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哲学系博士生论坛论文发表会议纪要汇总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1-12 18:51:43
标签:北五校哲学系博士生论坛论

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哲学系博士生论坛论文发表会议纪要汇总

来源:“北大哲学人”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腊月初九日甲子

          耶稣2022年1月11日

 

 

 

2021年12月29-30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以在线方式举行。

 

论文发表 第一场

 

周三(29日)9:30—11:0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论文发表第一场

周三(29日)9:30-11:0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795789207

(备用会议号:209395862)

会议主持人/纪要:王尔

评议人:李巍教授 武汉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马卓文 《黄老帛书》的“道”论与“刑名”之治

孙雨东  荀子的统类与知虑

李 宇   论《逍遥游》对“物我”及其“人我”关系的探讨

 

上午九点半,论坛正式开始。北京大学的马卓文率先发言,她报告的题目是《〈黄老帛书〉的“道”论与“刑名”之治》。马卓文的报告围绕先秦出土文献《黄老帛书》,分析了《黄老帛书》中“道”为万物赋“理”的义涵,指出“道”在万物的生成发展中发挥着恒常普遍的作用;“刑名”的确立为万物提供了明确客观的准则规范,避免万物背离自身之“恒”。要真正执掌“刑名”,需凭借对“道”的体知和把握。

 

接下来,北京大学的孙雨东作了题为《荀子的统类与知虑》的报告。在他的解读中,荀子将能否把握统类视为区别圣人与士君子的典型特征,统类的获得是道德进程的最高点。在志意、德行、知虑的道德能力结构中,统类对应于知虑的最高状态。从行到知、从学到思成为一条理解荀子为学次序的内在线索。

 

最后,中山大学的李宇汇报了《论〈逍遥游〉对“物我”及其“人我”关系的探讨》的题目。她指出,解析意象、隐喻和场景是理解《逍遥游》思想的关键。庄子借助“鲲鹏”意象引出“小大之辩”的论题;描述至人、神人、圣人形象,揭示了关于“我”与“他人”及其“物”关系的认识。这种“物我”与“人我”关系的核心在于打破人为规定的产物对于“我”的控制。

 

武汉大学的李巍教授为三位同学的报告作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李巍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同学各自汇报的深度。这种深度指的是知识论意义上,对新的认知的推进,李老师强调这是哲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所应有的评价标准。李老师紧接着提到写作的问题,认为三篇论文虽已“登堂”,还未“入室”,在写作上还稍欠火候。老师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指导了题目、开头、结语若干环节的构思写作,强调“把长文章写短”才是真功夫,对语言凝练、行文简洁上给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李老师结合相关黄老出土文献,指出《黄老帛书》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确切,提示注意“名”和“理”的重要性;结合荀子的“名类”概念,分析了“类推”“类之理”在荀子“知虑”上的意义;提示应注意《庄子》“小大”概念在抽象本义而非譬喻义上更为重要的含义等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具体的交流。

 

论文发表 第一场

 

周三(29日)9:30—11:00

 

分会场二 西方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746641899

(备用会议号:551341442)

会议主持人/纪要:隋婷婷

评议人:谢昭锐教授 台湾政治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涂骁睿  主体性的自身规定与主体性的根据

——以费希特的知识学演变为线索考察主体性的界限

任梓远  从实存到理念:康德论可能性的实在根据

田昶奇  康德先验自我的实存之谜

 

涂骁睿在“主体性的自身规定与主体性的根据——以费希特的知识学演变为线索考察主体性的界限”的报告中讨论了如何通过费希特的路径考察康德先验自我带来的主体性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确立的先验主体性,使得笛卡尔式的我在成为排除任何实体化内容的先验自我,经验性自我意识与世界的关联只有通过先验主体性的结构才能阐明,但先验自我却无法被直接认知,这一困境使得康德与后康德时代的哲学产生了很多分歧。费希特的耶拿知识学作为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转化,试图将先验自我把握为内在于体系的奠基性的第一原理,但这并未取消而是深化了先验哲学划定的主体性界限,因为作为第一原理的绝对自我不仅是不可被规定者,而且被认知理解为不可被规定者,因此本体不再是对认知不可通达的东西,主体性的界限在知识中被表达,知识本身就蕴含了非知或超越知识的自在根据,是后者的显示。

 

任梓远在题为“从实存到理念:康德论可能性的实在根据”的报告中讨论了康德对上帝定位的转变。康德对上帝存在曾经有过积极的证明,在《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中,康德曾经把一物可能性的实在根据追溯到最实在的存在者,《纯粹理性批判》“先验理想”章中也对此有过讨论,但在后期对这一概念似乎存在着降级或双重视角,任同学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康德对充足根据律的批判性使用:康德在《证据》中致力于充足根据律的建构性运用,也就是把可能性的最终根据设定于对象;在《纯批》中,康德仅仅承认根据律的范导性运用,这就使得最终根据成了具有规范意义的理念,从而引导人的理性从其内部不断超越。

 

