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子张》篇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二十日乙巳
耶稣2021年12月23日
作者简介
魏衍华,历史学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论语学研究》主编,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各位老师,线上的各位朋友,刚才听了宋老师非常投入的讲解,我感受颇深,收获很大,下面也谈谈我读这篇的体悟。山大的黄玉顺老师提出了“生活儒学”(宋老师补充:黄玉顺老师的提法是哲学建构,北大的龚鹏程先生提出“生活的儒学”才是朴实的生活儒学),通过读这一篇以及听宋老师的讲解,我的体会是“儒者的生活”和“生活的儒者”。我所说的儒者的生活,并不是指平常生活中的吃吃喝喝,而是和传统“士”的精神信仰有关,如《子张》篇的第一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我认为这里的儒者是“士人”的儒者,体现的是儒者的智慧。我们说整部《论语》是有内在联系的,皇侃在《论语义疏》当中对每一篇都有题解,该篇的题解皇侃解释了为什么在《微子》之后是《子张》,说:“子张者,弟子也。明其君若有难,臣必致死也。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臣宜拂衣而即去,若人人皆去,则谁为匡辅?故此次明若未得去者,必宜致身体,故以《子张》次《微子》也。”在皇侃看来,如果士人都像微子一样看见天下无道就纷纷离去,那谁来匡辅政治?如果士人想要匡辅政治,就要像子张所说的一样,“士见危致命”。所以从《微子》到《子张》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有着转承关系的。
这一篇共25章,大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二章,谈的是子张评论士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儒者的生活”。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主要是子夏的话。第十四章到第十五章,主要谈子游的言论。第十六章到第十九章,主要是曾子在评论。第二十章到第二十五章,主要谈子贡维护夫子。本篇中群弟子纷纷亮相,以他们的语言来体现儒者的生活、士人的生命。
第一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谈的是君子的使命担当。上一篇《微子》篇第七章中的“不仕无义”,天下无道,大家都纷纷逃避。但是士人是需要担当的,要有担当的精神,以匡辅政治,从而改变无道的社会现状。这里的“士”,我认为是一种君子的使命担当。
第二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作为君子,作为儒者,应该具有着怎样的态度呢?正如刚才宋老师所说,如果作为一位君子,却“执德不弘,信道不笃”,那么“士”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就像我们在做《论语诠解》时说的“如九牛一毛,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人有五等,作为一个君子,不能像庸人一样碌碌无为,士人要有自己的担当,要为士人身份正名。
第三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夏、子张同时受教于孔子,但二人从中学到的交友之道却是不一样的,这既与老师的教导有关,也与个人的性格有关。子张和子夏的性格、爱好,以及他们在学成之后所从事的主要职业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子夏曾经做过魏文侯之师,在西河地区有“西河儒学。”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可以分为洙泗儒学、西河儒学,还有澹台灭明到南方传播儒学……。弟子散游于全国各地,也将孔子的儒学传播到各地。曾子曾经批评子夏,并列举了子夏的三项罪状:第一项是子夏在西河地区传播儒学,但这个地区的人们不知道孔子,只知道子夏;第二项是子夏为其亲举办丧礼,却没有让西河地区的百姓从中受益,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第三个罪过是子夏的儿子去世,他哭瞎了眼睛。从曾子对子夏的批评可以看出,尽管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师,但他和子张还是不一样的,子张是“问政”,基本上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向孔子请教。我认为两人之间的性格和他们在孔子去世之后所从事的职业是有关系的。具体落实到交友上,他们的交友之道自然也就是不一样的。
第四章,刚才宋老师提到“道二,仁与不仁”。“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可观”,就是可取。既然这里谈到小道,相对的就有大道,什么是大道呢?宋老师谈到《庄子·天下》,其中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所谓的大道和小道、方术和道术皆是原于一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再回到刚才所说的“儒者的生活”,“儒者的生活”之中处处蕴涵着孔子之道,蕴涵着道术。刚才宋老师说到“追求大道,恐有妨碍”,如果说追求大道和前面的“小道”是对等的,这种解释可以说得通。学术界对“致远”还有另一种解释,也就是“长远”的意思,这种解释也能讲得通。
第五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这十一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前半句说的是“日知”精神,后半句说的是“无忘”精神。“月无忘其所能”,也就是一个月不忘记所学的东西。《中庸》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能不能将“择乎中庸”坚持一个月?一个月不忘记自己所学的东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才宋老师说“温故知新”,在这里我用“日新月异”,一日一月对一个人的知识掌握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做到“日新月异”那就是子夏心目中的“好学”。
第七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其实本篇中有几章虽然说的是两件,甚至是多件事情,但重点强调的后面的那件事情。比如这一章虽然说了两件事情,但重点不在“百工”,重点强调的是后面的“君子学以致其道”。这一章用一种起兴、能近取譬的方式谈到君子和百工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我认为本章重点谈的还是君子的职责,是君子的“学以致其道”。
第八章,“小人之过也必文”,我认为这一章可以和第二十一章相联系,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至食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之过”和“小人之过”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这里涉及到德行的概念,是从德行的角度来谈“小人之过”,而第二十一章也是从德行角度谈“君子之过”。
第九章,“君子有三变”,这里的“变”,通常把它解释为“变化”,我更倾向于指一种神态,是君子所具有的一种品格。为什么是这三种状态?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定点观察是指站在一个位置进行远望。这里说的是动点观察,先远望,再走近观察,然后进行交谈。本质上说君子是没有变的,变的是观察角度,变的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所得到的君子的品格、神态。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实无变”。再看“听其言也厉”,第十九章提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君子、儒者的话是不是“其言也厉”?孔子的批评,比如说对季孙氏的批评,我认为也是很严厉的。
第十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本章讲“信”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多次提过“朋友有信”,我认同宋老师的观点,我认为“信”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十一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对于“闲”,刚才宋老师讲解了很多。立大德,只有先立大德,士人才能在“小德”上“出入可也”。联系后面的第二十章“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纣没有“立大德”,在“小德”方面,他有勇力,他的灭亡和曾东伐东夷有关,和他发动的战争有关。“闲”,朱熹解释为“所以止物之出入”,再结合“小德出入可也”,“闲”就是指“物出入”之处的“止”点。
