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斌】茅山书院遗址寻踪考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2-03-16 18:11:40
标签:茅山书院

茅山书院遗址寻踪考

作者:王立斌

来源:《新国学》第34期

 

 

 

2016年3月应东林书院荣骏炎主任之邀请,前去东林书院讲授《儒家道统书院传承与当代书院教化》,课后的第二天,在嵩阳书院主讲,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的陪同下,由荣骏炎自驾,我们一行三人驱车前往句容县茅山福地去考察。这次的目的我有二个,一是去圆茅山书院遗址寻踪的梦,二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天启元年(1621)任铅山县令的笪继良是句容人,他在铅山任职六年,勤政爱民,治县有方、得到铅山人民的爱戴、尤其是他亲自动手,描绘了一株大白菜,并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亦子不可令有此色。”其意为“作为地方父母官,不能只图自己安逸享乐,不问民间疾苦,不知青菜的知味,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决不能让他们缺衣少食、面带菜色,此碑刻好立于县衙公堂之左侧,时刻警示自己为官的责任,检验自己为官的清政廉节。这块碑刻是国家二级文物是我当年把它保护起来,收藏在博物馆的。他来主政铅山,还特别重视书院的办学教育,得知鹅湖书院就是当年朱陆“鹅湖之辩”的场所。就更加尊重并亲自主讲了《论语》中的“义、利”章,为忠、孝、廉、节”的主题讲述国家之太平、社会之安定、百姓之温饱、为官之责任,课题都体现在“义、利”和“忠、孝、廉、节”这六个字上,并希望广大学子在书院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国家尽忠、为人们尽事,并把讲稿刻成《鹅湖读易》文本,刊行于书院讲学,传世所用。

 

 

 

这次茅山之行,收获不大,功课做的不够。书院遗址无从考证,并追踪失败到访问无人知晓,只有打道回来。待作足理论功课,下次再来考证。下午我们三人驱车返回。茅山书院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书院景象就象似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当年侯遗,以一己私力创办茅山书院的不朽功勋的永恒意义,一直影响到运河沿线的无数学子。书院内曾建有先圣庙、大成殿、先贤祠、明城堂等教学堂、馆。南宋绍熙五年后。先贤祠内供奉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栻、吕祖谦、刘宰等人之遗像,由此可见,当年茅山书院的规模和社会影响,被后人称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和六大书院的提法是有依据的。因为它与那么多名人挂起了塑像,又培养了运河沿线的无数学子,所以名气大而影响远近。因此,就有了进一步再去考证寻踪茅山书院的念头,也一直在找寻机会。今年三月份接到东林书院发来的邀请函,请我和邓洪波、宫嵩涛等几位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于五月十七日前去参加东林书院创建9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尼山孔子圣象奉座典礼活动。我作为学术研讨会主持人与参于圣典礼的亚献官出席会议。又有机会与邓洪波、宫嵩涛、邵群几位中国书院界的老友相会,同时为我再一次去寻踪考证茅山书院找到了机缘。会后我于宫嵩涛商量,征得荣俊炎的支持,我们考察再次的梦想已达目的。

 

于是,五月二十日早餐后送走参会的邓洪波、邵群。我和宫嵩涛、由荣骏炎自驾再次驱车前往茅山景区参观考察,这次考察是根据我查阅的相关资料一致顺序进行实地考察的,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三峰依次相连,、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风景秀美,山峦迭嶂、云雾缥缈、形胜独特,是名扬中外的道教名山,上清派的发祥地,道家称之为中国十大洞天,茅山为“第八洞天”。天下七十二福地,茅山为“第一福地”,古称金陵地肺名山、华阳境。据传、汉代景帝时期公元前(156-141)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哀最初来到此山修道拯民,而名茅山。清代乾隆时期考证考据著名的扬州学派的代表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三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这就是说,后来他们又迁往句曲山,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我们一行三人不辞辛苦、翻山越岭,依照地图,到各遗址点进行实地考古、取证、采集遗址散落的残渣漏点的建筑物遗存,进行比较考证。因此得出这次考证的初步结果与书院同仁进行探讨。茅山不仅有书院,还有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还是我国抗日战争六大根据地之一,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曾率新四军在此与日开展游击战的大本营。是红、古、绿旅游结合的四A旅游胜地,和中宣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是侯遗、字仲遗,(《金陵诗徵》卷五。《至顺镇江江志》卷一之作仲逸),句容(今属江苏)人。隐居茅山、创书院、教授生徒、积教十余年,自营粮食。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王随字.子正,北宋河南孟县人,生于开宝八年(975)年,卒于明道二年(1033),真宗时登进士甲科,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出任宰相,卒于任上。赠中书令溢章惠、改文惠。知江宁府时奏请于茅山斋粮所剩庄田三顷充书院赡用。明弘治《句容县志》有传,留下的第一首书院诗作。

