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平等和差等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2-01-01 12:16:33
标签:差等、平等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平等和差等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有删减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廿九日甲寅

          耶稣2022年1月1日

 

儒家的平等是中道的平等,有四重义:一是良知平等,人人皆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二是人格平等,只要是人,就具有相同的、不受侵犯的价值和尊严;三是人权平等,每个人都具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四是机会平等,政治领域和社会职位向所有国民开放,经济领域等价交换和自由竞争。

 


平等之义,自有圣经依据和历史事实。孟子、荀子都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良知平等故。《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只要是人,同样宝贵,作为人类的人格,人人平等,君主与庶民无异。没有任何圣贤会说,天地之性君为贵。相反,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

 

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强调分配公平和机会均等;说有教无类,富之教之,意味着教育平等;说学而优则仕,意味着政治参与权平等。后来的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进入政治领域和上流社会提供了相当公平的机会。

 

《洪范》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大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公羊学“升平世太平世”……这些理念和追求,无不内涵公平和平等之义。

 

追求平等,先从东海客厅实践起来。

 

本厅道理最大,所有人话语权平等,所有人都有批评的自由和反批评的自由,任何人都不会因言论错误或批判群主而丧失表达自由。特化用孟子的话表态曰:责难于吾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厅不能谓之贼。谁认为本厅长不能从善,不能改过,不能容纳批评异议,就是本厅之贼。诸君鸣鼓而攻之可也。

 

在儒家,平等和差等,两面一体,相辅相成。

 

平等不碍差等,首先是爱有差等。例如,面临危险的时候,一定先救亲友后救陌生人,先救君子后救盗贼。盗贼救不救,可以看情况。对于某些穷凶极恶者,除非其罪恶已受相应惩罚,明确能够重新做人,救之无益。儒家决不能做东郭先生!

 

其次,道德也有差等。法律面前可以人人平等,法律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道德面前却不可以平等,道德人格的高低贵贱,因人而异。道德高贵为贵族,人格低贱为贱类。只要人格低贱,无论其人权位财富名声如何,都是贱类。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分人的高下,不在吃饭穿衣上,不再做官营业富贵贫贱上,只其人之品德上。”(《中华文化十二讲》)

 

乐合同,侧重平等;礼别异,侧重差等。五伦之中,夫妇固然有别,父子、君臣、长幼同样有别。其间的差等由礼制提供。所谓。而现代西方无礼---其礼非中道之礼,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级)、长幼之间都缺乏必要的差等意识。原因就在于过度强调平等,导致平等扩大化,社会平面化。

 


正常文明的社会,必须是平等和差等的均衡,该平等处平等,该差等处差等。过于强调等级,容易导致专权,这是古代家天下的历史局限;过于重视平等,容易滋生民粹,又是现代西方民主社会的重大不足。

 

(略)

 

唯儒家是平等与差等圆满统一,既反对差等主义,也反对平等主义。未来王道宪政将争取平等和差等的时中,尽量避免两种弊端。

 

王道政治,自由和秩序两不相碍。纲常与自由就是体用关系。三纲五常名相虽然后起,精神符合中道,可视为儒家一以贯之的道德原则和王道精神。而王道是秩序和自由并重,以礼法秩序为民权自由提供双重保障。王道自由是最高品质的自由。王者之民皞皞如也,帝力于我何有哉;王者之臣,也有其尊严和自由。

 

王者之臣,与君一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相待而成。何休注《公羊传》曰:“三代以上,皆有师傅;五伯以下,各自取友。”《说苑》载郭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帝王之臣,与帝王亦师亦友的关系。五伯以下,汉宋之时,其义残存。元朝以后,不足道矣。

 

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