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高】《关雎》:我们的解读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1-12 19:06:52
标签:《关雎》

《关雎》:我们的解读

作者:柴高

来源:“麒麟山書院诗词研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腊月初九日甲子

          耶稣2022年1月11日

 


在前几讲中,我们已经总结并分析了朱熹、流沙河、曲黎敏、李山等多位古今名家对于《关雎》这首诗的不同解读。而今天,我们将要谈一谈麒麟山書院自己的解读。

 

一、《关雎》的雏形来自民间

 

艺术源于生活,诗词正是如此。而我们重点关注的《诗经》,则更是如此。“风”、“雅”、“颂”三大类别当中的“风”,就缘自于“采风”活动。

 

《春秋公羊传》:“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求诗。”《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关雎》早期的诗词曲调雏形,是周南地区民间创作的流行歌谣。

 

 

 

二、《关雎》得到了西周王室的加工润色

 

艺术虽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关雎》被采集到宫廷后,又经历了“二次创作”的过程。

 

“琴瑟”和“钟鼓”这两件非同寻常的器物,可以证明这一点。“琴瑟”常见于贵族之家,而“钟鼓”更是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关雎》,应当是被西周的王室加工润色后的成品。

 

那么,西周王室从采集这首诗,到对其进行加工润色,目的是什么呢?这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西周在建国之初,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仅以一个部落的“家底”、方圆百里的面积,去统治中国这一片广袤土地上的众多诸侯国呢?

 

据甲骨文记载: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之间,分崩离析、杀伐不断,甚至每一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直接导致了人口稀少、国力衰弱的局面。

 

显然,西周需要创立一套全新的制度与体系,并通过文化的渠道来大力宣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的社会状态,让新思想和新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巩固自身的统治。

 

而《关雎》所反映的,刚好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制度和体系。

 

 

 

三、《关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在我们不禁产生了疑惑与好奇:《关雎》究竟是如何与西周的全新制度关联到一起、实现了相辅相成的呢?

 

先看西周所实行的这两项制度——“同姓不婚制”与“嫡长子继承制”。

 

《关雎》也随之被赋予了以下两种新的内涵:

 

(一)歌颂不同部落间的愛情

 

这与流沙河先生所解读的“男女恋愛诗”的不同点是:在此基础上,代入了历史背景,增加并强调了“不同部落”这一前提。

 

远古时期的部落,通常由同一族群、同一姓氏的居民组成。而在周代的婚姻制度中,同姓往往是不能通婚的。

 

《礼记》中有“娶妻不取同姓”和“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的记载,说明周代确有百世同姓不婚之俗。也正因为有此习俗,所以贵族阶层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就会被周礼的维护者所指责和抨击。

 

《左传》中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记载,意思就是:如果同姓结婚,子女就不会繁盛。《论语》中更有关于同姓婚姻不合周礼的讨论,这是被广泛接受的历史经验教训。

 

那么,要想在西周这个“同姓不婚”的朝代繁衍生息下去,就必须从外部求偶、结亲。也只有不同部族的通婚,才是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制度和礼俗。

 

这样一来,原先互相隔阂、仇视的状态,也就得到了缓解与转变,人民相亲相愛、广泛团结的一个泱泱大国,从而开始逐渐形成。

 

那么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关雎》,这一对青年男女,显然不像是同一个部落从小熟识的关系,而是通过一次偶遇产生了愛情。这与西周的制度和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歌颂后妃之德的修养

 

嫡长子继承制,顾名思义,无论是王位,还是家业,都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继承人的固定性和唯一性。

 

《春秋公羊传》:“立嫡以长不以賢,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俗话说:母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既然不能选择继承人,那就必须好好选择并培养继承人的母亲了。

 

而经过周王室加工润色后的《关雎》,恰恰体现出了这种“后妃之德”:优秀的文化滋养了优秀的王后,而优秀的王后又选拔了优秀的嫔妃、培育了优秀的后代。这一切优秀的成果,都为人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曲黎敏老师也赞成这一观点。“后妃之德”也正是孔子在编写《诗经》时,选定《关雎》作为首篇的关键因素。

 

但曲老师所说的“孔子删诗——从3000多首删减到了305首”,却并不准确。实际上,孔子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删减,只是删除掉了重复的部分。

 

在蒋成德先生的论文《从<左传>录诗看孔子是否删诗》中,已经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论证。

 

 

 

四、《关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升华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西周王室通过采集民间歌曲《关雎》,并进行二次创作,在歌颂愛情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关雎》新的内涵(如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主要目是宣传周朝的礼乐文化、巩固封建统治。

 

那么,他们是如何去宣传推广的呢?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选择了婚礼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场合,来演奏《关雎》。

 

这样,就不仅让人们记住了它,更唤起了人们对婚姻的重视,抬高了异族结亲的地位,进而再通过广泛缔结婚姻,实现了人口的增长、部落间的团结、国力的提升。

 

再后来,《关雎》的演奏场合又推广到了各诸侯国迎接贵宾的宴会、典礼上。

 

例如,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载的“季札观周乐”这一重大事件中,鲁国的乐师们最先演奏的就是《周南·关雎》。

 

从此,这首诗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大与升华。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西周王朝稳定统治的两三百年间,《关雎》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

 

我们或许还可以从另一个历史现象中得到侧面的佐证:

 

鲁国,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最佳传承者”,虽然不像“邻居”齐国那样锋芒毕露,但也免于发生诸如“田氏代齐”之类的动荡,国祚相对于“姜氏齐国”,更加平稳和长久。

 

直至今天,我们所遵循的人伦理念、所推崇的文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西周礼乐制度,其经典诗歌《关雎》更是影响深远、千古传唱。

 

 

 

五、不同的面貌正是《关雎》之经典所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文学作品也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者说,在解读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汉朝的学者多将《关雎》的主题解读为“后妃之德”;到了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主流解读,则倾向于“文王之德”;而在文化相对独立于政治存在的时期,将其解读为单纯的婚恋诗,也未尝不可。

 

因此,经过不同时期的洗礼,同一首作品也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面貌,分别契合于、服务于相应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为后世提供研学的基础和依据。

 

这,正是如《关雎》般的经典作品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同时,这些作品又正是因为承担得起这份历史责任,而在这千百年的流传中,愈发经典,历久弥新。

 

《史记·孔子世家》有言:“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中华礼乐文明从此得以奠定,且古往今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综上所述:《关雎》一诗,源于民间、做于王室、定于孔子,主要用于唱和、演奏于王室婚礼、宴请重要嘉宾……自汉代以后,《诗经》成为了五经之一,《关雎》更是成为了经典的教材,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参考资料
 
[1]朱熹·诗经(国学典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
 
[2]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
 
[3]戴圣·礼记(全两册)·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12月
 
[4]左丘明·左传(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5]公羊高·春秋公羊传·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9月
 
[6]司马迁·史记(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7]班固·汉书(全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8]流沙河·流沙河讲诗经·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
 
[9]曲黎敏·越古老越美好·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
 
[10]曲黎敏·情到深处是中庸·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
 
[11]李山·诗经析读(上下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9月
 
[12]蒋成德·从《左传》录诗看孔子是否删诗·徐州·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