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李宗桂
来源:“屈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三月初二日乙酉
耶稣2022年4月2日
导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与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而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在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把握其评价标准,通过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与现代化运用,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当代世界,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价值?
2020年8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宗桂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主讲“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现场听众进行精彩互动。讲座由凤凰网湖南频道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多达43.7万;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担任嘉宾主持。
【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宗桂
现场与线上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到现场,和我一道探讨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也感谢线上的朋友,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你们这么支持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的探讨,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
我今天主讲的题目是“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一是我们正在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我们也在面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以及西方之外的文明的挑战,我们要如何融入世界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需要很好地探讨。今天虽然是一个公开性的、公共性的社会讲座,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专门学术讲座,但是我们可以从学术立场出发,用学术观点去考察、看待、审视传统文化。由于讲座蕴含的内容很多,为了让大家听起来比较方便,所以我想分几个方面来讲。
01何谓善待?为何善待?
我说的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边涉及很多问题,要一个一个来解剖、来解析、来解释。现在先说第一部分。
(一)何谓善待?
所谓善待就是用友好的态度、善良的心态、美好的情感,去对待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友善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友善相待。我们正在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说我们要用友善的态度、善良的心态、美好的情感去对待它。不要一提传统文化,就认为传统是古代的、死亡的僵尸,只能放在博物馆里展览,甚至展览都配不上,这就不是友善的态度,不是善良的心态,不是用美好的情感去对待。
(二)为何善待?
理由很多,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最近二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上至党和政府,下至学术界、企业界、社会上的人民大众,都非常关心文化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学热,到现在长盛不衰,而且不少人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联系起来,这就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讲文化自觉,就要了解我们文化的根与源头在哪里?我们怎么发展过来的?到了近代,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是怎么转型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怎么突破旧的思想藩篱,创建新文化,面向新世界?经过多年的理论研讨和文化建设实践,我们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我们民族的魂。没有魂就没有精神、没有生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政界和学界一致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如果丢了根、散了魂,那我们就没有生命力,前进步伐就会停止,乃至我们的文明会消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建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内有两个文化软实力的学术杂志,一个是武汉大学办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一个是湖南大学办的《文化软实力》,这两个杂志我很关注,我是武汉大学杂志的编委,给湖南大学的杂志写过文章。我非常赞成政府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我们讲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国防、军事这些硬实力来讲的,但是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硬实力还要重要,涉及民族、国家、机构、团队、个人价值观与价值理念。你的三观怎么样,非常重要。因此从十七大报告开始明确讲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如果没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是无从谈起的。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
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来源和价值来源。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很熟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从国家层面讲,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从全社会来讲,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个人层面来讲个人应该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在社会安身立命,实现自我发展、服务国家社会。
