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标等 编著《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暨序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2-03-28 01:34:16
标签:《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吴锡标

吴锡标等 编著《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暨序言

 

 

 

书名:《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

编著者:吴锡标 刘小成 周洪才 徐寿昌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内容简介】

 

本书对《孔氏南宗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使得体系更为完善、内容更为充实、观点更为明确。全书从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系统梳理了孔氏南宗的源流,阐释了孔氏南宗的宗族形态及特征,剖析了孔氏南宗与江南社会的关系,揭示了孔氏南宗的文化内涵、传承机制以及历史影响;二是对孔氏南宗著述类文献(包括孔氏南宗族人的著述和记载有关孔氏南宗内容的著述)进行了整体性考察,并对现存文献作了提要性介绍。

 

【作者简介】

 

吴锡标:浙江诸暨人,衢州学院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孔氏南宗、区域历史文化等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著作有《孔氏南宗研究》《孔氏南宗文献丛书》等。

 

刘小成 :浙江江山人,衢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孔氏南宗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孔氏南宗研究项目,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孔氏南宗》《孔氏南宗人物传略》等著作。

 

周洪才:山东齐河人,原山东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在《文献》《孔子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孔子故里著述考》《孔子世家艺文志》《济宁历代著述考》《两汉书研究书录》等专著。

 

徐寿昌:浙江松阳人,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研究员。著有《孔彦绳复爵的前前后后》《孔氏南宗家庙恩官祠及诸恩官》《南渡孔氏宗支考》等。

 

【序  言】

 

大道南来,自是孔门正脉;衢江东去,同于洙泗渊源。

 

汉代司马迁说过:“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截止当下,孔子后人,已传八十余代了,真可谓“天下第一宗族”!在人们熟知的山东曲阜“三孔”胜迹外,还有号称“孔氏嫡裔”的浙江衢州孔氏“南宗”,构成“南孔”“北孔”双峰并峙的文化奇观。

 

南宗的形成,要追溯到九百年前的南宋初年。当时金人入侵,天下板荡,孔子第四十八世孙孔端友率部分族人南渡,先扈跸于扬州,又随朝廷居于杭州,于宋建炎三年(1129)赐居衢州,宋绍兴六年(1136)以府学为家庙。宋宝祐元年(1253)诏建孔氏家庙于衢,次年建成,礼部尚书赵汝腾作《南渡家庙碑记》。孔端友之后,其子孙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依次承袭,南宗共计六代衍圣公。

 

宋亡以后,元世祖意欲择孔氏宗子受爵,以示尊孔之意。孔洙为孔氏宗子,世祖欲召孔洙回曲阜承袭奉祀,孔洙以“庙墓在衢,不忍舍去”,遂让爵于曲阜宗弟孔治。明弘治十八年(1505),衢州知府沈杰上奏朝廷,希望将“衢州孔端友子孙一人,添授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一员,以主家庙祭祀”。明正德元年(1506),授五十九世孙孔彦绳为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孔氏南宗由此恢复爵位。自恢复爵位以来,孔氏南宗先后有十五代五经博士。至民国二年(1913)北洋政府改衢州世袭五经博士为奉祀官。直至当代,七十五世孙孔祥楷,仍主南宗家庙祀事。除衢州之外,孔氏南宗族人散居江南各地。在南宋时期孔氏南宗初渡之时,就有族人择地而居,散于江南。在后来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孔氏南宗后人又迁徙到南方各省。由此,孔氏南宗形成了以衢州为中心、散居各地、支派众多、联系紧密、文化深厚的庞大家族。

 