田昶奇在题为“康德先验自我的实存之谜”的报告中主要论证了康德的先验自我难题在于如何解释作为综合统一功能的先验自我是实存的。这一论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先验自我的实在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康德文本又指明了先验自我的实在。一部分学者认为先验自我作为物自体实存于本体界,或者作为经验相关物实存于现象界,或者是第三种实存。但这些解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驳,如“自我作为物自体不可知,但自我的实存却能被知觉到”等等。田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函数类比的解释方法,将函数的运算功能与先验自我的综合统一功能作类比,解释先验自我的功能地位,以及它如何实存。数值输入函数与感性杂多激发先验自我也形成类比,根据这种类比,先验自我的实存就是它被感性杂多激发的状态。该解释能够避免把先验自我看作某种实存物,从而避免相应的质疑。

 

谢昭锐教授在对涂骁睿同学的点评中肯定了研究费希特的第一原则和主体性的重要性,并着重讲解了对于费希特的“本源行动”和“自性直观”在既往研究中的概念,指出了如果“本源行动”与“自我意识”指割开来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在对任梓远同学的点评中,谢教授认为文章的基本框架没有太大问题,可以商榷的地方在于康德对上帝的传统论证所抱持的态度。对于田昶奇同学的文章,谢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了有一些文献可能来源于新康德主义者,以及在论证中使用函数类比可能会带来一些概念区别上的问题,但认为用函数的概念解决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论文发表 第一场

 

周三(29日)9:30—11:00

 

分会场三 宗教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325385436

(备用会议号:691441806)

会议主持人/纪要:王希佳

评议人:程乐松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李  浩   信心与试探:路德《约拿书》诠释中的先知精神

Zofia Anna Wybieralska The sex-balancedNeidan self-cultivation in the light of feminist philosophy

吴颖洁 困境中的救赎:犹太传统中的哈曼形象及其处境化诠释

 

周三上午9:30-11:00为“分会场三:宗教学专场”,本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王希佳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点评。复旦大学硕士生李浩、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索妃(Zofia Anna Wybieralska)、中山大学博士生吴颖洁同学分别进行了学术发表。

 

李浩同学的论文题目为《信心与试探:路德《约拿书》诠释中的先知精神》,文章关注路德诠释《约拿书》时所使用的字意解经与寓意解经相结合的灵意解经方法,围绕“信心”与“上帝试探”的核心问题,区分路德所论先知精神有三个层次,其先知精神具属灵的与社会的两层意义,既是神学的,也是实践的,通过对《约拿书》的诠释来鼓舞在战争中对福音丧失信心的人。索妃同学的论文题目为《女性主义哲学视域下性别平衡的内丹修炼》(The sex-balanced Neidan self-cultivation in the light of feministphilosophy),首先在现代女性主义哲学视域下对“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进行了区分,并对“性别平等”进行说明;指出道教内丹修炼基于阴阳变化的宇宙本体论,旨在将阴阳不平衡的“患身”修炼成身心统一的“道身”,在性别观上表现出很强的中立平等特点,体现出对不同性别的认同与包容。吴颖洁同学的论文题目为《困境中的救赎:犹太传统中的哈曼形象及其处境化诠释》,考述了希伯来圣经《以斯贴记》中波斯大臣哈曼的反犹人物形象,结合中世纪与现代具体历史处境中哈曼形象的接受史,讨论大流散时期犹太人在边缘处境下为保持自身身份建立的“他者”形象及哈曼形象在地方社区特殊普珥节中的展现,由此理解犹太人在地方历史事件与传统之间寻求对自身处境理解的努力。

 

程乐松教授对三位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了点评。程老师首先肯定了三篇论文对处理问题的深度把握,同时提出了几点论文修改的建议。论文写作需要首先交代研究问题与背景,使不同专业的读者可以知晓研究问题的学理性并对此产生兴趣。针对李浩同学的论文,程老师建议继续考察“圣灵激发”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及神恩笼罩下的主体性问题;针对索妃同学的论文,肯定“性别平等”值得反复强调;道家对女性的尊重和强调是来自于一种本体论观念,“知雄守雌”,道教中的“雌一”始终是更高的神位,推荐关注法国学者戴思博(Catherine Despeux)与贺碧来(Isabelle Robinet)的研究成果。针对吴颖洁同学的论文,程老师指出哈曼形象的问题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信仰为基底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对于犹太文化和民族认同而言是最为关键和决定性的。持续的他者性的塑造和象征性的重现保证了这个民族形成一种精神意识上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内涵就是绝境、苦难与希望、救赎之间的互嵌与相互蕴含,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认同。哈曼是一个个案,但却可能体现了犹太思想及其叙事载体的某种模式和框架。三位同学感谢程老师的精彩点评,宗教学分会场圆满结束。

 

论文发表 第二场

 

周三(29日)11:00—12:3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546636115

(备用会议号:345445488)

会议主持人/纪要:吕欣

特邀评议人:陈睿超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王维昊 论《朱子家礼》的丧礼之本

刘 斌  以易拟心——从《易》注体例看朱子心论的易学涵义

陈春芳 以诚灌意:王船山“诚意”思想的诠释与建构

 

