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梦华录:宋朝人是怎么斗茶的?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五月十二日甲午
耶稣2022年6月10日
最新一集《梦华录》演绎了宋人点茶与斗茶的生动情景,有一些网友留言问,能否介绍一下宋代的点茶与斗茶。当然可以。
点茶,高超的茶艺
在中国茶艺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是历史上的绝唱。汉唐人虽然也饮茶,但饮用的方式比较“粗暴”:将茶叶放入锅里煮,并加入姜、葱、茱萸、薄荷、盐等佐料。著《茶经》的陆羽将这种煮出来的茶汤直接贬斥为“沟渠间弃水”。
元明时期形成、流传至今的泡茶法,也过于朴实、简易,难以发展成一套繁复的烹茶工艺。泡茶法所用的茶叶,叫做“散茶”,宋代市场上也有“散茶”,但不流行,而以“团茶”、“末茶”为主流。什么叫做“团茶”呢?即茶叶采摘下来之后,不是直接焙干待用,而是经过洗涤、蒸芽、压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这就是“团茶”了;在制茶过程中,茶叶蒸而不研,则是“散茶”;研而不拍,则是“末茶”。
“团茶”制成之后,要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起来。烹茶之时,从茶焙笼取出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茶末研好之后,便可以冲茶了。先用茶釜将净水烧开;随后马上调茶膏,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筅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击拂数次,一盏清香四溢的宋式热茶就出炉了。这个烹茶的过程,宋人称之为“点茶”。
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宋人即便用“散茶”烹茶,也不是拿茶叶直接冲泡,而是先研成茶末,调成茶膏,再入盏冲点。还是“点茶”的烹茶法。有诗为证——苏辙《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君家日铸山前住,冬后茶芽麦粒粗。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诗中的“麦粒粗”是指山铸茶之状,说明日铸茶乃是散茶,“磨转”则表明烹茶之时需要用茶磨将茶叶研磨成茶末。
点茶的过程既如此繁复,好茶的士大夫之家,当然必备一整套茶具,南宋人董真卿将这套常备的茶具绘成《茶具图赞》,共有十二件,故又称“十二先生”,还给它们分别起了人性化的名字:储放茶团的茶焙笼叫“韦鸿胪”,用于捣碎茶团的茶槌叫“木待制”,磨茶的小石磨叫“石转运”,研茶的茶碾叫“金法曹”,量水的瓢杓叫“胡员外”(因为一般用葫芦做成),筛茶的罗合叫“罗枢密”,清扫茶末的茶帚叫“宗从事”,安放茶盏的木制盏托叫“漆雕密阁”,茶盏就叫“陶宝文”,装开水的汤瓶叫“汤提点”,调沸茶汤的茶筅叫“竺副师”,最后用来清洁茶具的方巾叫做“司职方”。诸位,什么叫做“精致的生活”,这就是了。
(董真卿《茶具图赞》上的宋代茶具)
当然,如果是不怎么讲究的平民,也可以不用准备这么多的烹茶器具,因为市场上有大量“末茶”出售,可以直接用于调膏、冲点,就如今天的速溶咖啡。但文人雅士很享受研茶的过程,追求的就是全套烹茶流程所代表的品质与格调,因而家中茶槌、茶磨、茶碾之类的茶具是少不了的,正如今天那些追求生活情调的城市小资,喝咖啡一般不会喝速溶的,而是在家里准备了一整套器皿,从磨咖啡豆的研磨器,到煮咖啡的小炉。
宋人精致的点茶技艺随后传入日本,便成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日本抹茶,日本《类聚名物考》便承认,“茶道之起,由宋传入。”而在中国本土,由于宋后点茶失传,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传世的茶图来观察宋人的点茶过程了。刘松年的《撵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便是宋人烹茶的场面,图上两名男子,一人正在用石磨研茶,一人提着汤瓶,准备点茶。他们身边的方桌上,还放着茶筅、茶盏、盏托、茶罗等茶具。河北宣化下八里出土的辽墓壁画,也有一幅《备茶图》,反映的应该是辽国汉地的烹茶习俗。从图像看,辽代燕赵贵族之家的烹茶方式、茶具,都跟宋人的差不多。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
