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5-20 18:03:45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作者:汪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四月十九日壬申

          耶稣2022年5月19日

 

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正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前提和保证。推进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外在的制度规约,更需要推动教师自身的师德“内驱力”建设。我国古代的“师道”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充分汲取我国古代“师道”精神的营养,弘扬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师德精神和文化,有助于为当代高校师德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我国古代“师道”精神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师道是我国教育理论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范畴。根据中国典籍记载,最早把师与道相连并为师正名的是《周礼》,最早提出尊师思想的是荀子,“师道”的首倡者则是开儒学之先、立道统之始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之后经由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等人的不断继承和发扬,逐步形成为传统。我国古代的“师道”就是由古代名儒大师们倡导和实践,并为当时广大教师所向往和追求,具有典型意义的为师理想、风范和行为的总括。我国古代“师道”的精神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括“严师重道”、“师道尊严”、“崇真求道”、“乐道自得”、“师道至善”、“师道贵表”、“因材施教”、“德才兼备”等。

 

我国古代的“师道精神”,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不仅蕴含了对教师个人德、业、学、识、品、行诸方面的要求,而且还上升到“劝君臣”、“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是中华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守和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光大教育优良传统,是中国历代教师共同信奉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形成了我国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心理和性格特征。

 

我国古代“师道精神”与当代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新时期,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历史使命,社会对教师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寄予教师的厚望,也是教师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传统师德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成为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个人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推进力量。所以说,继承师德传统,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品德修养;今天我们谈师德建设,仍然要大力发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中的积极因子,充分汲取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优秀营养。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内驱力”不足

 

教师师德建设的“内驱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在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崇高的自我追求目标和不断进取的自身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内部动力。与制度规则相比,内驱力可使高校教师更自主、更积极、更持久地参与师德建设。随着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性回归的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从外部驱动转向内部驱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与孔子“日三省吾身”相比,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驱力严重不足,表现在上课敷衍了事、不潜心向学、不关心学生成长、公开发表不正当言论等方面,甚至出现师德败坏、学术腐败、作风不正等问题。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内驱力不足,既有社会环境变化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不思进取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少数教师把教师岗位视同谋生的方式,内心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缺乏深度认同;教师师德认识偏颇,少数教师对师德师风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师德师风的养成不够重视等等。

 

三、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推动高校师德内驱力建设

 

师德是由他律转向自律的道德自觉,自觉主动地陶冶、修炼、修养师德,才能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修养的内在机制。而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的“师道”精神,正是促使高校教师由他律转向自律的道德自觉的一种方式。

 

1.通过弘扬“崇真求道”、“乐道自得”的古代“师道精神”,加强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文化建设,追求知识和真理,不断精进学问和德行。

 

崇真求道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崇尚教育科学的真理法则。教育规律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但置身于教育活动中的人,若不用心求索,即使真理碰到鼻子尖上,也会视而不见。所以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志于道”,要有一种求索规律、崇尚真理的进取精神,同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事业心和诲人不倦的责任感,立志于伟大的教育事业。而乐道自得即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人生乐事和最大目标,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在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今天,高校教师更应带头秉持和弘扬“崇真求道”、“乐道自得”的“师道精神”,甘于奉献,勇于进取,以教书育人为乐,以科学科研为本,切实担当起“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使命。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开拓视野,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新的挑战,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2.通过弘扬“严师重道”、“师道尊严”的古代“师道精神”,加强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树立崇高的为师理想,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自我修养。

 

《学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师道尊严”的命题:“好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以后,王通又提出了:“虽天子必有师,然亦何常师之有?唯道所存。”进一步强调道为师之本和师、道体用合一的师道观。韩愈的《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专题论述教师的著名文献。他继承和发展了《学记》“师道尊严”和王通“唯道所存”的思想,把师与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教师应是道的化身,并进而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严实重道”、“师道尊严”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一个正统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它既蕴含着人类对教育活动普遍规律的领悟和把握,又寄托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理想人格的追求,还凝聚着人类教育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对人性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求索和憧憬。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加强自我修养和道德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自身要养成师德自律习惯,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广大高校教师应主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3.通过弘扬“师道至善”、“尊师爱生”的古代“师道精神”,提升公正仁爱之心和责任之心,做学生的恩师、好朋友和贴心人。

 

从师生关系来看,古代“师道”首先强调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孔子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是全面彻底、无微不至的;荀子也强调“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于上欢如父母。”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缓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父兄。”朱熹尖锐地批评当时官学中“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的现象,决心发扬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经常“讲论经典,商略古今”至深夜。我国古代的名儒大师还特别重视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强调教师应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和优良的精神风貌去陶冶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潜移默化之功。如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总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风范和人格去感化和陶冶学生,要求学生做的,总是自己首先做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对此,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铿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高校教师应自觉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中的“师道至善”、“尊师爱生”等内容,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4.通过弘扬“因材施教”、“德才兼备”的古代“师道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方法和教学水平,为祖国培养栋梁。

 

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师道”教学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孔子发端,到《学记》趋向完备,为后来的教育家们继承和发扬。孔子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并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主张:“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要求教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学记》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学论书籍,对启发式作了详细表述,主张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古代儒家教育是要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注重的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明人伦”,要求教师把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以传授伦理道德为主。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守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在教学生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都属于政治道德教育。使用的教材是他亲自删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内容主要都是有关政治道德方面的。以后的教师们在教育的体例内容上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没有超出“以德为主”的基本原则。

 

继承和弘扬“因材施教”、“德才兼备”的古代“师道精神”,教师应树立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资源,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批判研究能力,使其成长为知识丰富、视野宽广、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通过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积极推动高校师德内驱力建设,正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和有益途径。

 

(本文为2021年度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研究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DSD-XJPSX-LLYJ-20210128.)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