我们今天要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宣传它、学习它、实践它,而且要看到它的精神源头在哪里。在我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5月,人民日报社约我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文章,因为文章要登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所以我起了一个比较豪迈、有气势的标题:《开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当代核心价值》。后来,我的稿子全文发表了,但是改了题目,叫《阐旧邦以辅新命》,并加了个副标题《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滋养》。阐旧邦以辅新命,这是学术界很流行的话,所谓旧邦就是古老的中国,但是它的使命是不断向前、不断更新的。我们今天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阐释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辅助新的使命。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新命是什么呢?四个现代化。后来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有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还有第五个更重要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统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需要一个价值支撑,就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人民日报》帮我把题目改为《阐旧邦以辅新命——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滋养》,我觉得改得很好。这篇文章着重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互鉴的文脉依据
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尽管有人捣乱要破坏全球化的进程,要搞单边主义、保守主义、封闭主义,但是我们仍然要张开臂膀,热烈地、深情地、持久地拥抱全球化,参与全球化的文明进程。这就有一个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是不一样的,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处理彼此关系?我认为,不同文明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有交流才有理解,有鉴别才有发展。我们的文脉、我们的优长之处、我们文明的民族性的根据是什么?我们的价值根基在什么地方?在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善待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互鉴的文脉依据。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内涵
我们讲文化自信不是空喊口号,不是形式主义的、简单的宣传,而是发自内心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我们要向哪里去,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长处是什么,需要明辨。当然,我们文化的缺点、局限,乃至一些要命的东西,如何去除它、转化它,也需要明辨。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文化自信。而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价值内涵。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价值源泉
从个人层面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独立个体安身立命的价值源泉。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好的思想,比如说儒家讲“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说我想清楚了,看准了一个方向与目标,就坚定不移地去实行,竭尽一切努力,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是当我们一时办不到、实现不了的时候,就要采用道家讲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强调顺应自然。我努力了,方法也正确,但是一时达不到目标,没有关系,我们顺应自然,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重新崛起。总之,我们个人安身立命的很多价值依据,在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好的支撑。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价值纽带
我们常说海内外中华儿女是一家。中华一体、四海一家,有什么根据?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共同文化的根,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价值纽带。有关民族凝聚力的问题我也研究过,写过文章,也出过书。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强的韧性、那么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下,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今天讲海内外中华儿女,数量非常大。怎么整合,怎么形成共识?我觉得从今天全球化趋势来讲,我们不能强求海外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办,但如果他们愿意,当然是很好。在我看来,能够使海内外中华儿女整合力量、达成共识的,能够形成一个文化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价值纽带。
综合而言,根据以上的理由,我们需要善待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02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我们天天挂在口头,报纸上讲,会议上讲,沙龙里讲,朋友聚会吃饭的时候也在讲,从官方到民间到学术界都在讲。那么,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说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独立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人说不是。有人说“三纲五常”里面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才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今天照样应该按照这种三纲价值观办事。我们知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封建专制政治的集中表现。我们今天距离五四运动已经100年了,还去宣传这些吗?当然不行。五四以来争取的妇女解放的思想和实践,解放女性做独立的个体,强调做自主的个体、有尊严的个体、平等的个体,男女真正平等。但是现在一些“女德班”鼓吹按照封建道德原则做“现代淑女”。而他们所谓的现代淑女的标准就是:绝对服从老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对服从,永不离婚!这是非常污糟的东西。但是有人说这就是最好的,这就是优秀的。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打着国学的旗号,打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出来贩卖私货的,我们叫作沉渣泛起,这是绝对不能答应、不能认同的。可见,当今对于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不同的理解。
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30多年了,做教授快30年了,做博士生导师也有20多年了,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优秀的?什么是好的?在毛泽东时代,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继承其人民性、民族性的精华,这是基本的原则。我们今天叫作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以贯之的。但是究竟哪些是民族性精华?哪些是值得转化、创新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呢?我觉得没有形成一个共识与标准,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从感性出发,从直觉出发来探讨问题。所以我想了很多年,认为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几年我主持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就是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出了一本书,50多万字,其中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条评判标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判标准