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论文发表第二场,分会场一“中国哲学专场”,于29日上午顺利进行。专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吕欣老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陈睿超老师评议,三位博士生进行了论文发表。

 

第一位发表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王维昊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论〈朱子语类〉的丧礼之本》。王维昊首先介绍了《朱子家礼》的成书背景,指出《家礼》作者对“古礼”的因循与损益之中,呈现出《家礼》对“礼之本”的理解。王维昊归纳,《家礼》丧礼流程可大致分为三段:其一,自初终至于敛毕,是逝者由生逐步至于死的过程;其二,自治葬至于成坟,主要是对逝者之形的安顿过程;其三,自反哭至于大祥,主要是对逝者之神的安顿过程。其中因循损益呈现出的丧礼之本,可以归结为三个维度:对逝者神与形的安顿、逝者礼制身份的转变和对生者生活节奏和情感的安顿。

 

第二位发表人来自北京大学儒藏研究中心的刘斌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以易拟心——从〈易〉注体例看朱子心论的易学涵义》。刘斌首先指出,朱子心论与易学的关系是朱子学的重要问题。通过从结构相关性和义理统一性上来考察天地之心、人之心、太极等命题,可发现天地和人之心皆有“心统性情”的结构,在天地可称为“天统理气”。而通过《周易本义》注释体例及朱子论述,可以发现朱子易学“易统理事”的结构。刘斌认为天统理气、心统性情、易统理事具有高度的结构相关性和义理统一性,易可比拟天地之心和人之心,即“以易拟心”,从而将“仁体”转化为“易体”。此堪称朱子对理学和经学交互诠释的例证。

 

第三位发表人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陈春芳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以诚灌意:王船山“诚意”思想的诠释与建构》。陈春芳提出,王船山《大学》心性工夫的建构以“正心”为本,而对诚意工夫的阐发是其理论基础。在船山看来,诚意工夫形成了“由心而意”的结构。内容上,诚意工夫须以诚灌意,而当把“心”解为“志”时,诚意工夫其实也就以“持志”为根本。“诚意”与“正心”就形成了独特的先后次序:即从为学工夫的层面上说,“正心”先于“诚意”,无正心则诚意工夫无从谈起,正心乃诚意之本;而从成德效验的层面上说,“诚意”先于“正心”,意不诚则正心工夫亦不得以完成,诚意乃正心之急务。

 

本场的特邀评议人陈睿超老师对三位发表人进行了逐一点评。陈睿超老师对王维昊的论文,首先提出了“礼之本应是制礼之意”的问题意识,提醒作者对“礼之本”的界定应更加清楚。陈老师提示作者“礼以质为本”是朱子对“林放问礼之本”的解释(《论语集注》),因此关于《家礼》是否突显了“质”的特征,是文章可拓展的一个方面;陈睿超老师对刘斌论文的创设性和启发性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一些论证细节上的问题诸如对太极概念的把握,由“理气杂”而来的理气两者的不同质问题,并建议作者做出一些修正;陈睿超老师对陈春芳论文的流畅性严谨性及论证逻辑性都予以了肯定,也提示作者还存在概念界定上不够清晰之处。例如“心”的概念:心是经验的心,可以做出恶的选择。那么“恒常趋善”与“可以择恶”哪个更根本?这就需突出“善”在价值论上的根本意义。心的向善是最根本的东西。而朱子诚意工夫的根本道德动力来自理,自发的自然的根本倾向。这一问题上,明代学者对朱子也有普遍的误解,船山则以志言心。这些都是对朱子学本身的一种误读。建议作者可参考新晋研究。三位同学感谢陈老师的精彩点评,专场讨论圆满结束。

 

论文发表 第二场

 

周三(29日)11:00—12:30

 

分会场二 西方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645215694

(备用会议号:618573773)

会议主持人/纪要:王希佳

评议人:李逸超教授 中山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张天阳 时间的基质与基质的时间——布伦塔诺以“实在物”为核心的时间形而上学奠基

王一鸣 论把握的综合对知识的奠基作用

 

12月29日周三上午分会场二为西方哲学专场,本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王希佳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逸超教授点评。中山大学博士生张天阳、北京大学博士生王一鸣同学分别进行了学术发表。

 

张天阳同学的论文题目为《时间的基质与基质的时间——布伦塔诺以“实在物”为核心的时间形而上学奠基》,指出不同于胡塞尔对时间形而上学问题的悬搁,布伦塔诺对时间的本质也有独立探讨,表现在其“物存论”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该立场主张具体的“事物”或“实在物”是唯一存在者,“实在物”包含无灵之物和内在对象,而时间是“实在物”的本质界定之一,“时间性存在者”反过来规定了一切“实在物”具备连续性,过去与将来都由现在派生,只有呈现于直接样态的现在具有实在性。

 

