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吹剑作者简介:任重,曾用网名“读书吹剑”,笔名杜吹剑,儒家网创办人暨主编。 |
昨夜打开电子邮箱,收到洪秀平兄的来信,告知皮介行先生不幸在浙江桐乡突发急病过世,深感震惊,不敢相信。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皮介行先生身体有恙,并且前几天还在儒学联合论坛网站看到他的发帖。今天早上,看到孔祥东兄以治丧小组名义发出的讣告后,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哀痛之情,不能自已。
皮介行先生,字光文,民国四十四年(西历一九五五年)生于台北,原籍浙江临安。曾任台湾《大学杂志》主编、《前进周刊》编辑、《南洋周报》主编、《民主报》编辑、《民众日报》记者、《在野杂志》总编辑。在担任环球通讯社副总编期间曾采访中共十三大,为台湾首次公开接触中共中央的记者。后又任《半人马评论》主编、《大爱中华评论》主编。皮介行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来大陆经商工作,历任三极高工教务主任、台商广东龙眼焊材厂副总经理等职。皮介行先生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为推广儒家文化竭尽心力。自费编印《大爱中华》报,曾任武汉云深书院院长、一元一国学网总编、南京夫子庙孔府学校校长等工作,同时在传统文化网站发表大量优秀的文章。因高血压促发心脏病,不幸于西历二〇一一年七月八日早晨在浙江桐乡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以上介绍性文字,摘自孔祥东兄所发布的讣告。
我与皮介行先生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早在八年前就在网上结识——那时原道网站和孔子二〇〇〇网站联合组办了一个bbs论坛,设在西祠胡同网站,名曰“儒学新教化”,陈明先生邀请我出任该论坛的版主,就在此期间,认识了皮介行先生。那时,皮介行先生尽管年近半百,但仍经常在网上发帖,或立论,或驳斥,或答疑,从其文章中可深切感觉到他对中华文化和儒学的热爱、对祖国命运以及对两岸关系的关切,态度之认真,言辞之恳切,令人感动。
凡是在网上看过皮介行先生文章的朋友或者与其讨论、论战过的网友,都能感受到皮先生的真诚和激愤。真诚,是他对所讨论问题发自内心的关心关注关切;激愤,是他不能忍受别人对其所信奉的文化价值理念的曲解污蔑轻薄。在我主持儒学联合论坛期间,记得皮介行先后就刘泽华的“王权主义”、邓晓芒、刘清平的儒家“亲亲相隐”导致腐败说、李零的“丧家狗”说以及诸如袁伟时、易中天等人代表的时俗传统文化观,都一一奋起驳斥,义正辞严,直中要害。
皮介行先生不仅仅是一个坐而论道者,还是一位热忱的实践者。他关心时政,坚决反对台.独,积极参与保钓,为此撰写了很多极具真知灼见的文章。既为儒门同道,自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不但响应我们发起的把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慎对耶诞节、反对电影《孔子》等倡议,并一直呼吁建立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孔子纪年制度、大陆应该恢复正体字(繁体字)、为中国文化的英文翻译正名,等等。在《儒家邮报》即将发行百期之际,皮介行先生获悉后赋诗一首,特致祝贺。贺辞全文如下:
“敬贺《儒家邮报》百期纪念:两岸春风又一年,儒家邮报上百期。民间儒者道心真,议礼论乐建家园。”并附注曰:“接任重来信,称儒家邮报将届百期,询以读后意见如何?遽然惊起,深感如水流年未免太匆匆!乃以小调颂祝之。回念与原道交流数年,论道说理,敦笃而恳切,放眼两岸,盖少有其比。其后更上层楼,付出心血,编以邮报,综合多方精华,静静送进邮箱,取而读之,既称便利,而琬琰之篇章,深透之思维,更激荡心灵,开阔眼界,令我辈受益不少!今逢百期纪念,愿邮报坚持初心,汇聚多方智慧,重议新中国之礼乐建设。更随中国之壮大,飘洋过海,作为儒学之文化大使,交往全球知识社群焉!——孔子2560年5月30日[09]皮介行写于光文讲堂。”
令我更为感动的是,在两个月前,我将写作的一篇回忆性文字《那些读书吹剑的日子——我与儒学联合论坛及<原道>辑刊》在网上发表后,皮介行先生立即在儒学联合论坛网站跟帖,题之曰《见耿硎大作<那些读书吹剑的日子>感赋》:“一番歌哭几低回,如烟往事记从头。万里神州待明德,四方豪俊展风华。仁泽大义重植守,礼乐教化壮心魂。全球放眼望中华,汉唐声威再归来。”
六年前,皮介行先生到大陆游学(详见皮介行《儒学神州重回首——记大陆学思之旅》),曾至北京与原道同仁陈明、王心竹、周予沉、王达三一聚,可惜,那天我恰巧有事,未能见面。其后,我还在网上跟皮介行先生说,日后肯定有机会见面的,孰料天命难违,我再也不能与这位神交已久的老友见面了。
皮介行先生曾言:“我有一种文明的悲情!”于我,又何尝不是?
孔子2562(耶稣2011)年阳历7月9日中午,吹剑写于北京西山
【上一篇】【槟郎】记我与台湾记者皮介行先生的交往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