第十二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本章谈的是子夏之学和子游之学的区别。子夏之学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子游之学则更注重大道。与子游相关的记载,我们常常谈到“子之武城”以及《礼记·礼运》,从中可以看出子游之问都是从大处着眼,即便是治理一个小的城邑,也要用礼乐去教化。有人说子游是现在的常州人,曾经是泰伯之后的封国。子游的学术特点既和老师的教导有关,也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山东友谊出版社曾经出过一套书《孔子文化大全》,其中有一部是《孔门弟子资料汇编》,关于孔子弟子的资料收集还是比较全面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孔门弟子的资料,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第十三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认同宋老师关于“仕”与“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会有另外一种解释:“仕而优则学”,也就是官做大了再去学习。就如现在做官到了一定的高位,就会再去攻读一个博士学位,或许是受到这句话的影响吧!之所以说“学而优则仕”才是更接近于孔子本意,因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讲究的还是“行”。
第十四章,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本章可以和第一章中的“丧思哀”相联系,这一章是“丧致乎哀而止”。在《论语》当中多次提到“止”,“止”在儒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大学》的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还提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其实“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第十五章,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这里讲“难能可贵”。本章并没有贬低子张的意思,“然而未仁”,子张的品德、学问,以及他为人处世的状态,其实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我们能追得上子张吗?宋老师的博士论文是有关于“儒分为八”的,如果大家用心去看,就会发现“儒分为八”的第一家就是“子张之儒”,所以说“子张之儒”在儒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第十六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堂堂乎”,其实子张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而且他也有可能已经达到了一种接近于仁者的状态,而我们并不能达到他的那种状态。
第十七章,“人未有自致者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自动地达到了极点,难以控制。人什么时候才会处于这种状态呢?只有“亲丧”之时。刚才宋老师谈到有尊严地活着,其实还要有尊严地死去。这样一种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不仅是在历史上,也是在今天值得探讨的话题。如何才能有尊严的死去,我们现在的丧葬之礼,真的可以使我们有尊严地死去吗?我觉得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十八章,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这里谈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他”包括很多,例如“事亲”,父母活着的时候侍奉他们,给予父母精神的安慰,父母去世之后送葬、祭祀,这些或许后世都可以做到。后世不一能做到的是“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也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刚才宋老师也说到,今天的孝道和以前是有差别的,这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差别。当然我们需要变通,例如“三年之丧”。我们现在无法和古代的官员一样,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之后辞官,回家专心守丧三年。虽然辞官,但还保留着官员的身份,守丧结束之后还能去做官,还可以去补缺,而我们现在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要对“三年之丧”的礼制要做出变通。其实在如今的农村还是在坚持“三年之丧”,只有三年除丧之后,丧期才能算是完全结束。
第十九章,“孟氏使阳肤为士师”。宋老师提到要和现在的情况结合起来,无论是做法官还是律师,都不能以年终总结时统计的破案数量来作为自己的成绩。这里曾子教育他的弟子“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关键是不能在礼坏乐崩的社会中丧失其道,迷失教化。为政者如果没有做好教化,那就是失职。在了解案件时,要存有温情,存有敬意。孔夫子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审案的绝佳样板,告诉我们如何去处理案情。比如说父子之讼,并不一定要结案,要判谁的过错,家庭更多的是讲情的,而不是着重讲法的地方。
第二十章,子贡评价“纣之不善”,其实本章强调的不是这一句,而是后面的“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大家在讲解到这一章的时候,常常会联系到《孟子》当中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常有人说孟子具有怀疑精神,我认为这也不一定是孟子的怀疑精神,而是因为《武成》这一篇当中所记载的战争场面,与他理想中的状态,也就是和“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与“以至仁伐至不仁”的理想状态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不一定是体现孟子的怀疑精神,他批评这一篇,是因为和他自己的学说、思想不一致。对于商纣的描述,暂且不论《史记》中的记载,就《尚书》来看,《尚书·牧誓》当中武王所列举的商纣的罪恶其实没有我们后来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在经典文献的记载当中,对于商纣罪恶的描述,正如子贡所说的“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我认为子贡对于商纣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当然,本章重点强调的还是后面一句,不能逾大德。
第二十一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与庸人、平常人相比,君子的关注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比平常人要多的多,“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第二十二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关于“人”怎么解释,有人说是指在人间。我认为“未坠于地”就是指有传接文武之道的人,或许这里特指的是孔子。从圣人到圣王,最终实现整部《论语》的转接,也就是从《子张》到《尧曰》。
后面几章本质上是子贡对于老师的维护,是弟子心目中老师的圣人形象。子贡确实是非常厉害,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没有子贡的宣传与维护,孔子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或许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大。子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所经过国家的诸侯,不但需要他的货,而且还需要他的礼。等下一讲的时候,我们有时间再谈谈对后面这几章的理解。
我最后做一个小的总结,后面这几章是把本篇提升到要向圣人学习、向孔子学习的高度。如果将孔子视为儒者,视为士人,那他就是最大的儒者,就是最优秀的士。为什么要向孔子学习呢?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君王至于贤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夫子虽然看似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并不是国君,但是他比诸侯国君更受后世的尊重,也就是子贡说的“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