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作者简介:曾海军,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哲学系《切磋集》系列书系主编,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辞〉解释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诸子时代的秩序追寻——晚周哲学论集》(巴蜀书社2017年)。 |
丁老师何以叹衰
作者:曾海军
来源:“儒家人文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十三日戊戌
耶稣2022年1月16日
前阵子丁老师推出《甚矣吾衰也》一文,在学生中引发一片唏嘘之声。但我感觉大家光停留在题目上,并没有仔细体会丁老师何以叹衰的用心。丁老师在文中分年衰和德衰,固然不无年衰的氛围,但主旨还在以德之不衰相砥砺。
这篇文章触发学生们的伤怀,可能更多地与丁老师此前屡称自己晚景凄凉相关。我前不久正好又听丁老师提及晚景凄凉之说,当时在场有人马上安慰道,丁老师在学生中的口碑这么好,怎么会呢!其实学生口碑这事,就如同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样,不能不当回事,又不能太当回事。丁老师的课在学生中固然口碑很好,却并非如所谓网红课那般火爆。丁老师的课堂,往往蹭课的多,选课的少。原因很简单,丁老师的考试不容易过关,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若说丁老师的试卷难或判卷严,他常常觉得委屈,说他从不吝啬打出高分,但分数不是靠老师给的,而是靠自己挣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尤其作为公选课,在课堂上听到什么不重要,只关心在试卷上能得多少分。甚至不仅得多少分,最好是旷课、敷衍、玩手机,顺带就把高分拿了。为了轻松拿到高分,哪怕在课堂上吞下的是苍蝇也在所不惜。还在大学期间就利欲熏心如此,真令人痛心疾首!
丁老师往往在第一堂课就要劝退不少学生,他不希望那些误打误撞的学生在他的课上捞取学分。丁老师似乎并不在意有多少学生选课,追求火爆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一门课能令所有学生趋之若鹜,主讲老师固然有好本事,却并不值得效仿。孔子所谓“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被所有人喜欢就像被所有人讨厌一样,属于事出反常,应当留神有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若挖空心思迎合所有学生的口味,这不像在上课,而像在搞营销。一门好的课也在于找到对的学生。丁老师常说,面对满满一教室的学生,只要有那么几位听得入神,这课就为那几位学生讲,也就值得了。丁老师的魅力并不在于吸引各种学生,从来也就不乏学生被丁老师吸引后,放弃自身专业而转入儒家学问。更多的学生可能被丁老师吸引而无限神往,却表示无法跟上丁老师的步伐。当然,丁老师对此可能并不认可,他从不认为自己所示于人的,居然是有人无法跟上的学问,这将“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教义置于何地呢!
以学生的口碑来观丁老师的晚景,并非不可以。然而口碑也有很多种,颇为常见的是那种以自由、平等为由头,或以反对体制为噱头的声音。这种声音无论在校园里抑或社会上,从来不乏拥趸者,只要敢于信口开河,就特别吸引人。丁老师对此想必不屑一顾,虽说他自己是一个与体制保持着相当距离的人。在大学的体制中,丁老师除了认认真真教书育人、做好学问之外,并不响应某种号召、跟随某种潮流,一直坚持着不攻读博士、不申请项目、不参与评奖、不参加会议、不申报职称,等等。或许保持这种风格的大学老师未必罕见,但有着这种风格却又并未沾染自命清高或愤世嫉俗的情绪,恐怕真就凤毛麟角了。丁老师抱着做一辈子副教授的心态,却始终鼓励我在申报职称的道路上不要气馁。他经常提醒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要能应对好体制的要求。丁老师不会因体制内的头衔高看某位学者,更不会带着一种不平之心鄙视体制内的头衔。与体制保持距离并不容易,但更难的是,并未因此陷入一种反对的高傲,或沦入为反对而反对的情绪之中。丁老师的口碑不来自于挑动学生的情绪,这就与那些很火爆的大学老师划清了界限。要么一味地反对体制,要么一味地迎合体制,都能极大地挑动学生的情绪而获得口碑。丁老师则异于是,故仅以口碑论丁老师显然不够。