孔氏南宗作为圣人之后,不仅演绎着孔氏血脉,而且传承着诗礼文化,孔氏各代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众多学人。南宋时,有孔端友、孔传、孔元龙等著名人物。孔端友为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为孔氏南宗始祖。孔传,原名若古,随孔端友南渡,乃“衢州派”始祖,官至右朝议大夫,有《东家杂记》《孔子编年》等著述,其仿照《白氏六帖》体例,辑唐五代典籍,编成《孔氏六帖》,最为著名。孔元龙为南宋大儒真德秀弟子,柯山精舍山长,年至九十余,犹手不释卷,有《柯山讲义》《论语集说》《鲁樵斐稿》等著述。元代时,则涌现出孔洙、孔思俊、孔克英等著名人物。孔洙曾辞让爵位,两次修建衢州家庙。孔思俊曾在福建任职期间建设大同书院,传播文化。孔克英曾任丹阳书院山长,明初大学问家宋濂曾亲聆其教诲,称其“扬榷古今,陈义甚高”。明代时,孔氏南宗族人著名者有孔思模、孔彦绳、孔贞运等人。孔思模根据曲阜得来的《孔氏实录》等书,续修谱系,详考家谱,弥补错漏,成《东家举要》一书。孔彦绳在正德元年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为南宗复爵第一人。孔贞运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官至首辅,为明末贤相,《明史》有传。清代,孔氏南宗也有诸多学者名士,如孔尚大、孔鼎、孔毓周、以及孔毓琼、孔毓功兄弟。孔尚大以“隐居力学”而闻名,专研《易经》,博通经史,工诗书,著《道之园集》。孔鼎工于诗文,其文章“韵折多奇气”,著有《楷园集》。孔毓周勇于任事,率民捍匪,其事迹载于浙江总督李之芳《行间隙笔》,被誉为“南宗之伟望”。孔毓琼、孔毓功兄弟两人亦皆有著述,于古人议论,“多有发明”。

 

孔氏南宗族人继孔子之德教,以诗书传家,自南宋以至于明清、民国,代有著述,文献丰富。据现有史料考证,孔氏南宗有著述者见于记载的有五十多人,著述类文献见于著录者达一百余种,兼涉经、史、子、集诸部。更有庞大的宗族宗谱、族谱、家谱、家乘、祠谱、渊源录等文献,虽然限于体例,未作收入,但亦可以窥见孔氏南宗家族之大、脉络之广、文献之富。在孔门南宗的著述中,于经部,则有孔元龙《论语集说》《柯山论语讲义》、孔拱《习经》、孔鼎《周易达传》《四书达注》《增删大学衍义补》、孔昭晙《五经详注》等著作。于史部则有孔传《东家杂记》《阙里祖庭记》《孔子编年》、孔津《孔圣图谱》、孔继尧《孔孟圣迹图》等著作。于子部则有孔传所著《文枢要记》《孔氏六帖》等类书,还有孔承聘《医论》《可知因病二论》、孔毓礼《痢疾论》《论瘟》《(评)医门普度温疫论》、孔广福《记忆方诗》等医书。集部则有孔传《杉溪集》、孔端问《沂州集》、孔璞《景丛集》、孔元龙《鲁樵集》、孔拱《锡山草堂集》等文集。另外孔氏南宗族人与时俱进,还有不少反应近代新思潮的著述,如孔宪彭《共和新论说启蒙》《初学论说必读》《共和新尺牍》《共和女界新尺牍》等著作。还有的涉及数学,如孔宪昌与楼惠祥合撰的《笔算数学详草》,还有的涉及字典编纂、法令汇集,如孔宪彭与葛天爵合编的《中华民国最新字典》、孔庆云所著《国民政府新法令》等等。可以说,孔氏南宗族人的著述兼涉四部,根柢深厚,而又能推陈出新,切于时用。孔子世家的著述延续时间极长,涉及范围极广,内涵极其丰富,是全国罕见的“文献故家”。孔氏南宗著述作为孔子世家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至今皆有著书,经史子集各部类皆有成果,富有学术和文献价值。

 