王一鸣同学的论文题目为《论把握的综合对知识的奠基作用》,从辩护的立场厘清“把握的综合”如何在前知识的层次发挥作用。通过对比时空对感性杂多的自予序亦即感官的综观,指出其作用在于通过以统觉借助于想象力将后者纳入到心灵中,并指出这种统觉对感性杂多在感性层面的综合不同于知性的纯然以概念化对时空杂多的予序,但为其提供了真正可加工的材料,把握综合对于曲行性知识是必要的。先天把握综合实际上可被理解为想象力的先验综合。

 

李逸超教授对两位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了点评,肯定两位同学的研究都有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张天阳同学的论文,李老师肯定其文章完成度高,针对“Bestimmung”一词应译作“规定”还是“界定”、厘清“实在物”与“界定”的关系及时间何以必然是一个本质界定、布伦塔诺理论中的自身意识疑难问题、论文形式的进一步优化上给出了四点建议。针对王一鸣同学的论文,李老师肯定其论证框架与致思方向,针对将康德的时间图型嵌合进本文、将《纯粹理性批判》的文本直接给出、论文行文用词的进一步打磨、核心文本的德文版本、对“曲行性”概念的解释、优化论证思路与论据细节方面给出了六点建议。两位同学感谢李老师切中要害的点评并就现场听众提出的“把握的综合如何可能”、“布伦塔诺对时间的奠基是否形而上学奠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西方哲学分会场二论坛圆满结束。

 

论文发表 第三场

 

周三(29日)14:00—15:3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140139388

(备用会议号:622184841)

会议主持人/纪要:王尔

评议人:王鑫教授 北京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陈伟晟  天人视域下竹简《五行》的工夫论诠释

李宗宜 论熊十力的佛学批判与气学融摄——以“体用不二”为线索的考察

周泽恩  回归与升华——论慧能的“自性”观

 

第一位报告的同学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陈伟晟,他报告的题目是《天人视域下竹简〈五行〉的工夫论诠释》。陈伟昇关注于先秦出土文献郭店楚简《五行》,提出:子思在孔子身后有问题意识的转向,即成德和知德,这是《五行》探讨的主题。子思通过建构“行——德之行”、“德——善”的天人图式,指明了“集思成德”和“求知践履”这两条对应天和人的功夫路径,这种分野之中已隐含孟、荀分歧的因子。

 

第二位发言的是来自武汉大学的周泽恩,他报告的题目是《回归与升华——论慧能的“自性”观》。汇报围绕禅宗六祖慧能及其《坛经》的思想展开,指出《坛经》的要旨在于“自性”,这体现为慧能以“自性”观念统摄、融贯和创造性地诠释佛教的若干教义,批评了以往修行和信仰实践中的谬误认知。“自性”观激活了人性内在的超越性因素,促进了禅宗的主体化、人本化转向,与实践化、人间化发展,在“直示绝对主体性”和“注重现世解脱”两个方面彰显了大乘佛教精神。

 

本场最后一场报告,是复旦大学李宗宜的《论熊十力的佛学批判与气学融摄——以“体用不二”为线索的考察》。李宗宜探讨的是民国哲学大家熊十力提出的著名论题“体用不二”。其报告认为,熊十力的体用概念主要指宇宙实体与宇宙万象,“体用不二”是对佛学割裂体用的批判。又大胆提出,“体用不二”的思路源于张载的气学,与气学共同的问题意识在于确立宇宙万象的真实性。这种融摄心学与气学,也带来了熊十力思想中本心本体与宇宙本体“两重本体”的矛盾。

 

北京大学的王鑫教授有条不紊地点评了三位同学的报告,提出了诸多具体的问题。就竹简《五行》与《尚书·洪范》之间“五行”观差异、关于自内而外与自外而内这两种“成德”途径的判断标准、熊十力的体用不二概念与宋明理学的渊源关系、对熊先生“气学融摄”的提炼是否恰当、慧能在佛教思想演变脉络上对宇宙本体有何新理解等方面问题上,王老师提出了看法和疑问,在批评中寄予了对三位同学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同学们纷纷表示听王老师的批评意见后获益匪浅,为文章的修改确立了方向。

 

论文发表 第三场

 

周三(29日)14:00—15:30

 

分会场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734735572

(备用会议号:514626761)

会议主持人/纪要:滕藤

评议人:吴猛教授 复旦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邓雪征 霍耐特对正义理论的规范重构及其对生存权的遮蔽

龚 城  论马克思对法国革命中“大国小农”的反思及现实启示

——一个基层政治出发的解读视角

刘 畅  试论一种否定进路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021年12月29日下午14点,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博士生论坛论文第三场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会场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的三位发表人分别是来自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邓雪征,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龚城与刘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猛教授担任论文评议人,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滕藤主持。

 

邓雪征同学结合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自由的权利》等著作分析了霍耐特区别于当前主流的政治哲学理论、以社会自由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构建路径。在邓雪征看来,霍耐特揭示了消极自由与反思自由的片面规定及其带来的社会病理特征,并通过重构个人关系、市场关系和民主关系等三个维度来完成社会自由的理论建构。邓雪征认为,霍纳特一方面舍弃了自由的自然维度,遗忘了人之生存的根本含义,另一方面将社会发展看作“为承认而斗争”的道德斗争史,忽视了身份正义之后的结构性问题,这样霍耐特的正义理论造成了对人之生存权的双重遮蔽。

