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集腋》师门读书会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27 18:30:42
标签:《下学集腋》

《下学集腋》师门读书会

来源:“教化儒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廿二日丁未

          耶稣2021年12月25日

 

2021年12月22日14:30-17:00,《下学集腋》读书会在线举行,李景林老师和老景师门后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首先由李景林老师引言发言,接着是责编张永奇发言,最后是李门弟子自由主动发言、请益、谈读后感想等。

 

 

 

会议开始,许家星(2005级博士)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师门交流,他首先请李老师进行引言发言,并希望大家之后可以畅所欲言。

 

 

 

李老师首先谈了一些自己退休的感想,认为退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很感谢学院同事领导和师门同学们对自己退休的重视和举办的荣休仪式,而《下学集腋》的整理出版便是在家星和程旺(2012级博士)提议下的一个成果。李老师说,自己看书时一般习惯把想法批注在书的边上,虽然现在经常看电子书不方便记东西,但是有想法还是会记录下来,有时候半夜做梦有了一个想法还会爬起来把它记下来,久而久之就积攒下了很多札记,他名之为《哲学随想录》。后来在张永奇的建议下,决定将之正式出版成书,在诸位同学帮助下完成了资料收集的工作,张永奇对此集的编辑体例,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为其编定出版。经此老师深切感受到,编辑不仅仅是一个很琐碎的工作,它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老师说:“形式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形式以后,一下就好像有了聚光灯一样,把原来这些零碎的东西点亮了。原来这些零碎的文字散在很多地方,觉不出什么来,等到把他编辑整理起来,赋予它一种形式以后,就一下有一个光、有一个精神在里面。编辑是一个点石成金的过程,所以我非常感谢张永奇,也感谢那些为这本书出了力的同学们。”

 

接着,李老师说起了他的“灵感时刻”:“我在散步的时候,思维非常活跃。还有,大家见笑,就是在蹲马桶的时候,我觉得思想非常活跃,那个时候会想到很多,因为我好多书,很多西方哲学的书都是在马桶上读的,边读就边有很多想法。以前我家厕所里面总要放一个小凳子,上面放了很多书,不过最近这几年受智能手机的‘害’,在马桶上读书的习惯就有所改变。还有就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我经常在去上课、做讲座的步行路上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我都会在上课的时候讲出来。”

 

关于《下学集腋》这本书,李老师谈到了两点想法。第一是,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回到最原初的状态,从而引发后续的想法。很多原发的思想,在写成了大块文章,形成概念系统之后,变成了公共性的东西,实际上就有了一种遮蔽的作用,反而遮蔽了最原初、原发的东西,和那个活泼泼的创造性的东西隔了一层。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把我们最原初的、最原发的想法,那些闪光的东西,老师称之为“生命的原点”——给记录了下来,等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又有很多新的想法。因为它是最原初、最原创的一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非常好,所以像《容斋随笔》,古人这些笔记之类的东西,它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这个地方。第二是这本书让老师自己感到有点安慰的地方就是,现在回过头再去看以前的文章,哪怕是其中最早的一篇1986年研究生时写张东荪的课程笔记,都没有特别感到遗憾的东西,并且还是能发现有一个一贯的东西、一个整体的精神在里面。老师解释道:“那时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4岁了,已经经历了七灾八难,条件非常艰苦,但是这对于我们,尤其是我们去做哲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那时候的想法就已经是比较成熟了。”老师还拿自己举例,说他自己有些东西如果想不通,这个文章一定写不下去,不会说到处凑材料随意写出文章,而是哪怕写一个课程的作业也是要把它想通了才写得出来,所以篇篇都可以算是精品。所以老师叮咛,若想在这个行业里干得比较好,站得住脚,写出来的文章就要对得住自己,看得过去,才往外拿,自己要把好自己的关。李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十分值得大家的借鉴。

 

 

 

接着,责编(2002级硕士)张永奇说在编辑上,《下学集腋》这本书是按照类别来分的,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老师没有发表过的札记部分。这些札记其实是老师思考的起点,它们的积累下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学术日记是可以出版的,它亦可以成为自己思考的起点。出版的过程其实也是作者重新思考的过程,而我们在平时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先把文章写下来,放一放,过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也许又会有新的想法。关于《下学集腋》这本书的意义,张永奇提出了三点想法。第一是老师的文字特别的好,并且这些文章中很多篇尤其讲演类的都比较通俗,相对于其他著作能够让人更容易理解。第二是一方面我们可以对比老师已经发表了的文章与札记等中最原初的点有什么不同,看出老师思想和思考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对于同一个思想,老师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语言和表述方式,这就为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多样化视角。第三是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启发自己。张永奇最后提到,比较遗憾的就是还有老师的一些也很有价值的文章没有收录进来,希望再版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录。

