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期讲录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五月十六日戊戌
耶稣2022年6月14日
2022年5月28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宋立林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陈岳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洙泗书院,孟子研究院设立线下分会场,并邀请部分儒学爱好者前来参与了此次活动。
主讲人宋立林教授
本期通讲的内容是《孟子·梁惠王上》的第3-5章。宋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富有激情的语言,对三章文本中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历史事件、关键字词等做了梳理和详解,进而结合古今注疏对这三章文本的义理进行疏通讲解。他认为,这三章的关键在于,孟子的“王道”思想第一次登场亮相,并较为详备地对王道理想做了阐述,对于理解孟子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寡人之于国也”。宋老师指出,本章背景为梁惠王晚年,梁惠王提出一个极具功利但又敞开怀抱的问题:为何自己“尽心”理政,国势却江河日下?孟子借此问,开始了自己对王道政治的论述。
针对梁惠王对自己的“尽心”评价,孟子借“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晓谕惠王,点出惠王所谓的“尽心”,实际上是一种“比下”而产生的虚妄“自信”,本质上并非为民,其实是在夸己。
孟子在破除了惠王的虚骄之后,开始向惠王阐释何谓王道:“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宋老师引李景林先生语指出,这里的“始”不仅仅指“开始”,更是“王道之本始”,是王道的根本和基础。而“养生丧死无憾”就是要以德服人,获得民心,这就是“王道”。如果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施政者就得不到民心,所以朱子说:“王道先得民心,民心无恨,故言王道之始也”。宋老师联系《尚书·大禹谟》中“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一句,进一步阐发。“厚生”即今天所说的民生,“养生”其实就是民生问题。人要生存首先需要的就是衣、食、住、行,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饭,也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其次,有生必有死,古代中国人对“死”是十分看重的,要求死得其所,要有得葬之地,中国人最无法接受的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养生丧死无憾”,就是让老百姓在生与死上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起点。其实孔子也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观点,《孔子家语·相鲁》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紧接着“养生丧死无憾”,是一大串仁政和恶政的对比。孟子切实论述了在灾害、战乱频繁,生产力水平又很低的战国时期,让老百姓饱食暖衣就已是一件大功德,如此就能获得民心。作为统治者,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只有通过“制民之产”“谨孝悌之义”等仁政,避免“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恶政,才有可能达成“不饥不寒”这一得民心的最基本条件。与此同时,统治者还要自躬自检,切不可行“非我也,岁也”这种推罪诿过的恶行,如此方能达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境界。宋老师说,这一章元气淋漓,不仅揭示了孟子王道的雏形,同时将孟子出色的语言能力活泼泼地展现出来。
《孟子》书影
第四章,“寡人愿安承教”。宋老师指出,本章和第三章联系非常紧密,经过前面三章的交流,梁惠王的身段愈发柔和,态度愈发诚恳,所谓“安承”即乐意受教,“安”是乐意的意思,是一个谦辞。孟子却毫不留情,直接提出“以政杀人”的问题。
宋老师说,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君王与为政者都是“民之父母”。儒家所强调的“民之父母”,并不是强调父母的权威性,而是重点突出父母那种“爱民如子”的爱。但是作为民之父母,却行“率兽食人”之恶政,就无怪乎赵岐讲“言王者为政之道,生民为首。以政杀人,人君之咎犹以白刃,疾之甚也”。孔子也谈什么是“民之父母”——“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宋老师联系实际生活说,当孩子发烧或者被磕碰,父母的那种焦急和忧切就是如此。对于这种父母对子女的爱,将其放到为政上,就可谓“民之父母”,就会更有利于老百姓。
宋老师借《孟子·离娄下》中“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一句指出,如果将老百姓溺水、挨饿,都视作自己的事,如此就符合儒家忠恕之道。相反,自私自利,只顾一己享乐安逸,则违背了儒家首仁义而后私利的义利观。因此,孟子在后面的《尽心下》中,对于“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并“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的梁惠王,这种为一己之霸业,而驱子弟为炮灰的“尽心于国”者,孟子对其盖棺定论:“不仁哉,梁惠王也!”