 

龚城同学基于“基层政治”视角,批判性解读了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经典文本,并试图揭示小农社会与庞大国家机器之间的机制关联性,以此回应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国小农”问题的争论。在龚城同学看来,马克思的“大国”理论揭示了马克思对“行政支配权”、“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批判,而马克思的“小农”理论则与大国理论保持着理论的“贯通性”,“基层政治”视角有助于挖掘两者的衔接机理和内在关系。

 

刘畅同学立足于元伦理学视角试图界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刘畅同学认为,否定性是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气质,它呈现为主体实践活动的本质,也包含了事物或概念不断超越自身界限,不断否定和扬弃自身的过程。这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具有否定性特征的伦理学,其包含的内在价值目标等不能是建构性的规范价值,而是具有否定特征的范导性价值。

 

吴猛老师对三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综合评议。首先,吴猛老师认为邓雪征同学应更加细致处理霍耐特著作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充分准确定义生存权的内涵,进而分析霍耐特理论遮蔽生存权问题讨论的理论动机与现实考量。其次,吴猛老师认为龚城同学视角非常具有特色,问题意识清晰,并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关怀。但另一方面,龚城同学在涉及我国具体问题时论述不够清晰和准确,导致其分析结构与现实问题存在一定的张力,对相关分析结论的理解和运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再次,吴猛老师认为刘畅同学在论文中包含了大量的伦理学议题,其内容比较丰富,部分内容需要更加细致的讨论来对之加以完善。最后,吴猛老师对三位同学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论文发表 第四场

 

周三(29日)15:30—17:0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140139388

(备用会议号:622184841)

会议主持人/纪要:王尔

评议人:胡志强教授 台湾政治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徐慧敏 李退溪“气质之性”思想研究

汪柔竹 论章太炎《齐物论释》的“两行”之道

范根生 康有为与“陆王心学”关系之辨正

 

 第四场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的徐慧敏,她报告的主题是《李退溪“气质之性”思想研究》。针对学界认为朝鲜思想家李退溪在“气质之性”概念上与朱熹存在重大区别的观点,徐慧敏提出,退溪与朱熹对“气质之性”的理解大致相同,只是更强调“气质”。此概念在退溪哲学中主要起辅助作用,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是退溪用理气二分结构分析心性情三分结构的参考。

 

北京大学的汪柔竹接着发言,主题是《论章太炎〈齐物论释〉的“两行”之道》。她从真俗、生死、文野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章太炎《齐物论释》的“两行”之道,分析了其与庄子“齐物”哲学的关系。两行之道的内容是:洞察真谛而不斥俗谛;证无生灭而示有生灭;除文野之见。章太炎消解小我的成见,超越真素的界限,借圣人“内存寂照,外利有情”的两行之道构建了“不齐而齐”的理想世界。

 

本场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武汉大学的范根生,他的题目为《康有为与“陆王心学”关系之辨正》。报告从梁启超对康有为以“陆王心学”作为教学方针的回忆入手,援引诸篇稀见文献,考辨了康有为“以宋明学为体”之论断的来龙去脉,廓清学界诸多臆说。提出梁启超说康有为“独好陆王”有失偏颇,实际上康有为偏重“陆学”,以其“活泼有用”,讲究崇本务实、躬行践履,能积极以身应道、行国家之事。

 

台湾政治大学的胡志强教授逐一点评了三场报告。胡老师表示自己并非专门研究中国哲学,但仍对三篇论文很感兴趣,在仔细阅读之后获益良多,认为文章总体而言行文流畅,框架清晰。胡老师从论文的字里行间提出具体深入的问题,在字句的语病、学术写作之规范、诸多概念使用的准确性、印度与华化佛学之义理差异、章太炎是否允许批评等方面提出看法和疑问,其中不少意见代表了国际学术界的某些范式。同学们听后表示,以中哲之旁观者的角度,胡老师的诸多建议意见中肯、客观,给予人清晰而理性的指导。

 

论文发表 第四场

 

周三(29日)15:30—17:00

 

分会场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829114578

(备用会议号:806571072)

会议主持人/纪要:滕藤

评议人:李志教授 武汉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潘裕文 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时间和历史——兼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成

马灿林 马克思、正义与政治哲学的位置

邓 佳   “病态的常态”:法兰克福学派对右翼激进主义的批判

 

2021年12月29日下午15点30,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博士生论坛论文第四场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会场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的三位发表人分别是来自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潘裕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马灿林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邓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志教授担任论文评议人,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滕藤主持。

 

潘裕文同学提交的会议论文聚焦于青年马克思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并试图以此贯通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路径。潘裕文同学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包含何种时间概念,为了解答该问题,她先后分析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对时间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回溯了青年马克思在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中对时间问题理解的基本差异。潘裕文同学认为,正是在这种双重视域中,青年马克思形成了将时间问题与社会形态相结合的致思路径,并促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与发展。

 