 

 

 

之后是李门弟子自由主动发言。

 

2003级博士田智忠认为《下学集腋》虽然不是特别系统,里面的文章也不是长篇大论,但是实际上它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它不是要解决问题的,而是希望能够提出问题,能启发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从中读出一个一个问题来。这样自由松散的文章相对于长篇专著反而给人的启发更大。在想不到题目、写论文没有新角度的时候,翻一翻这本书,就会有很多的收益。他还提到以前跟老师在办公室见面聊天的时候,也常常有非常多的启发。

 

 

 

2010级博士生董卫国主要谈到了思想的启发性和情感的感染力,认为真正的思想一开始是情理交融,在当下的情境才生发出道理的鲜活和活泼。老师的这本书一直放在手边上,短论中的《人惟求旧,器惟求新》是当时老师在“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会议上讲过,回办公室又和大家提起,讲演《经典传习的意义与学术的民间化》《哲理与生命存在的内在统一》则分别是辅仁读书会成立大会和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发言,它们和老师的其他思想都是一以贯之的。董卫国也很感叹于李老师一言之下,就能让人转变观念,在学习和读书的过程中受到了老师很多的启发,并希望以后可以多整理和重温一些老师的文章,发掘老师的一贯之道。

 

 

 

2013级博士张辉主要谈了对李老师人性论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李老师的人性论是坚持性本善说;其次,他认为李老师的性的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性的结构,不同于其他说法把人性分成了两个部分;最后,他认为李老师是从工夫论和修养历程中来展现和揭示人的整体性的善性的,正是性善说奠定了中国文化形而上的价值实现的方式,这也是中国人道德、价值实现的根源,如果讲其他的各种性善说,就无法建立或者挺立起价值的本原。

 

 

 

2012级博士邓梦军首先称赞《下学集腋》书名取得很好,“下学”来源于《论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主要是强调人格的教养,这也跟老师一贯以来强调教化、教养的本原的一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还谈到自己最近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一些感想,非常感触于老师提出的存在实现论,认为这类似西方对于科技技术、资本带来的后果的反思,是老师提出的自己的思考,并且形成了一种一贯的思考。毕业工作几年后回过头来读老师的书,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方向,即儒学在当下本源性、基础性的作用,要重新思考儒学的价值,反本开新,回归到先秦儒学,回归到轴心时代,而不被当下的一些工业性物化。

 

 

 

2018级硕士吴思寰谈到京派和海派中国哲学的学风区别。以复旦大学为例,一个是他们比较重视中西融合、比较的视野,另一个是他们讨论中国哲学并不仅仅限于中哲教研室的老师,而是会和其他专业的老师一起讨论。比如前段时间开展的“认知与心性”工作坊,一方面结合了佛教的唯识学,一方面又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分析哲学的内容进行对话,参与讨论的很多也是西哲的一些老师。最后他表示很想念北师大和师门的团结氛围,希望疫情缓解后可以有机会回学校看看老师和师门同学们。

 

 

 

2006级博士徐佳娣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向李老师和师门同学问好,由于照顾孩子,她暂时没有进行发言,但是她说希望日后可以带着孩子来北京看看老师,一起坐着聊聊天。

 

 

 

2010级硕士吴宝红向老师请教了荀子的定位问题。李老师回答说,荀子的追求和指向在儒家传统中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去看看2019年他发表的文章《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荀子人性论再论》,荀子的人性结构有一个指向,通过目的论的这个方向,把它整个体系构成一个圆圈。(论文语:荀子所建构的这个以“君子”为中心的理论圆环,在形式上当然是终、始衔接的。为确保“天地生君子”或“善”这一理论环节的必然性,荀子选择了一种目的论的进路,其所理解的人的“善”性,由此则可以称作一种“目的论的善性”。)

 

 

 

2018级博士扈继增回忆到每周三在老师办公室和老师聊天的日子,尤其冬天的时候值班结束之后还可以去和老师一起小酌几杯,感觉很好。收到老师的书感觉很开心,经常把这本书放在手边随时翻一翻,因为很多文章都很短,所以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随意看看,都有很多的启发,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老师是怎样从一个小的主题,扩大为一篇很大的文章,这个过程是非常有启发的,对于自己的学术训练也很有帮助。最后,他笑着说希望尽快有机会来拜访老师,期待和各位同门见面重聚。