1.适应时代要求
这个传统文化之所以是优秀的,是因为它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在这个时代产生了积极的进步的作用。
2.推动社会发展
不停留在书斋里,不停留于文人学士的清谈中,不仅仅存在于束之高阁的典章内,而是和社会实际密切结合,能够解决这个时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问题,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与民族的发展。
3.经受实践检验
当这样一种传统价值、传统理念被提出来以后,要经过时间检验与实践证明。比如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好不好?好,但是要经过实践检验。我们曾一度否定传统文化,将其全部说成是封建糟粕,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开放,发现有问题。光讲经济,一切向钱看,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不管有多少钱、有多少物质,最后还是要有精神支撑。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家国情怀。经过这样一个反思,我们觉得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还是有合理价值的。我们今天也要修身,修养自身,我们也要把家庭处理好,我们也要为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的事务,要处理好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公民道德等领域的问题,成为具备改革创新精神的当代君子,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而这,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4.有助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对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服膺,是对民族成员标志的由衷肯定。“文化认同”是联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疑聚力的精神依托,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有着别的文化要素无可替代的作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需要文化认同的支撑。对民族文化悠久历史的自豪,对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践履,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的追随,都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具体表现。仁爱精神所滋养出的仁政思想,以及相应孕育出的民胞物与、四海一家的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襟抱,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担当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真正体现了中国式的文化品位,彰显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能够秉承、认可这些标志,在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成为地道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文化的维护者和推动者。因此,我们说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传统文化,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
5.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正所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判断传统文化里面的内容及其价值是否优秀,要看它是不是能够促进民族团结,这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如果这个观念、价值、理念,不是促进而是促退的,那就是有问题的。在今天的中国尤其要讲民族团结。
我们经常讲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作风、中国价值,其中中国精神现在有一个规范的表述,是由两个方面、两部分组成。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二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着重讲了古代,或者是从古代引申、概括过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有一个规范的表述,就是五千年来,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不是现在说的,不是因为现在有的国家跟我们怼上了,有的国家的总统跟我们干上仗了,我们就说我们要怎么样,实际上我们早就讲过了。早在2002年举行的中共十六大上,领导人的报告中就讲过了。我们今天更要珍惜这个精神,护卫这个精神,践行这个精神。
6.提供精神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个体提供一种精神的支撑,当然也包括智力的支持。
7.助力民族复兴
中国社会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明显衰败,到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被帝国主义列强宰割凌辱,被迫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结束了这个局面,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我们不断地走向复兴的过程。我们讲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关键一点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促进民族复兴,能够促进的,就是优秀的,否则就不是。
8.有益世界文明
我们今天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闭关锁国,井底之蛙,而是要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战败,林则徐就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首批进步人士。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与别的文明友好相处,和而不同,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有益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这样的文化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上面谈了这么多,能不能用简沽的一旬话告诉大家,在这八条之外,或者换一种表述,简洁地说明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可以这样说: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还有合理价值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要说明。
(二)为何要在“传统文化”前加上“优秀”二字作为限定词
现在引出一个问题。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还要加上“优秀”二字?学术界也有学者发出质疑,包括研究我这一行的朋友、学长和老师。他们说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当然是弘扬好的方面,为什么现在非常强调“优秀”?我认为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原因与复杂的背景。我稍微做一个概略性说明。
1.近代特别是五四以后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争论
