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夏:赏牡丹、读《聊斋》、尝夏鲜
作者:高丹(澎湃新闻记者)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四月初五日戊午
耶稣2022年5月5日
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立夏节气到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今年的5月5日为立夏,但是天文时间、地球生物时间、人文时间并非严格一致。中国人经常以6月、7月和8月三个月为夏季。在气候学上,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于1934年提出了候温法的分季方法。候(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时,作为春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无论是立春、立夏,“立”字所彰显的或许是一种犹疑和徘徊,立春时乍暖还寒,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立夏”时节,感受也不尽相同。今年春早而气候热,南方几场颇有炎夏气氛的暴雨已经下过,而北方很多地区的气温也一度升至三十度,竟也感受到几分“暑气炎炎”。
立夏特供:芍药、牡丹
立夏时,梅花、玉兰、樱花、桃花、梅花、丁香、海棠已不见芳踪,北方参天的泡桐树硕大的花朵很有分量地落下,金银忍冬因为其由白转黄的颇有意趣的花朵和暗香而受到喜爱,适宜于北方生长的月季开始蓄力,它们将在整个夏天灿烂地盛放,让北方每一条寻常的街道变得梦幻。
金银忍冬
还有独属于春夏之交的牡丹和芍药。因为花型优美硕大,芍药成为“初夏特供”,街边所有的花店都用大桶盛满芍药花苞,这种花花期不长,在醒花不久后会热烈绽放,但也在未来几天间很快凋谢。作为木本植物的牡丹,早就因为其广为传颂的被贬洛阳的故事而被认为是有傲骨,牡丹的傲骨大抵还体现在被折断后摆在花瓶中,总会很快就壮丽地死去,其令人惊心动魄的硕大花朵会快速萎靡。
当然,每年也有一些新品种的花被关注,今年的油画牡丹、蝴蝶洋牡丹就是炙手可热的花材,这两种花的花朵都有金属光泽。油画牡丹又叫“白凤丹”“油牡丹”,是常见的单瓣牡丹品种,本来是专为榨油的经济作物。其开放时如手掌大,花瓣不规则地蜷曲,有唐风古韵、别具风姿,也难免让人感叹其孤单地开放再被送去榨油难免焚琴煮鹤。
油画牡丹
山东风土适宜牡丹生长,几个盛产牡丹的大的市县,如菏泽(古曹州)等,牡丹品种极多。这也给山东籍的蒲松龄以丰富的创作灵感,其《聊斋志异》中,频见牡丹的身影,《香玉》《葛巾》两篇,曲折婉转,充满悲剧意蕴。牡丹花之美,总是被垂涎,且牡丹之恋故土,也是其本性。如《香玉》中,书生与香玉的离散始于“有即墨蓝氏,入宫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过数日,闻蓝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悴。”书生想要救香玉,“谋移植其家”,而香玉自陈:“妾弱质,不堪复戕。且物生各有定处,妾来原不拟生君家,违之反促年寿。”
饯春、立夏尝鲜:文化意义之夏
进入到对“夏”的文化意义的探讨,“夏”在羌语和藏语中都是“伟大、强大”的意思。
春秋时代的中国人说:“夏,大也。故大国曰夏。”《说文》:“夏,中国之人也。”夏从一个时间物候之词,一步步假借并丰富其含义,以致成为国家、文化的名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夏还有诸多别称。《尔雅》中,夏为“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汉书·礼乐志》说:“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余世存谈及:大屋也称夏,高楼大厦即是夏屋:“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在上古中国,大水也称夏;汉水就曾称为夏水,汉口则称为夏口。屈原有诗:“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在《时间之书》中,余世存写:先民在立夏来临时也有惜春之感,故会在立夏日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吴藕汀《立夏》诗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立夏尝新、尝鲜也是应有之义。蚕豆、苋菜、黄瓜为“地三鲜”;樱桃、枇杷、杏子为“树三鲜”;海蛳、河豚、黄鱼为“水三鲜”。还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立夏吃桑葚、樱桃等食俗。苏州一带则有“立夏见三新”之说,三新为樱桃、青梅和麦子,用以祭祖。还有吃“立夏饭”“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等等,如“立夏粥”:“一碗立夏粥,终身不发愁。立夏日还有称重的风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称。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蔡云有诗:“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宋人杨万里有诗:“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明清皇宫内设有管冰事的官员,谓之“凌人”,专管斩冰、藏冰、用冰等事宜。《燕京岁时记》记载:“那时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汤,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锦盘,均以冰镇之。”
