自己做好了,就影响到整个社会,世道也就好了。这里提到舜,就是要树立为政者的楷模,一个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做到“恭己正南面”。

 

第六章,“子张问行”,继续具体谈做人的问题,谈如何“恭己”的问题。在社会上如何才能通达,子张所问的“行”就是这个意思。不要把问题看得太宏阔,实际上很简单,无非就是言和行的问题,就是具体做人做事如何言、怎样行。孔子给了六字秘诀:“言忠信,行笃敬。”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行得通,即“虽蛮貊之邦,行矣”。如果做不到,“虽州里,行乎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给出了解决方案:“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意思是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做,在家以及出门的时候都要做好,站着时,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时,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通达。实际上,就是要将“言忠信,行笃敬”牢牢地记在心中,用来指导自己的言和行。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会成为有德之人。真正的有德之人,并不是非得要望若神仙、“看起来很像”,圣贤也是普通人,只是他的不普通就在他的普通之中,就像孔子“即凡而圣”。

 

第七章,“直哉史鱼”章。在前六章基础上,本章举了两个例子,他们的特点一个是“直”,有些人很正直,比如史鱼,他就如箭一般,射出去之后一直往前走,就是直道而行。另一个是“君子”,蘧伯玉和史鱼不太一样,作为一个君子,蘧伯玉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或直道而行,或“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明哲保身。二者都具有良善的品质。

 

第八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这里谈的是做人的智慧,人之修己,如何与别人交,如何“不失人”“不失言”?有智慧的人“不失人,亦不失言”。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存在,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选择和什么人打交道,要知道哪些是优秀的人,什么话是好话。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听善言。

 

二、做一个真正的仁德君子

 

从第9章开始,一直到第24章,谈的是仁德君子的标准。那么,仁德君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做一个仁德君子?

 

第九章谈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对于生死,刚才立林谈到“好生”,这个很重要!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孔子家语》中则有《好生》篇。好生,这与儒家的“修德”“治国”“为邦”“内圣”“外王”都相互联系。就像第一章中提到的孔子会不会打仗,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但是孔子真的不会吗?冉求为什么说自己的军事能力学于孔子?我曾在《解放日报》有一篇《孔子会武功吗》,以回答读者的形式谈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对儒学的理解有偏颇,认为儒学重德,只是教人做“好人”而已。“重德”没问题,“而已”则未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真正的“圣人”?真正的“圣人”一定“既仁且智”。“仁”是好人,“智”是能人。人要既要“好”,还要“能”,只“能”不“好”是不行的。“成仁”就是“成人”,“志士仁人”是人格圆满、全面发展、非常完善的人。

 

第十章,“子贡问为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把人格历练好;人格不好,就算求得财富也会丢。儒家教人成人,成人之后才能成为想要做的人,不能走捷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才能“利其器”呢?“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就是要和有贤德、有仁德的人进行交流。向上学习,就要向贤大夫学习,以他们为师;朋友之间,要和有仁德的人交往,与他们沟通。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成就自己,就要和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向他们请益、学习。

 

第十一章,“颜渊问为邦”,这一章和前面相联系。如何培养仁人志士、仁德君子?这就需要在社会国家中营造一种氛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把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全部都继承下来,以此来营造一种好的氛围。为什么谈“乐”?乐者,乐也。《礼记·乐记》中有一句话:“乐者,通伦理者也。”乐是用来教化人的,音乐,使人快乐,教人乐于何事,这可是方向问题。比如放一段轻音乐,我们的心中是静的;如果放一段摇滚乐,我们可能都静不下来。这里强调的是环境营造问题。“乐则韶舞”,《韶》尽善尽美,追求美善。郑声,则有不同。“郑声淫”,“淫”就是过头。“远佞人”就是远离小人。

 

第十二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说“颜渊问为邦”是从大处着眼来看培养“仁人”,第十二章就是向远处看。现在个别领导者,只顾发展经济,只看眼前利益,牺牲环境,把绿水青山给毁了,这样就没有远虑。再比如说弘扬传统文化,绝不能大起小落,要着眼于长远,要重视中小学教育。要培养“仁人志士”,就需要营造氛围,要往远处看,急不得!