五四时期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风俗,要从传统中走出来,拥抱世界文明,向西方学习。毛泽东就说过,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确实如此,拜西方为老师,甘愿当他们的学生,但是后来发现老师总是想打学生,这当然有问题。这就有一个我们怎么看待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问题,怎么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争论问题。
2.中西体用之争
近代以来,中西体用之争涉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我们应该要怎么看待传统文化等问题。张之洞、曾国藩等也走过这个路子,中体西用,以中华文化为本体、为根本,以西方文化为用具。在精神文明上,我们先天圆满自足,非常丰盛,非常成熟,非常优秀,但是我们又被打败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技术上不如人,物质文明不如人,科技文明不如人。怎么办呢?我们很谦虚地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来改造中国,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演进,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有人说中体西用会阻碍中国进步,不能用中体西用的思维,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胡适就被看作全盘西化的代表,其实胡适后来是讲“充分的世界化”,并没有讲全盘西化。我们中山大学构成成分之一是岭南大学,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教授才是彻底主张全盘西化的,认为中国处处不如人,事事不如人,“文化的各方面,都大大不如人”。甚至医学、美术、音乐以至文字,在西方面前都相形见绌,所以“非彻底和全盘西化,不足以言自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可以讲多堂课。中西体用、中西古今之争的问题,其实涉及怎么看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3.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中外交流之需
今天为什么要加上“优秀”两个字,说明我们要弘扬的是“优秀”的,而不是另外的东西。如果把那些污糟的,比如说宦官、三寸金莲、抽大烟、娶姨太太甚至封建专制政治推广到世界上去,这是笑话。所以文明互鉴、中外交流之时,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文化建设守正创新之需
今天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守正创新,要坚守正直的、正确的、正义的东西。创新不是要停留于传统文化,甚至也不是停留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我们今天弘扬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传统文化,而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即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创新性发展,要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去改造它、发展它,才能为我们所用。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文化建设力度的增强,有人提出复兴儒学。我赞成儒学复兴这个说法,但同时认为儒学复兴要有合理的边界。就是说儒学复兴只能是为当代中国文化提供资源,而不是按照有些人的说法,是儒教复兴,最后以儒教为国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不发展生产力,不建设民主政治,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而是倒退到过去,那是不对的,是肯定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守正创新;所以,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这不是一个防御性的口号,也不是一种抵制性的思想,而是要倡导正面价值,反对沉渣泛起。
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性内容
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我们用善良的心态看待、处理优秀传统文化。哪些是优秀传统文化呢?刚才讲了标准,讲了为什么要用“优秀”一词来限制、来引导。那能不能具体一点,哪些内容是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法用三言两语全面概括,今天我只能列举一些典范性的内容来讲。之所以说是典范性的,是因为它既是优秀的,又是最有代表性的。下面我列举式地跟大家谈一谈。
(一)仁爱精神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者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华文化非常重视讲仁爱精神的问题。中共早期建党三人之一的张申府教授曾经有一个看法,他在1926年就说过:未来中国的新文化是三流合一。这指的是什么呢?中国文化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最好的、最能拿得出手、最能应对西方文明的,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问题,即重视综合性与整体性,忽视分析,这就要将西方文化里以罗素为代表的分析哲学拿过来。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综合和分析二者整合,既综合又分析,不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了吗?但是这还不够。综合靠整体,分析要解剖对象,就容易造成碎片化、琐碎化,缺乏内在的活力与生命。怎么办呢?还要引进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中国文化儒家的“仁”,西方文化的分析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三者合一,就是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就说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个就是讲仁爱。
仁爱包含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与忠恕之道等内涵。仁爱精神怎么来的呢?“仁”学是孔子创立的。“仁”就是从自已出发,把天下的人都看成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他,所谓仁者爱人。仁就是对人以爱,这就是仁。仁在哪里呢?在我们内心。怎么实现仁呢?“为仁由己”,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别人或领导强迫你,要靠自己内心的道德约束,靠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仁”除了“仁者爱人”的抽象性、原则性的规定和说明外,具体怎么去做呢?孔子有一个经典性表述:“克己复礼为仁。”大家知道,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人,而排名第一位的是颜渊。颜渊非常勤学好问。有一次他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恢复礼的秩序和原则,这就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如果大家都能够克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恢复礼的秩序和原则,天下就实现了仁。颜渊说老师您讲得很好,但是这是一个原则,请问具体的步骤,怎么去做到克己复礼呢?孔子回答颜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是什么呢?礼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制度,一个是行为的规范。凡是不合理的那些东西那些事情不要去看、去听、去说、去做。比如说青少年要健康向上,结果你天天去看那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东西,甚至看那些色情的东西,这就是不对的。我们作为成人也要遵守社会秩序和规范,不合理的那些行为、事情就不要去做,这些在今天照样具有合理的价值。如果把“礼“看作今天的制度、公民道德与行为规范,看作今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我们就很清楚了,很多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比如说不能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在列车上不能跑来跑去等。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是有规矩的,这叫非礼勿动。