愿意追随丁老师左右的学生不在少数,由此而观丁老师的晚景,按说最不可能有凄凉之象。若仅就追随者而言,丁老师虽有口碑,在如今粉丝当道的时代,若淹没于那些动辄拥有几百上千万粉丝的所谓大V之中,恐怕连个浪花都见不着。一个人要拥有追随者并不容易,但不管有多难,有魅力吸引追随者的大人物历朝历代层出不穷。然而一个人拥有吸引追随者的魅力,却一点点也不以此为荣、为乐,相反总会抱有一份担忧乃至警惕,这才是百年难遇的稀缺品质,我却真在丁老师身上见着了。别的不说,在大学校园里,一个小导师身边若有一帮学生围着团团转,心里准保乐得屁颠屁颠的。但我见着的丁老师,却总在为有些学生对他心意太强而忧心忡忡。丁老师决非那种主张“逃于大泽”而看不上身边人的决绝之士,而是坚定信奉“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的儒者。简单地说,丁老师由衷地希望学生因他而追随儒家,但学生却往往不由自主地陷入因儒家而追随他。可能在丁老师看来,一个学生越追随他,就越会因他而失去自主性;相反,一个学生越追随儒家,就越会因儒家而获得自主性。任何一个将追随者占为己有的人,皆为自私、虚荣、贪婪乃至险恶之人。丁老师岂肯将儒家当作吸引粉丝的收割机?学生若不明白此中道理,就难免陷丁老师于此境地。
以丁老师的气象而论,他不仅具有蔼蔼仁者之风,而且从来都以精神焕发的面貌示人,令人难以相信如何与凄凉相干。我曾在课堂上讲儒家的理想人格,说儒家不追求成仙、成佛或上天堂之类的,也不玩黑魔法,其理想人格“极高明而道中庸”。论其高明,令人不能不叹服其理想性;论其中庸,却又让人根本无法否认其现实性。故儒家论理想人格,其理想性不会让人觉得不可企及,其现实性不会让人觉得一蹴而就。然后就以身边的丁老师为例,我说有哪位同学见过丁老师打瞌睡吗?反正我没见过,与丁老师共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共场合见过丁老师打瞌睡。别说打瞌睡,就连呵欠都没见丁老师打过一次,我都无法想象丁老师打呵欠的样子!这虽是很小的事,一个人要忍住不打瞌睡并不难,谁都可以做到,即便有时打瞌睡了也无伤大雅。然而,一个人时时处处都要忍住不打瞌睡,这就很难。不要以为丁老师生活作息规律,从来就不欠睡眠,一个资深球迷怎么可能保障充足的睡眠?丁老师哪怕熬通宵看球,另一天参加学术活动照例精神饱满,毫无萎靡之象。这已经不是打不打瞌睡的问题,自始至终的精神风貌不亚于任何宗教信仰的高峰状态!
那么,丁老师为何料定自己晚景凄凉呢?丁老师选择一条与体制保持距离的道路,看起来过得轻松自在,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是一条最难的路。我经历了漫长的职称申报之路,整个过程充满艰辛与痛苦、挫折与绝望。相比之下,丁老师从来就不抱希望,不用经历这种跌宕起伏,显得更为洒脱。然而,我经历了五年的曲折,丁老师却需要用一生来面对。丁老师不谋求晋升教授,却不能理解为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当他看着自己培养的硕士生遍布各地继续深造时,他由衷地替他们欢喜。然而,真的有谁比他更有资格继续培养这些学生吗?丁老师不会对此耿耿于怀,却不意味着他认可这一切合情合理。他为自己留下的这份落寞,是他虽与体制保持距离却并非以体制为敌的明证。体制内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不乏庸碌乃至猥琐之徒,却也有他尊敬的长者,还有他敬佩的同道。他懂得体制的复杂,理解体制的难处,但体制内还有太多的人和事,是他不能认可和接受的。丁老师素以宽厚示人,骨子里却自带一种傲气。他不愿意屈服于一纸文凭,不愿意将学问做成工程项目,更不愿意将他的心血之作送给某些无知之徒去接受评审。他只能选择一条与体制保持距离的道路,这其中有大气,也有傲气;有豁达,也有无奈;有坦荡,也有苦衷。
丁老师作为一个反美主义者,称道西方文化的时候不多,却常以赞美的口吻谈及塞万提斯笔下的堂诘诃德。在我的眼里,丁老师就充当了那个挥舞着长矛刺向大风车的角色,这是一个极具英雄气的事件。他不愿意被这个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于是以他的方式做了我们不愿做、也做不了的事。这事必须得有人做,但丁老师既然做了,他也不希望学生们步其后尘。我仿佛看见丁老师一面挥舞着长矛留守作战,一面挥手示意学生们阔步向前,哪怕他明知这种孤军奋战待到迟暮之年,等待他的将是凄凉的晚景。我想,丁老师宁愿自己的晚景凄凉,也决不希望看到儒家的前景暗淡。丁老师已经把最难的事情给做了,孔子栖惶一生、孟子迂阔一世,都在丁老师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剩下的是,我们该做什么,可能只有追随孔孟程朱之学,以各自的方式埋头做事、精进学问,不让儒家的前景暗淡下去,才能回应丁老师之叹衰。
腊月十四于平江大道房屋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整理完中国文庙清单,一整个惊住!
【下一篇】【吴钩】宋朝为什么“农民起义次数最多”?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