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良】《学记》 的启发教学思想探寻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2-15 20:38:30
标签:《学记》、儒家、教学思想

《学记》 的启发教学思想探寻

作者:常国良(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正月十五日己亥

          耶稣2022年2月15日

 

关键词:《学记》;儒家;教学思想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重要篇章,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总结性论著。它的主旨是“记人学教之义”(东汉郑玄语),其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是注重自觉、启发,反对外铄、注入。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先秦儒家的启发教学思想,把启发诱导作为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的根本要求,并对启发教学理论与实施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揭示启发教学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学记》的启发教学是针对当时教师不顾学生实际的注入式教学而提出的。它极其生动地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教师只知把课文朗诵给学生听,不求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多其讯言”,一味叮咛灌输,不考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教学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因材施教。这些都是与启发教学的精神相背离的,结果是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学因此而失败。针对此弊,《学记》要求把体现启发教学精神的“时观而弗语”作为“教之大伦”,也就是作为教师赖以施教的基本原理。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把启发教学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启发教学的理论依据。它在开篇时就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的本质是好的,雕琢的作用在于揭示它的美好本质,根据人们的要求,做成各种玉器。显然,它是以璞玉作比,表明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实现人的善性,使其符合社会的要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个人就可能通过启发诱导,效法蚍蜉之子“衔土成垤”的精神,积学而成大道。所以,性善论在这里构成了《学记》启发教学的理论基础。它与孟子的教育理论一脉相承,从而说明《学记》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

 

阐明启发教学的思想内涵

 

《学记》提出:“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以求得知识为满足,而要致力于教学的思想性与目的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使之能继续达到教师所指示的方向和要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启发教学是教师“善教”的内涵特征。因此,《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蕴含了启发教学的三层含义。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进,而不强迫牵拉。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示之以道涂”。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向未知领域行进,所学的是他所不知的东西,是他没有到过的境界。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引路不等于代替走路,也不等于强迫别人走路。所以,《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为学生指示学习的道路,“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已。若人苟不晓知,亦不逼急,牵令速晓也”。

 

其次,要对学生多加劝勉,而不勉强推动。在儒家教育理论中,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学习是进行启发教学的前提,所以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甚至是脆弱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是教师启发教学的应有之义。《学记》提出“强而弗抑”,要求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又不要操之过急,“推抑其义”。这也是儒家“中庸”原则在教学上的体现。

 

最后,要为学生指示学习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启发教学要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行进,要劝勉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最终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独立思维能力是启发教学的归宿。《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重“思”传统,把培养“知类通达”的思维能力作为“大成”教育阶段的最高学业目标,将“存其心”作为“教之大伦”,进而将“开而弗达则思”作为“善喻”的核心要义贯穿于启发教学之中。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开发义理,而不为通达,使学者用意思念”。这与孟子的“引而不发”异曲同工,体现了孟子“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的教学思想。

 

《学记》认为具有上述特征的启发教学就是“善喻”,因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很愉快轻松地学习而不感到任何困难,并且能进一步自觉地思考,深入钻研,解决问题。

 

指出教师素养是启发教学的实施关键

 

春秋末期,随着私学的产生,中国古代教师迈出“官师合一”的阶段,开始在社会分工中取得独立地位。儒家重视教育,提倡尊师重道,对教师素养问题十分关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是“为师”的一个重要素养;孟子提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也是在提醒做教师的人时刻不要忘了提高自己;荀子则更具体地谈到如何“为师”的“师术”问题,所谓“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学记》作为儒家阐述“学教之义”的理论专著,主张“慎择其师”,对教师素养提出多方面要求,而这些素养直接关涉到教师启发教学能否顺利实施。

 

第一,它要求教师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学记》认为当时教育的不成功,原因就在于教师违背了教学的规律,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因此,它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原则,这包括“禁于未发”的预防性原则、“当其可”的及时施教原则、“不陵节而施”的循序渐进原则、“相观而善”的观摩原则、“藏息相辅”的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原则以及“长善救失”的因材施教原则。这些教学原则都蕴含了启发诱导的“善喻”要求,是教育赖以成功的保证。

 

第二,它要求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有难易的不同,进而了解学生的材质有高下的区别。这样才能“广博譬喻,不拘一途”,从多方面灵活地启发学生。《学记》尤其强调教师要深切了解学生的“心之莫同”,依据各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第三,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而深刻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自己首先得有丰富的、透彻理解了的、融会贯通的知识,这也是启发教学的必要条件。《学记》批评当时有些教师知识面狭窄,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单靠预先死记硬背一些零碎的知识来应付教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才能随时“待学者之问,依问为说”,采取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第四,它要求教师能纯熟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学记》提出了很多精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总的精神是注重诱导、启发,反对注入、急于求成。首先是讲解法。教师教学永远离不开讲解,而讲得好坏,关键在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学记》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也就是出言简约而能使人通达易晓;讲解能从微小浅近处入手,而其中含有至善的道理;教学举例不繁而能使人明白。其次是问答法。《学记》从提问和答问两个方面要求教师运用好问答法,尽量诱导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善问”的教师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使学生经过审慎的思考能够愉快地理解道理;“善待问”的教师要本着“开而弗达”的启发要求,随着学生所发问题的大小而给以相当的回答。最后是练习法。在练习中,《学记》以比喻的方式强调,教师要像“良冶”“良弓”“大马”那样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范例;练习过程则需要耳濡目染,逐步进行。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