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学专项研究生系列讲座,周桂钿主讲“文化如何自信”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3-16 17:50:43
标签:文化如何自信、面向世界的儒学

原标题:“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学专项研究生系列讲座文化如何自信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二月十三日丁卯

          耶稣2022年3月15日

 

3月10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面向世界的儒学”系列讲座第三讲“文化如何自信”,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桂钿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向世陵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

 

 

 

周桂钿教授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文化如何自信”。要做到“文化自信”,一方面需要了解“文化”是什么。周桂钿教授指出,文化就是“化文”,即把自己的思想精神,化成文字保存在甲骨文、竹简、帛书等文化载体上。换言之,文化也就是写下来的历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文字和书籍得以保存与延续。周桂钿教授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例,指出中国古代史学家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作为撰写史书的信条,所形成的历史资料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这与西方通过后来者的追溯而书写的历史是不一样的。只有大量地阅读史书,才能明晓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也正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关键。

 

要做到“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学习与思考,提升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周桂钿教授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关于“黄色文化”、“蓝色文化”的大争论,指出中国文化并不是保守的、封闭的、落后的文化,而是包容的、开放的、先进的文化。他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为例,提出中国才是真正的“蓝色文化”的带头人。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周桂钿教授强调,中国文化的基因是“和而不同”,注重以德服人,与西方文化显示出的优胜劣汰、以力服人的特征有着显著差异。

 

第二个问题是“我的文化自信是如何形成的”。周桂钿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治学经验,围绕“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花盆难养万年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引语,分享了他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和感悟,阐明了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素养。周桂钿教授勉励同学们自觉发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且通过学习哲学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理论思维。

 

最后,周桂钿教授以庄子、董仲舒、王充为例,对中国哲学的典型特征做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主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也包涵庄子等道家思想所提倡的“求美的艺术哲学”,这与西方“求真的科学哲学”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对中国哲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体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提供更为充足的底气。

 

 

 

向世陵教授对周桂钿教授的精彩讲演表示感谢,对讲演内容做了精要的总结,并对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争论做了补充说明。随后的答疑环节气氛热烈,线下与线上的听讲者踊跃提问。周桂钿教授针对“历史思维与理论思维的差异”、“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儒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如何辨别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等问题给与了富有启发性的解答,引人深思。讲座在现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