马灿林同学以柏拉图在《理想国》对正义概念的讨论为基础,试图厘清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的正义概念的基本内涵。马灿林同学将马克思的正义概念理解为一种“色拉叙马霍斯式正义”,即正义是道德化的法权概念,且该概念表征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基本性质,并由此规划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理论位置。在他看来,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可能性应该由意识形态斗争必要性所决定的。

 

邓佳同学提交的论文试图借助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思想思源来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邓佳同学将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理解为右翼激进主义在西方世界的突飞猛进,她认为这一现象事实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初露端倪。在简要阐释右翼激进主义的基本特征之后,邓佳同学认为,右翼激进主义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民主的结构性危机,颇具颓势的西方多元民主不仅无法遏制而且助长了右翼激进主义的发展,因此建构超越西式民主的新型民主已经势在必行。

 

李志老师肯定了三位发言人的选题,并对发言人的论文进行了综合评议。首先,李志老师认为潘裕文同学在分析个人时间、社会时间等问题时有所交叉,导致理论叙事不甚清晰,应该结合文本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说明。其次,李志老师认为马灿林同学应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正义概念,尤其是不能简单利用色拉叙马霍斯式正义指认马克思正义概念的本质特征,再者该论文的部分论述不甚清晰,比如说第二部分应该将重点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而不是更加泛化的政治哲学。再次,李志老师认为邓佳的论文旨在回应现实问题,因此该文综合了各种国际政治议题,但是阐释的重点应该将是理论的逻辑论证,应当适当控制其他内容的篇幅。再者,李志老师认为,邓佳同学没有清晰说明政治问题与民主问题的内在关联,因此需要对文章的部分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最后,李志老师对三位同学的部分论文细节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论文发表 第五场

 

周四(30日)9:00—10:30

 

分会场一 中国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927719793

(备用会议号:219231899)

会议主持人/纪要:吕欣

评议人:徐波教授 复旦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罗 易  中國哲學作為一種「治療學」的可能性再議

关 欣  德性知识论视域下的知行合一:兼论对良知的新诠

王 琦  “Elementa”与“五行”相遇在晚明——论耶稣会士对“元行”概念的外推

 

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论文发表第五场,分会场一“中国哲学专场”,于30日上午顺利进行。专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吕欣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老师评议,三位博士生进行了论文发表。

 

第一位发表人是来自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罗易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治疗学”的可能性再议》。罗易首先介绍了林安梧教授创建的一套“存有三态论”及以此开展的“存有治疗”,叙述了林认为应以“话语的异化”来求“存有治疗”的观点。罗易认为,透过“话语的异化”而企求“存有”恐是“被支解”过的存有。若要作为治疗,“话语”不能被支解,“存有”亦不能只是形上意涵。透过“话语”与“存有”的相互作用,使形神一体不二,如此才能视为真正的“具体”,而后“具现”。

 

第二位发表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关欣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德性知识论视域下的知行合一:兼论对良知的新诠》。关欣提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置于此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下考察,“知行合一”的知识论涵义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强调,但其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否具有普遍价值这一点尚待厘清。关欣以此为问题意识,关注如何理解阳明所言“良知”作为道德的知识与非道德意义上的知识之异同这一问题,认为以德性知识论为参照,阳明“知行合一”说不仅与道德活动相关,也对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活动的过程性和连续性有深刻的揭示。

 

第三位发表人是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王琦同学,发表的论文题目是《“Elementa”与“五行”相遇在晚明——论耶稣会士对“元行”概念的外推》。王琦从形上学角度关注“elementa”(元素)概念被耶稣会士外推到中国时所引发的跨文化交流与碰撞,首先讨论了“元素”一词在希腊哲学中原本的含义,继而介绍了耶稣会士如何在学取中国语言后,以亲和、融入中国哲学的姿态,创造性地发明出“元行”之概念来向中国人介绍“元素”。王琦提出,尽管耶稣会士的工作在明末清初受到了忽视或抵制,译名“元行”也在19世纪后最终被“元素”取代,但回顾“元行”的外推史对于今日中国文化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本场的特邀评议人徐波老师对三位发表人进行了逐一点评。徐波老师提出罗易的论文所涉及到的林安梧先生的存有三态论,值得思考的是“话语异化”可谓儒释道的一种共法。语言被肢解,还可以用一种超越于语言、超越于哲学的方式探讨治疗。例如牟宗三先生讲生命的学问,也同时在写《五十自述》。愤懑的时刻,牟宗三在乡间听到悠扬的佛乐,所谓梵音开悟。这类体验,并不是哲学化的,而是有一种义理支撑在背后的;徐波老师对肯定了关欣的论文探讨分析Knowing how 和knowing that,对黄勇和郁振华老师的研究均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国际学界有非常多的对话。但存有论上的良知,在阳明心学里,以良知为体,并不是knowing how可以涵盖的部分。良知作为哲学的体,如何百姓日用而不知,可以参考相关研究对不可说问题的讨论;徐波老师对王琦论文所关注的晚明时期,归纳为儒释道耶的相遇时代。总结利玛窦把中西之争化为古今之争的策略,可谓利玛窦路线。以礼仪之争为出发点,相关学者对这段历史已经进行了很好的论述。至于利玛窦对五行的理解偏差,徐老师点出五行本来就是形而下的,而柏拉图那种形而上的元行概念,在中国是有的,即阴阳,并提示王琦同学可以进一步探讨。三位同学感谢徐波老师的精彩点评,专场讨论圆满结束。

