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 方朝晖】关于重建儒学的通信

栏目:意义理论
发布时间:2011-09-06 08:00:00
标签:
梁涛

作者简介:梁涛,男,西历一九六五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学学刊》执行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孔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化部“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委员,孟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荀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儒学 史、经学史、出土简帛等,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孟子解读》、《儒家道统说新探》等,其中《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获多项人文社科奖。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四个一批”社科理论人才等。


     
     
     
    关于重建儒学的通信
    作者:梁涛、方朝晖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西历2011年9月5日

 


     (一)方朝晖的信函
    
    陈明、秋风及诸位同道:
    
    关于本人的文化模式/文化心理研究,我在给陈明兄的回应中可能有点偏激。仔细想想还是应该简单说明一下自己为何这么干。文化心理/文化模式研究实际上是研究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大家都知道对这个问题有深刻探索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研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在美国和日本都曾引起巨大争议。到70-80年代之交,这一研究演变成文化心理学,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发达完备的方法,Hofstede和Triandis贡献甚大。其文化比较研究建立在实证经验和科学统计之上。最近十多年来,关于东亚文化心理的研究是文化心理学领域中最有影响的。我认为R。Nisbett是这个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我校心理学系现主任彭凯平为其学生),其著《思维地图》(The Geography of Thoughts)通俗易懂,已有中译本。
    
    一个民族的某些集体无意识,可能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事件引起,故而变动不居。但有些集体无意识,是千万年历史积淀而成。有强大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与李泽厚/梁漱溟无关,而是想搞清儒学等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土壤。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天翻地覆,完全与西方趋同的现时代,我们还在多大程度上受制本民族自身的独特习性,而无法与西方趋同。
    
    但由于我不是文化心理学家,而且对过去历史时代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是无法诉诸统计的,所以我一直把我所提出的文化模式当作仅仅是“假设性的”,而不主张将之作为不可动摇的结论或前提。我的目的是要检验这样的假设,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儒道法诸家在中国历史上长盛不。如果能解释通,鉴于文化心理的趋稳定性,今天或今后这些学术恐怕还要在中国起作用。
    
    我想陈明兄对我的良苦用心是很不理解的,所以他的一些结论在我看来过于轻率。当然,我本身对这种误解也有责任,至少应该更有耐心去解释。
    
    就说这些了。
    
    祝好!
    
    方朝晖 拜
    
     
    (二)梁涛的信函
     
    
    因为在香港参加一个审稿会,我没有听到大家的讨论,不知道陈明提出什么样的疑问,朝晖又做出什么样的回应。但我是一直反对朝晖用什么民族心理、超稳定性来讲儒家在今天的适用性、合理性的。如果要讲,就应该讲idea,讲精神(黑格尔意义上的),这才是超越的,是恒常的,是靠得住的,而不是朝晖所谓的民族性、民族心理。idea、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体现在儒家的经书之中,只要中国人存在,只要中国人还在阅读四书五经,这些idea、精神就会“活”起来,就会发生作用,并被不断地丰富、发展,“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嘛。我们今天讲经学,讲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讲“根”和“魂”——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经学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魂,就是这个意思。朝晖则完全是搞反了。
    
    当然,idea、精神有个落实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讲民族心理,讲民族无意识,讲民族习性。因为民族心理、习性本来就是各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的综合产物,是气质之性,而非天理之性,是相对稳定,而非恒常不变的。只要历史条件变了,自然也就变化了。宋儒说得好,“气质之性,君子不谓性也”。对于民族心理、习性这些东西,我们也要拿出“君子不谓性”的态度,而不是像朝晖那样死抱住不放。
    
    据刘禾等人的介绍,所谓民族性的问题,最早是德国纳粹学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日耳曼人的优越性。但此说到民国时期又被鲁迅等人接过来,转变为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的利器。其实国民性只能是气质之性,是一时一地的民族习性,一旦将其绝对化了,那就成了梦靥,成了宿命,就是荒诞不羁的了。为什么阿Q精神就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哪有这样的道理?鲁迅时代的人们接受这样的说法,那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市场效应使然,今天的中国人还会接受这样的看法吗?以后李泽厚又用积淀来说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走得也是这个路子。但积淀只能是形而下的、经验的,用它来解释传统的某些积习、习惯也许是可以的,而一旦把idea、精神也还原到积淀上,那就出大问题了。李泽厚先生以后思想上止步不前,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嘛。
    
