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儒学高地,走进百姓生活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12-06 21:20:15
标签:儒学高地

筑起儒学高地,走进百姓生活

来源:《齐鲁晚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初三日戊子

          耶稣2021年12月6日

 

筑起儒学高地,走进百姓生活

且看儒家文化的“登峰”与“落地”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考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孔子研究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八年过去了,孔子研究院专家杨朝明回首这些年走过的儒学研究之路,许许多多可喜的变化令他倍感欣慰。

 

 

 

孔子研究院专家杨朝明在查阅资料

 

儒家文化铺染中国人生命的底色

 

10月末,深秋的孔子研究院,放眼望去,仍是一片郁郁葱葱,犹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一墙之隔古城曲阜的一派热闹相比,这里的静谧仿佛学术的“世外桃源”。

 

杨朝明不大的办公室里坐满了人,有的在笔记本电脑上“嗒嗒嗒”地敲击着键盘,有的手握钢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有的则捧着杨朝明的著作跟随着他的言语翻找着相关内容。这番热火朝天的学术研讨,又与室外的“世外桃源”形成巨大的反差。

 

看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到来,杨朝明笑呵呵地起身打招呼,同时向身边几位学者微微欠身表示歉意。在隔壁小会议室,他高兴地说:“这些年只要我在‘家’,天南海北的学者都会来找我研讨,还真是应了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及儒家文化,杨朝明轻轻地摘下眼镜,思绪回到许多年前,“那时我还在曲阜师范大学任教,曾有一位很有名的印度记者来曲阜做客,交流中我们有些尴尬。他冷峻地问,中国有儒家吗?”看得出来,这次简短的对话,一直深深地藏在杨朝明的内心之中。

 

当时他很严肃地回答,当然有,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底色,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底色都是儒家文化所铺染的。

 

延揽高端人才“攀高峰”筑儒学高地

 

就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杨朝明在与山东大学一位学者交流时,对方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他们要“顶天”“立地”。

 

杨朝明说,学者所见略同。“济宁作为儒学发源地、孔孟故里,所做的工作是用‘登峰’和‘落地’来概括的。”

 

“中华传统文化要正本清源,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是什么,精神和特质是什么,我们要弄清楚。”在杨朝明看来,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高涨,这种自信的基础,源自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杨朝明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人才显得尤为珍贵,在国外更是如此。他坦言,目前相当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汉学家正渐渐老去,人才出现了断层,“所以现在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新汉学家,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情感的人。”

 

他认为,当年青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后,才能更好地让世界认识中国,“坦白地说,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理解。”所以近年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推进儒学人才高地建设,依托泰山学者、尼山学者工程,实施儒学研究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我们已经初步打造了一支由一名儒学大家、7名泰山学者、8名尼山学者、一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一名尼山学者青年专家、一名齐鲁文化名家、两名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组成的儒学研究名家队伍与核心团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孔子研究院强化人才兴院发展理念,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吸引人才,加大平台建设集聚人才,改善优化环境留住人才”等方式,努力推动人才梯队建设,全力打造儒学人才高地,建设成为凝聚高层次儒学人才的“强磁场”。

 

儒学研究阐发夯实东亚儒学话语权

 

孔子研究院牢记嘱托,紧紧围绕“四个讲清楚”,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始终把儒学研究阐发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在提炼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上下功夫,在提炼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上下功夫,一批课题相继启动,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出炉,尤其在儒家文献、礼乐文明等领域持续保持领先水平。

 

以杨朝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项目为例,项目共计170余万字,收录碑刻628块,该项目是首次对曲阜现存石刻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有利于讲清楚儒学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关系。另外,《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孔子这样说》等多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日、德、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发行。

 

杨朝明说,他带领项目团队一直围绕“四个讲清楚”,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相关要求。

 

近年来,孔子研究院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以课题为指引,以项目为依托,以学术活动为突破口,推进学术能力建设。同时组织开展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新见材料与传统文化展望学术研讨会、论语学论坛等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极大地提升在世界儒学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孔子研究院不断突出东亚儒家文化圈这个重点工作方向,先后举办中韩儒学对话会、中韩国际学术大会、“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在韩国成立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韩国分中心,并举办“春秋讲坛”海外系列等。“这体现了我们在不同舞台持续发出山东的声音、孔子研究院的声音,真正夯实了东亚儒学话语权。”杨朝明说。

 

儒学研究阐发、国际化平台搭建协同推进。2019年8月25日,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同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实体平台的诞生。2020年10月,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整建制并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设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划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管理。同时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儒学研究资源建立协调创新体系。

 

出围墙进城乡儒学研究落地生根

 

八年来,当济宁社会各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不断“勇攀高峰”的同时,杨朝明口中的“落地”其实也已初显成效,乡村儒学讲堂、百姓儒学节、背《论语》免费游三孔……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杨朝明欣慰地说,在这里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对民族感情正逐渐形成一种温情和敬意。

 

为了让这种情感不断升温,早在2007年,以学术研究为己任的孔子研究院便创新性地推出公益性学术文化讲座“春秋讲坛”。走过十四载的“春秋讲坛”成功举办系列讲座100余期,仅线下受众就超过2万余人次,成功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向海外。

 

“尤其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济宁市、孔子研究院协同对‘春秋讲坛’改革,首次推出云讲座系列,将讲坛搬上网络,开展线上视频讲课。”杨朝明说,仅去年暑假期间就举办7期云讲座,邀请方朝晖、赵永刚、路则权、曹景年、孔德立、嘉娜尔、温海明等7位知名学者、中青年专家主讲,吸引众多国学爱好者线上聆听。

 

此外,孔子研究院一直参与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教学体系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和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先后承接教学班次400余个,培训人员19000人次。杨朝明介绍,孔子研究院始终坚持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围墙,走进田间地头、工厂学校,“我们针对家风家教、孝道诚信等群众关注度高、思想困惑多的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先后与济宁市人社局、济宁市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大量的普及读物,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相融通,让儒学研究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