 

 

 

2007级硕士王觅泉提到老师古雅的文风对他的影响很大,现在也慢慢开始意识到以前老师的一些学术训练如整理文章摘要给他带来的极大帮助,这也使他养成了在文字表达上的一些好习惯,以及在思想上努力追求深邃,不满足于一些肤浅、流俗的看法,这种指向是从李老师那里来的,老师的一些训练对今天的影响依旧很大。

 

 

 

2011级博士徐冰谈到了当下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认为老师的这本《下学集腋》有一种回归古典学术范式、促进文风转变带动义理转变的意义。传统中国哲学做哲学的方法都是做札记、书信、师生交谈,原典很多都是对话体、语录体,但是现在反而把这点忽略了。逻辑性的、思辨性的,所谓严谨的方式是否适合中国哲学的研究?是否国学复兴应先从形式方面上开始呢?李老师温柔敦厚、古雅的文风,这些形式上的要素对于中国哲学都很重要,古人讲义理、考据、辞章,要把这三者统一,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做中国哲学研究。最近读马一浮先生的《论学书信选读》,感觉很舒服,让人感觉从这种文字当中能体会到中国哲学到底在讲什么,而不是单纯从文字上去追求。进入工作后,开始思考思辨与身心的关系,越来越觉得笃定操守、达成身心的统一以及克服自己的习心欲望很难。对于文风问题,李老师回应道,马一浮先生、金老那一辈老先生都是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原来写的文章全是文言文,是非常古雅的,到了五十多岁才开始用白话文写文章,所以他写的文章漂亮。对于身心统一之烦忧,老师勉励道,身心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慢慢来,这是不容易的;有一个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事事自责。最后,徐冰建议老师可以继续写书,老师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可以用这套思路去注解经典如《近思录》、《传习录》,这应该是很好的。

 

 

 

2016级博士马晓慧谈到通过阅读《下学集腋》,尤其是札记部分,她发现老师的一些思想在十几、二十几年前就形成了,并且已经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关于孟子人性论的一些问题,还有对于整个儒家哲学的一种整体的把握,其实在老师这些零散的文字当中,都已经露出了一些非常成熟的想法。马晓慧回忆起《旁通而上达:儒家实现终极关怀的教化途径》这篇文章的写作渊源:“最初是在2017年9月20号左右,写《论人性本善及其自我捍卫机制》那篇文章的时候,老师顺便讲到了他关于“旁通与上达”的想法,认为中国的忠恕、旁通,到个人与天的贯通,这样一种十字打开的模式,跟西方的基督教中人与上帝直接对越是不一样的。后来我在这本书中又看到了老师是2017年8月写的一个札记,老师跟我讨论是9月份,最后到《旁通而上达》这个文章写出来是2021年,老师这个文章的四个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从充满原初生命的原点到形成论文,经历了很长的历程,这对于我们这些学生而言也是一个警醒——问题的思考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打转,一直去思考,把这个问题想通了,最终才写成一篇非常好的、能够经得住时间沉淀和检验的学术论文。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一个是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有很灵动的话语,如在孟子原典选读课上,讲到“钧是人也”章的时候,他说人的天性、天真是靠不住的(化用了黑格尔的说法),需要教化的历程才能保住原初的美好。第二是老师常常以鲜活的例子点通人,并做出到位的诠释。第三是老师在指导写作的时候总说,写一句话要像四角板凳那样,写在那儿就稳稳当当的。

 

 

 

2006级博士张树业也谈到通过阅读《下学集腋》,发现老师的学说大格局很早就已经定了。他回忆老师曾教导自己要先把问题想明白、想透了,再写出来,每一个字都是稳稳当当的;写文章也不必写特别拖沓、繁荣的句子,清晰准确表达思想才是最关键的。他还谈到了儒学的宗教性,对于神灵信仰本身的接纳问题。最后,张树业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学习变化气质,并认为在读书的过程中应以李老师对于问题的基本思考作为自己未来思考的重要起点。对此,李老师肯定了张树业在礼学方面的独到见解,并鼓励他在这方面继续开拓。

 

上达

 

最后,程旺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简短的总结。本次线上的师门交流是非常好的,无论是对于学术的交流,还是情感的加深,都有很大的助益,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进行交流探讨。本次《下学集腋》师门读书会到此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