 

第十四章“臧文仲其窃位者与”。孔子为什么要批评臧文仲呢?孔子曾“数称臧文仲、柳下惠”,我在《孔子研究》发表过两篇文章,一篇叫《论臧文仲》,一篇叫《柳下惠道德思想考论》。研究孔子,就要研究孔子曾经研究过的人。柳下惠是臧文仲的下级,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立”加上“亻”就是“位”,是位置的意思。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是真正贤能的人,但不给他位子,这就是“窃位”,就是尸位素餐。所以,要培养仁人君子,必须让仁人君子在其位,只有“仁人”在位,社会才有希望。鲁哀公和孔子谈话,希望要找一些人来帮助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人有五仪”,之所以要把人分为五类,因为治理国家的管理者境界高了,国家才能发展得好。真正合格的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一定会用境界高的人,“举直错诸枉”才是正确的做法。

 

第十五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就是多反思自己,不要总是责怪别人,真正的君子一定经常反思自己。

 

第十六章,“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章。“如之何,如之何”,该怎么办?怎么做才好?经过反复考虑。这样的人做事一定很用心,经过深思熟虑,有敬畏心,害怕做的不对,怕出现不好的后果。本章谈的是善谋略、动脑筋、知敬畏。遇事要切磋琢磨,思考到底怎么做才更好。

 

第十七章,“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读到这一章,就会联系到一群人在工作时什么也不做,单纯地聊天,谈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这样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所谈到的话题,就能体现出这个人、这群人的境界。“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什么样的人就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大戴礼记·保傅》中提到培养为政者,让他“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那么此人则“不能不正也”。周围都是爱读书的人,那么自己也会爱读书,至少会尊重这些人。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会决定一个人的层次。

 

第十八章,“君子义以为质”。这一章谈的是义、礼、顺、信。“义者,宜也”“礼者,理也。”顺,就是恭顺。信,就是诚信。做到这四点,就是君子了。

 

第十九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章与“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相通。例如,年轻人不用担心将来能不能获得工作,不用担心能不能获得理想的职位,最应该担心的是自己能做好什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太有压力。一个真正有格局的人,应该担心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而不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第二十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真正的君子是在其位必有其德,但有时候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一些人在其位,却从未想过有无其德。“在其位,谋其政”,在一个位子上,就要做这个位子该做的事。这章讲的是“名实相称”。

 

第二十一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关键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求诸己”,就是问问自己,依靠自己,遇到问题时关键在于自己,这样就会有充分的自信。与人交往时也是如此,依靠自己才是最好的。

 

第二十二章,“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里实际上说的就是不勾结,真正的君子是持重、矜持的,是踏踏实实、稳稳重重的,不要相互勾结。

 

第二十三章,“君子不以言举人”。这里说的是要有分辨力,正如“有言者不必有德”,一些人花言巧语以至于能感动到自己,与人交往还是要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二十四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一章与“子张问行”章有相似性,谈的都是“行”的问题。只是“子张问行”好像是在“问道”“问路”,这里的“行”是指行动,实质是一样的。有一言可以终生遵循吗?孔子回答到:“其恕乎。”孔子的意思是:这个字大概就是“恕”吧。“恕”“忠恕”“修己安人”说的是一回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实际上就是忠恕之道,掌握了忠恕就能成为君子。

 

三、深思熟虑,明辨细察

 

从第二十五章到第三十四章可以看成一个部分,谈的都是要深思熟虑,细辨明察。第二十五章“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第二十六章对于“史之阙文”的态度,这都需要一种“细察明辨”的精神。第二十七、二十八章是要对语言和格局的大小有分辨,看问题要明察细微,不要被一些小的事情迷惑。