在本章结尾,宋老师再次引李景林先生语,强调我们在涵泳此章时,要重点体悟此章孟子谈“以政杀人”的行为背后。孟子此举不仅反映了其敢于为民请命、为民抗议的精神,更集中体现了孟子和儒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只此一点,孟子就值得仰高千载。
《流民图》
第五章,“晋国,天下莫强焉”。宋老师指出,经过前面四章的相互交流,第五章中,梁惠王终于向孟子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面对交心的梁惠王,孟子却不为所动,依旧努力将惠王从报怨之野望引导向仁政之路,进一步阐发仁政效果。
面对梁惠王熊熊的复仇烈火,孟子以文王“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之事来说明:丧失土地没关系,要在乎的恰恰是民心!只要获得民心,施仁政,土地就会回来,人也会回来,就可以“王天下”。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不外乎如此了。
宋老师点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最为重要。他引用张定浩的话说,这一句讲明了孟子“王道政治”的“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即以“行仁政”为中心,在法治上“省刑罚”,财政上“薄赋敛”,经济上“深耕易耨”及教育上的“教以孝悌”这四个基本点。这“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结合起来就是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与措施,是孟子仁政的血肉筋骨!
宋老师说,第五章的落脚点在于“仁者无敌”。“仁者无敌”有两种解释。一是仁者没有对手,只要是仁义之师,打谁都能赢;二是仁者没有敌人。这两种说法都能说得通,也有例可循。但“仁者无敌”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表述,现实中很难实现。即便如此,儒家“仁者无敌”的信念实际上是一种文明观:沧海横流,人类历史上不乏野心家,他们妄图用野蛮与暴力去强硬地解决人类社会中的根本问题,可能一时会起到不错的效果,但是到了最后,这些野心家总会走向失败。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儒家“仁者无敌”思想所反映出的实际上就是文明与正义!这类美好终会战胜野蛮与暴力!这是“仁者无敌”的现实意义!
知乎@布哈林制-公元前344年至前328年形势图
最后,宋老师对前五章作了小结。他说,从第一章到第五章,梁惠王与孟子的交流日渐深刻,孟子也在第3-5章,以儒家人本主义、理想主义为线索,串联勾勒出了儒家王道仁政的轮廓。但是,诚如朱熹引孔文仲所说“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之论在于救民”。孟子虽已叩开惠王心门,但救民的王道思想能否为惠王所接受,却仍是未知数。
主持人陈岳博士
通讲过后,在陈岳博士的主持下,线上线下的同道围绕“王道”与“仁政”进行了互动讨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齐鲁学刊》编辑部编审杨春梅老师提出,孟子的“仁者无敌”以民心所向为前提,但孟子又认为民智民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认为他们没有自觉的能力,只能靠君子教化,尤其政教举措的初行阶段,以百姓之德智未必知其所以然。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既然百姓无力自觉,那么他们又如何判断统治者是否真的仁义并做向背抉择呢?孟子说民无恒产则无恒心,有恒产方有恒心,如果有霸者诱之以恒产,则民心向背未必只使得“仁者无敌”,也可能使“假仁者无敌”。由此可见,孟子虽然是论辩高手,但他的仁政王道论证本身有不少难以回避的矛盾,值得深思。对于杨老师的思考,宋老师、魏衍华老师等同杨老师有来有回,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杨春梅教授
互动环节结束之后,殷延禄先生就通讲内容做了精彩点评。殷老师说,《孟子·梁惠王上》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孟子用言辞机锋一步步破除了梁惠王心中之贼,让梁惠王认识到了自身治国之昏,魏国残虐之实。纵使梁惠王认识到什么是王道,然而“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之论在于救民”,孟子还没来及给梁惠进一步解惑,惠王已悯然长逝。时间也没有再给梁惠王、魏国、孟子更多的机会,新的梁王“望之不似人君”,孟子也因此离开魏国。对于孟子和两代梁王,殷老师感叹:历史总是让人在遗憾中反思,在反思中遗憾。不幸的是,孟子游梁也在其中。最后,对于听众读《孟子》后的种种疑惑,殷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听众不妨先“信”再“疑”,以“信”的态度进入经典阅读,以“疑”的态度涵泳深思不明之处,这样方可温故知新。
与谈人殷延禄先生
活动最后,大家对宋老师的讲解、殷老师的与谈、杨老师的思考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讲活动圆满结束。下期《孟子》通讲活动将于6月11号继续进行,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慢读经典。
孟子研究院现场听众
洙泗书院现场听众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景灿涛】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