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 著《宋代四礼研究》出版暨序言及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2-01-20 11:13:56
标签:《宋代四礼研究》

书名:宋代四礼研究
作者:杨逸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讨一种处于经学与史学之间的礼学知识形态。所谓“四礼学”是从礼经学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与“三礼”之学、“五礼”之学相区别的,以冠、婚、丧、祭为主要内容,以私撰礼书为文献形式,试图总括个体生命全程、儒化日常生活的礼学系统。宋代是四礼学体系的形成时期,本书考证了约60种宋代四礼文献,对四礼仪式的相关问题做了专题性的剖析,勾勒了宋代四礼学理论传播、实践的历史画面,为构筑“中华传统四礼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杨逸,男,1988年出生,安徽怀远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宋代四礼。


【目录】



绪论


一、学术史述评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礼书编


第一章 四礼著录与礼学转型


第一节 汉唐“五礼”之学的形成
一、汉唐《周礼》经礼地位之确立
二、政治领域的“五礼”实践
三、“仪注类”与“礼类”的分流


第二节 宋明“四礼”之学的成立
一、私撰礼书的“四礼”化历程
二、两宋《仪礼》经礼地位之回归
三、“仪注类”向“礼类”的回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四礼著述考论


第一节 北宋四礼著述
第二节 南宋四礼著述
本章小结


礼文编


第三章 冠礼:重塑儒家的成人教育理想


第一节 十五而冠:从蒙学教育到成人之教
第二节 冠而字之:字说、字辞的教育功能
一、宋代字说的基本类型
二、两宋字说的历史变迁
三、字说在冠礼中的应用
第三节 思称其服:重构儒家日常衣冠体系
一、《士冠礼》冠服三加之义
二、宋代衣冠情状及儒者之回应
三、用时之服:司马光《书仪》的初步尝试
四、尊卑有等:《政和五礼新仪》的冠服等级
五、走向日常:朱熹《家礼》的衣冠体系
第四节 寓教无形:空间伦理与参礼之人
一、确立家院的礼仪坐标
二、以内外之分彰显男女之别
三、东房与两阶的宗法意义
四、行礼、受礼与观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婚礼:营建内外和理的家庭秩序


第一节 《士昏礼》的礼文、礼义
第二节 宋儒对婚礼的反思与立制
一、从“以礼论俗”到“因礼废俗”
二、从“以俗合礼”到“以礼化俗”
第三节 朱熹《昏礼》的遗留问题
第四节 从婚礼仪式走向家庭生活
一、治国在齐家:历史主义的家哲学
二、齐家在修身:树立家庭伦理原则
三、治家莫如礼:细化家庭伦理规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丧礼:提供儒家式的死亡关怀


第一节 五服之伦:亲属服叙与丧服制度
一、宋代官方五服制度
二、礼书中的五服制度
三、作为国家典章的五服图
第二节 鬼神之理:丧礼对亡魂的安顿
一、佛教轮回说及其影响
二、朱熹鬼神观对佛教的批判
三、朱熹《丧礼》的礼文与理据
第三节 厚亲之道:丧礼对遗体的安置
一、从“厚葬”到“厚亲”
二、重建袭、敛之礼
三、改造棺、墓之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祭礼:建构世俗家族的神圣性(上)


第一节 家祭礼中的神圣之物(一)
一、悬影习俗的渊源与观念
二、画师传神技法的成熟应用
三、丧、祭礼俗实践中的影
第二节 家祭礼中的神圣之物(二)
一、从“无主”到“有主”
二、士大夫为自家“作主”
三、嵌套结构与神圣性建构
四、祭礼实践中的主、影并用
第三节 宋代家祭礼文的重构
一、文本类型及其演变
二、祭祀时间的厘定
三、祭器、祭服与祭馔
第四节 程朱祭礼的构想与展演
一、祖先想象与大纲搭建
二、纲举目张与礼文填充
三、《家礼·祭礼》的遗留问题
第七章 祭礼:建构世俗家族的神圣性(下)
第一节 墓祭礼中的神圣空间
一、兆域图源流与文献类型
二、五音昭穆葬图及其问题
三、宋儒礼图的绘制与实践
四、《族葬图说》与兆域“祠堂化”
第二节 墓祭之争与礼文建构
一、宋代的墓祭习俗与信仰世界
二、墓祭与家祭内在矛盾的揭示
三、朱熹的观点与张拭的转变
四、宋代礼书中的墓祭仪式
五、墓祭礼中的情、礼/理之辨
本章小结


礼行编


第八章 “朱子授礼”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朱子授礼弟子”考
第二节 朱熹授礼活动剖析
一、数据采集、方法与算法
二、授礼弟子群体的网络结构
三、授礼时间与群体凝聚过程
四、离散空间与礼学知识扩散
本章小结