 

论文发表 第五场

 

周四(30日)9:00—10:30

 

分会场二 伦理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877844174

(备用会议号:909313544)

会议主持人/纪要:隋婷婷

评议人:李勇教授 武汉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王 尚   布爾喬亞德行的結構:對麥金泰爾現代性批判的斯密式回應

張景涵  倫理關係的存有條件與發生動機――以沙特和列維納斯為線索

奚 望 The Holy See and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Technology

 

王尚在题为“布尔乔亚德行的结构:对麦金泰尔现代性批判的斯密式回应”的报告中讨论了如何从斯密的立场对麦金泰尔的现代性批判进行回应。王同学认为麦金泰尔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的批判并不是那么适合斯密。麦金泰尔认为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生活方式、社会机制与个人心态将系统性地使任何对于美好人生的构想成为不可能。但实际上,斯密的实践哲学事实上提供了德行的结构转型,将古典的德行转化为“布尔乔亚德行”之体系。这一体系与资本主义德行相适应,在维护道德互动的前提上替个人的自由自我实现开放了空间。

 

张景涵在题为“伦理关系的存有条件与发生动机——以沙特和列维纳斯为线索”的报告中讨论了沙特和列维纳斯“他人理论”中的存有概念与伦理行动的关系。沙特和列维纳斯的理论中对“他人”的定义都是使自我脱离自身意识内部的必要角色,但沙特在《存在与虚无》当中描述的冲突关系,却与列维纳斯强调自我面对他者时的责任关系有着极大差异。张同学认为两人理论的相似性在于将伦理关系的可能性建立在自我与他人皆处于特定存有状态的条件上,此存有状态的特征是对于维持自身存有的不自足,并通过“自我的不确定性”和“他人的脆弱性”呈现出来,自我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对称与不对称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应的伦理行动,

 

奚望在题为“The holy see and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讨论了基因技术在罗马天主教教义当中的可接受度。天主教会对人体基因编辑态度是较为复杂的,在植物的基因方面他们积极支持用转基因技术来解决粮食问题,但反对以转基因技术来造成新的剥削。在人的基因改造方面,教会把人视为灵肉一体,不但要尊重灵魂而且要尊重肉体。因而反对基因增强型编辑,如通过基因选择儿童眼睛的颜色,但教会对基因的治疗型编辑是持肯定态度的。问题在于治疗与增强有时难以区分,比如对寿命的延长究竟该归属于治疗还是增强,这两者的界限有时是非常模糊的。同时,操纵基因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被改变的基因被一代代继承,会操纵人类的基因遗产,人的增强型基因如果出了问题,由于人本身具有的权益,无法通过剥夺其生育权中止基因的代际传播。

 

点评环节,李勇教授从强解读和弱解读这两个方面分析了王尚同学的文章,提出了两种解读下可能产生的相关问题,指出学界在共同的善和自由方面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的观点。在对张景涵同学的点评中,李教授分析了文章的两个核心论点,即“沙特和列维纳斯将伦理关系的可能性建立在自我与他人接触与特定存有状态的条件上,以自我的不确定性及他人的脆弱性呈现出来”以及“伦理行动的动机在自身与他人的不对称的关系中,回应他人来消减这种不对称性”,并指出了文章在伦理动机模型方面的单一性。对于奚望同学的文章,李教授首先肯定了论文的选题,认为文章从自然法传统、后果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罗马天主教对基因改造的看法,并就每方面衍生出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评述和补充。

 

论文发表 第六场

 

周四(30日)10:30—12:00

 

分会场一 科学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389508328

(备用会议号:974528411)

会议主持人/纪要:滕藤

评议人:陆俏颖教授 北京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何 婕   延展认知中的构成性标准问题——基于新机制主义的研究

马帅超  人机交互中的他心问题

朱慧兰 Against O’Neill’sArgument Against Objective Instrumental Reasoning

 

2021年12月30日上午10点30分,第十四届南北五校博士生论坛论文第六场发表科学哲学分会场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的三位发表人分别是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何婕,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马帅超与朱慧兰。北京大学哲学系陆俏颖教授担任论文评议人,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滕藤主持。

 

何婕同学提交的论文聚焦于认知边界问题,其切入视角是基于新机制主义探讨了交互可操作性的不一致性问题。在论文中,何婕同学将该问题界定为新机制主义一方面否定了构成关系与因果关系的一致性,但另一方面其使用的跨层级干预概念又将其本质理解为因果关系。何婕同学先后分析了新机制主义为了克服这一两难处境的理论策略,即或者坚持构成与因果关系二分,或者放弃跨层级干预概念。何婕同学认为,新机制主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未能正确理解构成关系,在提出对构成关系的新理解后,她试图提出一种新的分析策略。