整体来说,孔氏南宗文献具有宝贵的价值。首先,南宗文献中本身就有具有重要意义者,如孔传所著类书《孔氏六帖》,早在南宋末就与白居易《白氏六帖》合刻并行,称《白孔六帖》,该书内容博洽,涵盖天文、地理、律算、阴阳、考工等诸多方面,书中所录文献,有些早已亡佚,故而该书对辑佚、校勘之学有重要价值。另外,孔氏南宗文献中的集部文献种类繁多,富有特色,从南宋时期孔传《杉溪集》、孔端问《沂州集》到清代孔昭蟾《月亭诗草》、孔昭美《昭美文稿》、孔宪荣《性安文集》等,集部文献达几十种之多,诗、文、词、曲无所不有。另外,孔昭晙、孔昭冕、孔宪教等人参与科举考试的硃卷仍有保存,也属于难得的南宗文献。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文献是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保护文献、整理文献、传播文献是文化复兴和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对过往的继承和对未来的展望相承辅的过程中展开的,而文献的整理就是“故有”和“新命”的连接过程。孔氏族裔绵延两千余年,弦歌不绝,斯文所在,诚为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奇迹与范本。孔氏南宗自南渡以来,绍孔门之家风,行礼让之亮节,东南之境,以此而能广被教化。千百年来,孔氏南宗著述者代有其人,文献宏富,体大思精,价值珍贵。古籍文献年代久远,单行著述难免有亡佚之虞,南宋时期孔氏南宗中有著述者六人,著述十五种,而今仅存两种,所失大半,令人扼腕唏嘘。考察古代文献的流传,单行本因其体量小、流布范围窄、影响力弱等原因,大多不利于保存与传播,而体量巨大、精于审校的大型丛书,往往能起到继绝存亡的效果,无数的珍贵文献也因此而能保存至今。另一方面,一部分孔氏南宗珍贵文献目前尚且处于民间散落状态,又加之保护环境和手段的限制,一批珍贵文献随时面临着损毁甚至是消亡的危险。因此,这些文献具有宝贵价值的同时,也迫切地需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整理。

 

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多次赴衢州视察孔氏南宗家庙,并且作出了“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的指示精神,衢州学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了孔氏南宗文献搜集、整理与编纂的项目,将孔氏南宗现存的文献以及研究孔氏南宗的著述,择其精本,去伪存真,上自南宋,下迄民国,萃为一编,纳入《孔氏南宗文献丛书》。这对于孔氏南宗文献的汇集、保存与传播,有当代之利,更有后世之功。

 

《孔氏南宗文献丛书》的编纂除了具有抢救性保存古籍的作用之外,同时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用。长期以来,孔氏南宗族人皆因孔氏子孙的身份而以儒家思想作为立身用世的准则,孔氏南宗文献之中大多也浸润着儒家文化的熏陶,孔氏南宗族人的交游亦多是学术世家、文化巨擘。因此对于孔氏南宗文献的整理对于发掘儒家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孔氏南宗,以衢州地区为中心,以广阔的江南地带为腹地,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深深地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也受到当地文化的浸润。因此对孔氏南宗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厘清孔氏南宗内在的发展脉络和机制,对江南学术的梳理、浙学的研究、宗族史和社会史的研究,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为之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深入而广阔的视角。

 

吴锡标先生及其团队长期从事孔氏南宗、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均有较大突破和影响。近来,吴先生撰写的《关于高质量实施南孔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对策建议》被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社科要报》刊用,并呈报浙江省领导参阅。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浙江省省长郑栅洁等主要领导都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我想,吴锡标先生担任主编的这部《孔氏南宗文献丛书》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也必定能够在保护孔氏南宗文献、促进儒学研究、发扬传统文化的领域起到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孔门之教,千年南宗;文献渊薮,萃兹一编。郁郁乎,其盛也哉!是为序!

 

舒大刚

庚子冬

于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之《儒藏》学馆

 

【目  录】

 

第一章 孔氏南宗源流     001

第一节 孔氏南宗的历史演变     002

第二节 孔氏南宗重要宗支     020

 

第二章 孔氏南宗的宗族形态     057

第一节 多彩纷呈的宗族活动     057

第二节 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     077

 

第三章 孔氏南宗与江南社会     094

第一节 孔氏南宗的政治活动     094

第二节 孔氏南宗的教育活动     106

第三节 孔氏南宗的社会交往     119

 

第四章 孔氏南宗文化内涵与传承机制     142

第一节 孔氏南宗的文化内涵     143

第二节 孔氏南宗文化传承机制     157

第三节 孔氏南宗文化的历史影响     175

 

第五章 孔氏南宗文献叙论     189

第一节 宋、元、明初时期的文献     189

第二节 明至民国时期的文献     193

第三节 家谱文献     196

第四节 存目考录     203

 

第六章 《孔氏南宗文献丛书》提要     238

 

附    录

附录1 孔氏南宗宗子世系一览表     289

附录2 孔氏南宗重要宗支一览表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7

后记     306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