 

精舍依岩壑,萧条自卜居。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

 

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浮云苍狗纪,一笑不关余。

 

侯遗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想主义者,在贫苦中寻找乐趣,他在茅山创办书院、条件是苦了点,但环景优美,山水旖旎。并教导学生读《三坟》(即伏義、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兼习“六艺”还提倡“学而不厌”“发奋忘食”的学风,“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自给自足、白天劳作、夜晚挑灯夜读,无论岁月怎么变幻、他都苦中求乐、乐在其中的豁达胸襟,为社会培养一批一批的贤达志士。就这样坚持了多年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支持。当时的江宁知府王随获知他的创办书院的刻苦精神,就亲自前去茅山书院体察暗访、以政府的力量出资进行扶持,还向朝廷书面报告,求得朝廷批复同意、划拨粮田,以资书院膏火收入和粮食供给。这样书院就有了固定的收入和正常的开支运转。有了朝廷和官府的支持,侯遗办书院教学的干劲更足了,由于长年的辛劳操作,身体拖垮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茅山因是道教名山,道观众多,侯遗的书院遗产,因主人逝去,门徒自行解散,一时遗址也就自然被道徒占领,很快也就被道家崇禧观合围。到了南宋理宗朝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雯,镇江金坛人,于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任州县、有政绩嘉誉。理宗朝,以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刘宰是南宋时期一位知行合一的理学家,更是一位清廉爱民的大清官,见义必为的慈善家,又是一位耿直爱国的贤臣,在《宋史》中与辛弃疾合传。赞曰:“刘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重视教育,恢复重建茅山书院追思侯遗的儒家道统。并把著名理学家张栻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广大弟子中,把茅山书院办成了当时金坛县最高学府,在顾龙山上重建的茅山书院与白鹿洞、岳麓、鹅湖等书院齐名,被称为南宋鹅湖之会后又有影响力的茅山书院。

 

 

 

茅山书院的历史、远没有其他书院辉煌,它的创建人侯遗也名不见经传,但他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一般书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也是值得人们尊重和认可的。所以宋代句容乡贤巫及就给予侯遗极高的评价,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侯处士与茅山书院: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亿皋比拥、庭前击木丛。

 

巫伋,字巫必子,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以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自幼奋发上进,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不熟读,自强不息。文学功底深厚,书诗兼优。自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任秀州华亭县青墩(今上海松江县西)盐场水路盐运官。继迁御史台监察御史,同知贡举,谏议大夫,给事中。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同期出使过今国使。巫身在朝廷,缅怀故乡。曾捐薪建造龙游山导院,题额“昭圣”并为茅山书院题诗。绍兴二十二年(11521)被奸相秦桧扶嫌诬陷、罢职。65岁定居无锡锡山。乾道九年(1173)病卒于无锡华虑山。赠左朝议大夫,追溢“文惠”。

 

天下名茅山者,不止一处,宋胡宏《皇王大纪》,载夏大禹“东巡狩登茅山,受诸侯之计,更名曰会稽,”是指浙江的会稽山原名茅山。“不过三皇故事,本属传说,莫于究诘。而广东确有一山名茅山,以其茅草广,被称之,故而名之茅山。又有泰州的茅山,以产香茅而得名。此外叫大、小茅山的在所多有,难以缕述。这里说的茅山,是南京附近的句容,金坛之间的茅山,习称茅山者。名三茅山,并不是其山,茅草覆盖,亦非指有三座茅山。其实,这山的本名叫“句曲山,”唐《元和郡县志》说,其山形曲折似句字,故得名。若更考古,它最早叫冈山。而之所以转称叫茅山,是以两汉年间陕西茅姓三兄弟来此修道成仙,这个传说,茅山人多能道之。以此,茅山被称做洞天福地,千百年来,是因道家倡盛,而名传远近。,即如而今,也还新修了一座老子青铜像。巍峨丛立在丰山冈山的半身高像有33米。

 

大致说,三教争长,都重好山,而名山之名,不特在其佳景,更在其胜迹。一地之中、我占此崖、你住彼峰、佛有佛像、道有道法。互不相扰、名瑧上界。儒家讲学,名为书院,儒家学子、以仕、农、商影响朝野,名震天下。

 

句容东南的茅山有了道观,句容西北的宝华山便有了佛寺。隆昌寺已有1500年的香火,且是律宗第一名山。而侯遗在茅山修了一座书院,其名茅山书院。这样儒、道、释三教就在句容齐聚了。这座书院时废时续,办了二百多年。最令人扼腕的,是在绕磬齐鸣,梵音缭绕的今天,连句容本地人,也少有知道茅山书院这个名字。至少句容、儒家的式微无可争辩。

 

侯遗也信佛,道而不入寺观的叫居士,不废烟火,居家修炼。而不入仕途的儒家知识份子,就叫处士。这是简单的比附。儒家的思想,修齐治平,修齐可称内圣,治平可称外王,为政争统。而在孔门弟子者,道统高于政统,因此不入仕途,而以道统自任,是件很高尚的事情。道统之传,固在个人自身自守,而更重要的,是在兴教,以自身影响更多的人。化育天下,以道自任而不入仕途的这类人,“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处士之处,此其昌乎?