 

马帅超同学提交的论文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机交互设计问题,在他看来人机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他心问题,而主流的认知理论已然回答了他心问题。通过分析传统认知理论的困境以及当代认知理论的转型与发展,马帅超同学认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一方面应该远离专家系统,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觉系统的构建和情境交互作用,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具有现实性的人工智能系统。

 

朱慧兰同学提交的论文关注了奥尼尔对客观工具主义的批判,其主要目标是驳斥奥尼尔的批评,并为客观工具主义辩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朱慧兰同学首先分析了奥尼尔基于可遵从性要求对客观工具主义的批评,然后分析了雷顿基于价值主体相关性对奥尼尔批判的反驳,最后她通过批评可遵从性要求来回应奥尼尔的批判并达到为客观工具主义辩护的理论目的。

 

陆俏颖老师肯定了三位同学的论文,并结合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首先,陆俏颖老师认为何婕同学对文中各种观点和引述和分析不够明确,部分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因此文章应更加清楚地界定各种观点,尤其是要突显自身工作对论文的贡献。其次,陆俏颖老师认为马帅超同学的论文应更加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应对文中涉及的个别概念和内容作更加明确的讨论,再者文章的个别事例分析不甚清楚,在行文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严谨表达。再次,陆俏颖老师认为朱慧兰同学在行文中应更加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要准确地澄清文章的理论主题,文章还应适当补充论证作者自身对奥尼尔的论证,并适当调整各部分内容比例。最后,陆俏颖老师结合三位同学在行文中细节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论文发表 第六场

 

周四(30日)10:30—12:00

 

分会场二 西方哲学专场

 

腾讯会议号:724953751

(备用会议号:336699230)

会议主持人/纪要:隋婷婷

评议人:方博教授 北京大学

发表人(每位论文发表20分钟,综合点评20-30分钟)

尚兴红 康德不可以是功利主义者

巫东霖 规避家族相似难题的一种尝试——Suits游戏的定义扩张和规范性约束

陈修竹 本质看的方法边界:论胡塞尔现象学的原则与根据

 

尚兴红在题为“康德不可以是功利主义者”的报告中讨论了康德与功利主义的立场不兼容。康德通常被学界视为义务论者,但在黑尔的解读中曾提出康德也可以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尚同学认为黑尔的解读是对康德伦理学的误解。首先,从整体上而言,康德的理论中尽管有利他的成分,但利他并不等于功利主义,因为康德是以他人的理性本性而非幸福为目的;其次,康德的本质立场是义务论,普遍法则公式尽管无法避免利己的功利考量,但目的公式的引入实质上已经排除了利己的可能性;此外,康德的道德体系也不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其对个体的行动的规定根据是德性法则,有别于功利主义根据中包含的质料性。

 

巫东霖在题为“规避家族相似难题的一种尝试——Suits游戏的定义扩张和规范性约束”的报告中讨论了Suits游戏定义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基于Bernard Suits的游戏定义,主体S玩一个游戏G,当且仅当,S的行动满足四个条件,即拥有“前游戏目标”、使用“特定规则”进行游戏、采用比日常处理手段更加低效的“构成性规则”以及承诺持有顺从规则的“游戏态度”,但这一定义在现实生活中常遭遇分类学的疑难,原因在于游戏无实质性定义,在仅能给出描述性定义的情况下,必然遭遇家族相似难题。同时,技术革新不断形成新的游戏品类,游戏外延也在持续变化,从而影响了定义的准确性。此外,语言共同体持续添加关于游戏的新型语义,定义的概念边界进一步模糊。巫同学认为应该在Suit的基础上扩展原有定义,引入规范性约束进行修正,以解决目前的游戏定义难题。

 

陈修竹在题为“本质看的方法边界:论胡塞尔现象学的原则与根据”的报告中讨论了如何区分本质看方法的边界,本质看是把握纯粹可能性的本质领域之方法。该方法源于《逻辑研究》的范畴直观学说,最终发展为本质看。关于本质看方法边界的问题,也是对先验主体性的最终根据的追问。当胡塞尔将该方法所用诸其上的领域称为是“似现实性”时,便存在着一种对于现实性的先行领会,它作为本质与事实关系的基地一贯于胡塞尔现象学之始终。陈同学认为本质看的边界在《笛卡尔式沉思》中代表了自我的自身变更,自我作为事实自我,这涉及到从本我论到先验单子论的突破,并要求对单子全体以及目的论结构与活的当下的关系的说明。这一说明基于现象学中隐德莱希概念的双重性,而这又恰是胡塞尔现象学所要求的自身批判的两条路径的工作

 

在点评环节,方博教授肯定了尚兴红同学论文的主题和结构的合理性,但认为对于当前这样一种康德解释进路的反驳有些琐碎,希望能够进一步的集中、深入论述。对于巫东霖同学的文章,方教授认为选题有趣,行文逻辑清晰,问题分析也很清楚,不足在于结论较为平淡,希望能有所优化。对于陈修竹同学,方教授认为文章内容丰富,写作也颇有技巧,但在语言过渡方面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