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发 著《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 : 从中古到近世》出版暨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1-12-07 23:00:42
标签: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从中古到近世、王启发

王启发 著《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 : 从中古到近世》出版暨后记

 

 

 

书名:《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 : 从中古到近世》

作者:王启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作者简介

 

王启发,1960年10月生,籍贯北京,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为考古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从事中国思想史科研工作。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思想史、礼学研究。在《中国史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哲学》《炎黄文化研究》《华学》《国学学刊》《晋阳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礼学思想体系探源》等,译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六朝精神史研究》等。

 

内容简介

 

礼学,既是一个对象,也是一个视角;既是一个范围,也是一个领域。礼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礼学家的著述中,呈现出一种解说与论证的多样化学术形式和学术诉求。

 

本书选取魏晋南北朝以降至于宋明一些重要的礼学人物,以八章的规模,对作为中国传统经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礼学及其思想的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考察、梳理、研究和描述。首先是王肃、熊安生和皇侃的《礼记》学,以及唐代孔颖达对他们学说的引述和评议,包括后世学者的评价等等方面的研究;而后将时代跨越到宋代,即李觏、王安石、程颢、程颐、朱熹的礼学思想,分别成为第二章至五章的论述内容,其中,礼学所承载的政治理想、变法实践,以及形而上的理论建构,还有礼学文本体系的重构及对家族之礼的重视,可以说是两宋礼学代表人物的学术与思想之博大精深的体现;吴澄、方孝孺、黄道周,是元明时期礼学著述和思想表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篇章著述与学术思想的表述形式各不相同,本书最后三章选取其特点鲜明的礼学篇章进行考察分析,以呈现其不同样式的礼学思想风貌。

 

本书的出版既有填补相关研究欠缺和空白的学术意义,也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理论资源和思想借鉴的现实意义。

 

目次 

 

研究缘起 

绪论 从中古到近世——礼学及思想的多样化展开和意义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到唐的礼记学 

第一节 王肃的《礼记》学及其后世影响 

一 王肃《礼记》学的资料及传承 
二 王肃《礼记》学涉及的几个礼学问题 
三 王肃《礼记》学的后世影响 

第二节 北朝熊安生的《礼记》学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熊安生和他的《礼记义疏》 

二 熊氏《礼记义疏》的基本内容及其与郑玄学的异同关系辨析 

三 从唐代孔颖达的评议看熊氏《礼记义疏》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南朝皇侃的《礼记》学及其经学史价值 

一 皇侃和他的《礼记义疏》 

二 皇侃《礼记义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三 从唐代孔颖达评议及后世影响看皇侃《礼记》学的经学史价值 

第二章 李觏的礼学及相关思想 

第一节 李觏的学术生涯及其《礼论》的思想内容 

一 李觏的学术生涯及其对礼学的关注 

二 李觏《礼论》的思想内容和理论特点 

第二节 李觏《周礼致太平论·内治篇》的思想价值——从宫廷后妃伦理到民间家庭伦理及昏礼的意义 

一 后妃伦理与宫廷内治 

二 后妃礼仪及昏礼的意义 

第三节 李觏《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篇》的思想价值——从国家的财用积累到税征收与国计民生 

一 理财之本:量入以为出,节用而爱人 

二 材贡之基:生业分工,土地分配,农本机制 

三 财用收支:尚俭为礼,税赋中正,控制买卖与市场 

四 国家救济:百姓的生存保障,力役之使、财赋之征当有所免除 

第三章 王安石《周官新义》的礼学特色及其历史影响 

第一节 王安石新经学确立的各种背景及《周官新义》的撰作 

一 王安石新经学确立的各种背景 

二 《周官新义》的撰作 

第二节 《周官新义》的解经方式及其特点 

一 解说经文,有根有据,平实易懂 

二 析字解词,辨说其理,以求本义 

三 称引郑玄,或有引申辨析,或直书其误 

四 以当时的制度、律令、礼俗等相比拟来解说《周礼》 

五 称述孔孟言行来解说《周礼》文字以见对孔孟的推崇 

六 称述先王,发挥经义,展示理想政治理念 

第三节 王安石的先王意识及其对先王政治理念的阐发 

一 作为历史普遍意识的先王观念 

二 王安石的先王观念及其内涵 

三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先王政治的论说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与《周礼》的关系辨析 

一 王安石对以《周礼》为依据而用于具体变法的基本见解 

二 新法反对者对王安石借用《周官》理财之法的批评和指摘 

三 一些思想家、经注学家对王安石依据《周礼》实施变法的质疑和批评 

第五节 《周官新义》在经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 宋哲宗时期有关《三经新义》官学地位的争论 

二 北宋末至南宋高宗时期时人对《三经新义》的非议和指摘 

三 南宋及元明清学者对《三经新义》的不同评价 

四 荆公学派的礼学传承 

第四章 程颢、程颐的礼学思想述论 

第一节 二程对古代礼学的基本看法 

第二节 二程礼学思想的形而上基础及其古今意识 

一 天理观念下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礼 

二 在古今意识下论礼的意义 

第三节 二程礼学思想中的性情论 

一 以人性论礼 

二 以人情论礼 

第四节 二程礼学思想的现实目标和理想诉求 

一 批判释老,彰显儒家礼义之学 

二 以礼正俗和化礼成俗的礼学主张 

三 以“三代”道德政治为理想的复古主义 

第五章 朱熹的礼学及其思想 

第一节 朱熹的礼学生涯及其心路历程 

一 朱子早年的读礼、考礼、议礼活动 

二 中年立说,编撰礼书,关注各种礼事 

三 晚年编修礼书《仪礼经传通解》 

第二节 朱熹对传统礼学及当世礼学的议论和评价 

一 朱熹对“三礼”文本及汉唐礼学著述的议论和评价 

二 对当世礼学著述的评论及其原则标准 

第三节 朱子礼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及其展开 

一 以“古今”论礼 

二 以“天理人欲”论礼 

三 以“阴阳五行”论礼 

四 以“道器”论礼 

五 以“体用”论礼 

六 以“知行”论礼 

第四节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的编纂及其礼学价值 

一 《仪礼经传通解》编纂始末及其基本样式 

二 《仪礼经传通解》的基本内容 

三 《仪礼经传通解》的主要特点及礼学价值 

第五节 朱子《家礼》的礼学价值、传播和历史影响 

一 礼的著述渊源及朱子《家礼》的真伪问题 

二 朱子《家礼》的基本内容及其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三 朱子《家礼》在后世的影响 

第六章 吴澄的礼学和《礼记纂言》的著述特色 

第一节 吴澄的礼学著述及相关问题 

一 吴澄的学术与著述生涯 

二 吴澄对三礼经传的认识与整合 

三 托名吴澄的著作及其他问答 

第二节 吴澄《礼记纂言》的著述特点及经学史意义 

一 《礼记纂言》的撰作及后世评价 

二 《礼记纂言》的篇目次第与整体结构

……

第七章 方孝孺的礼学思想述论

第八章 黄道周的三礼学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