 

第二十五章,“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试”就是考察、检验的意思,孔子表扬或批评人不是随意的,都经过考察。“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这里谈的是“正”“直”,一般把这里解释为三代圣王之道影响下的人,也可以说他之“所誉者”,都三代时期直道而行的人,“直”的人有圣王,也有贤大夫。这里的“直”,应该与“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直”是一样的。《为政》篇的“思无邪”也一样,儒家教化人,就是正人心,就是“归于正”。这样的人一定直道而行。例如第七章中提到的史鱼,他非常的正直;还有蘧伯玉,他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直的人,只不过他所不同的是懂得变通。“斯民也”,孔子夸赞过的人还包括当时的人,“三代”则特指的是夏、商、西周。总之,这里强调的是“直”。

 

第二十六章,“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本章可与其相参考进行理解,说的是阙疑精神。“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就像对待历史文献的阙文一样,不知道的就保留不说。这就好像有一匹马,自己无法去驯服它,就可以将之让给能人。比如举荐贤才,“焉知贤才而举之?”知道谁是贤人,不要犹豫就举荐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贤人,自然还会有其他人举荐,只要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实在弄不明白就不要再研究,搞不清楚可以保留。当然,本章可以进一步思考,因为这一章太过简单,越简单越不好理解。

 

第二十七章,“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是不好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眼光要放大、放远,不能被局限于细小的东西上。站在一楼往下看,可能映入眼帘的都是垃圾;如果站在高层往下看,也许满眼都是风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到高处看风景。

 

第二十八章,“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真正有仁德的人,处在乱世之中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众恶之”,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一个人,原因是什么呢?当大家都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有这个人看得很清楚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大胆举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众好之”,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个人很好时,也许这正是问题所在。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好人认为他好,不好的人认为他不好。

 

第二十九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里体现的也是深思熟虑、细察明辨精神。如何细查呢?要看一个人弘道的主动性,主动修道的能动性。要看一个人是不是主动地遵道而行、循礼而动,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在是非面前有自己的选择,这叫“行己有耻”。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就明白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能主动遵道而行。

 

第三十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做错了事又该怎么办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一个人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既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过错,那就要明辨是非。最关键的是犯错误之后改不改,错了还不改,那才是真正的错。

 

第三十一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这章说的是学思结合,要动脑筋。要学思结合,不能只是空想,即使做思想家也不能不读书而只瞎想。“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学习。

 

第三十二章,“君子谋道不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每个人都不甘于贫困,但是为了改变贫困而损害“道”的话,还是要像“君子固穷”一般,宁愿处于贫困。这一章和“君子固穷”章的意思是相通的。

 

第三十三章,“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本章谈到“仁”和“智”的概念。有“仁”和“智”,但是在具体做事时还要“庄以莅之”,要庄敬。这里是针对为政者、为君者来说的,这些人该如何对待老百姓。《孔子家语·入官》中说为政者治理百姓时要“既仁且智”,需要庄敬,还必须要有“礼”。“礼”就合理,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说“度”的问题。“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的也是度的问题,管理者需要把握尺度,无原则地亲近,就容易使之缺乏应有的恭敬;不注重其利益,又会招致怨愤。“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强调“礼”,蕴意是十分精彩的,需要我们好好品味。

 

我们读《论语》时,可能有的很难真正理解,《论语》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大学问,其主旨在于“修己”。正如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论语》也成人之学、君子之教。辜鸿铭先生说:“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就是学成君子、学以成人、修己安人。《论语》中有时看上去是在说具体的人和事,但我们需要把握它们的内在关联,品味其内在精神,体察编者的用意。

 

第三十四章,“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本章谈的是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真正的君子一定会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可能他们会不拘小节,认为有些事无足轻重,看上去有些放任,但是正如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要过分地拘泥于小节,但也绝不能丧失大的原则。君子可以“大受”,真正的君子不是伪装出来的,不是伪君子。

 

