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可以塑孔子像,别指望塑大学精神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深圳商报》2008年4月18日
办任何事儿,都要有个名堂。比如给谁塑像,你就要给个理由,为了个啥。北大张祥龙教授提议给孔子在北大塑个像,就给了三个理由,这三个理由个个都扎实瓷实,我觉得根本不需要三个理由,有其中一条就够给孔子塑个像的,孔子还不值当中国最好的大学给他立个像吗?这个事儿还需要争论和研究吗?作为北京大学,确实应该为孔子塑一尊像。
问题是,大学精神要重塑,可不是像塑像那么容易的。所谓塑造什么精神,不过是个比喻,就跟这几年嚷嚷打造啥一样,神州大地你打造他打造处处打造,啥都打造,结果啥东西被打造成了?啥也没有!就是打造成了“打造”这个词儿。重塑大学精神这句话,也被提了好多年了,谁也没有异议,看上去谁都支持,问题就来了:谁都支持重塑大学精神,咋大学精神老重塑不起来呢?
当今的大学出了问题,问题就在大学精神的失落上。不单是北大精神失落了,所有大学精神都失落了。说实在的,当今的所谓重点非重点大学,实质上区别已经不大,区别在于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并不在大学之精神上。不信,你把政府给名牌大学的资源分配给非名牌大学,一两年下来,你再看所谓名牌大学还是名牌吗?说大学是大师之大学,非大楼之大学。可现实恰恰是大楼之大学,而非大师之大学。就像孙中山对中山大学的遗训: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结果立志做大官的都成功了,立志做大事的都垫底儿了。如今,名牌大学的毕业证确实还可以用来忽悠社会,那只不过是一种全社会的共同默契,大家还需要名牌和重点的泡沫,可以利用这个泡沫。你看看当今的大学教授们将教授两个字的内涵变成什么了?就说北大,有一些出名的、活跃的所谓北大教授,都是些啥货色?我在十几年前和北京作家靳飞游未名湖,我是小地方人,到了这种地方,眼里不免流露卑怯之色,靳飞却不,他说:我敬重的北大是蔡元培的北大、是谁谁的北大。现在的北大,凭什么?我现在才理解他的话。
不独北大,其他大学也一样。人们关心关注北大,评论北大也比较刻薄难听,这是因为人们对中国大学精神的整体失落,感到普遍不甘心,很需要一个如北大这样的大学替大家完成人们心中某种类似古老的愿望和情愫。大家批评北大、苛责北大,恰恰是因为很需要北大,很需要心中这一个象征,并且不希望这个象征像自己眼前的许多东西一样继续堕落下去。就是说,大家都是好心。
张祥龙教授提议北大塑孔子像,就无疑更是好心了。北大为那么多人塑了像,给孔子塑个像,算什么?这还需要争论才是个事儿呢!塑像是塑像,原本是希望将某种精神的象征,通过一座塑像释放出来,以化育环境中的每一个分子即每一个人。但是,现在的塑像,好像其意义已经变异蜕化成单纯的对某人的表彰一样。同时,塑像的作用其实看不出来,北大塑了老子像、塞万提斯像、苏格拉底像,难道北大人已经被老子了?被塞万提斯了?被苏格拉底了?看不出来嘛。塑像就是辜鸿铭说辫子:脑袋后面的辫子好剪,脑袋里的辫子不好剪。塑像容易,让精神塑在人的心里,不容易。所以,为孔子塑像,其作用不要看得太大,不要抱太大的指望。
中国大学的问题,其实人人心里都清楚,就是教育行政化和行政万能的问题。许多年来,人们探讨大学之路、研究大学问题、谈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师为何越来越少、为什么现在的教授没有风骨、为什么现在的大学不出逸事、为什么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成色越来越差,甚至先有大学还是先有精神……等等等等,都是在这个最实际的问题周围兜风,不愿意也进入不了问题的实质。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下,给谁塑像都像是表彰。我们只能乐观地寄希望于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先塑像,将塑像所携带蕴含的精神内涵暂时储存起来,等待释放和发挥作用。
发现了问题的实质,但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使许多讨论变成无意义的讨论。无意义的讨论,其危害往往是把许多不成问题的东西当成大问题,煞有其事地认真耗费讨论资源和传媒成本。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