 

处士的传统悠远,以先秦有“处士横议”之请。宋代似乎特重处士。这大概与开国皇帝宋太祖与大处士陈抟的交往有关。其后有终南山的种放,有梅妻鹤子的林逋,有名动公卿的魏野,都是有名的处士。历史上关于侯遗处士的记载并不多,除了他建茅山书院,并没有更多的事迹。并有中过进士,开拓之功、不遑多让,因为这所书院延绵了二百多年,他以一己之力、独自支撑了二十多年到,仁宗天圣二年始赐官田,以充学赡。庆历六年(1046)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河南开封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当过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拨理,主张政治改革的新政人物,被人借诬陷,罢官去职,闲居苏州,得之茅山书院之请、前往讲学,“诗之于时、盖亦大物”,提倡“采诗”“弛张其务、”达到统治者的“长治久安”指诗可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度”。因此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警时鼓衣”“文之生也害道德”的颇为极端的意见。是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开张,是书院教学积极进取的先驱者。他的一篇“沧浪亭记”留芳千古、为后人传颂。“一日过群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下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茅山书院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数迁其址,初创于句容境内的茅山北峰,以后为崇禧道观所并,端平年间南宋(1234-1236)重建于三角山,不久废圯,淳祐中(1241-1252)郡守王楚恢复重建,没几年又圯。咸淳七年(1271)再迁建金坛县内茅山南峰顾龙山,大概风水不佳,后又改为圆通庵。以此看来,儒家事业,屡被佛道所侵是常事。

 

自宋以来,三教合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虽各自信奉独立标榜,而情势所迫又不能不吸收别家之长,即儒家,虽孔子便不渉鬼神,讲人道而远天道,轻视来世,漠视超越。但自宋而后,由于士大夫阶层纷纷谈禅论道,孔门儒家的处士,也不得不关注内心之学,讲修养而入玄默。希图为世人留一精神依托的空间,但儒家终归不是宗教,它没有彼岸的世界更没有引离今世的人进入一彼岸世界的世界,没有引离今世的人进入一彼岸世界的能力。所以自难免连他的自己人,都逃禅向道,茅山书院的变迁,庶几其微乎?

 

但书院敦励人品,讲求学问,少渉功利,唯重人才的传统,确是远大的。今天的学校教育,已成猎逐名利的代名词,从幼儿园开始,便是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说。引起社会广泛传播。而这跑道的尽头,说白了,其实曲曲折折的,还是写着名利二字。从此,中国的今天,还真应该办一办书院,学一学传统书院教学相长的精华。哪怕仅仅作为一种补充,不也多少留一点希望的种子吗?不知会不会有人兴此一念,拿昔日的书院,复兴于今日,而茅山所在的当局,能赞襄成之,以使今日茅山,于高宣道号,低诵佛经之外,复闻朗朗书声传播儒家教习呢?

 

书院入山林的清俗,虽有避乱世之目的是汉魏以隐逸为清高拔俗的风气。对儒士阶层的讲学,是自力更生,艰难办学,也曾得政府支持,院址屡迁,风雨飘摇兴替更迭,希立多解。茅山书院先后存世240余年。学界历事有八大书院之说,六大书院之说,四大书院之说。其中所指对象公然颇有出入,但茅山书院始终有诸众说在其中。

 

宋初,久乱初平,政府无力兴复旧有的官学系统,于是一批有责任的中国士人便自觉承担起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职责。他们聚山林建书院讲学,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句容处士侯遗在三茅山西北麓创建茅山书院,发轫之功,永垂史册。北宋天圣二年(1024)至南宋咸淳七年(1271)几次搬迁至金坛县顾龙山麓。乾隆十五年《句容县志》载:“茅山书院,天圣二年处士侯遗于茅山营书院,教授生徒,积十余年,自营粮食。随奏请朝廷拨茅山粮田,内量合三顷充书院膳用之资,遗址今不可考。”正应这句话,我才作出了这次寻踪考察茅山书院的决定,写下此文以作考证。

 

2021年11月25日於鹅湖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