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他们认为,烹茶的水以“山泉之清洁者”为上佳,“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茶叶以白茶为顶级茶品;茶末研磨得越细越好,这样点茶时茶末才能“入汤轻泛”,发泡充分;火候也极重要,宋人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以水刚过二沸为恰到好处;盛茶的茶盏以建盏为宜,“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甚厚,熤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最后,点出来的茶汤色泽要纯白,茶沫亦以鲜白为佳。
宋人点茶尚白,这一点跟现在的日本抹茶不同。不过白茶的制作非常麻烦,数量极少,民间点茶还是以绿色为尚。宋人自己也说,“上品者亦多碧色,又不可以概论。”
分茶与斗茶
宋人将点茶的技艺,发挥到极致,又形成了一种叫做“分茶”的高超茶艺。出色的分茶高手,能够通过茶末与沸水的反应,在茶碗中冲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成书于北宋的《清异录》记述说,“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有点像今日咖啡馆玩的花式咖啡:利用咖啡与牛奶、茶、巧克力的不同颜色,调配出有趣的图案。
据说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便是一名分茶高人,擅长“活火分茶”,她的不少诗词都提到分茶,如《满庭芳》词中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之句,《晓梦》诗有“嘲辞斗诡辨,活火分新茶”之句。宋徽宗也是茶艺好手,著有《大观茶论》,还曾亲手表演分茶技艺:宣和二年十二月,“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
点茶对技艺的要求极高,不似元明之后的泡茶,几乎不具技术含量。因此,点茶也特别适合用于竞技性的“斗茶”。事实上,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不论是下层社会的市井人物,还是上流社会的士大夫,只要有闲暇,都喜欢坐下来,摆上各种茶具,煮水点茶,看谁茶艺更高超。
宋人斗茶主要是“斗色斗浮”,色是指点出来的茶汤色泽,“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黄金又次之”;浮则是指茶沫,要求点出来的茶沫乳白如瑞雪,并且咬盏。所谓“咬盏”,即茶沫如“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以咬盏最久者胜。当然,茶汤的香气、味道也很重要,范仲淹的《斗茶歌》就提到“斗味斗香”:“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传世的茶画也佐证了斗茶在宋代之盛行。包括前面提到的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南宋佚名《斗浆图》、元人赵孟頫摹宋画《斗茶图》,都是描绘宋人斗茶的画面。刘松年还画有一幅《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两名贩卖茶叶的商贩,各自携带着助手,在松荫下斗茶、品茶。
(刘松年《斗茶图》)
而如果我们去看明清时期的茶画,基本上就找不到一幅“斗茶图”了,也难觅贩夫走卒的饮茶画面——除了几幅对宋人《斗茶图》的仿作,如清人姚文翰仿宋人的《茗园赌市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宋代之后,寓意性的文人画兴起,写实性的风俗画衰落,明清的文人式画家对于升斗小民的日常饮茶全无入画的兴趣,要画也是画几个文人在林泉间品茗,如明代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姚文翰仿宋人《茗园赌市图》)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局部)
而从生活史的角度来看,繁复的点茶技艺在宋亡之后逐渐消亡,至明代时,完全被更简易的泡茶法取而代之。点茶之不存,斗茶又焉附?那么,为什么点茶技术又会在宋后被淘汰呢?这可能跟元明时期社会风尚的转变有关。入元,士大夫地位一落千丈,统治者的审美粗鄙化,宋时雅致的生活品位于是让位于尚质不文的新风气,恰如千雕万琢的南宋词让位于俚俗的元曲。
入明,朱元璋也是粗人一个,他极力倡导的社会风气依然是尚质不文,还曾下诏罢贡“团茶”(团茶的制作工艺过于繁复),改用“散茶”。由是,整个社会的审美习惯被扭转到跟宋时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像宋人点茶那样的精致技艺,自然不会受欢迎,遂成绝唱。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