    前一段刘笑敢教授来信,讨论中国人“窝里斗”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其实也应该这样看。谈论中国人的“窝里斗”,一定不能撇开中共推行几十年的阶级斗争文化,比如中国人一向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但文革中夫妻、父子互相揭发的事件就特别多,这只能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找原因,而不能说中国人天生就喜欢互相揭发。当然如果往上推,还可以找到其他原因,比如中国比较早地形成了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帝国,权力高度集中,而在权力集中而又封闭的地方,一般权力斗争就比较激烈。但除了这些现象之外,没有资料显示,当时的中国人比如汉代和唐代的中国人,就比其他民族喜欢窝里斗。如果你要坚持这一点,就必须要拿出材料证明。我们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其实主要是建立在对二十世纪华人世界的观察之上,是将一个具体的命题偷换为一个普遍的命题。但我们不要忘了,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列强入侵,国家贫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然后是国共相互厮杀,然后是中共掌权,然后是一场场的政治运动,三反五反、反右、四清一直到文革,在这样不断的折腾中,恐怕大多数的中国人精神上都是有问题的。精神上有了问题,行为上必然有问题,喜欢窝里斗也就不奇怪。但我相信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随着资源的逐渐丰富,中国人的窝里斗问题会大大减弱的,至少不会比其他民族更突出。总归资源匮乏才会互相斗嘛。将窝里斗看做是中国人的宿命、国民性,是犯了和朝晖一样的错误。
    
    朝晖接受了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人是重视独立性,重视个体的,而中国人是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视亲情的。他有一个例证,中国的子女往往与父母比较亲昵,喜欢与父母睡在一起;而西方父母较早就让孩子独自休息,成人后就鼓励其离开家庭自立。但不知朝晖想过没有,由于大陆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大陆的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普遍强于西方同龄儿童——后者往往家庭中有两个以上的子女,当这些独生子女一代代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否还重视亲情,重视人际关系,这是很值得怀疑的。朝晖没有孩子,可能体会不深,我则是深表怀疑。所以,所谓习性之类根本靠不住,拿它来为儒学立论,那是找错了地方。我们以前还有一个说法,西方人在性上比较自由,中国人则比较保守。如果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样说没有什么问题。那时年轻人谈恋爱,如果有婚前性行为,那就是流氓,很快会被抓起来。大家记不记得有部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新时期第一部为爱情正名的文学作品是《一封公开的情书》,讲的是某工厂青年在私下传抄一封情书,内容非常“流氓”,被视为阶级斗争新动向。追查的结果,原来是伟大导师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的性观念怎么能不保守?但时过境迁,今天只要你看看中文互联网上大量充斥的色情信息,以及肆无忌惮的表白,你还敢说,中国人的性观念比西方人保守?
    
    朝晖说在西方文化心理学是一套成熟的学科,这没有问题。但不要忘了,所谓文化心理学只能是一门经验学科,而不是超验的学科。只要有人群,就会有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就会有对其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这是正常的事情。我们借用其研究方法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一定要限定适用的范围。学界一般将儒学分为理论化(超越化)的儒学、宰制化的儒学和生活化的儒学,如果是用文化心理学来分析、研究生活化的儒学,说明儒学对民众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失为一个好的进路。但如果想以此发现某种恒常的文化心理,作为儒学的根基、立足点,那只能是跑进无尽的沙漠。因为你找到的是气质之性,而不是天理之性啊。今天谈论儒学,固然不可以忽视气质之性,但更不能脱离天理之性。在早期儒学那里,天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本来就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不能用文化心理来解释说明的。“孔子以仁发明此道”,孔子的仁岂能用鲁国的文化心理习俗来解释说明——杨泽波早期就有这样的看法,要说明也只能是发生论的,岂能概括孔子仁的全部?!所以仁只能是idea、是精神,它虽然不脱离经验世界,但又超于于经验世界之上,成为引领中国人精神的永恒灯塔。
    
    希望朝晖能由习性、心理回到idea、精神,由文化心理学回到经学,由民族习性、习惯回到孔子用全部精神生命开创的仁道。朝晖是西方哲学出生,认识到这一点应该不难。迟迟不能觉醒,反让人感到奇怪。故草拟此文以作“棒喝”。
    
                           梁涛即日,2011、9、6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