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王安石“割地五百里”了吗?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1-12-27 18:43:44
标签:“割地五百里”、王安石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王安石“割地五百里”了吗?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孔子研究》2021年第6期吴钩《为王安石辩诬》一文,更详细的辩诬,请见该期杂志

 

 

王安石受到非常多的抹黑、中伤,比如在反对王安石变法、追随保守派的宋朝文人笔下,王安石背负割地给予契丹的黑锅。且来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的记述:

 

熙宁七年春,契丹遣泛使萧禧来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时王荆公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也。”以笔画其地图,命天章阁待制韩公缜奉使,举与之,盖东西弃地五百余里云。韩公承荆公风旨,视刘公(刘忱)、吕公(吕大忠)有愧也,议者为朝廷惜之。呜呼,祖宗故地,孰敢以尺寸不入王会图哉!荆公轻以畀邻国,又建‘以与为取’之论,使帝忽韩、富二公之言不用,至后世奸臣以伐燕为神宗遗意,卒致天下之乱,荆公之罪,可胜数哉!

 

邵伯温所记的“契丹遣泛使萧禧来”一事,发生在熙宁七年二三月。在萧禧抵达东京之前,神宗曾问王安石:“契丹若坚要两属地,奈何?”王安石说:“若如此,即不可许。”神宗又问:“不已,奈何?”若契丹不罢休,又如何是好?王安石说:“不已,亦未须力争,但遣使徐以道理与之辩而已。”

 

这是《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显然,王安石并不同意对辽国割地求和。随后,神宗派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等人前往河东路,与辽方谈判代表萧素、梁颖会于境上,商量划界。但因为双方各不相让,谈判陷入僵局中。而在宋辽谈判期间,王安石亦罢相归江宁故里。

 

次年春夏,王安石复相。神宗又与他商讨同契丹划界之事。王安石说:“我不可示彼以惮事之形,示以惮事之形,乃所以速寇也。”神宗说:“彼必不肯已则如何?”王安石说:“譬如强盗在门,若不顾惜家赀,则当委之而去;若未肯委之而去,则但当抵敌而已,更有何商量?臣料契丹君臣有何智略,无足畏者。”

 

从君臣的对话不难看出:王安石反对割地予契丹。他对宋辽划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不可向辽国示弱,要据理力争,料契丹不敢举兵;二,就算契丹举兵,也不用怕它。

 

宋神宗尽管表示“如此则不须畏”,但内心还是有些忧惧,所以又派中使带着手诏去拜访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四位老臣,请他们出出主意。

 

富弼、文彦博与曾公亮都反对割地,韩琦却建议厚抚契丹,割让争议地块:

 

臣愚,今为陛下计,谓宜遣使报聘,优致礼币,开示大信,达以至诚,具言朝廷向来兴作,乃修备之常,与北朝通好之久,自古所无,岂有他意,恐为谍者之误耳。且疆土素定,当如旧界,请命边吏退近者侵占之地,不可持此造端,欲隳祖宗累世之好,永敦信约,两绝嫌疑。

 

对韩琦的看法,王安石极不以为然,直说:“琦再经大变(指拥立英宗、神宗继位),于朝廷可谓有功。陛下以礼遇之可也,若与之计国事,此所谓‘启宠纳侮’。”

 

不过宋神宗对划界的态度似乎更接近韩琦。熙宁八年(1075)四月,神宗皇帝给代表朝廷与辽国谈判划界的韩缜下诏,对部分地段的划界作了让步。要说割地给予契丹,那也是出自神宗本人的“圣裁”。对于割地,神宗大约有几分惭愧,跟王安石解释说:“度未能争,虽更非理,亦未免应副。”王安石说:“诚以力未能争,尤难每事应副,国不竞亦陵故也。若长彼谋臣猛将之气,则中国将有不可忍之事矣。”对朝廷这次示弱的可能后果很是忧虑。

 

宋朝与辽国的划界,一直到熙宁末年才算结束,划界的结果是宋朝大约放弃了数十里的领地。但到了轻薄文人的笔下,宋朝的让步被夸大成“弃地五百里”“弃地七百里”,王安石更是被诬为主张割地求和的“卖国贼”。

 

事实却是:熙宁七年刘忱在河东与辽方谈判划界时,王安石已经罢相居江宁;熙宁八年至十年,韩缜与辽方的划界谈判,则直接由神宗指挥,期间王安石虽已复相,却长时间以疾居家,未理朝政,不久(熙宁九年十月)便又罢相;而在朝之日,王安石每次与神宗论及划界之事,都是提醒、勉励神宗不可向辽国示弱。他怎么可能主张割地予契丹?

 

在宋辽划界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保守派文人的颠倒黑白:韩琦分明提议向辽国“退近者侵占之地”,在邵伯温笔下,却摇身变成反对弃地的诤士、智者;王安石明明白白跟神宗说过不可割地,却被邵氏诬为将祖宗故地“轻以畀邻国”。

 

邵伯温记述的王安石“弃地五百里”谣言,源头出在苏辙身上。元符年间,苏辙在回忆录中说:

 

予从张安道(张方平)判南都,闻契丹遣泛使求河东界上地,宰相王安石谓:“咫尺地不足惜。朝廷方置河北诸将,后取之不难。”及北使至,上亲临轩,喻之曰:“此小事,即指挥边吏分画。”使者大喜,出告人曰:“上许我矣。”有司欲与之辩,卒莫能得。予闻之。

 

苏辙在编造王安石于熙宁划界之时力主弃地的谣言时,用了两个词:“闻”“予闻之”。这一细节表明,苏辙的记述乃是来自道听途说。当时,应该确有传言声称王安石讲过“咫尺地不足惜,后取之不难”之类的话。

 

 

那么王安石讲过吗?讲过。那是熙宁五年九月,在一次御前会议中,王安石说:“朝廷若有远谋,即契丹占却雄州,亦未须争,要我终有以胜之而已。”但是,王安石讲这话的背景是:朝廷正用兵于河湟,而知雄州张利一却在宋辽边境生事,引契丹巡马过河。枢密使文彦博扬言与辽国“交兵何妨”。王安石不欲与契丹争细故,影响收复河湟之大业,因而才用过头话反驳文彦博。实际上,当时宋辽之间并没有发生领土纠纷。等到熙宁七年二月,传辽使萧禧前来索地,王安石便明确跟神宗说:“若如此,即不可许。”

 

苏辙却将王安石熙宁五年讲的话掐头去尾,改头换面,删掉背景,然后装入熙宁七年“契丹遣泛使求河东界上地”的事件中,之后邵伯温之徒又添油加醋,终于让王安石背上了弃地数百里的黑锅。

 

纵观北宋元祐以降保守派士大夫(及其追随者)对王安石与熙宁变法的叙事,不实之处甚多。出于反对变法之立场,他们不仅夸大了新法的弊端,甚至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抹黑王安石。尤其是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诚如有识之士所指出:“《邵氏闻见录》凡涉熙宁变法处,几近谤书。”今天我们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不论观点为何,首先决不可只听保守派一面之词,而应当细心辨析史料,多方求证,以成公允之论。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