第九章 13世纪四礼学的争论与裂变


第一节 朱熹授礼弟子群体的分化(1200—1220)
一、以黄榦为中心的学者群
二、以陈淳为代表的学者群
第二节 《家礼》经典化与传注纷争(1221—1250)
一、杨复《家礼附注》
二、周复《家礼附录》
第三节 学派建构与两派礼学的分流(1251—1300)
一、礼仪复古与学派建构
二、“双轨制”的《家礼》改本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家礼》传播、实践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士人群体的形成与学风嬗变
一、浦江士人社群的分析
二、地方文脉的传承与转变
第二节 麟溪郑氏、龙溪张氏比较研究
一、动必循礼:麟溪郑氏的家礼实践
二、何必如仪:龙溪张氏的仪式表演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宋代四礼学中的儒佛关系


第一节 宋儒视域下的佛教礼俗
第二节 宋元丛林清规的儒家化
一、从“随机设教”到“礼者从宜”
二、从挂真礼真到位牌供养
三、孝服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陆敏珍教授序

宋人观察唐代世家大族时,认为家有礼法既是这一时代世家门望的标志,亦是大族累世不败的重要归因。此类论旨在张方平、欧阳修、徐度、李廌、胡寅等人的著述中具体可见、班班可考。而与世家大族“各著家礼”、“专以门望自高”、“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等社会现象相为呼应的是,一些士大夫从各自的目标出发,开始统合整理家礼、家法文本,比如,唐代的卢弘宣“患士庶人家祭无定仪,乃合十二家法,损益其当,次以为书”(《新唐书》卷197《卢弘宣传》),宋代的韩琦“采前说之可行,酌今俗之难废者”,编为韩氏家祭式十三篇(《安阳集》卷22《韩氏参和古今家祭式序》)。此后,参考各家礼文,裁订增损,举纲张目,以定冠、婚、丧、祭之法渐次成为宋代与宋代以后士人制礼、注礼时普遍采用的书写模式。

杨逸《宋代四礼研究》即从这个角度切入。他先在礼学的历史中去确立“四礼之学”这一新门类,以汉唐五礼之学的形成、宋明四礼之学的转向这两个纬度来结构历史的时间与礼学的变迁。随后,他通过爬梳文献,考订宋代以冠、婚、丧、祭四礼为叙事框架的著述,厘清这些文献的作者、成书时间、卷数、体例、佚文等基本信息,同时,亦关注宋人及后代书目中的相关评价与辑考。不过,文献实证显然并非是杨逸唯一着意的研究进路,当他开始分述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之时,他对四礼的具体考索并不耽于不同文本的比对,而是去关注士人制订四礼背后的价值关怀,从而在分述中提炼出一条一以贯之的纲线。很明显,杨逸虽对冠、婚、丧、祭分设不同的讨论议题,但这四个议题或隐或现均有着一个关联的词汇:秩序。

在冠礼中,杨逸探讨了礼仪进程中转换冠帽衣服所寄寓的礼意,提醒人们注意礼服与常服的边界,并通过“常”与“非常”这一组对立概念,用以阐明士大夫规范家庭生活秩序的构想。在婚礼中,他从宋儒对时俗时礼的批判入手,区分出“以礼论俗”、“因礼废俗”、“以俗合礼”、“以礼化俗”等言说路径,从婚礼仪式的空间方位来强调内与外的伦理秩序。在丧礼中,杨逸对包括五服制度、鬼神魂魄、袭敛衣物、棺木、灰隔法等具体礼文仪节的细致观察与分析,其目标是为了呈现宋儒廓清思想、构建义理秩序的历史情境。在祭礼中,他将研究视点集中于墓祭与庙祭之间的演变,通过分析这一历史事象,梳理士大夫如何对墓祭做出新的解释,并最终将之纳入儒家祭礼体系,以此来剖析士大夫调和礼与俗、礼与理,整合礼仪秩序的过程。

《宋代四礼研究》一书从四礼的综论开篇,继而分论冠婚丧祭之礼,一综与一分两部分,张驰有度,在综论中周到细梳,在分论中聚焦问题,这一点无疑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除此之外,我想说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此书的价值。通常来说,学者隔着时间的距离,从文献资料中对历史作出探讨,即便所要回答的学术问题是嵌在当下的,但要从个体所从事的研究活动中得出某种对自身塑造的意义,实难以言喻。然而,这一隐晦的意趣在杨逸这里却是彰明较著的。