要具有仁爱精神,成为有仁爱品德的人,不仅要有“四勿”,还要讲“五德”。孔子教导学生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天下推行、实践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具备了仁的品格。恭,恭敬。“恭则不侮”,对人恭敬就不会受到欺侮,人与人打交道有礼貌讲规矩。宽,宽容、宽厚。待人宽容,做人宽厚,不刻薄寡恩,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宽则得众”,为人宽厚就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信,诚信。说话算话,言行一致。“信则人任焉”,你做事做入有诚信,别人就信任你,领导就任用你。敏,敏捷。“敏则有功”,办事敏捷就有效率、有成效,容易取得成就,而不是拖拖拉拉。惠,实惠。“惠则足以使人”。使用人,就是给人实惠,让他人得到必要的好处,享受到应该有的利益与权利,那么就可以团结他人跟你一块干。如果具备这样五种品德,你就可以畅行于天下,也就能够成为一个有仁爱品德的人。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具备忠恕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忠,忠诚;恕,宽恕。忠恕之道就是忠恕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儒家的思想,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它可以分两个方面讲。“忠”是积极地去处理、去对待他人与世界,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在社会上站得住、立起来,同时也希望去帮助别人站得住、立起来;自己想要人生顺利、仕途通达、成就事业,同时也希望并帮助别人实现目标与人生理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在古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天照样能够起积极作用。所谓的“恕”,包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意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想受到的待遇、不想遇到的尴尬,就不希望别人遭遇。二者结合就是忠恕之道,这是仁爱精神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条。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世界宗教会议。会上发布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价值支撑,其中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公认的价值观。可见,这是中华文化中能够拿到世界跟西方文明对话,得到认可的、积极的东西。仁爱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要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性内容的第一个方面。
(二)民本思想
中华文化有一以贯之的民本思想。所谓民本,就是以人民、民众为根本。这个思想源远流长,从古代延续到今天,在历史上起了非常积极的、进步的作用。
《尚书·五子之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这个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这是民本思想的一个最早的典范的表述。《尚书》还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国古人认为天人合一,天和人是相通的。天,神圣、崇高、公正、亲民。老天怎么看问题呢?“天视自我民视”,老百姓怎么看,天就怎么看。“天听自我民听”,上天听取意见,不是听君主的,而是听老百姓的,老百姓怎么听,它就怎么听,所以天人合一。此外,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一旬很有名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认为老百姓是最为宝贵的,国家次之,君王更次之。这是非常有名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君主和老百姓又是什么关系呢?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荀子以舟和水的关系比喻君和民。君主是船,老百姓是水,水可以承载君主这艘大船,也可以倾覆这艘大船,意味着人民的力量是决定性的,突出强调民众的作用和地位。其实大家熟悉的《离骚》里面的一旬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也是民本思想的一种表现。古代的民本思想当然与现代的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在规定。但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往往成为人们反对君主专制、维护人民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理论武器。
香港中文大学有个很有名的学者金耀基,他写过一本叫《中国民本思想史》的书,是在台湾出版的,后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出版过。在这本书里面,他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一以贯之,延续了几千年。为什么秦汉以后的专制政治和欧洲中世纪的专制政治不一样,显得相对温和呢?他认为这是由千中国有民本思想的支撑。所以他把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称为开明专制。我觉得金耀基先生讲的有一定道理。
(三)贵和尚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绵长的贵和尚中的思想传统。贵和尚中,就是看重和谐,崇尚中道。中道,就是追求、实现中和的原则和方法。《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古人说“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最通达的康庄大道。如果能够实现“和”,实现“中”,则天地井然有序,万物蓬勃发展,即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为什么这样?因为中庸作为一种品德,是最高的。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当然还可以讲出其他很多的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概略说。
(四)追求崇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而又坚韧的追求崇高的传统。我这些年在很多地方开讲座,包括讲国学,讲过很多传统文化的优长之处,都是单列的。后来我觉得可以把很多好的方面整合起来,用一个词来简洁地概括它,即追求崇高。下面要讲的,就是怎样为人处事、怎样立德、怎样在社会立足。
1.“三不朽”的事业追求
中国古代有一本经典《左传》,其中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人生在世要追求三种境界,或者叫成就三种功业,第一位的是立德,树立美好的品德,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其次有立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再次立言,著书立说,成就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这叫“三立”。大家知道天津有一个著名相声艺术表演家马三立,三立是什么?就是这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所以传统文化对我们有很深刻的影响,影响到后世取名。我所在的中山大学前两年的校长叫黄达人,取“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之意。追求崇高,立德、立功、立言,就是“三不朽"的事业。不管立什么、怎么发展、时代怎么演进,我们都要追求这种不朽的事业。“三不朽”在《辞海》里面已经是一个单独的词条,可见影响很深。
2.“大丈夫”精神的培育