四、以仁德至上,以仁德教人

 

从第三十五章到第四十二章,谈的重点是仁德问题,强调仁德至上,强调要以仁德教人。

 

第三十五章,“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这里谈的是“民”,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去影响百姓,百姓就会产生向君子学习的倾向,行君子之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真正的君子是有道义的,而小人则是追求利益的。如果老百姓把仁德看得很重,他已成为君子了,已经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为政者了。本章说仁德的重要性,当君子为仁的时候,就会影响到社会风尚。为政者讲道德、崇道德,才会有好的道德风尚。

 

第三十六章,“当仁,不让于师”。本章强调君子在仁德面前要果敢,要“当仁不让”。比如说在面对老师时,如果老师偶尔有错误,也需要直接指出来,就像“事父母几谏”的道理,保持沉默也不是好事。

 

第三十七章,“君子贞而不谅”。本章说的还是“中道”,不能够只讲小信,遇事眼界要放宽一点。儒家谈“中道”,所谓“言可复也”,如何做呢?就是要符合“中道”。这里强调的是格局,原则不能变,又不能太保守、太拘泥,要从大处着眼。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但是这句话有时也会引起许多的问题。墨家也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但是墨家代表的是特定的群体,代表的是工匠等手工业者,如果他们都言不信、行不果的话就会很麻烦。《孟子》说的是:“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句话的前提,那就是“大人者”,真正格局大的人知道不能拘泥于小节。本章字数少,但涵义丰富。

 

第三十八章,“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章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就比如说找工作的时候,不能一开始就提工资,“我要多少钱”,而是要考虑到自己有没有拿这份工资的能力,要自问“我值多少钱”。

 

第三十九章,“有教无类”。如果以仁德至上、教化天下的话,就要重视所有的人。本章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有人问:“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这正如“良医之门多病人”,如果医生很有名,找他治病的人就会很多。孔子不问出身,不分等级,谁都可以来受教育。但是,孔子以前的时代并不是这样,刚才立林讲得好,在此之前是“血而优则仕”,孔子提倡的是“学而优则仕”。

 

第四十章,“道不同,不相为谋”。遇到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不与之谋划、谈事,而不是要与之绝交。“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要和谐相处,但是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让步,要坚持原则,可以求大同而存小异。如果价值观不同,就没必要在一起共事了,一起做事的人最好是志同道合之人。

 

第四十一章,“辞,达而已矣”。这里的“辞”和“达”之间应该加上逗号隔开:“辞,达而已矣。”“达”就是达意,意思是准确、完整,写文章时不要过分追求华美。做君子也是如此,不能“巧言乱德”,要质朴一点。

 

第四十二章,“师冕见”。最后一章是说要将做“仁人君子”具体化,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即使是处在以卫灵公为代表的无道社会,也要追求仁德。真正的君子并不是外貌与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在切实的行动中,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比如说现在路上的盲道,经常被别的东西占用,如果真正尊重盲人就不应该这么做,所以说真正实现仁德社会还是任重而道远。本章中,孔子对师冕的帮助行为并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是“尽其道而已矣”。《论语·乡党》篇中有句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里的“斯”用得非常妙。“乡饮酒礼”是尊老礼。礼仪结束后,老人出去了,然后自己再出去,这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而然。真正的君子就是这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非常的自然。这里体现了一个人的爱、敬、礼和仁德,是一种完满的人格,所有优秀的品质都体现在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之中。与人交往时要有最起码的尊重,比如说对盲人,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那我们就去帮助他们。这件事很普通,又真得很高尚,但这原本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社会即便是无道,但只要心中有道,每个人都主动修道,一切问题都会很容易解决。

 

再联系上一章“辞,达而已矣”,上一章是“言”,这一章是“行”。我们彼此之间说话就是为了交流,达意即可,何必刻意修饰。表达准确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再说“行”,如果一个人走路时需要帮助,我们为什么不去帮助呢?难道我们就没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吗?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