“礼者,履也。”对于制礼者而言,无论是要编订细碎繁琐的礼文,还要希望条绪简明枯燥的仪程,其最终目标是要落于人的具体行动的,对于这一点,朱熹说得十分清楚:“所谓礼之实者,皆践而履之矣。”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4《讲礼记序说》)然而,从订立礼文到实际践履,绝非是一个由此及彼的顺延过程。这里,我们仍借用朱熹的话来说明,他讲:

顷年见钦夫刊行所编礼,止有婚、丧、祭三礼,因问之。曰:“冠礼觉难行。”某云:“岂可以难行故阙之!兼四礼中冠礼最易行,又是自家事,由己而已。若婚礼,便关涉两家,自家要行,它家又不要行,便自掣肘。又为丧祭之礼,皆繁细之甚。且如人遭丧,方哀苦中.那得工夫去讲行许多礼数。祭礼亦然,行时且是用人多。昨见某人硬自去行,自家固晓得,而所用执事之人皆不曾讲习。观之者笑,且莫管;至于执事者亦皆忍笑不得。似恁行礼,济得甚事!(《朱子语类》卷23《论语五·为政篇上》)

这段话从张栻不制冠礼开始发问,涉及婚、丧、祭中行礼难的具体问题与具体情景。事实上,从制礼开始,再到学礼、观礼,最后成为日用之礼,这是一个太过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要分析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制度、学术、社会、群体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考量。不过,朱熹也说了,亦有一些“自家事,由己而已”的易行之礼,如此,从学礼开始,人们是否可将那些易行之礼在生活中具体行用?杨逸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虽然逾出了他的博士论文《宋代四礼研究》的范畴,却成为其日后学术研究的新的生长点。

毋庸置疑,杨逸关于冠婚丧祭礼文的系统知识,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通过不同的文本阅读获得,一方面是作为旁观者,在田野调查中汲取各地异俗而来。基于这样的学礼经历,当他走出校门渐次步入人生的一些重要阶段之时,未尝检括世事纷扰的学子,便单纯地想将冠、婚、丧、祭的相关礼文知识与价值认同,带入自己的生话场景之中。他的所求并不多,不过是想实践一些“自家事,由己而已”的易行之礼,甚至只是易行之礼的某些片断。有意味地是,书生演礼所要面对的从来不是礼文知识的不够与不备,亦非朱熹所谓的“情文不相称”,而是用礼所需花费、以及“自家要行,他家又不要行”的掣肘,彼时,杨逸的心境大约可以用“芳心千重似束,照壁孤灯相映”一句来概括。不过,学礼与用礼之间的困厄,这些来源于个人的切己体会不可简单地理解为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之间有意的交互联系,事实上,它也在相当程度上激起了个体的好奇心,并使得学术研究成为对个人的塑造富有意义的存在,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支撑着杨逸对“礼”的相关课题继续进行锲而不舍、经年累月地探索。

陆敏珍
2021年3月于杭州勾庄

母亲后记

得知杨逸的《宋代四礼研究》一书即将出版,作为母亲我自然为他高兴。不过当儿子把写后记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相当惶恐:一个医生给一本关于礼的书写后记,这完全是两个学术领域啊!最后拗不过,还是接受了。苦苦思索了好多天,孩子的苦心和该书的意义逐渐清晰。数易其稿后,我最终选择了这些文字:

礼,无论何时、何地、哪种场合、哪种领域,只要有人,就一定会涉及。它贯穿于各种社会现象,大至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安宁、家庭的幸福。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举案投眉”“举手投足”“文质彬彬”等礼文化现象随处可见。然而在物质丰富、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痛心地发现人们精神层面的匮乏,许多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不懂礼、不知礼、不行礼。说起来,他们会很无辜地说没人告诉他们,其他人也不会这般“施礼”,等等。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作者以“礼”为学术研究方向,可以看作一个“八零后”开出的救人救己的“药方”吧。

杨逸七岁时父亲英年早逝,多年以来我独自一个人带他,艰难度日,可想而知。他小小年纪就担当了“小男子汉”的角色,很懂事。他学画、练琴,并非自己喜欢,而是为了我开心。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后,他在寂寞孤独的学业路上努力拼搏,都是为了母亲的微笑。没承想,他的孝顺成就了他今天的成绩。写到这里,我眼中已浸满泪水,千言万语,难用片纸说出。我为他感到骄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我最喜欢的古诗句,祝福他在学海中作舟启航!

感谢杨逸的恩师陆敏珍老师,她从孩子读研到现在都无私地给予他教诲、指导与帮助,为他日后的学术道路开辟方向。也感谢其他帮助过我们母子的人,愿您们幸福安康!

栾香
二〇二〇年春于西安大明宫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