追求崇高的第二种表现是“大丈夫”精神的培育。人生在世,我们会面对很多困顿诱惑,名利荣誉与升降浮沉,人生要爬很多坎,上很多坡,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它?我们要挺立精神自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就是大丈夫,这是盂子讲的。孟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美好的品德。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品德纯粹的人。这是为什么?人和禽兽有没有区别?二者是什么关系?既可以说有区别,也可以说没有区别。从生理的层面看,人和动物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禽兽要吃喝拉撒睡,要繁衍后代,人也要吃喝拉撒睡,也要繁衍后代,这有什么区别呢?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人和禽兽又有很大的区别,人有道德礼义良知,而禽兽没有。所以如果我们骂谁道德败坏,没有人性,就说谁禽兽不如。孟子认为,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有仁义礼智四种美好的品德,所以要不断地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祛除恶性,提升自身,最后成为一个有浩然之气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我们历来讲大丈夫精神基本指的是这个。最近十多年,我发现一个现象,讲“大丈夫”,有对读书人和士大夫而言的,也有对一般普罗大众而言的,当然还有对政治家从政者而言的,就是要有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王安石曾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人们称之为“三不足”的理论和立场。王安石是北宋的宰相、熙宁变法的主导者,他推动社会变革,革除弊政,创立新政,推动社会进步。王安石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改革创新,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理论。无论是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的巨大灾害,还是祖宗家法与遗言,抑或是别人的造谣中伤,都不会阻止他革除弊政变革社会的决心,这也是一种“大丈夫”精神的表现。这是政治家层面的“大丈夫”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代中国领导人有深刻的影响。温家宝同志2008年3月就任总理时发表就职演说,就引用了王安石的“三不足”理论的原话。
3.坚持道义优先
道义是相对于功利而言的,道义是精神、价值、理想、情操、追求;功利是物质的、现实的利益。道义和功利这二者孰优孰劣呢?当二者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古人是坚持道义优先的。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懂得坚持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功利与眼下的实惠。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就讲:“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是要端正、弘扬道义,而不追求功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明,明白、弘扬、追求,道是价值理想,最高的最美好的价值原则,明其道而不计较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这是追求崇高的一个表现。到了清代,重视实际的一名叫颜元的思想家,他根据时代条件做了调整,说:“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颜元:《(四书〉正误》)“正其义以谋其利”,指我们既要端正、追求、弘扬道义,又要谋求功利,重视正当利益的获取,以义取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指的是我们既要坚持道义与价值理想,还要考虑实际的功效。为什么有这种转变?这是因为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重视经济利益。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既要坚持道义,又要讲究功利;既要弘道,又要计功。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这点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颜元这种义利皆要、道功同取的思想,也是以追求崇高为最终取向的。
4.推崇君子人格
中国文化一以贯之地推崇君子,全社会都尊重君子,追求君子人格。君子和谁相对应呢?和小人对应,做君子不做小人,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君子是品德崇高的人,博文强记,知识广博,但又廉洁礼让,坚持不懈。当然君子还有很多具体的好的品德和行为。“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就是在道义和功利之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就是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有机地整合在一块,这是“和”。什么叫同呢?简单地、违心地服从,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原料、相同的观点拼凑在一块,这就是“同”。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坚持和谐,兼容并包,不违心地去附和别人,等等,就是君子。《论语》开篇的《学而》亦有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惺,不亦君子乎?”大家都很熟悉,但关注更多的是前两句。其实,对于士大夫而言,对于追求崇高境界的人而言,第三句是最重要、最高层次的要求。“人不知而不惺”,我有本事、有能力,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但是家长不知道,父母不知道,领导不知道,没有得到表彰,没有得到鼓励,没有得到实惠,我并不生气。因为我做这个事情是自愿的。如果你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惺,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在古代社会,这是很高的境界。在今天的社会里,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更应该追求“人不知而不惺”的境界和情怀。那些鼓吹“高调做事”的人、那些热衷于四处宣扬自己如何了不起的人,真的应该从孔子这里寻找智慧、培育情怀、提升境界。此外,“君子中庸”,做事不偏激,不走极端,也是在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时代、标题党横行的当下,值得大力倡导并认真践行的。直白地说,今天我们要堂堂正正地提倡君子品德,推崇君子人格。
4.深具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庭和国家是按照同一原则组织起来的,家国天下是通的,而且中国人认为四海是一家。大家都看过《水浒传》,有人把《水浒传》翻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谓传神。家国一体,血缘宗法社会必然是家国相通、民胞物与的社会。汉武帝时派司马相如到云南去安抚少数民族,就明确提出“遐迩一体”。远近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共同体内的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都有中华一体的情结。家国情怀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有浓厚的乡情、亲情、山水情。中国人非常重乡情、认老乡。诸如此类,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家国情怀。
中国的“春运现象”,大家都很熟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这些年人们熟悉的春节回家团聚的心里话,也可说是春节家庭团聚的“动员令”。相距上千里,只要父母兄弟姐妹在老家,在外的人都要回去过年。十多年前,北京一位学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保卫春节》。为什么要保卫春节?他说春节慢慢淡化了,没有仪式感,不让放烟花鞭炮,就是吃,不好玩了,今天也不缺吃,春节快消逝了,所以我们要保卫春节。后来新华社记者采访我,我的回答是:春节何须保卫!只要中国人在,只要春节这个节日不取消,人们内心深处的春节就一定存在,而不在于是否放鞭炮、是否耍龙灯之类外在的形式。亲情、友情、乡情的融合,家国情怀的感召,必定使春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特殊符号,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认同。