明代绘画《夏景货郎图》中描绘了饮用夏季饮品的场景,皇宫大内后花园雕栏玉砌,一位乔装的冷饮博士在给一位小沙弥倒冰水饮料。从茶壶的龙纹雕饰上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家,或是明代御用画家画皇帝的御容来配以一定的场景,像今时的“角色扮演”,皇帝、后妃、公主、小皇子都是演员。
立夏一候“蝼蝈鸣”:万物并秀
立夏的物候是,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一派生机,而三个候应均指向田间动植物,也昭示立夏时节在农业上的重要性。
立夏日开始,进入立夏三候的初候——“蝼蝈鸣”。朱右曾校释《逸周书·时训》时写道:“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说:“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蟹,各地方言之不同也。”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作者徐立京认为,不管蝼蝈是蛙还是小虫,总之是一种阴气重的穴居动物,到了立夏时节,也开始跑出洞来,活跃在稻田旁、池塘边,既可食用水中的小生物,又可在稻禾下乘凉,还可以抬头吞食飞行于田间的昆虫,吃饱后心满意足地鸣叫着。连不起眼的小小蝼蝈都生活得这么自在、惬意,可见立夏时节是多么适合万物生长。”
立夏一般在农历四月(今日为农历四月初五),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气,故称“四月节”,像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释义:“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所称的,万物开始热烈的生长模式。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故农耕社会极重视立夏节气。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从《月令图》册看夏日时节
古代中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时序节令的传播,其中尤其以依据农历十二个月的顺序记录日月星辰、节候气温、动植物的变化,以及根据物候变化安排生产和节庆活动的月令影响最为深远。
记载月令的文献最早的可能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记录夏代历法的《夏小正》,现存的古代艺术品有许多是涉及对某个单独岁时节令的描绘的节令图,如元旦的“岁朝图”“三羊开泰图”、立春的“春牛图”等,这些图虽然和月令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真正完整地描绘十二月节令的月令图还是留存不多的,目前流传最广泛的月令图主要来自明清两朝,著名的有明吴彬的《岁华纪胜》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宫廷院本《月令图》。一般都是十二幅为一套,重点描绘每个月的典型节令风俗。
清宫廷本的《月令图》细腻逼真,由于康雍乾时期西洋传教士来华,西洋画法中的凹凸明暗和透视关系也渗透到清代绘画中。
清宫廷本的《月令图》四月卷,描绘了树木渐茂,百花竟放,人们在连绵的阴雨中执伞顶笠,赏花,消遣的景象。立夏时节,北方的“晚春”也绿肥红瘦,唯有人工栽培的牡丹还在盛放,月季正在蓄力中。《月令图》第四卷中描绘的一簇簇牡丹花为写实,而开着白色花朵的玉兰树则是画家填充画面的再创造,北方的玉兰树开花甚早,春寒料峭时已经盛放,至农历四月已完全落尽,只余郁郁葱葱。
画院画十二月令图之四月轴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月令图》的五月卷描述的是龙舟竞渡的民间活动。在画家的笔下,万棹齐飞,喧颠旗鼓,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
画院画十二月令图之五月轴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份明代的《月令图》的绘画更雅正一些,以墨色点染出花草树木,所绘图景,是对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解释。
比如以“立夏”时节来看,书中的“立夏一候蝼蝈鸣”写为:“蝼蝈非一物也,盖有二:蝼虫名,蝈蛙名。二物显然矣。蔡氏云:蝼,蝼蛄也;蝈,虾蟆也,即今取食蛙也。是月,阴气始动于下,故应候而鸣也。”通过对立夏时节鸣叫的动物的辨名与考订,点明该物候的特点。下图中我们选取明代《月令图》对立夏二候、三候的呈现,观者可从中管窥一二。
明代画册《月令图》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