我们讲爱国主义,可以讲很多抽象的道理、很高大上的理论,其实最实在的、最具体的就是山水情、家国情怀。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爱国主义?爱我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块土地,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家人,这就是家国情怀,就是爱国主义。古代文人喜欢游学,每到一地游玩、办事,就会留下一些诗词和美好的篇章,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宣传了名山胜景,这就是家国情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就是真正的家国情怀。当然,还有屈原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为追求美政善政,不懈地努力,不管遭遇何种困难,都不改初衷,九死不悔,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表现。
(五)追求公正
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秦汉以后的专制社会等级分明,有非常多不合理的东西,受到历代进步人士的批判。古人追求的公正,具体表现在财富分配公正以及人格的相对平等方面。等贵贱、均贫富之类的口号,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公正观。关于古代贫富两极分化的典型描述,《汉书·食货志》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句话几乎成了一个成语了。讲的是有钱人霸占了很多田地,田间道路纵横,但是贫穷的人连放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贫富两极分化,董仲舒认为这是不对的。那么怎么办呢?“调均”,调节均衡,通过调节行政措施来达到均衡。怎么调节均衡呢?不是把富人的财产全部没收、充公,或者农民起义把它全部夺过来,而是通过行政措施来调节均衡。
调节均衡以什么为标准呢?“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春秋繁露.度制》)太富、巨富,就容易骄横,“骄则为暴”,骄横就上挑衅朝廷下欺压百姓;太贫穷也不行,“大贫则忧,忧则为盗”,过分贫穷、忧愁最后会使人成为江洋大盗,啸聚山林造反。怎么办呢?调均之后,使富人足以显示他的尊贵,而不至于骄横,贫穷的人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而不至于忧愁,这样上下就相安,社会就容易治理好了。我觉得这也是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讲?孔子讲过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衡、不合理。不担心贫穷,而担心思想不安定,思想不安定就容易走向另外一条路。这些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渴求社会公正的一些表现,值得肯定。
(六)追求大同
中国古人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天下为公就是大同。在《礼记·礼运》有详细的论述。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但为毛泽东所批评,因为康有为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通向大同的路,这也是事实。但是不管怎么说,古代提出天下为公,到近代面临帝国主义欺侮凌辱宰割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改革变更,使中国富强起来,走向大同,这个思想还是有合理因素的。我们今天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就是追求大同的一种表现。限于今天的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只能简单地谈到这里。
04四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说要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质是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叫善用呢?我觉得就是理性地用、真诚地用、合理地用,这就是善用。有一些儒家学者或者自称儒家学者的人,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坎坷,鸦片战争到现在一百多年了,现代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其根本问题就是没有用儒教立国,没有用儒学来解决问题,如果全部按照儒家文化办,中国早就现代化了。我觉得这不是善用,这是情绪性地用。善用是真正地落实于行动的善待,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孔: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用孔”,我要特别慎重地申明,“孔”是传统文化的代称,具体来说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称。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简单地、盲目地崇孔的时代结束了,粗暴地批孔的时代也结束了,用经学方式照本宣科地释孔的时代也结束了。我们今天是“用孔”,要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要用活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求治:以解决实际间题为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趋善求治,不断趋向至善,追求良治善政。求治就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今天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待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炫耀我们满腹诗书,不是抒发我们的思古幽情,而是要解决中华儿女精神家园的建构问题,要解决当代中国新型文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第三,理性。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理性,既反对厚古薄今、是古非今,又反对以今非古、盲目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脉,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在这里,我想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表达我的看法。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有一个著名的、最早有关文化自觉的系统理论。对于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怎么相互善待?他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民族肯定自己民族的文化的优长之处,各美其美;但是不能只是自夸,只是自信,还要肯定、学习别人的长处,美人之美,即肯定、赞美、学习、借鉴别的民族的文化之长;美美与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友好相处,天下大同。我觉得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创造性地转化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发展了传统文化。在今天,我们要善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奉行这样一个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王琦整理并经主讲嘉宾最终审定)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王建荣】讲好中轴线“中”的价值观故事
【下一篇】【刘怀岗】我的学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